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 《钓鱼的启示》解读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王振刚
读《钓鱼的启示》一文的题目,便可猜读出文章大概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叙事,讲述钓鱼的经历;另一部分是感悟,讲述获得的启示。由此看来,这是一篇叙事说理文。
一篇文章,通过起、承、转、合的过程,基本形成一篇文章的主题、立意。最吸引读者眼球、吊起读者胃口的莫过于情节上的“突转”。《钓鱼的启示》中的“突转”,便是介于“钓鱼”与“放鱼”中那一句不引人注意的句子: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这也正是父亲让孩子必须放掉那条鲈鱼的唯一理由。由此,故事情节发生了突转──必须把鱼放回湖中;人物心情发生了突转──由“得意”转为“急切”“难过”“乞求”“不舍”。直接影响孩子心情的,便是父亲说的那两句话,父亲没有用“必须”而用“得”;没有据理力争而是安慰孩子。这两处语言描写带给读者的是,同一个意思──必须把鲈鱼放掉;同一种情感──自然地流露出了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既包含了一位父亲对孩子严格的要求──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要无条件地遵守规则,还包含了他对孩子无尽的理解与期待。父亲仅说的两句话,便成了全篇中最精彩的描写。
文中的孩子之所以如此不情愿地放掉鲈鱼,细细咀嚼文字,便会发现至少有四条理由──从未见过、来之不易、无人知道、只差两小时。
难道说真的“无人知道”吗?文章中三次描写“月光”,多么美的月夜!月光下抛竿、月光下垂钓、月光下欣赏鲈鱼、月光下放回鲈鱼。环境本身就是具体内容中的一部分,作者借助环境烘托人物心理和渲染气氛。更重要的是,父子俩的一举一动被美丽的月光紧紧地注视了,这三次对月光的描写,也呼应了这篇文章的原题──《做得对与做得好──天知地知》。“月光”所表现的意象,所传达的意味,所起到的作用,耐人寻味。
正是因为孩子如此不情愿地放掉到手的鲈鱼,所以父亲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三十四年前的那天晚上,孩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依然在体会着父亲的话语;三十四年来,孩子常常体会着父亲说的这句话;三十四年来,每当孩子再次遇到本该不属于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他就想到了父亲说的这句话;三十四年来,他对童年钓鱼的经历也有了自己的体会──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当我们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会看到这样的学段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依据文本特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细节,让学生体会“我”的心情变化和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读懂父亲曾告诫孩子的话及孩子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感悟篇章结构,领悟将事与理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学生喜欢阅读故事性极强的文章,《钓鱼的启示》中的“突转”情节易于其走进文本。他们能够独立读懂文本内容,从描写作者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心情,但体会这则故事背后的“启示”,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年龄、阅历所至,是个难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通过幻灯片,教师出示父亲告诫孩子的那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学生理解这句话有一定的难度,前一分句说“道德是个简单的问题”,后一分句又说“实践起来很难”,只有让学生在第一分句前添上三个字“说起来”,这样学生再读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其意思了,当然,也不会再引发前后分句间的自相矛盾了。
这仅是初步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教师还要深入引领学生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要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是”与“非”,这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知道“是”就是对的,“非”就是“错”的。但教师要再次引领学生浏览全文,联系前文所讲的“钓鱼的过程”,说说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
这是在全篇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前后联系起来深入思考问题,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才能提高高段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一定能说出“把鲈鱼放掉是对的”“把鲈鱼留下是错的”,显然,学生读懂了这篇课文。但是,他们在表达上是有欠缺的,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要再一次引导学生表达出“当没到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钓上来的要放掉,就是对的”,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准确的表达。
继而再联系前文,体会从哪看出来“道德实践起来却很难”?再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引读,加深学生对这一句的深刻体悟。这样一来,就突破了教学中的第一个难点。
“感悟篇章结构,领悟将事与理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是教学中的第二个难点与重点。说它是难点,是因为这是学生独立阅读所不能的,需要教师的阅读引领与点拨;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在第三学段中,要引领学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课标”中强调的是在这一学段中要引导学生领悟谋篇的方法,而不是写句的方法,更不是造段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谋篇的方法上可谓有三:一是钓鱼与放鱼间,在情节上发生了“突转”,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造成了事件的波折性,给人事情急转直下的感觉;二是环境描写与叙事相结合,环境描写有三次,前两次可谓烘托人物心情,而第三次增加了鲈鱼对我的诱惑力,也是对父亲是否依然坚持原则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更是对凸显文本的主题起到了有力的背景支持,其烘托作用可谓大也;三是事与理之间,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这对于叙事说理文来说,决定着整篇文章的成败。
语文教学是一门舍得的艺术,三种写法选择哪一种作为教学内容?这要依据教材特点,哪一种写法是这篇文章所独有的,就选择哪一种。这样一比较,教师应确定课堂上要引领学生感悟事与理之间,是如何巧妙地连接在一起的。
通过幻灯片,教师出示第十自然段。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这一段一共四句话,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句是第一层,讲的是“人”;第二句是第二层,讲的是“事”;第三层是第三句和第四句,讲的是“理”。
制作幻灯片时,教师可将每一层设定一种颜色。这样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时,通过颜色的变化,很自然地了解了段落层次。再通过问题引领,进一步指导学生细读:在这三层中,哪些是讲三十四年前的内容?哪些是讲钓鱼以后的内容?这时,学生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在每一层中,都是先写三十四年前的,再写钓鱼以后的。然后,按照人、事、理的顺序交织在一起。
当我们的学生掌握了若干篇谋篇的方法,学生笔下的作文一定会新颖别致,恐怕难见“起因、经过、结尾”这样三段式的作文了。
课至尾声,教师可告诉学生:三十四年过去了,文中的“我”长大了,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就是詹姆斯·兰费蒂斯。他还骄傲地把这件事告诉他的朋友们和他的子孙后代。有两句话,他会印刻在子孙后代的心里。此刻,齐声朗读父亲告诫我的话和我若干年后体悟出的那句话。这两句话也一定会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心中。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诱发感悟,探求表达之秘妙,做到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