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1 21:31:00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春季学期九江中心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一、德育工作:
《两纲》的颁布,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件,是二期课改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教育形势下的重要举措,它将大力推动教育的纵向发展。我校坚持主体性德育实践,以“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幸福负责”的德育理念,以“感谢教育”课题的研究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内涵。
(一)提高认识,关注《两纲》
我们从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教师自主发展的运行机制着手,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建立了校长亲自挂帅的学校“两纲”教育实施领导小组。把学科《纲要》实施推进活动视为学校学科教学工作的第一职责,把是否育好人作为检查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标准,并建立了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充分体现教师自主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同时,学校还把贯彻落实“两纲”教育工作作为学校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长期系统工程加以研究,以“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幸福负责”的德育理念,以“感谢教育”课题的研究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并纳入了学校制定“三年规划”的一项长期内容之一,真正让学生在成长中学会做人。
(二)领会精髓,解读《两纲》
《两纲》是学校教育指南和纲领性文件,必须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增强工作意识,转变为自觉行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但关键仍是教师,教师自身的理念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育的看法和技能的提高。如果我们把教育视作是阳光事业的话,那么,我们需要的是“追随阳光的人”,不是几个,而是一批,而是全体。
我们觉得生命教育的实施,最终还是应该落实在提高老师对生命的认识、理解、感悟上。只有老师的生命观、价值观有所改变,才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才能使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感悟生命。为此,首先在全体教工大会上由校长作专题教育——解读《教育纲要》,提高教师对《纲要》的认识;其次,分层面、分学科组织老师研读《教育纲要》,深入了解纲要的内涵;第三,以教研活动的形式通过“议一议、谈一谈”等形式,阐述自己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促使全体老师了解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并以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 开展“我幸福”畅谈、结合外校一学生不幸跳楼轻生的事件,及时引发教师反思交流,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了全体师生员工对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
(三)聚焦课堂,深化《两纲》
课堂是实施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与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提高教师课堂教育能力成了首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首先发挥了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合作力量,把落实“两纲”教育列为工作计划的首要任务之一,并明确要求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制定工作计划时要突出对如何落实“两纲”教育的思考,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上进行专题汇报,教研活动要作一学期为单位的阶段性整体安排。依托教材,充分挖掘和拓展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学科知识教学,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其次,结合二期新课程,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培育学生民族精神与生命教育的园地。如培育学生敢于克服学习困难、勇于进取,善于合作、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等。
其三,发挥音、体、美等学科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如:电子琴进课堂,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加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有序推进生命教育的学科落实。
(四)主题教育,落实《两纲》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成长。”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育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发展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生命主体,将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位学生,从而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上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儿童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及问题为依据,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素材,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因此,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使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本学期,我们长宁路小学在构建了以“感受幸福,学会感谢,真情回报,自主成长”为主题的德育系列教育中,既强化了在课程中渗透,又凸现了“在活动中教育,在生活中培养”的德育理念。并于“六一”到来之际,开展了“感谢教育周”活动,掀起了感谢教育又一高潮,为孩子打下了亮丽的精神世界的底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