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体育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 我国的青少年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能、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参加身体锻炼的意识淡薄更谈不上积极地参与每日的身体活动,形成积极的健康行为了。因此,我认为应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加强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二、课堂上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动”起来 要使学生“动”起来,更需要在“趣”字上下功夫。综观学生对体育课的评价,最朴素而真实的语言就是“有趣”或“没趣”。而体育本身就有娱乐的功能,然而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青睐,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娱乐性。因此,在教学上,我们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当前学生身心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自我保健的需要,尽可能了解、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强身健体的知识技能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三、体育教师应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体育课教学内容具有变通性,给当代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选择哪些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并没有作具体的规定。体育教师应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体育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的创造空间应非常广阔。对课的结构大胆创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结构模式而不必拘泥于某种一成不变的课程结构模式。
(2)具有制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计划的能力。
(3)具有活化体育教材的能力。
所谓活化教材是指教师在熟悉大纲和体育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和教学对象的实际,通过增、简、改、补、渗等手段,对现成教材进行加工整理和再开发的过程。
增:一些课本中没有,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又倍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简:课本中有些纯竞技的内容。
改:一方面是对易出现运动伤害的教学器材进行改造。一方面是对动作技术要求进行适度的调整。
补:教学中适时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渗: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思想品德、健康知识和人文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生活的行为习惯。
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各方面的能力实施教学才能运用自如。现代的体育教师是否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还需要我们考虑。他们毕竟已经习惯于过去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这样“开放式”的内容标准对他们适合吗?他们能否对自己有正确的角度定位担忧。我们只有在探索中求发展。毕竟,课程内容的结构安排人们也曾花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探讨最佳结构,结果仍是各有其说,莫衷一是。四、体育教师应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运动技能领域目标中提到了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但在体育课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致残甚至致命的例子举不胜举。上体育课最终目的是得到身心健康,然而却为追求健康的体魄而失去生命。体育教师的一世功名也毁于一旦。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