|
八成多教师不能容忍学生奇思怪想责任在谁
有学者表示,当务之急是打破一味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对教师进行
审核、评价的制度,建立起一套新时期下的“好老师标准”
6月12日,浙江宁波效实中学特级教师张弛,腿部受伤后坚持坐轮椅给学生上课。张培坚摄(资料图片)
近日,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教育部发言人指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教师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
随着人们对教育和教育质量的日益重视,好教师仿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从中小学阶段愈演愈烈的“择校热”便可见一斑,毕竟“择校”的最大意义就是“择教师”。因此,教育部的这一举措立即引发社会对“教师标准”的热议:好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标准?
早在2007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6%的人认为,我们的社会应该让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
优秀具体指什么,高学历的教师是否就是好教师?曾有网友对此表示质疑:博学多才的人多了去了,但他们不一定就能为人师表。好教师首先是要品德高尚,教书育人是“良心活儿”。
在北京市民办幼儿园巴学园园长李跃儿眼中,幼教老师是否优秀,体现在他是否对教育有情感上。“巴学园在招聘教师时,会特别考察应聘者的情感表现。好的教师会有一种‘感受力’,他会去关注和揣摩孩子的心思,会爱孩子,爱幼教工作。这样的人能抓住适合的教育机会去帮助孩子。但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不久前,《工人日报》报道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景阳中学教师高华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网友。这位被网友誉为“最牛家访老师”的普通教师,曾在7天内完成了全班学生的家访,不算步行,他仅骑摩托车就跑了446公里。
对此,一名中新网网友留言说,优秀教师的基本标准,是真正热爱教育,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2009年4月,《中国青年报》发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85.0%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就应以教书育人为乐,乐业的教师才是成功者。
2009年,在腾讯校园频道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当下多为学生的“90后”,评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完美教师”——“跟学生交朋友,不摆老师架子”排在首位,其次是“公平公正,能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可见,不少人希望当下的教师,能更多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和个性发展,而非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不过,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下,教师在面对学生数量不断壮大的班级规模和繁重的教学压力时,难免力不从心。难怪有人呼吁:“我们的社会,应给予更多好教师产生的土壤。”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08年进行的“中国教师健康状况调查”发现,60.0%的人认为,教师的首要压力来自“学生成绩”;此外还有“教学或管理任务重、工作时间长”(50.3%)和“收入低”(42.6%)。
北京普育学业素质成长中心主任、青少年成长规划专家廖祥兵曾表示,现在教师上课以及完成的教学任务,更多是按上级的“规定”和“计划”进行,内容包括小升初、中考、高考。一方面要给学生减负,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成绩,现在的教师压力很大。
近日,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发布了一项对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和南昌6城市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教师对学生的奇思怪想容忍度极低,孩子们的不少创意在萌芽中夭折。其中,学生对教师能“耐心解答,共同探讨”的认同度为54.7%;对“肯定学生的思想,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认同度仅15.5%,这说明八成多的学生在自由思想或表达方面未能得到教师的鼓励与肯定。
为何多数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奇思怪想,该课题组成员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超七成的学生反映学校和家长把高考和升学排在最重要的位置,64.0%的学生平均每天在校“纯学习时间”达8小时以上。模式化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使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受到压制。
今年“两会”期间,部分教育界代表委员指出,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在相当长时间里“重教书、轻育人”,即过分注重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成绩好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而“育人”被忽视,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去年10月,《中国青年报》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73.2%的人直言,“教师”是当下最受职称评审之“累”的职业,无法静心教书育人。2009年年底,《现代教育报》联合人民网教育频道推出的“2010教育期盼”调查显示,近六成校长建议废除职称制度,认为工资和职称挂钩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公平。
“当今教育的过程,几乎是在将人知识化而非社会化的过程,尤其是各个年龄段教育提前化的问题凸显——小学生做中学习题,中学生研究大学课题,而大学生反过来学习怎样做人。”在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日前举行的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说出当今我国教育的这一大“悖论”。
面对这一问题,有学者表示,其实大多数教师对教育事业都是有激情和理想的。当务之急,是打破一味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对教师进行审核、评价的制度,建立起一套新时期下的“好老师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陈德展,在今年“两会”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可以制订一种相对公平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学生评价、社会评价以及学生成才作为重要评价项目,让教师的教学成绩能够尽量多地体现民意。 (韩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