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0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乡的桥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00:1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乡的桥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
篇一:家乡的桥

  家乡的府河上要建一座桥!

  消息如开坛的酒香,很快便在府河两岸散播开来,人们沉浸在惊喜和兴奋之中。桥啊!便利家乡人们的桥,促进府河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终于有了音讯。

  家乡的府河,是涢水的一支。涢水在云梦的护镇分支,其中一支东南流,经长江埠,云梦和汉川的边界,过王家湾船匣,汇入汉北河的,便是家乡的府河。在长江埠到王家湾船匣之间的10公里的府河段面,此前没有桥,只有渡船,我童年的美好回忆都于这河和河里的船有关。

  在河畔长大的孩子没有不会游泳撑船的。夏天,我们在软绵绵的沙滩上筑房子,我们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扎猛子,我们荡着小船去上街……走亲戚后回来,站在河对岸大声喊:过——河——啰!对岸的小茅屋里就走出一位老爷爷,慢悠悠地划着小木船来接我们,返航时,若自认为老爷爷动作慢,便会亲自上阵,船尾就分出两条明显的水线,呈八字胡扩展开来,小船如一头老水牛呼哧哧向前跑。

  那时,家乡还没有公共汽车,而河里的船,便是我们进城的交通工具。坐船,我们可以上到云梦,随州,下到汉川,汉口等一些更遥远的地方。在船上,我们可以欣赏到沿途旖旎的自然风光,还能听到外面世界的一些奇闻轶事,而脑海中忘不了的,是关于道人桥的美丽传说。

  家乡的桥相传在很久以前,镇上来了一位筑桥的道士,在鸡鸣之前要在府河上修一百座桥,筑成功了,这一百座桥便会永固不损。一天晚上,道人把桥从上游一直修到了下游的道桥镇,眼看这第一百座桥就要建成了,忽然,一声辽远的鸡鸣声传来,天边出现了鱼肚白,所有的桥在瞬间化为乌有。虽然这一百座桥最后一座也没有筑成,但道人的一片真心却感动了府河两岸的人们。人们为了纪念这位道人,把府河岸边的一个小镇取名为道人桥镇(现道桥镇)。

  这个美丽传说让我意犹未尽,为什么道桥镇就筑不成功这最后一座桥呢?以前,涢水的水主要从府河经过,上游的高山洪水在每年的五月会冲将下来,河水泛滥,水流湍急,要在府河上修一座桥并非易事。我想,那道人大概就是因为洪水才没有筑成这最后一座桥吧,定不会是那一声鸡鸣让道人功亏一篑。

  1958年府河改道,再加上两处人工河道的开通,如山野丫头的府河在家乡人的梳理之下脱落如秀丽端庄的少女,袅袅娉娉。

  我在漂泊他乡的岁月,总情不自禁的感叹着桥的发达给当地人们带来的便利。那陆地上的立交桥,那江河上的铁路桥、公路桥等,无不缩短了地与地之间的距离,加速了城与城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没桥的府河给了我许多童年美好的回忆,但心中却依然渴慕着什么时候家乡也能有一座桥。改革开放之后,府河上游陆续有公路桥,铁路桥建成并开通。但在家乡的府河上,仍没能建起一坐桥。

  今天,昔日的道人没能修起一座桥的地方——道桥镇也要筑一座桥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情激动。盼来了,终于盼来了,我梦中的桥!我家乡的桥就要开工建造了。

  2007年的冬天,道桥镇府河大桥奠基时,府河两岸的人民走上河堤,目睹这欢欣鼓舞的开工仪式,共同祈祷着大桥的顺利施工,一起期盼着大桥能早日竣工。

  欢歌起舞,鞭爆的噼啪声把人们的喜悦心情带上了碧海青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00:11:14 |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桥

  我的故乡是鲁西北平原上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地处鲁冀两省、宁乐两县交界,黄土地上安卧着几百户人家,直直的东西街道贯穿着村落的中央,一条蜿蜒的小河——宁北河依偎在故乡的身旁。

  清清河水,绿绿的水草,水中的游鱼,岸边的杨柳,承载着儿时多彩的梦。枯水季节,人们可以通过河道去邻近村庄走亲访友,到了雨季,河水涨满,人们就要绕很远的路了。那一年,我八九岁的时候吧,秋天的一天,我看到不少的人在村东河边忙活着,有和泥的,有搬砖的,有砌石的,还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他们在做什么呢?大约过了两个多月吧,我惊奇的发现,河面上竟然出现了一座桥!我兴奋地在桥上雀跃着,欢叫着,从此,这故乡的第一座桥进入了我的生活。

  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砖砌拱桥。长十五六米,宽三米多,由三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远远望去,整座桥就像一个弯起脊背的老人,腿在这边,臂在那边。右面桥洞之上雕刻着三个大字“友谊闸”,隶体,圆润而有力,桥洞间砌着石墩,是为了减轻上游来水的冲击。左面桥洞之上雕刻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一行字,宋体,工整而秀气。桥面用三合土压平,为保护行人安全,两边还砌起半米高的砖墙。

  春天来了,我和伙伴们来到桥上,听流水潺潺,看鸭儿嬉戏,折柳枝吹柳笛儿,沐浴在春风里。

  夏天到了,我和伙伴们穿游于桥洞之间,打水战,捉迷藏,在桥上扎猛子,比谁在水底呆的时间长,欢笑声回荡在桥的周围。

  到了秋天,桥面上就热闹起来了,小推车,马拉车,拖拉机,满载丰收的果实,络绎不绝,车轮声、马达声、说笑声,汇成了一支丰收的交响曲。

  冬天是我们孩子们所盼望的,下雪了,大地一片银白,降温了,河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这些小淘气们却来到桥上堆雪人,打雪仗,在河面上滑冰,追逐,嬉闹。

  故乡的桥,简直成了我和伙伴们儿时的乐园。

  斗转移星,岁月流去。出村庄念书了,进城里求学了,在外乡谋生了,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子女,课业重了,工作忙了,琐事多了,闲睱少了,回故乡的时间愈渐少了,故乡的桥也慢慢成为一种记忆,一种回想。故乡也已没有了儿时的模样,公路、街道都变成了柏油路,低矮的土屋子如今都成了宽阔的红砖房,公路两旁也盖起了两屋居民楼。

  每次回到故乡,我都会来到这伴我成长的儿时的桥上小驻。故乡的桥,却依然如旧,依然安卧,只是桥身斑驳了许多,颜色褪袪了许多,虽然河道扩宽了一些,顺直了一些。这故乡的桥,就这样默默地安然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也见证着故乡的变化。

  故乡的桥——梦中的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00:11:19 | 只看该作者
难忘家乡的桥

  我喜欢桥,喜欢赵州桥。喜欢它那种独具匠心的拱洞,长虹卧波般的英姿,记载中华民族千年的悠久历史,闪现着人民不朽的智慧光辉。我喜欢桥,喜欢卢沟桥,它并非因为卢沟桥事变而颇负盛名,他那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狮子雕刻,更是呈现了独特的艺术美,对于桥的喜爱,我更热衷于家乡那座不起眼的小桥。

  我家门前有座桥,不想大家所想的,它并不像南京长江大桥一般雄伟,也不像上海南埔大桥一般巧夺天工,每天只重复着一件使命,供大家行走。桥下溪水哗哗地流,仿佛是一座“小桥流水”图,在这里,留下了我的足迹,我的笑声。

  小时候走出家门,来到桥下,和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等他们不在意的时候,用小手轻轻舀起一点水来撒到他们脸上,我们一起追逐,闹着,在桥洞下一起捉迷藏,别提有多开心了,一阵阵笑声在桥洞下回荡而小桥则像一位此项而又强壮的父亲,张开双臂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在恶境中有所依靠。

  当我懂事后,我无时不刻的看到小桥上车水马龙的情景,它沟通起了小桥两岸,拉煤车从桥上通过,它是小河两岸的大动脉,有了它,小河两岸的经济交流日益增多,它带领着全家人民小康富裕之路。

  今天,回到家乡,再次踏上小桥,它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活泼可爱了,而今的它已经成为了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它默默为相亲们奉献着,历尽千辛万苦,坚持到现在,它与家乡人民一起见证者家乡的巨大变化,与家乡人民一起享受着它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现在,在我心里,桥已不再是一座平凡的用筑铺成的建筑设施。

  它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内涵。

  小桥,谢谢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00:11:24 |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桥

  故乡是一个百余人的村落,正好在要道上,南北方向,街道式建筑。我家居村北最上头,属相对较为空旷的一处独立门户,座北朝南,冷天北风少,热天南风大,且视向远,村里人都很羡慕。门前百余亩稻田,由翠绿到橙黄,是麻雀、燕子的理想嬉戏之所。偶尔也有白鹭、天鹅等珍惜鸟类光顾。春来秋往,总能欣赏到大雁在湛蓝天空一字排开的美丽掠影。稻田尽处,山色空朦,树木葱茏。

  清晨,金鸡报晓,曙光初升,山水间云雾缭绕,村落处袅袅炊烟。这时,我多半会睡眼惺忪地挑着一担水桶,踏着蜿蜒的田间石板路,来到离家三百米开外的一处水井边挑水。水井在一座小溪桥边,旁边并排长着两棵大柳树,因为生长在水边,格外枝繁叶茂。从远处看,有如一团静静的飘而不散的烟雾,又如一对披着轻纱的好姐妹,她们手牵手,肩并肩,风静时,婷婷玉立,风来时,翩翩起舞。

  还好,水井在小桥这边,挑水不要过桥。那时我年龄尚小,一担大水桶是不能盛得太满的。不过,为了迎得大人们的夸奖,为了给自己“挣面子”,每次都会尽量盛得满一些。从水井边挑起水一起步,便要上三级台阶。上那三级台阶对我来说仿佛登泰山似的,双腿齐打颤,脸红脖子粗。一担水挑到家,气喘吁吁。这时,父母总会心疼地说:“挑轻一点儿,别压坏了身子。”

  从我家穿过村子,最南端有一条小河,我们当地人称之为“港子”。一座古老的双孔石拱桥顺理成章地把这片并不古老的村落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听老人们说,这座石拱桥是由当时村子里的三位寡妇捐资建成的。“因为前世做了恶事,所以这世才死丈夫。”她们为了所谓的“赎罪”,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多年积攒后才建成此桥。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条南北向的通行要道,有如今天的京广铁路一般的繁忙。桥的一端生长着一棵近百年的古樟树,因为附近路上没有凉亭处,桥上便成了路人歇脚的好地方,也是村里人休息乘凉的好去处。每到夏天的中午,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不约而同地来到桥上,先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然后便是开始跳水游戏。大家脱光衣裤,露出圆圆的屁股,不知羞怯地排好队伍,一个接一个从桥上纵身跳下,看谁的姿势最美,看谁击起的浪花最小。然后又开始比赛游泳,打水仗……

  如今,偶尔回去,也定会到那座桥上去走走、去看看。小河还是原来的小河,桥还是原来的桥,只是行人已经很少。随着水泥公路的四通八达,出行的人们都渐渐习惯了以车代步。还有,桥上再也不见了如我们年少时跳水的小朋友。只有那棵古老的樟树逐渐加刻着岁月的年轮,静静地似有遗憾地贮立在桥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00:11:29 | 只看该作者
家乡的桥

  广西,我可爱的家乡。

  这里河流众多,纵横交错,丰富的水土资源孕育着这里的人们。被联合国授予“最适合人居住城市”奖项的广西首府——南宁市,就矗立在美丽的邕江岸旁,奔流不息,滔滔不绝的邕江水见证着这座被誉为“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绿色之都的发展史。

  站在邕江岸边,我特别喜欢眺望那一座座横亘在江水之上的桥梁,它们造型优美,神态各异,设计风格各有千秋。

  南宁市已建成的大桥一共有6座,在建的大桥共有4座。爷爷告诉我,邕江上的第一座大桥——邕江大桥始建于1964年,那是一座拱型桥,宽23米,长度395米,6根粗壮的桥墩屹立在江面上,支撑着桥面,承载着江南江北人民往来的使命,它的建成结束邕江南宁市区段的轮渡历史,它就象一位质朴劳动者无怨无悔地守候在邕江之上。

  爸爸告诉我,白沙大桥是南宁市邕江上的第三座大桥,建成于1995年,是邕江上的第一座斜拉索桥,桥形美观好看。每天我从家往学校去的路上都会经过白沙大桥,从江南的引桥处望去,橙色的桥索象刚劲有力的大手似的牵引着大桥在江面上划起一道流畅的弧线,让人折服于它的优雅。走到桥中间时,这时的白沙大桥又象一把巨大的竖琴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惊叹于人类的智慧,竟能建造出如此伟大的工程!

  还有那借鉴国外桥梁建筑的先进经验,其技术含量和规模设置均属全国前列的永和大桥是南宁市第五座大桥。第六座大桥则是气势雄伟的葫芦鼎大桥,它西接江南白沙大道,东接江北竹溪大道延长线,它的建成为南宁市第一道外环线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它,江南的人们很快地到达新兴崛起的集金融、政治为中心的琅东新区。

  那即将建成的四座桥梁正整装待发,可以想象到他们英姿勃勃,精神饱满地等待着人们的检阅。

  50年来,广西由贫穷走向繁荣,而东盟博览会长久落户南宁,南宁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家乡的桥见证了家乡的蓬勃发展史,并用它强壮的躯体构建起人们与外界的沟通平台。如今,这些桥梁和南宁人一起,心连心,用它的美和宽容,在广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展示她迷人的魅力,维系着东盟邻国的往来纽带!

  我爱家乡的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00:11:35 | 只看该作者
家乡的桥

  绍兴有桥乡,水乡,酒乡这三大著称。今天主要来讲讲家乡的桥。

  要说家乡的桥,最著名的是便是八字桥了。八字桥位于八字桥直街的底部,建成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绍兴市年龄最大的桥。

  八字桥的规模比一般的桥要大,桥分东、北、西三个下桥点。走进八字桥,首先看到的是几棵大树。大树的巨冠好似一把巨大的绿伞,在地面上扩成极大的阴影。树木高大粗壮,仿佛是几名忠实的卫士,日日夜夜的守护着这座古桥。树的北边便是八字桥了,八字桥的两旁是用古老砖石铺成的台阶,而中间却是长条石铺成的,斜斜的两条平行通道估计是为车轮而制造的。登上桥中央,便是东北两条出口。桥静静地跨在一条小河上。这时如果你向河中间望去,准会发现河里有几十个小泡泡,那便是小鱼搞的“恶作剧”。在这条小河中,小鱼自由自在地遨游、嬉戏,不时地呼吸。那神情,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在吹泡泡。再向远方望去,便是两排老房子了,黑黑的瓦片,被刷得白白的墙,仿佛是我们创造的一副宁静的画,河两旁的台阶上偶尔会有几名勤劳的妇女,用一根长棒子,“啪,啪”地捣衣,还不时地说说笑笑,拉拉家常。

  如果你往东下桥口下的话,那就会看到一座寺庙,那便是龙华寺。这个寺庙年代也比较久远,规模也很大,有三个主要大寺和数个小寺。寺中宁静,传来和尚的验经声和鸟儿的欢啼声,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绍兴的名桥还有很多,比如题扇桥、宝珠桥。我爱我的家乡——绍兴,也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00:11:40 | 只看该作者
家乡的桥

  老家在六三年以前属于河北省吴桥县,后来以河为界,划归山东。河是碱河,也叫四女寺碱河。起先河上没有桥,来往要坐船,后来修了一座木桥,一场大水后,木桥被冲垮,又改坐船,直到一九七九年,修建起了现在的水泥钢筋结构的大桥。

  姥姥家在河北,所以对过河颇为在意,母亲年轻的时候回娘家基本以坐船为主,那时河水汤汤,河床宽阔,坐在小木船上,竟有风雨飘摇之感,母亲说哥哥小时候一上船就特别兴奋,而她自己却常常感觉眩晕,战战兢兢,桥的修建,对母亲来说显得更加迫切,所以等桥竣工后,母亲在桥头烧了香,保佑家人过桥平安。

  桥墩为圆水泥柱,简单朴实结实,小时候夏天几乎每天中午都会泡在河里,河水从南往北,蜿蜒入海,我们在桥下游泳,以桥墩为根据地,从桥墩跳下河,奋力逆水前游,然后放松全身,浮于水面,顺流而下,各人看准一个桥墩,冲到跟前,就抱住桥墩,如此反复,累了,就爬上桥墩,坐在桥墩上小憩一会儿。一个夏天,小伙伴们晒成了黑泥鳅,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游水本领,直到今天,我在泳池里也还在吃老本。

  桥下的河滩,是我和小伙伴们的游乐场地,夏天,桥下特别阴凉,我们将草筐放下,在阴凉地里做游戏,游戏不像现在城里孩子们玩得这样复杂,经常玩的有三个游戏,捉迷藏、赢草和讲故事,捉迷藏就不用讲了,赢草,每人拿出一把草,以扔镰刀定输赢,用拇指和食指夹住镰刀头,旋转扔出,镰刀正躺在地上一分,反躺在地上两分;刀头插地,刀把触地,与地面形成三角,三分;刀头插地,刀把悬空,刀头与地面角度在九十度以内,五分,角度达到九十度以上一百八十度以内,八分;刀背入土,刀把直直挺立,十分。讲故事跟现在也不一样,确切的应该叫编故事,因为谁也不能讲听过的,必须新编,几个人轮流讲。讲的好的就成了我们的明星,讲得不好的就只能当听众了。那时的故事都是抗战主题的,故事编的越曲折越离奇就越吸引人,日本鬼子死的越惨故事就越成功。现在回想,如果当时有记录,会产生更多抗战故事,如果我的小伙伴多读几年书,说不定文坛会多几位耀眼的明星。

  桥面宽五、六米,两侧有水泥栏杆,那时乡下没有柏油路,大桥变成了村里人最喜欢走的路,平坦坚硬又不怕下雨。每年初秋碱河都会发一次大水,现在知道是上游泄洪所致,水涨到据桥面只有两三米的时候,村民们拿了长把的钩子和耙子,站在桥面上打捞上游漂下的东西,有木料、蔬菜、西瓜、蒲苇等,我从不敢在这时上桥,一是母亲不允许,二是因为站在桥面上看水,感觉桥在飞速移动,像要被水冲走,异常吓人。

  最初,走过大桥的多是行人和手推车,后来是自行车和畜力车,走在大桥上,远远望去,是一派悠然闲适的气象,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再后来,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后,农村闲置劳动力外出打工挣了钱,买了拖拉机、机动三轮车、农用汽车,大桥上显得热闹起来,也拥挤起来,桥栏杆不断被车撞断,桥面也显得不堪重负,出现了裂痕。过年回家,到大堤上散步,看到大桥,感觉像一位老人,以伤痕累累的身体,支撑在河面上,承载着由穷变富,由弱变强,由粗朴变洋气的村人的脚步,历经沧桑,无怨无悔。

  令人欣慰的是,三十年的大桥虽有些衰老破败,却依然屹立,不像现在,在建的大桥就可以垮塌,刚修好的路面就被压成花脸。走在桥上,脚步贴着粗糙的桥面,手抚摸着已被磨得光滑的桥栏,就像又走进了早已拆迁的老房子,倍感温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2: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