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0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优秀教案(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撰写优秀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优秀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诗五首》优秀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下面提供多套优秀教案供您参考!
《诗五首》优秀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示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掌握和感悟诗的表示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示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范读带:
    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卡片:
    介绍作者和其诗的卡片。
【设计思路】
  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示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研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教法】
  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
  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实际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身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示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身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掌握,理清思路。
   ⑴ 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和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⑵ 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 喧:吵闹的声音。
    ② 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 心远地自偏:自身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 辨:说明。
    ⑤ 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⑶ 教师根据自身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⑷ 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⑸ 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衔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⑴ 对一些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①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 “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假如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笼统概括的逻辑语言是缺乏以体现的。
   ⑵ 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⑴ 名句品味:
    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⑵ 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0:00 | 只看该作者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经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走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身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⑴ 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⑵ 逐步掌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掌握诗所发明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身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身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沛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憨厚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示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⑴ 《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沛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发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知名的作者呢!但
     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⑵ 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身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安排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⑴ 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⑵ 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⑴ 秋风破屋──惨
   ⑵ 群童抱茅──悲
   ⑶ 长夜难眠──哀
   ⑷ 广厦庇寒──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身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身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和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只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哀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身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只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标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0: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和人、由近和远、由小和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示了诗人豪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和广博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和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示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实际,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实际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8、归纳总结: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实际,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资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身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二、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
    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2、研习课文。
   ⑴ 听录音朗读,区分节奏。
   ⑵ 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⑶ 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
   ⑷ 师生一起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
   ⑸ 品味鉴赏。
    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只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 “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发生的无限难过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三、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只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身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身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掌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和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安排作业
  背诵五首诗。
【资料链接】
  1、陶渊明:《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祖茂,曾任武昌太守。父逸,曾任安城太守。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元兴三年(404)为镇军将军刘裕之从军,旋又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之从军。义熙元年(405)任彭泽县令,在职81天,因不满实际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诏征著作郎,称疾不就。今存诗辞赋一百二十余篇,多为归隐后作。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构想一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和隐居后的舒畅情怀。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诗以田园诗成绩最高,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示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杂诗十二首》表示不负盛年、和时勉励的积极思想。《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其作品也有明哲保身、和时行乐、人生无常之消极思想流露。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清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其人、其文不合时尚,故不为当世所重。刘勰《文心雕龙》对其未作评价,钟嵘《诗品》仅将其列入中品。萧统为最早重视陶诗者,始编陶诗八卷,并为其作传和序,但《文选》所选陶诗不和谢灵运多。自唐始被重视,为李白杜甫所推崇。至宋,更受文人的普遍重视。清沈德潜评陶为“六朝第一流人物”。
  2、《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和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实际,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豪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3、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代伟大的实际主义诗人。青年时代曾漫游吴、越、齐、鲁等地。三十五岁到长安求仕,寓居十年,不得志。和安禄山陷长安,诗人逃至凤翔,退见肃宗,官左拾遗,因直言极谏,改华州司功从军。不久,弃官人蜀。严武再任四川节度使时,表为节度使顾问,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携家出蜀,漂泊于湘鄂一带,病死途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实际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诗史”。杜甫发明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实际主义保守,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实际生活的艺术表示力,并且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4、《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1792~184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九年(1829)进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绩尤大。《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日《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诗五首》优秀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五言古诗、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和绝句三类诗歌体裁,体会它们的区别。
   ⑵ 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⑶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⑷ 背诵五首诗歌。
  2、能力目标:
   ⑴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⑵ 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⑶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通过比较诗歌在形式、写法、抒情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诗的理解。
   ⑷ 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1、理解《饮酒》中“心远地自偏”。
  2、研讨《行路难》(其一)的主旨。
  3、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理想?
  4、岑参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5、怎样理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化作春泥更护花”?
  6、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这五首诗歌,都是抒情名作,极富艺术感染力。陶诗中的率性自然、李诗中浪漫的济世情怀、杜甫的家国兴亡之叹、岑诗的雄奇瑰丽、龚诗浓浓的爱国情怀,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干悉心体会。教师宜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2、联想想象法:
    这五首诗语言优美凝练,内涵丰富,留有充沛的想象空间。教师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
    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其余由学生自主讨论研习,真正体现鉴赏的主体性。
  4、比较鉴赏法:
    五首诗,两课时,容量大,时间紧。为提高课堂效率,防止肢解诗歌、断章取义,教师宜从整体动身,通过两两比较,求同存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一起学习《饮酒》和《行路难》,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朗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研讨诗歌主旨,积累名句,并且比较《饮酒》与《行路难》,掌握两诗的不同点。背诵三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广博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继续欣赏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
二、师生一起学习《饮酒》
  1、教师播放终南山美景:夕阳西斜,终南山中暮霭缭绕,日光斜斜拂照,山中归鸟啁啾,一片安宁宁静。
    多媒体声屏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2、学生大声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教师作朗读提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诗应读得舒缓、悠然。
  3、学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⑴ 教师补充注释:
     (多媒体显示)
    ①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② 人境:指朴素的田园;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
    ③ 尔:作如此、如是讲,概指前面两句。
    ④ 菊: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
      东篱:东边的篱笆,后多象征远离尘俗。
    ⑤ 真,指人的自然本性,萧统《陶渊明传》言其“任真自得”,陶在田园中保全了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真意,即真趣。
     学生仔细读诗,整体掌握诗意。
   ⑵ 说诗,学生概述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明确:《饮酒》通过写诗人隐居南山闲适、恬淡的生活,表示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从哲理的高度表达自身对人生的态度。一、二句写自身在人世间结庐而居,却无车马喧闹的烦恼。三、四句自问自答,正是因为心境高远,心情闲适,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恬静,即心静境自静。后六句为第二层次,写诗人从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哲理的启迪。诗人采菊,南山归鸟,尽显自然和谐之美。九、十句深刻地指出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只能用心体味,却难以言传。
  4、品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师提示:这是一首酒后抒怀的作品,诗人描绘了饮酒赋诗自娱自乐的隐士生活,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身的语言对画面作发明性描述。
    学生考虑并积极发言。
    明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只抒写了“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托写天真”的淡泊情怀,而且生动地塑造了诗人飘逸潇洒的自我形象,我们仿佛看到徘徊东篱的诗人沐浴着秋菊的馨香,在不经意间似乎看见那莽莽苍苍的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南山的优美景致。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鸟声啁啾,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全诗融景、情、理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
  5、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教师提示:这首诗中“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被视为名句而流传千古,请你谈谈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生1:“心远地自偏”说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可以影响人,但人也可作用于环境,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假如心灵的“焦距”调好,处闹市若幽谷。
    生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言简洁,明白如话,但意境清新、纯洁。诗人归隐田居后,闲来在园子里种植菊花,精心侍弄,等到菊花盛开,诗人便可欣赏、采摘了,抬头随意一望,空旷幽静的南山即在眼前。“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的品质的象征,“悠然”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生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句诗颇富哲理,很有些为而不为的意味,深刻指出了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它只能体会却难以言传。后来多用于表达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与“得意而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
  6、学生齐读诗歌并尝试背诵。
三、研读《行路难》
  1、选两位同学介绍李白:
    教师补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清新、飘逸,享有“诗仙”之美称。杜甫有诗赞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从军。”其诗作大家熟知的有《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语),可见其影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是李白人格的写照。
    写作背景简介:“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的诗有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愤而写了这组诗。这首诗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2、指导朗读:
   ⑴ 教师配乐朗读全诗,学生循声低和。
     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方法:音节划分、意义划分。七言古诗的节奏一般有”“二二三”式或“二三二”式,这首诗七字句均为“二二三”式。
   ⑵ 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自由练读,注意掌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研习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⑴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补充注释:
    ① 茫然:迷惘的样子。
    ② 歧路:岔路。《淮南子·说林》里说,战国时杨朱见到歧路便哭起来。今安在: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呢?
   ⑵ 学生用第三人称代词复述诗意:
     指名两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效果展示:
     金杯里盛着上等酒,这种酒一斗就值十千钱;玉盘里盛的精美菜肴更是高贵,这菜一盘就值一万钱。李白对着这样珍贵的杯盘和酒菜,却停住了杯子,放下了筷子,一口也吃不下去。他拔出剑来向四周看看,心里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他心里说:“我要渡过黄河,河上却冰块堵塞。我要爬上太行山,却遇上漫天大雪。”闲来无事,他只好像吕尚一样,坐在溪边垂钓,一会儿又像伊尹一样,梦见自身乘船经过太阳旁边。他不由连连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又愤慨地责问上苍:“都说人生的道路很广阔,我现的路在哪儿呢?”他无路可走,但并不失望失望,反以言明志。“施展壮志雄心的机会,将来总会有的。到了那时候,我要挂起高耸入云的风帆,乘长风破万里浪,一直驶过大海。”他坚信自身的理想将来总会实现的。
     教师稍作概括:《行路难》前四句以金樽玉盘的酒宴,消除不了诗人心头的郁抑不平来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寂寞和难过。五、六句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交待了诗人难过的原因。七、八句写诗人面对黑暗实际,想隐退闲居,可又幻想随时能受君命,实现“安黎元”“济苍生”的宏愿。“行路难……今安在?”是诗人理想志向不能实现而发生的悲愤的慨叹和痛苦的呼号。最后两句展示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信未来是非常光明的。
   ⑶ 深层研讨,理解诗歌主旨:
     明确: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了自身怀才不遇的郁愤和相信理想、相信未来的勃发情志。李白少有大志,“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他24岁离开蜀地,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所以这首诗既有激愤之语,也有慨然之志。
  4、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学生讨论,探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意。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诗人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解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的充溢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宗悫(què)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此岸。这两句诗突出表示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为我们后来人提供了源源不时的精神源泉,充沛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
  5、学生齐读诗歌,深切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尝试背诵。
四、比较鉴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提问: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学生考虑,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可提示学生宜从写作背景和主旨的角度考虑辨析。
  学生明确:《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的热爱和生活在田园的安乐、惬意之情,也可从心灵闲适、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宁的心态,才干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和看山岚雾霭飞鸟的真趣。《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怀才不遇之感的诗篇,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不能施展,只能远离尘俗,保全“真我”;李白身处恢宏开朗的大唐盛世,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施展才气成绩功业,所以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五、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
  1、教师提供背景资料,内容如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⑴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进步思想家和诗人。三十八岁中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等小官,后辞官南归,两年后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他学识渊博,对于经学、史学、文学等有很深的造诣,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主张改良内政,抵御外侮,是近代史上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诗,多取材于社会实际,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瑰丽,气势挺拔,颇有特色。他是晚清重要的诗人,著有《定庵全集》。
   ⑵ 写作背景介绍:
     道光十九年(1839),作者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家眷,往返途中写成这组诗,共三百五十首,杂述见闻、感想以和往事、回忆等。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录制好的配乐朗诵磁带,其余同学听读,并点评,掌握朗读节奏、语气、重音。
  3、学生反复读诗,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
    明确:这首诗四句两层意思。一、二句写诗人愤然辞官后扬鞭东去远赴天涯;三、四句写诗人愿像护花的春泥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
  4、深层探究,理解诗中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辞官南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示了作者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立志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5、品读诗歌,鉴赏美点,并积累名句:
   ⑴ 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这首诗的前两句,用“浩荡”修饰离愁,用“白日斜”“天涯”来烘托映衬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南归的心情是极度痛苦的。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诗人的理想志向无法实现,所以才愤而辞官去寻找另一种方式去继续为国效力。诗的最后两句对此作了明确的表述,鲜花虽然凋谢,但它绝不是无情地随风飘洒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作肥料,用来滋养新花。全诗移情于物,巧妙构思、寓意深刻。尤其一个“更”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以身献国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⑵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景理交融,被视为名句而广为流传。从这句诗中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看法,然后任选几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明确: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现了动人景象:
     一片片飞花离开故枝纷纷坠落,在那一丛丛花树下堆砌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苗新花。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我们这片落花啊,绝不是无情的废物。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了,我们也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
     今天用此来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即使自身像花一样凋谢了,也要化作“春泥”去护花,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6、背诵这首诗。
六、学生齐背三首诗
七、安排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从三首诗中任选一首,写一段赏析文字。
  3、阅读下面两首咏物诗,写出谜底:
劝尔莫移禽鸟性,      冰霜磨炼后,
翠毛红嘴任天真。      忽放几枝新。
如今谩学人言巧,      独立江山暮,
解语终须累尔身。      能开天地春。
(打一禽)________     (打一花)________
〖参考答案〗
  鹦鹉  梅花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一起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朗读诗歌,整体掌握诗意;深悟诗意,体味诗情;鉴赏诗歌的写法;感知诗歌的艺术风格,并进行比较鉴赏;延伸拓展、课堂讨论。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诗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古乐府诗中的一类。专指汉魏以后乐府中题名为“歌”“行”的诗歌。“行”是乐曲的意思。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歌行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李白的《长歌行》《秋浦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属于这一类。
三、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作者和背景简介:
    选二位同学介绍杜甫,其余同学补充,教师也可提供相关资料,内容如下:
    杜甫,字子美,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人称“杜工部。”。他自幼学习刻苦,七岁时便学会做诗,到了十四五岁,其诗已备受前辈诗人的称誉。他曾在洛阳住过三年,与李白成为好友。杜甫三十五岁来到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可是处处受到排挤、打击,就连小儿子也活活地饿死了,这苦难凄惨的遭遇,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于是开始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批判封建统治者,著名的“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也就应运而生了。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有“诗史”的美称,杜甫自己也被尊称为“诗圣”。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晚年他流浪在潭洲、衡洲、耒阳一带,船成了他的家,长期在水上生活,使杜甫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协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起了暂时安宁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外表上的闲适,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实际,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2、指导朗读:
   ⑴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罥(juàn) 衾(qīn)  庇(bì) 坳(ào)
 重:chóng(三重茅)长:zhǎng(生长)丧:sāng(丧乱)
   zhòng(重量)  cháng(长林梢)  sàng(丧失)
    
 见:jiàn(看见)  
   xiàn(现此屋)  
   ⑵ 学生大声读诗歌,注意掌握歌行体的朗读节奏。
  3、学生参照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概括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明确:全诗共四段。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段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段写诗人推己和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1: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