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6-30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二)雨天,带只袋子出门
下雨天,若出门,我总不忘随身带只塑料袋。不论?枪渖坛 ⒊斯?怀祷故浅顺鲎獬担?易钐盅岬木褪呛芏嗳耸掷锬米耪?巫潘?挠晟≡谌巳褐写┧蟆⒓纷不蚴墙?迪帷⒆?慌??N胰衔?馐切闹形匏?恕⑷狈λ?嗽诔∫馐兜谋硐帧?
有时,在公交车上,看着湿湿的车厢地面和拿着滴水雨伞的乘客,我在想:“怕是乘客自己也觉得车厢到处湿漉漉的不方便吧?为什么不先从方便自己想点办法呢?”
逢到这时,我总是会和儿子一起从包里取出塑料袋,把雨伞放进去,这样无论车里乘客再多,我们都不会因为自己而弄湿了车厢,也避免了弄湿他人的尴尬。有时我们会好似自言自语地说:“雨天带上袋子真好!”其实,真的希望每一位乘客都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因为,方便他人,其实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难以想象,每个人都拎着湿漉漉的雨伞呆在车厢里。尤其是雨天乘出租车,拎着湿漉漉的雨伞,进入干燥舒适的车厢,不知该把雨伞放哪儿时,一定觉得挺尴尬的。再说,只要有一位乘客将雨伞乱放,后面的乘客就都会遭殃。
“妈妈,带伞,带袋子!”——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了儿子雨天出行前习惯性说的话。说实在的,具有公德之心并不难,就在小事中,就在细节里。如果不把“小我”概念太强化,其实就是在树立“大我”了。小事、细节就是将“小我”“大我”相互融合的最好中介。遵守公共秩序是公德心的体现,受益者既是广大公众,也包括我们自己。
有一个雨天,本校一位教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师一到学校就抱怨:车上人太多,有人的伞把她的衣服弄湿了。她抱怨那些人只顾往里挤,一点素质都没有。我问她:“你的伞装在袋子里了吗?”她回答“没有”,同时,不忘补充:“但我没像她那样碰到人。”其实,谁确定什么情况就一定会碰到人、就一定不会碰到人呢?当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思想品德》,引导学生要关爱他人,而自己却连雨天乘坐公交车最基本的原则都不懂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为谁叹息、悲哀。
我们似乎总认为,学生不听从老师的教导,都是学生的错,他们不知道把课堂所学运用到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常常抱怨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把课程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引导贯穿到自己的行为中,来提升自己的素质。我们只要看看身边的师长就能找到答案。很多的时候,我们总会强调事业的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于是提出“要从娃娃抓起”。可是,看看那些不文明行为,有多少是孩子做的不如大人的呢?最典型的镜头是:孩子搀着大人的手说:“现在是红灯,不能过马路。”大人说:“没关系,这会儿车少。警察叔叔也不在。”这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
供稿: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