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5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备课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感知  







(一)主旨



《羚羊木雕》是一篇兼顾了教育意义和可读性的精美佳作。全文写的是一家人因为一件贵重的工艺品而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既写了少年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也写了父母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具体矛盾。全文的中心意思就寓于这种纯洁的友情引起的矛盾纠葛之中。



1.《羚羊木雕》的反思意识。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羚羊木雕。围绕羚羊木雕写出了两种人物:一种人物属于成人世界,即上一代人物,有妈妈、爸爸、奶奶、还包括万芳的妈妈;一种人物属于少年世界,那就是“我”和万芳。这两种人物通过羚羊木雕的纠葛,各自展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先看看“我”和万芳这一少年世界的人际交往。文中表现出来的这两个少年朋友的情感是纯洁的、真挚的、无私的。两人上幼儿园时就形影不离。“我”的裤子被树杈划破了,两人换了裤子穿。这一典型的事例生动地表明了万芳是“仗义”的。这一描述十分重要,它表明万芳接受“我”的礼物是“情”与“义”的交换,不是贪财好利的行为。有了幼儿园时的概括叙述,又有“换裤子”的典型事例描写,“我”对万芳的羚羊的赠与,就毫不奇怪了。“我”看到“他特别喜欢”羚羊木雕,是毫不犹豫地“递到她手上”,并说:“咱俩永远是好朋友”。可见两个少年朋友是以“友谊”为重的。尽管这样,万芳也没有忘记送给“我”一把“弯弯的小藏刀”。



再看成人世界。爸爸和妈妈是站在一起的,他们都反对“我”把羚羊送人。先说妈妈,她对“我”的一系列问话说明了什么呢?她追查羚羊的最初动机是怕孩子拿去卖,怕孩子学坏,这自然是关心孩子。当孩子说出是送给最好的朋友时,她反对的理由主要是“那么贵重的东西”,不能“随便送人”;再看爸爸,话虽不多,但重点突出,那就是“贵重的东西”不能“自作主张”。从爸妈二人的态度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待这件事的着眼点是:“贵重”,“没有允许”。“贵重”说明爸妈重的是财物;“没有允许”,说明爸妈强调了家长的威严。大人对孩子在一般情况下进行教育,要珍惜财物,特别是送人贵重的礼物,要经过大人的允许,这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父母没有理解孩子的心情,没有尊重孩子的感情,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是耐心的说服,从道理和感情出发,与孩子心灵沟通,而是简单粗暴、封建家长式的命令,这就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形成了尖锐的冲突了。万芳的妈妈也属于此列,甚至比“我”的爸妈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不仅用命令的口吻,而且采取体罚的形式,毫无情理可言。



总之,我们在看待上一辈人的思想感情时,千万不要“类型化”,简单地分为“好”与“坏”,把父母归为一类,把奶奶归为一类,机械地对立起来。同时,对上辈人的认识要全面,不能因为对这一事件的态度有原则的失误,就否定了父母对孩子的正当教育与严格要求。如果你认真读张之路的小说的话,你会发现那些被误解、嘲弄、讽刺的“三只手”、“差等生”、“调皮大王”得到了特别的关注与充分的理解。在张之路的笔下,教师或父亲的角色对少年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扶助作用,细读张之路的《羚羊木雕》,除了感受到了故事的精彩外,一定会引发读者深深的反思!一定会从作品中引出必要的教训!



2《羚羊木雕》的教育情怀。



张之路的儿童文学创作具有浓郁的教育主义情怀,可能这与他的经历有关,他大学毕业后做过多年的中学教师,几乎教过中学所有的课程,与各种孩子有过接触,他了解教育,了解孩子,同时有着教师一样的塑造孩子灵魂的责任感。所以他的创作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教育这种教师情结。



“我”和万芳是“合二而一”的好朋友。“万芳到我家来玩。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孩子心里唯有友情,好朋友之间什么心爱的东西都可以奉献。她们的友情是多么纯真、美好!当然,孩子的头脑里,商品的价值观念还很淡漠,贵重的羚羊木雕与一把小藏刀的交换,论价值,孩子的行为不免幼稚。但是,事情业已至此,父母该怎么办?儿童文学创作和成人文学创作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儿童文学作家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如曹文轩教授所说的“肩负着塑造未来民族性格的责任”。



《羚羊木雕》中“我”的委屈和无助;妈妈的严厉生硬;爸爸的世故圆滑;奶奶的爱莫能助;万芳妈妈的狭隘;万芳的真诚、仗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用深浅不同的故事演绎着人性中深层的教育内涵。这种“教育情怀”,恰是作品中最闪光的元素,是将儿童本位意识融入艺术追求的一个体现。“我”的父母心目中只有羚羊木雕贵重的价值,没有女儿的情感世界,他们逼着“我”去要回羚羊木雕,逼着“我”对朋友反悔,逼着“我”去做一件不光彩的事.,作者以关注儿童的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为立足点,在注意到成人疼爱子女却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友情同时也要让他们承担责任。有这样的父母,孩子们在友谊的道路上就遇到了荆棘障碍。“我”被迫对朋友反悔,心灵上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痛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健康的天性被扭曲,孩子只能成为心胸狭隘、淡于人际交往的人。文章在塑造儿童完美人格和健全的心理方面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作者以一个中年男性作家的敏感和睿智组织出清新凝练的语言教育读者,即不甜腻又不艰涩。



当然,从课文所写的家庭事件中,我们也可以从别的角度去汲取经验教训。读者可以从自己的主观出发,从作品中引出必要的教训。但是要感知课文的情感倾向,则必须从课文本身出发,课文本身显然是通过“我”赠送与被迫讨回羚羊木雕的叙述与描写,赞美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教育父母不要伤害孩子的情感,应该尊重孩子友谊和人格。孩子之间重感情正值得大人学习,对于孩子幼稚的行为应该妥善处理。



(二)结构



《羚羊木雕》一文的行文线条明晰:



第一部分(1~16)先写妈妈追查、逼迫,再写爸爸讲出一片理由,批评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怎样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二部分(17~23)回顾“我”和万芳真挚的友情,含蓄在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会怎样伤害孩子之间的感情。



第三部分(24~25)用奶奶反衬爸爸妈妈,批评他们的不良行径。奶奶当不了家,使事情无可挽回。



第四部分(26~28)虽然得到万芳的谅解,但是被逼的反悔使孩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着力刻画“我”被逼讨回羚羊木雕时的痛苦心情,告诉父母“这样做多不好”!



作者在叙事中是以“羚羊木雕”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即:查问木雕→赠送木雕(插叙)→取回木雕。故事则集中在“我”的家中和“我”去找万芳的来回途中这样两个大的场面中,“我”和万芳平时相处的情景安排在插叙部分,全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的三件事情,万芳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是上星期的事;送羚羊木雕,是昨天的事;逼“我”要回羚羊木雕,是今天的事。插叙手法,将发生在三个时间的三件事情巧妙的集中在一起,使情节紧凑,波澜起伏。



《羚羊木雕》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恰当的选择了“起点”。叙述故事总有一个开始。从哪里开始,是写记叙性文章的重要问题。按本文的故事情节的原始顺序,应是从爸爸非洲回来送给“我”羚羊木雕开始,或者从“我”把这件礼物转送给万芳开始。如果按生活本来的顺序写,文章势必拖长了,内容就很不集中,现在文中“插叙”就要取消,整个故事情节的叙述就会是平铺直叙、毫无波澜了。本文作者在构思中,没有采取这种平板的叙事方法,而是从中间截取了一段情节,即从妈妈发现以至追回的活动开始,构成了一个悬念,吸引了读者,节省了篇幅,内容变得集中而又生动活泼了。



本文在情节的安排上,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人物出场的顺序也是颇具匠心的。发现羚羊不见以后以至追回羚羊,由妈妈先出场,担当了主要角色;爸爸后出场,做妈妈有力的后盾;最后出场的是奶奶,爸妈的联合攻势已经使“我”就范,奶奶的劝阻无能为力,反而突出了爸妈的攻击力;老一代人中还有一个万芳的妈,在文中的最后出场也配合了大人们的这一场攻势。



(三)延伸



《羚羊木雕》语言描写“笑中会含着眼泪”,或烘托紧张气氛,或传达人物性格,语言的艺术美也不容忽视。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我”被逼着去要回羚羊木雕时讲的几句话:“万芳……”“没有……”“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赏析:这几句话都没讲完,作者用了省略号表示。第一句表现我不想说,又不能不说出口的痛苦心理。第二和第三句表现我因内心的矛盾痛苦说不下去了,这几句语言描写就把我那种难于启齿向朋友反悔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来了。



(2)作者还善于通过人物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如我“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等。(这些动作很好地表现了我那种被逼无奈的痛苦心理。)



(3)作者还善于巧妙地借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如:“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作者在这里巧妙的借景物来烘托了人物心理,天气并非很冷,月光也并非很冷,而是“我”失去了友谊,辜负了朋友,心灰意冷。冷冷的月光烘托“我”因对朋友反悔而带来的悲凉心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是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将“我”珍惜友情又失去友情的心情烘托出来。)



(4)作者还善于借议论来表现我的痛苦心理。如:“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这是作家发自内心的语言策略,字里行间溢满对少儿心灵苦难的关注,对人间真情的挽留,呼唤读者理解那些被压抑、被误会的儿童,理解他们的孤独,他们的无助。)



总之,《羚羊木雕》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是平稳地沿着惯性运动驾轻就熟,几乎每一段都要给人吃一惊的效果,他的故事性非常强,他的悬念设置巧妙,他的情节跌宕起伏,他的画面感和镜头感凸显,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24:00 | 只看该作者
走进作家







张之路善“侃”,“侃”中充满智慧和哲思。在《儿童文学》杂志首发的《好玩,佳佳龟》是张之路近年来贡献给童话领域的一篇佳作。这也是一篇很好的兼顾了教育意义和可读性的小说型童话。作品描写了一个平凡甚至是“后进”少年王府井的学习成长过程。孩子的成长经历是通过生活的考验而得到的道德和精神的成长,佳佳龟在书中作为一个道具,同时也是引导王府井走向成长的“老师”,从而将教育“软化”,为教育披上了“好玩”的外衣,让儿童更容易喜欢和接受。如果说《好玩,佳佳龟》是“好玩”的教育,《羚羊木雕》的教育则多了一些伤痕和阴影,作者用的是少年“我”第一人称,并没有站出来对这一事件说一句话,表明任何态度,但在客观叙事中却有明显的思想倾向。他对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弱势孩子给予了必要的关怀,对儿童的个性进行了充分的张扬,他是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宽厚的人道主义胸怀来为儿童写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26:00 | 只看该作者
羚羊木雕


课题
七年级上册第23课《羚羊木雕》
课型
自读课
教学目标
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抹、犄角、怦怦、逮、树杈、攥着、寒战
2.能抓住文章关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倾向。
3.在感悟并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浓浓亲情,珍视真诚无私的友情。
4.透过家庭矛盾冲突的表象,领会待人处世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坦诚的心理与父母沟通。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文中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模式
讲读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预习要点
1.运用工具书掌握“抹、犄角、怦怦、逮、树杈、攥着、寒战”等词语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勾画圈点,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

(2)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3.思考“怎样认识围绕羚羊木雕发生的这场矛盾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关爱中。有来自亲人的关爱,有来自朋友的友谊,这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在成长,亲人爱的表达方式也应随着我们的成长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如果父母未发觉我们长大了,他们的爱与友情发生冲突,使得纯真、美好的友情承受无助、无奈的伤害时,我们该怎么去面对,又会思考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道走进作家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探究爱的真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故事情节

全文分四个部分,按照以下思路划分结构:“查问木雕”──插叙“赠送木雕”──“强迫取回木雕”──“取回木雕”

2.初步领会人物性格

妈妈──严厉  
爸爸──世故,沉稳,威严  
奶奶──通情达理
万芳的妈妈──武断泼辣
万芳──仗义
“我”──重情,软弱

三、精读课文,品析语言,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a)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对人物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读出语气,找出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的句子进行品析。

<1>刻画妈妈的句子:

(1)“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2)“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3)“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

品析:(1)中用“突然”一词,一开头就渲染出紧张的气氛.见出妈妈的惊慌,“我”的惊吓。(2)句中“紧紧”表现妈妈追查的神态。(3)句用“坚定”表示出妈妈说话的语气和固执生硬的态度。妈妈神情面貌一一咄咄逼人。再三强调羚羊木雕的贵重,其实这是用这个砝码去衡量孩子的情感在大人心目中的分量。在父母心目中,孩子的情感并无分量。可见妈妈是个严厉的重财轻义的人。

<2>刻画“我”的句子:

(1)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

(2)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3)“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4)“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5)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

品析:(1)中“怦怦”是拟声词,形容心跳。“我”被逼无奈,受到的惊吓的心理、动作、语言在各句中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我”的真诚无私以及软弱。……

<3>刻画爸爸的句子:

(1)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是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2)“是的,这是爸爸送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品析:“静静地”写点烟的姿态,"慢慢地”表示说话的速度,和“很平静”的声音配合起来看其态度与妈妈的实质是相同的;至于个性却有所不同:妈妈严厉,爸爸沉稳、威严。

<4>奶奶很简省的一句“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品析:奶奶的话是对“我”父母逼迫要回木雕粗暴做法的批评。奶奶懂得尊重孩子的情感和友情,是明事理的,但力量有限,又左右为难。

<5>刻画万芳的句子:



(1)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她妈妈让她对着墙壁站了一个钟头。

(2)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品析:(1)句表现出万芳的仗义,(2)句表现出万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可见她对友情的珍视。

(b)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把握叙述性文字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明确:读出作者的感情倾向──责怪父母重财轻义,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应简单粗暴,应尊重孩子的感情,不能伤害她们美好的心灵。

总结:课文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之间的友爱,少年的内心世界。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另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成人世界,她们注重的是物品的价值,漠视孩子间的友情。

第二课时

四、演读课文,体验反思。

1.学生分四个大组,分别从“我”“万芳”“妈妈”“爸爸”的角度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我”:你能说说前几天和父母发生的不愉快吗?你觉得这样处理这件事好吗?为什么?

“妈妈”:您觉得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可取吗?

“爸爸”:您把木雕送给了女儿,她却没有支配这个礼物的权利,您不觉得这样做很矛盾吗?

“万芳”:当你的好朋友来找你要回礼物时,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爸爸”、“妈妈”: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们认为事情应当怎样处理才更妥当?

“我”“万芳”:作为孩子,你们认为应该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事情的重演?

2.教师自荐为“有话好好说”访谈节目主持人,小组推荐或自荐一名同学为相应的文中人物,作为这次活动的访谈嘉宾,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谈论话题:羚羊木雕事件究竟怪谁?

3.观众评议,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板书:课文结构


六、教学建议

    同样是描写家庭中的矛盾、冲突,《风筝》述说的是一个久远的故事,《羚羊木雕》描写的则是一个身边的故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课文中所发生的这一场家庭矛盾在中国绝大部分的家庭中或多或少找得到“影子”。并且在人的个性日益张扬的现代社会,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这一矛盾冲突会越发凸显。因此如何以这篇课文教学为契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理解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探讨避免这一矛盾冲突的最佳方法,并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是教学的首要内容。当然,课文在写作上看似简单却巧妙的布局、人物性格的画龙点睛、人物心理变化的自然过渡也是教学时值得探讨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最好在一种理性的、良好的心态之下进行,教师应设法为此营造氛围。



2.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对这场家庭矛盾的是非曲直的讨论中,可能会引发学生对“代沟”“友情”等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教师可以加入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一方面引发学生思考和发表创见,另一方面要不露声色地引导学生理性评价这一场家庭矛盾,客观看待“代沟”,正确对待“友谊”,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






听讲









快速阅读、勾画圈点

思考归纳





互动讨论

品析语言













































































归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27:00 | 只看该作者
《羚羊木雕》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四步骤



主持人(师):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感谢大家一贯对本栏目的支持,今天我们“有话好好说”的话题是“羚羊木雕风波究竟怪谁?”有请今天到场的嘉宾。



(由4名同学分别扮演“我”“爸爸”“妈妈”“万芳”)



主持人转向“我”:你能给在座的观众朋友谈谈你前几天那件不愉快的事吗?



“我”:好的。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上周爸爸从非洲带回来一只羚羊木雕,并把它送给了我。有一天,我的好朋友万芳到我家玩,我见她非常喜欢这只木雕,又想到她给过我的帮助,就毫不犹豫地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她。她也把一把小藏刀送给了我,希望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爸爸妈妈知道这件事后,硬逼着我从万芳那里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了。我感到非常委屈,我觉得对不起好朋友。



主持人问“妈妈”:作为家长,您觉得这样处理这件事好吗?



“妈妈”:我觉得小孩做什么事要征求大人的意见,不能擅自做主,何况是这么贵重的礼物。小孩之间互赠礼物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要看是什么礼物,像羚羊木雕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轻易送人呢?真是太不懂事了。



主持人问“爸爸”:您把礼物送给了孩子,却又不允许她送给别人,您觉得这样做矛盾吗?



“爸爸”:一般来说,送给别人的东西别人可以自由支配。但是,把别人送的东西转赠他人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对长辈送给自己的纪念品,无论其价值的高低,都应当珍惜,因为这种纪念品凝聚着一种不一般的感情。再说,这不是一件普通的工艺品,而是价值昂贵的非洲羚羊木雕。我觉得作为子女应该事先和父母商量一下再作决定。



主持人问“我”:你觉得这样处理这件事好吗?为什么?



“我”:我觉得不好。父母不应该将孩子管得太紧,特别不能强逼着孩子去做某一件事。因为孩子也有自己的追求,也有自己的爱好。应该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如果父母不是硬逼着“我”,“我”肯定在冷静下来之后,会想出一个两全齐美之策。



主持人问“万芳”:当你的好朋友向你要回羚羊木雕时,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后来呢?



“万芳”:我当时伤心极了。因为朋友之间应该讲信用。后来,我想这一定不是她的本意,她一定有说不出的苦衷。当我从她妈妈口中得知礼物的价值时,我也觉得我不应该接收,但当时我确实不知道。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赠送物质当作建立友谊的基础。



主持人问“爸爸”“妈妈”: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们认为怎样处理这件事才更妥当?



“妈妈”:现在想来,我们注重羚羊木雕的物质价值,却忽略了对子女的感情伤害。况且,羚羊木雕的“贵重”,孩子先前并未意识到。另外,当孩子因为不谙世事而出现过失时,我们没有仔细了解孩子的思想,没有帮助孩子澄清模糊认识,仅仅是责怪,而且逼着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这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导致了全家的不愉快。



“爸爸”:如果让我重新处理这件事,我会找到万芳的妈妈,跟她说明情况,我想,她的家长会让她把礼物退回来的。而且我们事先要跟孩子讲明羚羊木雕的贵重,这样,就会避免事情的发生。



主持人问“我”: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件事的发生?



“我”:我认为父母如果在送羚羊木雕之时,就告诉我,这是一个非常贵重的物品,我肯定会非常激动,父母能将这么珍贵的礼物送给我,证明父母特别爱我,我一定要好好珍藏这份礼物,珍藏这份爱。就不会有后面的尴尬发生。平常生活中,父母要学会借助每一个细节来示爱。



主持人问“我”“万芳”:作为孩子,你们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我”:我今后一定注意多与父母沟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万芳”:我也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又到了我们说“再见”的时候了,但如何消除父母与孩子间的隔阂,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如何走出教育误区的话题还远远没有结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学会与人和谐共处,让我们生活的大家庭永远温馨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27: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这堂课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整个教学流程从“初步感知”到“精读赏析”,最后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反思”,给人以非常严谨的感觉。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既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让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去体验、发现。教学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与朗读相辅相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认真地品味语言,不断地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使学生从中感悟生活,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



访谈活动这一环节,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他们将自己融进故事的角色中,通过角色转换,在条分缕析中探究课文的主题,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自由的讨论中充分地展示自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教师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矛盾激起兴趣,兴趣引发介入,介入就有学习的体验,学生在这种生动活泼的“采访”形式中,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专家点评



这节课的教学脉络清晰:第一课时从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开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全文。接着以品析语言为切入点,精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感情。课堂中对语言的分析细致入微,加上朗读的配合,情感的体会也水到渠成。



第二课时设计成访谈形式,让学生融入故事,感受人物的情感,从而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也达成了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参与其中,也是引导的一种形式。



整课的教学以学生的朗读、讨论为主体,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穿插于其中,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者”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1: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