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0-6-3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五、再次与课本亲密接触──—开卷有益,常读常新
用过的语文课本你没有丢掉吧? 那就再和它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你肯定会觉得语文书物有所值, 你会感到受益匪浅。
●“目录”: 让你用最短的时间回顾学过的内容
在平时, 很多同学根本没有留意课本的“ 目录”有什么用。现在, 就请你静下心来, 浏览一下每一册书的目录, 你学过哪些课文, 甚至上某一节语文的情景就会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在你的眼前。
当然, 低年级学的内容, 你可能觉得很浅显, 这也正说明了你的进步和成长。高年级的内容你可以作为重点来复习。
●课文: 用这样几个问题来回顾一下, 问一问自己
一问: 该背诵的诗文和段落记住了没有? ──—用一段时间, 找几个学习伙伴, 把要求背诵的诗文再读一读, 背一背。时间可以自己安排, 地点也可以自己选择。操场边, 树林中,山坡上, 田间果园, 都可以。在诵读《石灰吟》、《竹石》、《卜算子·咏梅》等古体诗时, 可以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背一背; 对《长征》、《延安, 我把你追随》等诗歌, 可以大声地诵读; 而《桂林山水》、《第一场雪》这样的课文, 就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一边背诵一边想像画面。
二问: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先对照着目录, 想一想, 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一定非写出来,说出来, 哪怕在头脑中“走”一遍也好。如果你有兴趣, 也可以提问一下你的学习伙伴。如:《草船借箭》的故事是怎样的?《将相和》中的“将”和“相”各是指谁? 他们从“不和”到“和”的过程是怎样的?《桂林山水》中写到的桂林的山和水各有怎样的特点? 桂林山水的“迷人之处”是什么? ……
三问: 课文中有怎样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 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课文中有大量的人物形象, 他们身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精神和品格, 而这些, 将成为伴你成长的精神食粮。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下一代和普通劳动人民的?《再见了, 亲人》表露的是哪些人之间怎样的情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父亲和母亲的言行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情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是不是一直牵挂着你? ……
“什么地方打动了你”这样的问题, 则是提醒你关注文章中的细节, 回味那些触动你灵魂的瞬间。也许它是一个段落,也许它是一个句子或词语, 有时甚至是一个标点……“ 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你是否觉得这样的语句就是一幅优美的画面? 闭了眼, 桂林山水那人与景和谐的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 令你浮想联翩。“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句话是不是给了你极大的震撼? 是不是让你联想起身边的种种人和事? 是不是让你觉得, 保护我们这个可爱的家园, 真的是人人有责, 刻不容缓? ……和三两个同学一起, 边翻书, 边交流感受, 随着时间的持续, 你一定会感到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四问: 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 ──—你当然知道, 课文是你写文章的好范例。那就再留意一下, 这样你会从一篇篇文章中得到多种的启示和收益。
有些课文的题目就值得你留意, 如《幸福是什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不是吸引着你一定要读下去, 弄个明白? 看到了《鱼游到了纸上》这个题目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是不是将一个英雄的壮举、一个鲜活感人的画面展现在你眼前?《景阳冈》和《猴王出世》是不是一下子让你想起了看过的电视剧? ……
有些段落是很精美的, 如《月光曲》中皮鞋匠兄妹听贝多芬弹琴产生的美妙感受;《穷人》中对贫穷而又善良的桑娜心理活动的描绘;《一夜的工作》中那体现着周总理人格精神的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 一小碟花生米……
有些词句在文章中是很重要的, 它们有的含义深刻, 有的感情真挚、描写细腻, 有的在全文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 有的句式工整、语言精美, 有的用词精妙…… 这些都需要你仔细搜集和品味。如《狼和鹿的故事》中“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揭示了人和动物相处的大道理。“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诗句在《狱中联欢》中作为一幅对联, 体现了革命者在狱中的乐观与诙谐。读《将相和》, 如果抓住一个“和”字, 就能理清全文的顺序, 抓住主要的内容。“蓝蓝的天空,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那么像五线谱啊! ”想一想, 比喻得多么贴切,“痕”字用得又是多么巧妙和恰当!
读一读, 想一想, 和同学聊一聊, 在书中做些标注, 在本子上做些摘抄, 你的语言的积累会越来越丰富, 你的内心世界也会越来越充盈……
五问: 课文和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联? ──—学习课文, 除了增长知识, 学习语言,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就是可以指导你们如何健康成长, 学会做人。因此, 读了一些课文后, 还要想一想: 课文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联?这样, 课内的阅读就向你的生活延展开来。也许, 你学了《林海》除了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可爱, 还产生了要去林海看一看的欲望; 也许读了《开国大典》, 你才觉得每年的国庆节过得更有意义; 也许读了《鸟的天堂》, 你会知道真正的天堂要靠人和鸟儿、树木一起营造; 也许读了《匆匆》, 算一算你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日子, 你还会有多少个日子, 你才更觉得生命和时光都很珍贵; 也许, 读了“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你就会多了一份小小男子汉的坚强与执着……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五问复习法”还不错, 但是遇到具体的课文又觉得不知从何下手, 这里告诉你一个“窍门”──—课后的习题也许会给你一些帮助!
●积累·运用: 记一记, 想一想
语文教材按照单元编排, 每个单元都有“积累·运用”, 它的目的就是帮助你丰富“积累”, 学会“运用”。你可以单另抽出时间来复习这部分内容。
“读读背背”中的诗文, 再读一读, 背一背。
“阅读”中的精美文章, 再浏览一下, 并对照着文章后面的思考题想一想。
“习作”你已经写过, 也可能没有写过, 都没关系, 你可以按题目要求中的提示想一想, 怎样来写这样的文章。因为, 有些关于“怎样写”的指导就隐藏在这些要求中。如“缩写《小抄写员》”的习作要求中就告诉你: 缩写一要内容完整, 重点突出; 二要语言简练。
“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的内容, 有些可能你做过, 有些可能你没有做过, 也没关系, 你只要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活动你可以做, 应该怎样去做, 就行了。如果你真的想去做哪件事情, 那就去做好了。如教材中“怎样庆祝元旦”的口语交际活动告诉大家要清楚地提出建议, 要说明白提这样的建议的理由, 要听取同学的意见, 要讨论出最后的活动方案, 要合理分工、真正实施……你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提示和同学商量“怎样过好小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儿童节”。
六、多读书,读好书──—胸有诗书气自华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雨果说:“书籍是一种冷静可靠的朋友。”有这样一句蒙古的谚语:“日出唤醒了大地, 读书唤醒了头脑。”关于读书的道理, 其实不必多说。有这样一幅对联:“书到用时方恨少, 船到江心补漏迟。”看来, 养成读书的习惯, 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但愿阅读能够常伴你的人生。说起读书, 也许下面的这些建议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哪些书? ──—读书要选择, 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
课外阅读应该读什么? 有些同学对此很头疼。再说,“读书”只是一般笼统的说法, 人类的阅读范围广得很, 还有报纸、刊物甚至电子书籍, 有的是单独的文章, 有的是成本的书, 有的则是成套的丛书, 种类繁多, 浩如烟海。
另外,“开卷有益”只是提倡读书的一种说法, 但是, 有些书确实不适合你们这个年龄段来读, 有的书读了不仅没有好处,还会有害处。这样, 你就明白了, 读书一定要选择, 要读好书。
选择阅读读物时, 除了注意各种媒体的介绍和推荐的信息, 也许请家长和老师等提供帮助是种不错的选择。老师们平时教学所依据的《语文课程标准》, 就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你的老师一定会介绍给你的。家长也会从利于你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这就是说, 要读自己选择的书, 也要读师长推荐的书。
也许你选择时会选自己爱读的书,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这没有错, 可是,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读书如蜜蜂采蜜, 总叮在一处, 是不好的。尝试着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这样你的视野就会更宽广, 你的兴趣和爱好也就会更广泛。──—这就是说, 读自己喜欢读的书, 也要读其他方面的书。
有的同学在读书的时候总觉得读“ 大部头的厚书”才叫“读书”, 其实不然, 平时随时见到的报纸、期刊, 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另外, 由于读“大部头的书”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你还可以读一些文摘类的期刊, 因为这些“文摘”一般都是经过选编的精品文章, 这省去了你选择的时间, 也可以得到比较多的收益。──—这就是说, 读长篇的作品, 也要读一些好的文摘。
另外, 网络也为阅读提供了便利, 你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比较多的信息, 既经济又实惠。你可以选择一些好的少儿文学网站, 在那里吸取丰富的营养。
●怎样读书? ──—读书讲策略,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一样地去读, 有的只需随意浏览一下, 如日常见到的报刊中的多数文章, 也许看看题目, 翻看一下“内容提要”或“序言”就可以; 有的则粗略地阅读一下, 大概地知道文章的内容, 记住主要的信息; 有的则需要如对待语文书中的课文一样, 慢慢地品味, 有的甚至还需要不止一次地阅读, 思考。
读书还要讲究读书的环境和氛围。有些书, 你可以在茶余饭后, 随便地翻阅; 有些书则需要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 选择空闲的时间来细细地咀嚼; 还有的文章, 你甚至在操场边,树林里, 大声地朗诵, 才觉得“过瘾”, 配上音乐读, 才觉得“有味儿”; 有人读《西游记》选择的是先读绘画本, 再读原著; 有的同学在读《三国演义》时, 是边看电视剧, 边对照着来读的……
读书最好还要调动眼、耳、手、脑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摇头晃脑地吟诵诗句, 你可以感受到韵律和节奏之美; 随手写下读书笔记, 可以使你与作品身心交融; 与同学好友交流感受, 可以使你在与大家的分享中得到提升……
没有人规定什么书必须怎样读, 聪明的你一定会选择属于你的最佳方式去享受阅读的过程。
●养成好习惯: 像爱护朋友一样爱护图书
读书, 必须要爱护书。既然说书籍是我们的朋友, 那你就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它们, 用你良好的阅读习惯去呵护它们。
经常使用书签, 别在书页上折角儿: 书签可用现成的, 也可以自己动手, 用卡片、树叶等制作。
管理好自己的图书, 学会分类, 图书如有破损, 要及时修补。借阅公用的书或别人的书要及时归还, 别人借去的书应记得讨回。
不动笔墨不读书, 要边读边想, 边做标记, 写批注──—当然, 这只限于自己的图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要经常性地做读书摘抄、写读书笔记。这样才不至于读得多, 忘得快。
向朋友推荐读过的好书, 把自己的书和朋友交换来读,这样每本书的价值就会发挥得更充分, 就可以花较少的钱,读更多的书。
甚至, 读书前后最好要洗手, 虽是细节, 也不无道理。以上的这些做法你认可吗? 你还有哪些好的做法, 可以与大家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