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0-6-5 16:36: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两首 《房兵曹胡马》、《马诗》》公开课教案3
学
目标
A类:
1、学习5个生字、新词,多音字“燕、似”。
2、背诵两首古诗。
B类:
1、利用已掌握的方法整体感知诗意。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品味语言精华。
C类:
通过两首诗的对比学习,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每首诗所蕴含的意思以和明白作者所表的的感情。
预习
作业
必做:
1、学习并掌握掌握写字表中的5个生字。
2、熟读两首古诗,并尝试背诵。
3、在熟读的基础上试着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选做:
1、了解两个诗人写着两首诗时的不同背景。
2、搜集并阅读其它有关“马”的诗句。
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房兵曹胡马 马诗
唐朝 杜甫 唐朝 李贺
无空阔 托死生 何当金络脑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快走踏金秋
教学流程(教学板块)
(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和所用时间)
学生课堂练习清单
第一板块——
谈话导入:
学生在与老师的谈话中了解马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板块——
学习《房兵曹胡马》
1、初读明诗意
方法:整体感知诗意,不做逐字逐句的诗句对译。学生讨论,教师加以指导补充。
2、再读悟诗情
(1)诗的前四句写什么?后四句写什么?
(2)作者写这首诗时二十九岁,这是意气风发迟疑满志之时,结合诗的后两句谈谈自身的理解。
(3)小结:这首诗分为两局部,前四句正面写马的形态,是实写;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由咏物转入抒情,是虚写。青年杜甫自比骏马,表达出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志向。
3、熟读成诵
根据老师指导的方法,理解诗的大意。
根据老师的提示,体会诗歌的感情。
(1)自身诵读
(2)同桌竞赛
(3)配乐诗朗诵。
第三板块——
学习李贺的《马诗》
1、介绍作者生平
2、初读明诗意
3、再读悟诗情
教师小结:李贺的马诗描写的是清冷大气的局面,前两句写了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4、熟读成诵。
了解作者生平。
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了解诗意。
学生互相交流诗意。
依照以下方法体会诗歌的情感:
(1)自由朗读,结合图画,展开想象。
(2)讨论: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3)认真朗读后两句,结合作者生平,说一说自身体会到什么?
学生练习背诵。
第四板块——
对比学习,深入探究。
1、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两首诗同为写马,却是从不同的侧面入手的,你怎么理解?
(2)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3)为两首诗配乐,你会选择什么乐曲?
2、、赛诗会
3、总结:通过两首诗的学习,我们一定又有许多新的收获。希望大家也能像两位诗人那样写出具有个性的诗文。
根据老师的提示探究两首诗的不同。
(1)竞赛背诵两首诗
(2)配乐演唱两首诗
第五板块——
安排作业:
1、默写两首诗
2、阅读背诵李贺或其他诗人写马的诗。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关于《古诗二首》的教学,我首先想谈一下“公开课教案”在课堂的落实情况:
1、教学目标A1、A2基本得到落实,通过听写、同桌互查进行了和时地检查与反馈;
2、教学目标B1也基本达成,大局部学生能整体感受到诗意,只是有相当局部同学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不能非常流畅的组织语言,表达自身对诗意的理解;
3、教学目标B2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初步感受到诗句语言的精妙。但是一方面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不能对诗句进行深入地剖析,另一方面,受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局部学生可能一时无法体会到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以和诗人精妙的构思,特别是对《马诗》的理解。另外,关于这一目标,到底应该进行到什么程度,学生理解到什么层次算比较合适,也是我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
4、教学目标C在一些感悟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身上得到了落实,这也算本节课的一个亮点。通过比较,学生认识到,两首诗的相同点在于都是以“马”为题材,都是在借“马”言志,都表达了诗人想建功立业的志向与志向。在比较中,学生也发现了两首诗的明显区别:
(1)《房兵曹胡马》对“马”的外形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描写,如“瘦骨成”、“双耳峻”、“四蹄轻”等等。而《马诗》则对马的外形只字未提。在与小朋友们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达成共识: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杜甫对骏马的描绘,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的画像,诗人以良马自喻,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与伟大志向。正所谓“所向无空阔”,“万里可横行”;而怀才不遇,苦闷终日的奇才李贺写马,其意并不在马,马只是他借以抒发苦闷心境与渴望施展志向与才气心情的托物,一句“何当金络脑”读来,多少感慨与无奈齐聚心头。故不具体写马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2)《马诗》前两句写景,精妙的比喻为全诗铺设了一种清冷、大气的意境,后两句借马抒情,而《房兵曹胡马》却只写马,不写景。两种不同的写作手法都是为了各自的主题服务,各有各的玄妙。
(3)两首诗虽然都表达了建功立业的志向与愿望,但杜甫的《房兵曹胡马》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奋发向上;而李贺的《马诗》则让人倍觉辛酸与无奈。
另外,我想谈一下“备课”与“上课”的问题:
1、备课的“预设”与上课的“生成”到底孰重孰轻,应该以谁为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身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还是公开课教案不够精心,我的课堂上经常是预设的内容得不到充沛的展示,而最出彩的往往是那些自然生成的内容。本课的教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按理说,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重点应该是理解诗意、朗读背诵,这也是教学预设中的主要环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环节似乎成了走过场,而学生最感兴趣的却是两首诗的比较与赏析,而且在师生讨论交流中,碰撞出了很多火花。假如课堂教学以“预设” 为主,当然便于教师调控课堂,然而却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命与活力;课堂教学若以“生成”为主导,则很容易信马由缰,偏离方向。如何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对我来说,实在是个难题。
2、新教育“有效课堂框架”所倡议的教学板块与教学目标、教学时间紧紧相扣,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实效的良好举措,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也束缚了课堂的灵性。试想,在一个板块的教学中,依照预设的情况,教学目标已经达成,教学时间也刚好用完,但此时假如生成了新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解决新的问题呢,还是依照预设的板块继续往下进行呢?我觉得这样的公开课教案,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作为教师必需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非常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情与教材内容,方可设计出可行性较强的教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