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9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把握



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 蒋玉萍



这是丁肇中先生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课文删节了开头几句话:“我非常荣幸地接受《嘹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在这篇演讲辞中,作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求学的经验教训,联系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针对我国教育的弊端,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强调要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即实验精神,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它进行论述的。



首先,作者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认为“四书” 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验,恰恰是一致的。但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种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 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得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就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的深厚感情,正是丁先生不同于一般科学家而位受国人尊敬的人格魅力所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典范



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 邹国金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创新精神,拥有创新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才能不断创新,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学生来说,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有可能成为有用人才,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紧扣这一主题,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后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丁肇中,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据《“J粒子” 的发现者丁肇中》(作者王渝生)一文介绍,1974年 11月 12日,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全力攻关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有两个奇怪的性质:质量重,寿命长,因而它一定来自第四种夸克,这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正因为有丰富的科学实验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以他深知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他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可谓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



丁肇中先生十分关心祖国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他“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自1978年1月他迎接第一个中国物理学家小组以来,已有上百位中国物理学家去到他的身边。这是丁先生对中国物理学界的重大贡献,也是他提出的实验精神的完美体现。



链接



1.什么是格物?



什么是格物?向来是《大学》中最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说,在思想史上很少有那个概念能象格物这样,产生过这么多的分歧,这么多不同意见。其中较有影响的,如郑玄认为“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礼记正义》)按这种说法,“格物”乃“致知”的结果,而不是相反,显然不符合《大学》的原义。朱熹则认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大学章句》)朱熹释“格物”为“穷至事物之理”,有一定道理。不过他又认为格物的最终目的是“推极吾之知识”,即发明内心先天具有的理,显然又是主观发挥了。王阳明认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传习录上》)这个解释主观性更强,离《大学》的原义也更远。那么,格物的原义到底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大学》文本中去,从上下文义的关系结构中去寻找解答。以往学者或偏重于文字训诂,或偏重于哲学阐发,都有失片面。因为“格物”的“格”,歧义颇多,不胜枚举,仅影响较大的就有“来”、“至”、“正”、“度量”(《苍颉篇》)等数义,而“物”乃“大共名”,格物一词,文献中又没有旁证,所以仅凭训诂,显然难以找到答案;同样,《大学》一些概念、命题的陈述不够明确,为后人的哲学的阐发留下了空间,对思想、学术的发展可能不无裨益,但却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对其原义的理解。与此不同,《大学》虽然对格物等概念缺乏明确交代,但它的结构却相当严谨,不仅三纲领与八条目自成一体,而且上下文字互相照应。所以由此出发,庶几可以找到格物的真实含义。



┅┅有学者主张“格物”即是“正名”,可谓切中肯綮。这不仅因为“格物”训为“正名”,有文字上的根据。如《方言》:“格,正也。”《孟子·离娄》:“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赵歧注:“格,正也。”《国语·楚语下》:“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韦昭注:“方,别也。物,名也。”“方物”就是分辨事物的名实或名分,格物与其意近,都是正名的意思。而且也符合早期儒家的一般思想,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孔子把“正名”看作言顺、事成、礼乐兴、刑罚中、民措手足的条件和基础,与《大学》由格物而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孔子所说的正名主要是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的等级名分,而《大学》的格物则说的是身、家、国、天下,但这二者并非截然对立的,只不过前者是从人伦关系讲,后者是从实践过程讲,在精神实质上仍是一致的。(梁涛《〈大学〉新解——兼论〈大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中国哲学》第二十三辑)



2.《大学》传文五 释格物致知



这一篇传文,是朱子补撰的,用以解释格物致知的道理。原来的这一部份,已经找不到了。补撰的内容,主要在说明知识管理的要义。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 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主旨〕说明管理者要明辨是非,必须重视格物致知。



〔今译〕致知在格物的意思,是想要把知识推广到极点,就必须从每一件事的道理,都拿来追根究底,找出真正的性理。因为我们人类的心灵,具有认知的能力,而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运作的性理。只是我们对于事物的道理,并没有研究得十分透彻,所以我们的知识,就不能达到无所不尽的地步。大学之道告诉我们应该把所有的事物,都用已经知道的性理,当作基础,更进一步追根究底,以求推展到极点。这样用力研究,时间久了,自然豁然贯通,对于事物的内外形状和粗细性质,都无不了然。于是我们的心灵,必能发挥整体的巨大作用。这种过程,称为事物性理的穷究紧追,便是知识的极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 蒋玉萍



相关基础知识



这篇课文为略读课文。何为略读?教学中略什么,怎样略?与“精读”的区别何在?这些问题并未明了。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里说:略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独立去阅读,以期养成读书的熟练技巧和良好习惯。叶老还特别强调:“略读如果只任学生自己去着手,而不给他们一点指导,很容易使学生在观念上发生误会,以为略读只是‘粗略的’阅读,甚而至于是‘忽略的’阅读;”;在实际上也就这样了事,“这是非常要不得的,积久养成不良习惯,就终身不能从阅读方面得到多大的实益。” 叶老解释略读的“略”字,一半是指教师的指导“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一半是指学生的功夫“已熟能生巧,不需要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P.108—109)叶老的这些见解和周到的考虑对我们处理好“略读”问题应是很有启发的:一是“略读”绝不是“略而不读或不教”,教只须提纲挈领;二是这“熟能生巧”的功夫,自然需要踏实的练习。



1.有关略读的知识:在导读课文之前给学生介绍一点有关略读的知识。包括:



(1)课标的要求:即“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2)通俗简要地介绍略读的知识:略读与浏览往往合用,这是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的两种快速阅读技巧。如,阅读一份报纸,先用最快的速度浏览标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要选定内容,再进一步阅读;又如,电视机色彩太浓,不懂怎么调,就要查看说明书,选择有关部分细看;再有,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需根据题目要求,快速选择阅读内容,如:2005年浦东新区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中的一道题:“作者在第②段中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应是         。”更有趣的是,要研究某个问题而查找资料,比如,课文里说王阳明是个大哲学家,但这“格竹”的事却显得十分可笑,究竟是怎么回事?去查阅中国哲学史、查阅有关王阳明的文章、论著,这自然用到略读的方法。



(3)结合上一课的学习,引导总结快速阅读议论文的方法:第一、关注重点:文章讨论的中心问题,对该问题的见解或主张(论点)及提出见解的依据(论据与论证);第二、把握关键处:标题、起始段、结尾、每段的开头结尾的句子、关键词句,特别是反复出现的词句。



2.结合课文语境把握关键词:格物致知、实验精神;富有表现力的词,如:清谈、袖手旁观、不知所措、彷徨、激变;相关文化背景的词: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补充“经书”注解:经书是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儒家经传,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见《现代汉语词典》)。



3.对作者的简要了解(参见前面“整体把握”与“个性解读”)。可推荐学生阅读交流有关文章、书籍,如:《第一位以汉语致答辞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丁肇中》、《丁肇中传》、《撼世的新星——丁肇中的故事》。有条件,指导学生课外上网查阅。



内容理解



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即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发现事物真相的信念。体会作者强调实验精神的意图:希望肩负着国家民族未来的中国年轻一代更好地成长,具有实践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世界发展趋势。“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首先理清思路: 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提出论题)→现代学术发展的基础是实验,即格物致知→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发现中国学生很缺乏这种精神(原因是受中国传统教育影响至深);现代学术发展需要格物物致知精神(分析论证:理论阐述、举例、对比)→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使实验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总结强调)。



在此基础上综合全文,理解作者思考格物致知问题的三个角度——(1)从科学、学术发展的角度看格物致知的必要性;(2)从适应世界潮流发展的趋势看格物致知的必要性;(3)从中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成长,看格物致知的必要性——这也是作者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出发点。



若有时间,学生状态好,可引导进一步思考讨论:



(1)文中哪一点让你最有感触?谈谈自己的看法。(2)假若有机会就本文与丁先生对话,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反思中国文化”的内容——假若删去这些内容会怎样?假若不从传统教育谈起,不说王阳明格物,结尾不提中国文化,单说现代学术的发展规律,接着直指中国学生的弱点,然后强调“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文章的意思情味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会脱口而出指斥“经书”“清谈”,对这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格外关注,才会如此言辞恳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南宁四中 韦瑞玲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4.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实录



一、自读预习(课外完成)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基础知识的积累需要反复运用有效的读书方法)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抽象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



3.在自读中质疑提问。(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



4.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5.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借助课后练习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开篇导入



1.师: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这里说的是我们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你对这个说法如何看待?你能从丁肇中教授的文章里找到启示吗?(板书课题)



2.生1:我赞同这个说法。我们很多同学英语考试成绩很好,不少人拿一百分。可是一跟外国人说话,半天答不上一句。上个学期大卫给我们上外教课,除了上课时跟着他读书练习,下课时,有几个同学能跟他真正地对话?



生2:老师,我不赞同他的看法。我认为中国学生不是本来就“高分低能”,而是我们的教育并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只重视培养拿高分的能力。



生3:就是。记得我小时候对墙上的插座特感兴趣,觉得插头一插进去就通电很神奇。有一次,我趁父母不在家就从抽屉里倒腾出一个插座,把它拆开了想探个究竟,后来被我爸爸打了一顿,说这样很危险。不过现在想想,那时要是直接拆墙上的那个插座,可是真的危险了。



生4:丁肇中教授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在文章第3段一开始就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



(有好几个学生讲到自己小时候的探究实验经历,通过被大人制止的结局来证明他们的观点:高分低能不是孩子的错。)



三、抓住问题,切入分析



1.师:嗯,都是一些学习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很强烈,文章对你们有所启发。那么,谁能说说什么叫“格物致知”?



生5: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注解里就有这个解释。



师:课文里有对这个词语的解释吗?



生同声说“有”,但是又没人能马上回答出来。



师: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或者短语,来解释“格物致知”。大家还可以交流交流。



(学生读课文,寻找,交流。最后,找了很多诸如“实验的精神”、“实地实验”、“实地探察”、“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等等的词语和句子。弄清楚了什么叫“格物致知”。)



2.师:这是一篇漫谈式议论文。还记得阅读议论文必须把握什么吗?



生同声:论点、论据、论证。



师:好,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文章的论点。



学生自主默读,寻找,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生6、文章标题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师:理由?



生7、这是作者的观点,全文就是围绕这个观点来写的。



师:文章中如何具体体现?



生8:老师,作者在文章中好象发表了很多见解。



(好几个学生呼应)



师:噢?能把它们具体找出来吗?



学生找出了作者漫谈过程中的所有表达观点的句子(如“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研究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师提示学生一一画下来。然后要求学生讨论这些观点的共同点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都围绕“格物致知”来说的,都论述了“格物致知”也就是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又进一步明确,题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师在题目下画横线强调)



全班朗读这些表达观点的句子,加深理解。



3.师:大家认为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有说服力吗?



生9:有。“事实胜于雄辩”。作者举了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师:有哪些例子?能够证明了什么?



生9: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因为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生10: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生11: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师:举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是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同声:举例论证。



生12:有正面的例子,也有反面的例子,通过正反对比来论证观点,应该还有对比论证的方法。



师:不错,用了对比论证。



生13:除了举例,作者还说了大量的道理,应该说文章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师:讲道理?



生13:刚才我们读的那些句子,不是作者讲的道理吗?我认为是作者一边举例一边讲道理,才让我们对他的论点信服的。



4.师:分析得很好。(板书: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看来,同学们对议论文的知识已有所掌握。那么,能不能根据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特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编写阅读提纲?



(学生讨论后归纳,用幻灯展示学生作品)



5.师: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那么,你能从课改中看到希望吗?



学生讨论。



生14:探究性学习就是重实验,求新知。



生15:我赞同。我们的生物、理化实验,包括地理课搬到野外去上,进行野外考察,应该都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生16:老师让我们自读课文,让我们提问题,实际上也是质疑求真的实验过程。



……



教师总结:大家的体会很好。是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与点评



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 蒋玉萍



教学反思



议论文阅读的教学不应该只是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还应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议论文的习惯。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和议论文的阅读过程保持一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定式。首先是论点。因为本文论点的核心词“格物致知”是中学生不熟悉的,于是引导学生详加研究,为确立论点的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是文章的论述有无说服力。这时候,作者的论据和论证是最关键的。而证据应该是考察议论文是否有说服力的第一步。在教学过程中,把研究论据放在研究论证之前,对学生认知论证是一个很好的步骤。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搞不清论据,就不能研究论证。而且,如果论据错了,论证再严密,也不能证明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是语言。因为时间安排得不够紧凑,本课教学在这方面应该是欠缺的。



专家点评



这节课朴素平实,未经任何雕琢。唯其如此,案例中的得失可能更有可借鉴性。这节课的突出优点是:紧扣课文重点对话,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促进学生有效思维。教学过程始终围绕重点,以“格物致知精神”贯穿始终。以引导思考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从丁肇中教授的文章里找启示”导入课文,接着板书课题——这一问一写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聚焦“致物致知精神”;紧接着几步:“说说什么叫‘格物致知’”;→找出文中观点,通过辨析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辨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说服力所在→回顾总结,编写阅读提纲→引导思考讨论:从课改中看“培养实验精神的希望”。就这样,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围绕课文重点展开 “对话”,并用所思所信审视熟悉的生活。学生思维是活跃而有质量的,这从他们的发言可感受到。在这里,教师真正起着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从该案例得到的另一启示是:如何指导自读预习更有成效?韦老师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这节课布置了五个方面的预习任务。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么多任务学生能完成吗?如果受时间、精力、能力限制,学生不能完成这么多事,预习任务是否应简化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23: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