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86|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优秀笔记交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然,感情并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就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而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该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朋友的爱。

——读《爱心与教育》

作为刚踏入教育界的我来说,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老师拥有很高的权力。我们的言行影响着学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能促进学生还是抑制学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加约束的权力会破坏班级里的信任关系,极大地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

——读《塑造教师》

缕缕书香,溢满校园每个角落。教育理念化作甘霖,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让每节课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心灵放飞,用知识点燃智慧,书籍是无穷的知识宝藏,是浩瀚的知识海洋,师生在知识海洋中扬帆起航……

——读《书籍是长生果》

对呀,揠苗助长不如顺乎天性,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经历风雨。这本书中又何止这两个教学方法呢?我还在细细品味。

——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

——读《拿着棍子读书》

苦与甜本是一家,先苦后甜,才知甜滋味。正如余秋雨把书名取作《文化苦旅》,但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

——读《文化苦旅》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这里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心情,像他们一样,为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喜极而泣,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欢呼雀跃。……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灰色,让人窒息、让人伤感,但在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希望和追求,在作品中也流露出作者的信仰,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读《安徒生童话》

我们必须记住,从根本上看信仰从来都不是,也无须一种言辞的表白,而是一个人的活动所展现出的他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人是如此,对于一个民族未必不是如此。

——读《法律与宗教》

最近学习了一篇关于“课堂上教师如何用语言鼓励学生”的文章,深受启发。当教师一个问题提出时,学生无人举手,这时教师可用:同学们,把你不同的看法告诉大家好吗?相信你能行。

——读《教师,课堂上运用好你的语言》

我曾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读过《古文观止》,除了提高了一点读文言文的兴趣外,最大的得益是我觉得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古代的历史,因为我们的历史书实在是枯燥得很。所以读此书既可以增进文言知识,又可以增进历史知识。但愿“读点文言也好”能成为更多人的观点。

——读《古代文言,必修之课》

这是一本小书,谓其小是因为它几乎谈不上鸿篇巨制,只是由一篇篇日记组合而成,;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一位年仅9岁的孩子,但我却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课文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读《爱》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们的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读《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工作,他们教育的对象——儿童经常变化,所以教学的内容永远是新的,今天同昨天不一样,我们的工作是培养人,这就使我们担负着一种无可比拟的特殊任务。

——读《浅谈教师的职责》

这套书不遗余力地宣扬美的教育和情感教育,这至少应与思想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同等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是思想着的动物而缺少审美情调和情感,这种人的人格也是不健全的,因为我们在培养“完人”的意识中,更要考虑到个中元素对人的成长与生存的各种影响。

——读小学卷《新人文读本》

我不禁想起同行中一位人士说过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优秀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首先你要敢想,那才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读《怎样使自己成为教育工作行家》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于永正老师是一位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东西活着,正是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热爱,于老师在三十多年的小学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无怨无悔。

——读《教海漫记》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既要讲“言教”,更要讲“身教”。你要求学生们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亦然。

——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课堂的传道、探求,不如拓宽孩子们的空间,让孩子们去书室感知一下古人的言与行,开展自我教育,领悟警言警句,理解人生的价值,激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促使孩子理解父母亲的辛劳为了谁,教师的苦口婆心又是为了谁。

——浏览《增广贤文》所想点滴

我们的课堂似乎不需要过多矫揉造作的客套,似乎也很需要太多精心得不着痕迹的安排,无论如何,如果一位真正能读懂生活的乐趣、真正能从生命的角度审视课堂,并乐于将一切自己感受过快乐的东西带给他人的老师也一定会懂得如何给自己的学生经常带去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体验生活乐趣的一堂课。

——读《课堂亲近生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名班主任,“民主教育”是他的一大特色,“爱心教育”是他成功的基石。他的爱是博爱,是严爱,是充满艺术魅力的关爱,他的教育方式是感性的,学生之于他是朋友而非机器。是啊,当我们以冷眼、责骂和各种各样无休止的惩罚对待学生的时候,我们又怎能期望教育能深入学生的心灵?离开了对学生起码的爱,一切教育都是一纸谎言!

——读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读《我教小学数学》的体会
   
    读了特级教师李烈校长的《我教小学数学》一书,使自己受益匪浅。正如董奇同志所谈的那样:读完本书,自己最深刻的体会是:本书不仅是一部讲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书,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者创新性教育、教学思想的一部力作。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刻体现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它对我国素质课程改革者以及广大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理念和应用价值”。
    一、以爱育爱,爱如土壤
    于漪老师说:“对孩子的爱,能够使一个老师变得聪明起来”。作为老师来说都应是这样的一种人。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应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爱。它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的情绪情感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智力活动及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唯此,只有教师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使学生爱他们的老师,爱老师你所教的学科,学生的各个方面就能健康的发展。然而学生的兴趣又靠爱而产生的,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便会产生爱的念头,他们就会自觉地去寻找。这样就不愁自己的学科教不好。由此可见,以爱育爱尤如泥土和种子,一旦种子撒在泥土中,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以会教会,会似明镜
    以会教会的核心是教师的会,这就是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自觉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有发自内心地想方设法教好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使学生学会。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以及知识水平和教育素养等,对每一个孩子都起作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每点每滴都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这样一来,我们教师的工作便显得非同小可,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马虎。古语说“有其师必有其徒”。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有怎样的老师就教出怎样的学生,不防我们今天也可以反过来看,知其徒略知其师,就是说知道学生怎样也略知学生的老师如何。正因为学生的会就像一面明镜,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全部或某个方面。为此,我们都必须先达到“会”,所指的“会”,不仅是文化知识和各种学习能力,还包括会合作、会关心、会健体、会审美、会劳动、会创造、会生活、会做人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小打好做人的基础,使他们将来成为真正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读 书 杂 谈

    一、为什么要读书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曾经读过这样的一副对联。现在读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这副对联又一次引起我的共鸣。是啊,人生在世,至乐之事莫过于读书。
    读书是很纯洁、很高雅的事,读书是自我拯救的有效途径,这种拯救并不是物质的,并不是将书当作敲门砖去敲开身外之物的大门,读书是疗救自己灵魂的手段。“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方面的“道”,含义很复杂,它包括对人生的认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等很多方面,只有将“道”弄明白了,人生才不至于白活。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他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从这方面来说,除了读书,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呢?
    人生在世,诱惑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权力、金钱、美色、虚荣……等等等等,有些人穷其一生,忙忙碌碌为了占有这些东西,头发都白了,眼睛熬花了,直至弥留之际,仍旧两手空空。而一些深谙生命要义的人,潇潇洒洒,在不断的阅读者,渗透人生真谛,感受阅读带给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广阔的,他们是人生的智者与幸福者,因为他们活出了真正意义。
    二、语文老师应该怎样读书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认为自己不缺理念,他们知道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知道平等民主与尊重,知道个性化解读,他们以为知道这些就是有了先进理念,至于课堂上为什么走路,至于处理各种事务为何依然如故,说是缺操作方法。其实,你必须问自己,是否已经把教材和相关的课程标准读明白?如果“否”,那么就应该抓紧时间,系统的读书。因为你拥有的所谓的各种理念,其实是别人外加给你的,是别人灌输给你的,并不是你从心底深处长出来的。就像一个换了器官的人怎么也不如“原装”的好用。你的理念是别人给你的,你的教学行为就不会被那个理念自然指挥。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还要多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要读一些当代的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的文学作品,你才能进入当代青少年的心灵世界。一个教师应该始终保持着丰富细腻的情感。但是,人的情感就像皮肤,随年龄的增长会渐渐地不敏感。而学生刚好是睁大情感的眼睛的时候,他们是敏感的、细腻的,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是帮助我们保持心灵敏感不老化的最有效的方式。
    除了读文学作品,也要读杂书。读杂书就像吃杂粮,使人身体强健。农业上优良的品种大都是杂交而成的,这个现象具有着普遍性,适应于包括教育教学在内的各个行业。经常阅读科普杂志,才能回答学生的问题;读点天文学书刊,你才能知道孩子们观察到的星空是怎样的;如果你的学生喜欢篮球,常看NBA球赛那么你就应该读一些关于篮球方面的书,了解篮球界的一些人和事,……只有这样,你才能走近他们的身边,走进他们的心灵。
    三、结束的话
    读书,是精神一辈子修炼的需要;读书,是教师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君不负书,书也一定不负君。愿与大家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书 中 自 有 黄 金 屋
                              ——读书感悟与体会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千百年来无数读书人总结流传的一句佳话,一种古训,也特别是在古代科举制度时,读书登科,金榜题名后的真实写照,是千古名言。这句话如果一分为二去看待,我认为也有它的两重性。在古代,大多数人读书是为了升官发财,高官厚禄,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为了这个目的才秉烛夜读,甘愿十年寒窗、不惜廿载面壁;但也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精忠报国,拯救社稷而读书,如岳飞、林则徐、文天祥等。在现代,读书是为了考取高等学堂、吃上皇粮、摆脱“农行”;但也不访有人读书是随大流,尽义务,力争扫除文盲;而更多的人读书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为祖国为人民工作,更好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书中自有黄金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如此,不管古代现代,它是无数人的人生目标、座佑铭、奋斗格言,它也鞭策了一代又一代人,因此,后代人就用前辈人的“黄金屋”来作证例和榜样的。的确,我们每位在职的教师,以及其他国家干职工的“黄金屋”不也是读书读出来的吗?如果没有读书能当上老师、成为干部吗?然而今天当上了老师也好,干部也好,说明你以前很会读书,很用功读书;今天要当好老师,当好学生欢迎的老师,又说明还要继续读书,不停地读书。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现在这一桶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而要有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活水河流。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开展读书活动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深刻领会活到老学到老的孔夫子精神。这句佳话,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般珍贵的精神世界。
    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说过:“一本理想的书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也曾发出:“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犹可傲王侯!”的感叹。纵横历史,古今中外,留名青史,影响一辈人的无一不是博古通今的饱学之士。司马迁如果没有年少时的博览与专研,如何为人类文化史贡献《史记》这样的史家之绝唱?李白如果缺乏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底蕴,又如何能赢得“诗仙”之美誉?毛泽东如果没有“八角楼的灯光”、“延安的窑洞”、“西柏坡的油灯”是不可能写下《为人民服务》、《长征》等这些千古佳作的。回顾伟人的成长足迹,你会发现是读书使他们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是读书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事业,完美了他们绚丽多彩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

    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读书活动开展以来,我始终坚持每天至少30分钟的读书学习。一学期来,我读了《走进校本教研》、《教育的55个细节》、《走进新课程》、《神奇的教育世界》、《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好书。
    通过读书学习,我认识到:一张固定不变的文凭,一套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难以立足新的教育阵地。这就意味着自己的知识必须倍增。想一想,自己是否有一桶水。假设有一桶水,又能否给学生一杯水?由此,就必须利用工作之余再学习,随时随地的“充电”、 “补氧”,活动老,学到老。要跟上知识的发展,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的学习,才能适应于新思想的启迪者,新道德的执行者,新知识的传播者,才能在教育阵地立于不败之地。
    培根说得好“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好书读得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2 07:11:00 | 只看该作者
谈    读  书

    人为什么被称为“万物之灵”?这是因为人有一副构造完备的头脑,能思想,能求知,能创造,能发明。现今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英国学者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而求知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则是读书。
    小时候,父母把我们送到学校受教育,并时常叮嘱我们,教诲我们,认识到学校是为读书的;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读书的目的和重要。我认为读书不只为充实学问,了解做人的道理,还要立志为国为人民做工作,做大事,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如何读书,探讨学问,追求新知呢?本人认为下列几点是很重要的。
    一、确定读书目标
    在读一本书以前,先要想想,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先看这本书的序文,认清读这本书的目的后,耐心的将它读完。若中途遇到了疑问和困难,也要设法持之以恒地将它读完,才会有效果。
    二、选择优良的书刊
    我们看杂志、报纸,常常看到许多新书出版广告。书店里的书种类多,数量多。因此,在我们要读书以前,必定要选择最有益的书,不要阅读黄色、灰色或描写暴力的书籍,才能使身心正常发展。因此,选择书籍的工作十分重要。
    三、不要急着读完
    吃东西要细嚼慢咽,读书更要细细品味。若是想在短时间内一口气把一本书读完,将不易真正明白其中的意思和道理。因此,读书要慢慢品味,才能对书的内容充分理解,从而深刻地印在脑海里。
    四、须求彻底了解
    读书,必要彻底了解,遇有疑难句子,词或不懂的字,必须虚心地请教他人,务必求得完全了解,千万不可敷衍了事,马虎过去。
    总之,读书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做大官,发大财。读书是为了明了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明白一切我们所体会不到的事情,并要学以致用,发挥个人的才智,运用于生活,运用于工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这才是最重要的!
    书籍是人类文明不灭的火种,人类走向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籍。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读书,对人益处多多,同事们,让我们一起发愤地读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3: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