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谈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 20:35
标题: 谈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
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中心小学 倪伟忠  



  在某些语文课堂里,阅读教学耗时大效率低,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的出现。其实是由于一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别是阅读教学本质的理解仍然存在偏差。依笔者看,构建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动态生成极为重要。它既可以理解为一种目标,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更可以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



  所谓动态生成,笔者对于它的阐释如下: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之于阅读教学,我们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机械僵化、按部就班、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力求课堂教学能建构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为此,笔者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释。



  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阅读教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亦是如此。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借鉴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从而更关注如何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积极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客观对待学习的社会性和努力创设过程的情境性。



  因此,当前的阅读教学课堂观,必须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阅读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革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阅读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



  首先,阅读过程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的理解,建构文本的意义。学生的阅读,不是刻意追求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不是把文章看作自足的形成物,而是通过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而发现其本质意义。然而,创造性地建构却始终离不开阅读主体的知识结构和人生体验。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说:当我们每次阅读,我们并不会忘掉有关内容的先前含义以及我们自己的想法,我们对作品意义总是开放的。为此,在进行阅读时,我们不必刻意对学生期望或者提出某种目标的达成,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自身获得积极的意义,也就是说,这个最终目标应当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重新建构,是重写教育文本,塑造人生的过程。而这些,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一致的。



  其次,阅读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动态互动过程。它的这一属性决定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说明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并非是单方面的对象性解释,而是文本和作者的沟通、遇合,是学生的经验与文本的结构互为揭示、相互生成的探究,更标明了阅读是一种学生主体能动的参与互动行为。面对同一文本,每个学生都是理解的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探讨、批评,是推进正确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径。然而,文本主体之所以也是主体,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精神承载者,而且它还参与了我们的对话与交流,引导着、影响着、制约着我们的理解。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通过阅读主体的潜心内化,即通过对话方式,与文本通过不断地视界融合,渐进地、动态地生成意义。这于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及学习结果的个性特点也是一致的。



  再次,阅读也是学生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阅读既是主体同化文本意义,又是主体原有认知结构在新意义的推动下不断发展、更新、提高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在追求作品意义的同时,也在追求自我的理解,二者殊途同归,从而完成自我的塑造。为此,我们应当让学生认识到成为一个自我控制的学习者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学习一些自我控制的技能和习惯,并以此在阅读学习中运用体现,积极地融入到对知识建构过程中,在不断的建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到新的阅读学习方式。



  二、高效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应该建立在“人本主义”学生观的基础之上。



  现代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于阅读学习后的直接或间接体验各有迥异,甚至会出现教师难以预料也无法对之进行解释的情况。这就使的原来具有极强确定性的课堂教学,变得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了。但是动态生成的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我们教师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观点或者看法,可以毫不留情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需要我们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作重要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首先,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情景,包括他们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以及教师的提问方式、教学语言、体态表情等等,这些因素都应该努力去把握及开发。



  其次,协作发生在阅读学习过程的始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而这些,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再者,会话是动态生成的不可缺少环节。在学生的阅读学习活动中,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以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类方法或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也常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动态生成过程从方法层面将,包括会话过程,会话是生成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积极会话,每个学生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它是达到文本意义生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7-1 20:35
三、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精心预设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



  强调动态生成,并不是忽略了预设。相反,我们的预设应更为充分,更为成熟。因为充分的预设,代表的是对教材更深入地理解,代表的是对整个教学设计更为成熟地把握,代表的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善于把握够生成的机会,才能使课堂形成动态的生成过程。



  首先,动态生成的基本前提是精心预设。预设其实就是一个教师课前备课所需做的多方面的工作。它包括教师多方面的工作,比如目标设置、过程设定、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的把握等。而生成就是课堂教学实实在在的过程。预设是前提,它影响阅读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手段,以及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次,科学地把握阅读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我们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和处理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但是,阅读教学本身却是动态的过程,必有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出现。过度的设计必然导致对生成的约束与控制,导致对学生阅读学习的强制和干预,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而这些不良因素的出现的原因及消除化解,都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时制宜、因人而异,科学而又艺术地把握预设与生成,从而更好地为最终的生成服务。



  第三,动态生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调控。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有可能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控制,教学目标的达成,以至于学生中产生的思维创新的火花不能引燃,非预期性信息中活跃的生命力仍然被扼制,这样就会使自然的“动态生成”成了“生而不成”。所以,我们虽然要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动态生成的决定因素,是不可偏废的。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追求阅读教学的质的嬗变,亦不是老调重弹。我们应当以高屋建瓴的崭新教学姿态,以动态生成为理念,为目标,为手段,多方位审视我们的阅读教学,改革我们的阅读教学。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不是让学生墨守清规戒律,也不是让教师普渡众生,应当是教师点化后,使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此,我们的阅读教学便有福了,也唯有如此,才能演绎阅读教学的无限精彩!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