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环节第五个问题的讨论)
师:我注意到诗歌中有这样的两处句子“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还有“又长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安详”、“悠悠”两个词语好像写出老虎很享受的样子。你们怎么理解呢?
(自评:此题引导学生于关键词语来品读诗歌的意味,而且这是深入虎的精神世界的一个很好角度,且利于唤起学生思考。)
生1:我曾经说过这是一只战斗的老虎,他战斗得很累了,不想再反抗了。因为他曾经反抗过,但是现在已经发现他的反抗是徒劳的,没有意义的,与其一直反抗而没有结果,还不如先安定下来,享受片刻生命的宁静。
师:累了,放弃了反抗,是吗?
生1:是的。
生2:反对,没道理。
生1:你怎么知道?
生2:因为诗歌中没有流露出老虎放弃的意思,再说如果老虎屈服了。作者为什么还歌颂他啊?(众人笑)我想可能老虎是为了麻痹观众,以等待更好的时机一下子冲出牢笼,所以假装出来的一种安详。就是内心中实际从来没有放松跑的想法,而表面上迷惑敌人。
师:所谓兵不厌诈。
生3:我还有不同看法,是老虎在梦境中,他如果要迎合观众就不会背对他们,而会合作,去努力的表演和讨好,我想此时他完全沉浸在一个和周围的环境完全不同的境界中,他在回忆着自己曾经的生活,回忆着曾经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生4:对,我支持。别人不会理解他的,它只能这样无言。无需解释什么,也不需要做什么。
师:这表现出了老虎的孤独,所以回忆美好的过去。
生5:像徐庶进曹营一样,一言不发,既不合作也不反抗。
生6:我从这两个词语上读出了一种王者的气势,身处这样的一个恶劣环境中他既不愤怒也不屈服,也不惶恐,泰然处之,这种安详和悠然不是一般的虎能有的境界,对,就是一种境界,一种泰山压顶而不惊的境界。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在差异中有一点是大家达成共识的,那就是不管老虎当时在想什么,他的安详和悠然绝不是向人类的一种屈服,决不是和人类的合作,他没有沦落成一个为他的敌人表演的小丑,它活它自己。老虎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他固守着的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在世俗面前挺起高贵的头颅呢?
(自评: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不同声音一定要让学生说,往往精彩瞬间和见解来源于辩论。)
生:他固守的是自己的精神,只要老虎在精神上不打倒自己,就没有人会打倒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