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与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09: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修订本)第28页。

教学目标

1. 知道容积的含义,认识容积单位,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中,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容积

1. 自主分类,初步感知。

出示:魔方、木块、油桶、鱼缸、水杯、字典、文具盒、长方体塑料盒。

谈话:请同学们看屏幕,你能把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吗?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分法,反馈时,着重让学生说一说把“油桶、鱼缸、文具盒、长方体塑料盒”分为一类,其他物品分为一类是怎样想的。

2. 观察比较,深化认识。

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请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在两个水杯里分别倒满水,比较一下哪个水杯里能盛的水比较多。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归纳:水杯能盛水的多少就是水杯的容积。

提问:你能说一说油桶的容积指的是什么吗?鱼缸、文具盒、长方体塑料盒呢?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叫做容积吗?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容积的概念。

【评析:容积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设计的这一教学环节别具特色。首先,通过分类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能容纳一些东西,有些不能;接着,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水杯能容纳水的体积就是水杯的容积,并类推出油桶、鱼缸等容器的容积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显得水到渠成。】

二、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1. 探索容积的计算方法。

提问: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容积,你们还想了解容积的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提出容积的计算、容积单位、容积和体积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等问题。

谈话:怎样计算容积呢?请每个小组拿出桌上的长方体塑料盒,先仔细观察,想一想怎样才能算出这个长方体塑料盒的容积,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

交流并归纳: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相同,但要从容器的里面量出长、宽、高。

追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引导学生交流:塑料盒是有厚度的,从外面量,算出的是塑料盒的体积;从里面量,算出的才是塑料盒的容积。

【评析: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容积的计算方法,并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容积和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认识容积单位。

(1) 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28页第2、3小节的内容,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还想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1升和1毫升各有多少?为什么1升 = 1立方分米”等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

(2) 谈话:1升和1毫升的水有多少呢?先用量筒量出1升的水,再把1升的水倒入纸杯里,看一看1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杯?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1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教师拿出一个10毫升的试管,谈话:这是一个10毫升的试管,你能用它倒出1毫升的水吗?

学生活动后,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3)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1升和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你能通过实验说明1升 = 1000毫升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可以怎样做,再按自己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反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可以一边说,一边做。

(4) 出示:一个容积是1升的量筒和一个正方体的容器(里面的棱长是1分米)。

谈话:这里有一个容积是1升的量筒和一个里面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你有办法说明1升 = 1立方分米吗?

演示:把1升的水倒入正方体容器里。

提问:怎样解释1毫升 = 1立方厘米呢?(可以通过单位间的进率推出,也可以通过实验说明)

(5) 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

【评析:在此环节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使用量筒、量杯等学具,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活动,建立升、毫升的概念,弄清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 教学例4。

(1) 出示例4,提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你想怎样解答?自己在下面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你是怎样解答的?

(2) 练习: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 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完成练习五的有关习题。(略)

四、 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还存在哪些疑惑?

【评析: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有所收获,有所体验,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将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动力。】

总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结构紧凑、合理、巧妙,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全课教学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操作、实验、比较、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自主地设计活动方案、交流活动体验、总结活动成果,实现了从被动地“听”数学向主动地“做”数学的转变,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使学生在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20: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