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之声》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依据】
  音乐剧《音乐之声》系根据玛丽亚·特拉普自传体小说《托普家族的歌手》改编,1959年在美国纽约百老汇首演,在1960年该剧一举荣获第十四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女主角、女配角等五项大奖,这是音乐剧大师理查德·罗杰斯(曲)和奥斯卡·汉姆斯特恩二世(词)的最后一次合作创作的作品,被认为是两位大师最杰出的传世佳作。1979年,该剧还荣获劳伦斯·米格纳奖。后来,厄内斯特·勒曼依据小说和歌剧改编成电影剧本并摄制完成。本课就是电影剧本的一个片段。
  20世纪30年代末,热情活泼的修女玛丽亚到奥地利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家给7个小朋友当家庭教师。上校丧妻后一直用军纪管教小朋友。玛丽亚顺应儿童心理的教育方法深得小朋友们好感。她教他们唱歌跳舞,家中充溢欢乐。上校也被玛丽亚征服并向她求婚。蜜月归来,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上校拒绝加入纳粹海军。民谣节上,全家扮演了精彩节目,然后机智地躲过纳粹追捕,翻越群山奔向自由。在这样的一个故事里,美丽的修女玛丽亚不受繁文缛节约束,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生活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脚下,她的形象打动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心。浑身洋溢着的青春活力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息成为这个人物最鲜明的个性。
  《语文课程规范》在对阅读的要求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身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剧本中人物的个性是鲜明突出,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人物个性和精神内涵的掌握能够极大地协助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从而由学习语文走向学会生活。
 
【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身处庄严肃穆的修道院,玛利亚显然是一个不太“和谐”的音符。剧本通过主人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歌咏心声和修女们对玛利亚的评说,巧妙地向人们道出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在学习中要注意从这两个方面考虑“玛利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的答案。
   ⑵ 本局部剧本中两种活动背景(场景)的布置也是具有戏剧性的,尤其是对大自然这一背景的描绘极富画面感,它与修道院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照,人物的精神个性在这种对照中即可窥一斑,阅读时要细细体会。
  2、过程与方法:
   ⑴ 不同的人体会的人物个性也会有所不同,每一个人眼中的剧中人既有相似,又有差别。这就是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阅读者自由感悟的空间,重视学生在阅读时的自我体验,充沛体现个性化阅读的价值。
   ⑵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文本,只有联系生活的情境,其中的韵味才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联系实际生活去体会作品也是阅读文本的一个重要技巧;反过来,艺术作品对生活又多有教益,联系实际生活才干够焕发作品实际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品中的人,理解实际生活中身边的人。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好的老师。剧本为我们出现出这样一位身为修女却热爱歌唱、活泼欢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自身快乐也带给他人以快乐的人物,我们可以以她作为解析自身生活观念的剖刀,协助我们考虑自身的思想与生活,满怀朝气地笑对人生。
 
〖教学方式〗
  1、通过三个层次的阅读来解读文本:
    浏览略读,掌握剧本的整体内容;扫描索读,结合重点语句抓文章主旨;精思品读,扣住关键段落和精要词句掌握人物特质。
  2、通过自主性的感悟来掌握人物:
人物个性鲜明,在剧中引出众说纷纭,由她所激发出的考虑将是多样化的、极具个性色彩的。个性多样的感悟对会促成对人物更富深度的理解。
  3、通过生活化的体验走进心灵:
    以内引外联的方式,让学生凭借课文学习基础去关照生活,创设考虑和表达的平台,发掘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走进真实生活中的人的心灵。
 
〖教学构思〗
  1、歌曲激趣,导入课文。
    以《音乐之声》中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把话题引向课文。
  2、全文总览,概括情节。
    浏览全课,用简洁的话语概括全文大意,并简要交代剧本在表达上的特色。研读剧本,掌握人物
    围绕“玛利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研读,从“旁人眼中”的玛利亚和“真实”的玛利亚这两个角度去掌握人物特征。
  3、勾联比较,评述人物。
    联系当下影视作品中的相似形象──小燕子,结合剧本中人物对主人公的关键性评说,展开对人物的评述,进一步发现和掌握人物的个性。
  4、联系实际,引领生活。
    由剧中人联想到实际生活,描述显示生活中的同类人物,发现生活之美。
 
【课堂实录】
一、歌曲激趣,导入课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大家先一起欣赏欣赏,会唱的同学无妨和录音一起放声唱唱。好吗?(播放歌曲《哆来咪》)
  (以歌曲导入,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步入学习历程。)
  和《哆来咪》歌词:
“哆”是一只小母鹿,“来”是金色的阳光,
“咪”是称谓我自身,“发”是道路远又长,
“梭”是穿针又引线,“拉”是音符跟着“梭”
“梯”是饮料茶点,让我们回头再唱“哆”。
……
  师:从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情绪?
  (抓住学生熟悉的话题,掘开学生的表达渠流,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检验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生1:欢快愉悦。
  师: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来历吗?
  生2: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
  师: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有关情况呢?
  生3: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奥地利。玛丽亚是一名见习修女,她到退役海军军官特拉普上校家去当小朋友们的教师。她用对生活的热爱和动听的歌声培养小朋友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也打动了鳏居多年的特拉普上校的心。然而就在他们的蜜月期间,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特拉普拒绝为纳粹服务,全家组成的家庭合唱团趁演出之机翻过阿尔卑斯山,逃出魔掌。
  生4:电影中有很多优美的歌曲。除了刚才的《哆来咪》以外,还有《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晚安,再见!》《16岁来临》等歌曲。(有学生低声哼唱《雪绒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26:00 | 只看该作者

  师:这些歌名你真的是耳熟能详啊!看来大家的确对这部电影十分熟悉啊。《音乐之声》的确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这部根据玛丽亚·特拉普自传体小说和理查德·罗杰斯与奥斯卡·汉姆斯特恩二世合编的歌舞剧改编,由美国20世纪福特影片公司摄制的音乐故事片一举获得了1965年美国电影艺术学院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剪辑、最佳音响5项奥斯卡金像奖,此外还获得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两项金球奖等多项奖励。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这部电影剧本的一个片段。请大家打开课文。
  (介绍整部剧本的有关资料,为学习选段提供详实清晰的背景,防止断章取义,为准确掌握人物个性的做铺垫。)
二、全文总览,概括情节
  师:本文节选的局部写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阅读课文,概括出剧本的内容。要提醒大家的是:这是一部音乐故事片。因此,剧本中的人物台词大多是演唱的歌词。阅读时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些唱词。(学生阅读,讨论发言)
  生:剧本写玛利亚受到修道院嬷嬷们七嘴八舌的评说。
 
三、研读剧本,评述人物
  师:在修女们的眼中,玛利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大家能否结合剧本的有关台词或唱词来解说一下?
  生1:修女们觉得她是个令人生厌的人。“她比祸害还祸害,赶得黄蜂没处藏。”
  生2:她是个不守规矩的人,“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而且“上教堂不准时”。
  生3:她是个怪人。总爱闯祸,“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生4:还有人说她“像变化莫测的天气”,“飘啊飘的羽毛”。
  师:真是众说纷纭啊!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呢?你们阅读课文后,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她的鲜明个性?
  生:剧本有一个片段写了她在山上的歌唱和活动,我觉得充沛地表示出了玛利亚的个性。
  师:那好,我们就来仔细阅读这个片段吧,看看字里行间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个女小朋友形象?(朗读课文选段“山上。……急速地跑下山来。”)
  师:大家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玛利亚的个性呢?
  生5:我感觉到她是个活泼的女小朋友。剧本在这里写了她一系列的动作行为。她一会儿穿过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边,还拾起小石子玩水……这些都显出她像小朋友一样的顽皮活泼。
  生6:我觉得她是一个向往自由的女小朋友。在她的歌唱中就有这样的声音──“我的心要把听到的歌儿欢唱。我的心想要像鸟儿从湖上飞回森林……”。
  生7:从这里,我还感觉到她对生活的环境感到不满。
  生8:她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小朋友。当她听到教堂钟声的时候,就猛醒过来,拔腿就跑,可又落下了外衣,结果又转身奔回来捡。
  (向架空分析说“不”。紧扣文本内容的阅读学习过程是科学而审慎的,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习过程所获得的阅读效果必定是可信的。)
  师:从大家的感悟里,我们不难发现玛利亚是一个充溢活力和青春气息的女小朋友。刚才有一位同学还说到,从剧本中感受到玛利亚对生活环境的不满。能给我们解释清楚吗?
  生7:玛利亚的歌词中唱道──“每当我的心感到寂寞,我要到山里去,我又会听到过去听到过的歌儿,我的心又会充溢音乐之声,我又会放声歌唱。”这些歌词中流露出玛利亚在实际生活中生活得并不是很快乐和开心,好像有苦恼,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她就会把大山当作倾吐的对象,放声歌唱,发泄心中的苦恼。
  师:玛利亚会有什么苦恼呢?你看她,是那么的快乐和开心。
  (抓住人物表示出来的细节去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阅读的深度有时就体现在细微处。)
  生7:我也说不清。可能是因为周围的人都不理解她吧。
  师:那我们就再仔细读一读剧本,看看玛利亚真的会有苦恼吗?
  (生阅读课文。)
  生8:我觉得她肯定是有烦恼的。烦恼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到的情况,周围的人不理解她,这样就像玛利亚歌中唱的那样──她的“心感到寂寞”。
  师:怎么不理解啊?有哪些证明呢?
  生8:有人说她“好”,有人有说她“怪”;有人说她“招人喜欢”,可又看不惯她“总是爱闯祸”。
  生9:还有人说她“像个小丑”。
  师:为什么众人的评价和大家阅读剧本后得到的印象会不一样呢?
  生10:因为这些评价都是修女们的看法。
  师:在修女们眼中,什么样的玛利亚才会符合他们的要求呢?
  生11:只有循规蹈矩,坚持严肃沉静,才干让她们接受。
  师:玛利亚会顺从大家这样的要求,去求得大家的满意吗?
  生12:不会。
  师:的确。不会,剧本中的一个情节清清楚楚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请大家找出来。
  生13:在剧本的最后。当她发觉大家严肃地注视着她的举止时,连忙放慢了砰然作响的脚步,还小心翼翼地窥视身边的人,看到大家都严厉地看着她,她就摇摇头,无奈地走了。
  师:这样看来,玛利亚不是太固执了吗?她做得对吗?大家讨论讨论,自由地发表自身的观点。(生讨论)
  生14:我觉得玛利亚不对。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应该自身去适应环境,而不能强迫环境来适应自身。否则的话,生活肯定会不顺畅。
  生15:我觉得玛利亚不对。生活不能总是光顾着自身的感受,也应该关注他人的感受。
  生16:我很欣赏玛利亚,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个性,为了满足他人的要求而抹杀自身个性,这样做是不值得的。
  (体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针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鼓励学生说出自身的体验。)
  生17:我觉得问题自身不在玛利亚身上,而在她生活的环境,为什么这些人要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待人呢?
  师:照你看来,玛利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呢?她应该有怎样的生活环境呢?
  生18:玛利亚生活在修道院,修道院是一个按部就班、死气沉沉的地方。她应该生活在—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里。
  师:剧本中好像写到过这样两种环境吧。大家找找看,是哪些文字?这两种环境有着怎样迥然不同的特点呢?
  生19:一种环境是美丽的大自然,课文开头就有细致的描绘──“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残雪斑斑点点,山风阵阵呼啸”;一种是修道院,剧本中没有详细描绘,但是也交代出了这种环境的特点──“庄严肃穆”。
  (联系人物所处的具体生活背景来理解和评价人物,既使阅读教学紧扣了文本,又教会学生认识社会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26:00 | 只看该作者

  师:前一种环境洋溢着清新自然、无拘无束的气息,后者虽不能说那样“按部就班、死气沉沉”,但是庄严肃穆的氛围依然限制了玛利亚的个性。看来,她的个性和生活的环境真的充溢了矛盾啊!!
  (勾联比较,挖掘价值。)
  师:看到玛利亚,说到这种个性和生活环境的矛盾,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像玛利亚一样的女小朋友,她虽然连一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但是独特的个性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让好多人都见识了她,记住了她。比起老师来,同学们对她的熟悉程度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哩!她是谁啊?
  (学生兴奋地齐答:小燕子)
  (根据人物特点,合理联系课文以外的资料,关注流行文化,取其能为语文学习所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的同时,也塑造学生正确地对待流行文化的心态。)
  师:你们为什么会猜是还珠格格小燕子呢?
  生1:小燕子生活在皇宫里,不愿被各种规矩所左右,经常做出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生2:小燕子和玛利亚一样生活在一个矛盾的环境中,她们的个性都是无拘无束的,受不了那么多规矩的约束,总想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3:小燕子和玛利亚一样都充溢了青春的活力。
  生4:都有点“疯疯癫癫”的。(众笑)
  师:《音乐之声》里的院长把玛利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觉得用这样的比喻来说像玛利亚和小燕子这样的人恰当吗?假如你觉得恰当,无妨接着院长的话说下去,把这个评价补充写清楚,或者另外用一个比喻去形容她们;要是你觉得不恰当,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比喻来说她们呢?
  生5:我赞成院长的说法。玛利亚就像皎洁的月光,就像天上的云彩,任你有再大的身手,你也无法把她捕获到,她是不可捉摸的。
  生6:玛利亚就像皎洁的月光和天上的云彩,虽然她和身边的其他人相比,显得与众不同,但是她的心灵是那么的单纯和美好。
  生7:我觉得她们就像田野里的小花,没有精心修饰,还带着田野里的泥土的气息,但是真实和美好。
  生8:我觉得她们像一条小溪,她们欢快地在生活中流淌,带给世界以快乐和活力。
  (将语言表达训练和人物精神价值的发现融合在一起,既学了语言,又让学生经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历练。)
  生9:我觉得她们就像长满刺的花,自身是非常美丽的,然而又不那么让人容易接受,在生活中充溢了争议,让人说不清是爱还是恨。
三、联系实际,引领生活
  师:看来,大家对两位女小朋友的个性的评价真是不低啊,言语之间充溢了赞赏之情。你身边有像她们这种个性的人吗?你能接受这样的人生活在你周围甚至是做你的朋友吗?
  生1:有啊。我的朋友××就是这样的一种性格啊。别看她是女小朋友,可是她却总是大大咧咧的,性格跟个男小朋友一样坚强。她总是能笑对他人的批评,他人以为是她不谦虚,其实不是。她对他人给她提出的意见好像都表示出不以为然,但是实际上她总是认真地考虑。不像一些同学,总是斯斯文文很听话的样子,但实际上并不尊重他人提出的意见。我觉得跟她在一起很轻松,很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那么多顾忌,我从她身上真正体会到“直率”这两个字的含义。
  (用文学欣赏的效果来观照实际生活。学生对实际人物的描绘既绘其形,又见其神,更入其情。实现语文学习的终端目的──学习生活,学会生活。)
  生2:我们班的生活委员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嗓门特别大,每次有同学做卫生不认真的时候,她教训起来简直令人受不了,但是她并不是只说他人不论自身,每次大扫除的时候,最脏的活总是她包揽下来。因为她以身作则,也因为她不像有些干部那样做“老好人”,所以我们班总是能拿到卫生流动红旗。
  师:感谢这个“疯疯癫癫”的玛利亚,她让我们意识到青春和直率,她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活力。让我们聆听她优美的歌声,在乐符间体会她带给我们的生活的启迪吧。
  (呼应开头,又一次展现作品的语文之外的突出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艺术美的影响力。)
  (播放歌曲《音乐之声》。)
 
【课后反思】
  1、人物鲜明的个性只有放置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才干让读者有最清晰和深切的认识。
   玛利亚生活在按部就班、充溢了清规戒律的修道院,真率活泼的个性与年轻豪放的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这是作品的精心设计,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加对比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和感受。而玛利亚形象在那个特定年代有难能可贵意义,可惜这一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难于理解的了。
  2、艺术作品的价值必需是能对实际生活发生意义。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身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文主人公那种鲜明的个性不只存活在剧本中,更活跃在实际生活里。如何理解和对待这样的人、这样的个性,是生活的一个实际问题。语文教学应该由学习语文走向学会生活,后者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5: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