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田东县2014年初中毕业暨升学适应性检测试卷 语文试题2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9:4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田东县2014年初中毕业暨升学适应性检测试卷(一)
语  文
(考试用时:150分钟;  卷面赋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Ⅱ卷时,用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第Ⅰ卷(选择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啜泣(chuò)    乌桕(jiù)       一抔黄土(bēi)
B.杨绛(xiánɡ)   匀称(chèn)      五行缺土(xínɡ)
C.殷红(yān)       骈进(pián)        风雪载途(zǎi)  
D.朴刀(pō)         桑梓(zǐ)          歇斯底里(x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伶仃     心旷神怡    重峦迭嶂         B.点缀     晃然大悟    五彩斑斓
C.憧憬     恪尽职守    孜孜不倦         D.愧怍     重蹈覆撤    前仆后继
3.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看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小品《主角和配角》,没有谁不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
C.常言道:“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只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才能不忘恩负义。
D.小虎的爱好比较广泛,参加了美术、音乐班的学习,又抽时间参加书法班的训练,他真是一个吃着碗里 看着锅里的好孩子。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粮食安全问题得到今年“两会”的高度关注,因此有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销售粮食时严格防止不出安全问题。
B.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在交通管理部门的大力宣传下,使我们百色市的酒后驾车现象大为减少。
D.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5.将文段后面三个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空格处,最正确的一项是   
当我们读着这些优雅的词句的时候,外面那些喧嚣狡诈污浊的世界,都不复存在了。因为词的世界,          ,没有喧嚣;          ,没有狡诈;          ,没有污浊。
A.只有宁静     只有淳朴      只有清新
B.只有清新     只有宁静      只有淳朴  
C.只有淳朴     只有清新      只有宁静  
D.只有宁静     只有清新      只有淳朴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简称《国策》,为国别体史书,由汉代刘向整理改编而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迁”是调职、 调动,一 般指升官;“左迁”则是贬官,降职调动。
C.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在人间》《我的大学》和《母亲》。
D.春分、雨水、惊蛰、清明、小满、处暑、霜降、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二、现代文阅读(一)
土壤污染
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②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植物的忍耐限度,便会引起植物吸收和代谢失调;一些残留在植物体内的有机污染物,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遗传变异;铜、镍、钴、锰、锌等重金属和类重金属以及砷等会引起植物生长发育障碍;油类、苯酚等有机污染物会导致作物不抽穗或不开花授粉;三氯乙醛能破坏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阻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③土壤生物污染,如某些致病细菌能引起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烟草等百余种茄科植物的青枯病,引起果树细菌性溃疡和根癌病;某些致病真菌能引起大白菜、油菜、芥菜、萝卜、甘蓝、荠菜等百余种蔬菜的根肿病,引起茄子、棉花、黄瓜、西瓜等多种植物的枯萎病,以及小麦、大麦、燕麦、高梁、玉米、谷子的黑穗病等。
④土壤中的病原体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也可穿透皮肤侵入人体,如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等虫卵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经过几天的孵育变成感染性幼虫,可穿过皮肤进入人体。病原体可导致人体肠道及消化道疾病、脊髓灰质炎、传染性肝炎病等。土壤重金属被植物吸收后,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例如,长期食用镉残留的稻米,使得镉在人体内蓄积,从而引起全身性神经痛、关节痛、骨折,以致死亡。
⑤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中国土壤污染现状已经达到了极其严峻的地步!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环保部门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志群认为,由于农药、化肥和工业导致的土壤污染,我国粮食每年因此减产100亿公斤。华南部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7.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说明土壤的污染源及污染物类型。
B.第②③段说明土壤污染对作物的影响。
C.第④段说明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D.第⑤段说明中国土壤污染现状极其严峻。
8.与原文说明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土壤污染就是指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造成的污染。
B.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植物的忍耐限度,便会影响和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会引起植物生病甚至死亡。
C.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是土壤污染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唯一途径。
D.有毒化工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是我国土壤主要污染源,也是造成我国粮食逐年减产和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9.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土壤污染及其危害。
B.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或”字可以改成“和”字,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变,也不会影响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③段中“某些致病真菌”前面的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前是说明“致病细菌”对作物的危害,分号后面是说明“致病真菌”对作物的危害。
D.第⑤段画线处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已经非常严峻。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甲)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等死,死国可乎
C.非梧桐不止              止有剩骨
D.安知鱼之乐              安求其能千里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名为鹓雏                      其真无马邪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徐喷以烟        
D.夫鹓雏发于南海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2.下面对上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惠子相梁》的主题是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态度。
B.《惠子相梁》故事中鸱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鹓鶵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C.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D.读了这两则故事,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到《庄子》寓言具有机智、幽默、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第 Ⅱ卷(非选择题,13~24题,共96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译文:                                                                                       
(2)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                                                                                            
14.阅读下面故事,回答问题。(2分)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①,使匠石斫之②。匠石运斤成风③,听而斫之④,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⑤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⑥死久矣!’自夫子⑦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①郢(yǐnɡ):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郢人”指楚国都城里的某人。垩(è):石灰。慢:通“墁(màn)”,涂抹。②匠石:工匠名。斫(zhuó):削,清除。 ③运:挥动。斤:斧头。④听:任凭。⑤宋元君:宋国国君。⑥质:对手。⑦夫子:指惠子。
    这是“匠石运斤”的故事,讲的是庄子路过惠子墓前,向学生感叹自从惠子死后,他就没有可以谈话的人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答:                                                                                          
(二)古诗词鉴赏(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1)诗的第三联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2分)
(2)诗的尾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                                                                                         
四、默写(每空1分,共10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该空格不得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1)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将军角弓不得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诗经   蒹葭》)   
(5)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8)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9)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子罕》)
(10)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
五、综合性学习(共10分)
17. 名著阅读(3分)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这篇文章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                                 ,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                                  。
18.自2013年8月初开播以来,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持续升温,使得“汉字听写大会”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春晖中学举行了“模拟汉字听写大会”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请你思考并完成下面三个任务:
   (1)假如让你主持这次“模拟汉字听写大会”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将如何开场?请把你的开场白写下来。(3分)
你的开场白:                                                                              
(2)有两位参赛选手在央视举行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一场半决赛中,因分别写错和写不完整听写的词语,先后被淘汰出局。请你分别分析他们书写错误的原因。(2分)
①选手一听写
主考官读题:“誊录(ténɡ lù),誊写,过录,记录。”这位选手想了好久,最后写成“腾录”。
②选手二听写
主考官读题:“寤寐求之(wù mèi qiú zhī),比喻迫切希望得到某种事物。”这位选手写出了“寐求之”,想来想去还是没有写出“寤”字。
    答:①把“誊录”写成“腾录”的原因,                                                                                                            
②写不出“寤”字的原因,                                                                        
(3)如果央视准备在中学生中开展一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视情况调查,聘请你担任你们学校的“小小调查员”,你将如何开展这次调查活动?(2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二)(16分)
  姑妈的蒲扇    刘心武
①他一眼就看见,姑妈那一楼卧室窗外的空调室外机没有了。
②姑妈的房子里一直没有安装空调,今年初夏,他不顾姑妈反对,硬是出资给姑妈装上了空调。但是安装一周后他去看望,姑妈承认除了安装好试用了一阵,始终就没再启动过,姑妈宣称:“有电扇就挺凉快啦!”但说这句话时,却连电扇也没开,只倚在沙发上摇个大蒲扇。
  ③他见姑妈之前直接去了小区物业办公室,见到经理便兴师问罪:“保安是干什么吃的?窃贼偷那室外机居然发现不了!”经理满面笑容问他:“您是不是还没去看您姑妈啊?”他听了解释,去看望姑妈,姑妈摇着蒲扇笑:“有你这么孟浪(注:鲁莽;冒失)的吗?那些个小保安比窦娥还冤!”原来是,小区里的幼儿日托站,头天屋里的空调忽然坏了,打电话报修,经销商说实在人手不够,最快也要两天后才能派师傅来,正是入伏的时候,热得比往年邪乎(注:厉害),急得负责的大嫂没个抓挠(注:对付事情的办法),恰好他姑妈路过,就问他们那空调的牌子和型号,听完一看,室外机一模一样,就说侄子给装的那空调她根本不用,闲着也是闲着,干脆让物业的电工给拆过来装上,不能让孩子们热坏了!说好修理师傅来了就给他姑妈恢复空调,他姑妈摇着大蒲扇呵呵地道:“在我,那终究是个摆设。什么暑天没经历过?我不惯用那玩意儿!”
④这姑妈于他非同小可。他妈妈生他的时候难产,生下他没多久就过世了。那时候恰好姑妈也生了个男婴,比他大八天。姑妈就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两个孩子。他满月前,就跟双胞胎似的,跟表哥一起由姑妈喂养。满月后,爸爸才把他接回家,喂他牛奶,后来喂他稀饭,但是,隔几天,或者爸爸骑自行车把他送到姑妈家,或者姑妈竟自己骑自行车来,给他喂奶,这样直到他满了周岁。
    ⑤后来他有了继母,双方虽能以礼相待,但他心里头更认姑妈是亲妈。他大学毕业工作以后,就以实际行动报恩姑妈。姑爹去世以后,他甚至试着省略“姑”字就叫“妈”,但是姑妈制止了他,笑道:“你有妈啊。我一辈子是你姑妈!”
  ⑥姑妈应该有许多的理由忧愁,但姑妈在他面前总是那么乐和。姑爹姑妈都只是一般职工,却含辛茹苦将表哥送到加拿大留学。表哥学成以后进了一家跨国公司,在那边娶妻生女,要接姑爹姑妈去加拿大享福,姑爹偏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按说姑妈更该去加拿大,姑妈却不去,只要求儿子儿媳妇孙女儿每年回来探亲。头年表哥却发生了婚变,他去看望姑妈,本想批评表哥几句再安慰姑妈,没想到姑妈却主动提起这事,满脸舒展地说:“他们有他们的道理,有他们的生活。你们不也有你们的生活吗?”
  ⑦他每次来看望姑妈,总要拎来许多东西,后来发现姑妈那“多余”的笑评确是真话,姑妈只认苹果不吃芒果,只爱鸭梨不吃山竹,只喝普通香片(茉莉花茶)不尝龙井大红袍,对那些广告做得山响包装华丽实际效果可疑的营养品,更是视为累赘,往往是在保质期到前将其拆开倒散再扔进垃圾箱,笑叹:“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捡去骗人或者误食。”他妻子特意带去的进口巧克力,姑妈退还时说:“本想送给幼儿日托站,后来一想,用的或者还可以捐献,吃的怎好乱送?你们自己享用才是正经(注:实在)!”
  ⑧三伏过后,一场秋雨一场凉。他又去看望姑妈,姑妈少有地向他提出要求:“你们给我买把新蒲扇来。我明年起好用!”他就让姑妈把那破了的旧蒲扇送给他作纪念。拿回家后,妻子摩挲着那变得光亮金黄的扇柄,发誓说:“咱们一定要满足她的这个要求。网上如果搜不到,就满城去找,再找不到,咱们就利用年假,飞到蒲葵产地去,一定要把上好的蒲扇送到她面前!”(有改动)
19.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文章思路的空缺处。(3分)
答:(1)第①~③段写                                                                              
(2)第④~⑤段写                                                                                 
(3)第⑥段写他姑妈辛苦供表哥出国留学,并在国外成家立业,自己却不愿去和儿子住。  
(4)第⑦段写                                                                                    
(5)第⑧段写他姑妈要求他给她买一把新蒲扇。
20.姑妈为人处事处处替他人着想。请仔细阅读短文,列举出两处来。(2分)
答:(1)                                                                                    
(2)                                                                                            
21.读完全文,你认为姑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                                                                                            
22.短文的标题是“姑妈的蒲扇”,然而除了开头三个段和结尾一段写到“蒲扇”以外,其余大量的篇幅并没有写到“蒲扇”,这是不是离题?你认为“蒲扇”在文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4分)
答:(1)第一问:                                                                              
(2)第二问:                                                                                   
23.请品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2分)
答:                                                                                             
24.她姑妈用的吃的都那么节省,你赞成这种生活态度吗?请联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七、作文(50分)
25.按下面要求作文。
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请你以“人生需要去掉多余的边角”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要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9:46:25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适应性演练(二)
语  文
(考试用时:150分钟;  卷面赋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Ⅱ卷时,用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第Ⅰ卷(选择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zàn)     旺相(xiànɡ)       气冲斗牛(dǒu
B.嘬(zuō)     执拗(ào)          深恶痛疾(wù
C.(kōu)       或(jiàn)          鳞次栉比(zhì)  
D.(chāo)      取(jué)           断壁残垣(hé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告磬     略胜一筹    眼花潦乱         B.阴霾     粗制烂造    囊莹映雪
C.迁徙     如坐针毯    通霄达旦         D.媲美     万籁俱静    越俎代庖
3.句中加点词语能用后面括号词语替换的一句是
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全神贯注)
B.他被敌人逼到了悬崖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左右为难)
C.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学泰斗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战
战兢兢)
D.在大会上,大家的意见一拍即合。(遥相呼应)
4.下面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通过这次探讨,使我们对手机的利弊有所了解。②我们中学生不仅可以使用手机,而且要合理适度地使用它,大可不必手机不离身,而是应该在需要它时使用它。手机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③最重要的是我们何时何地来使用手机,在哪些地方、在哪些时候使用。④我们坚决反对同学得上用手机上课发短消息,考试进行作弊等不良行为,同时,我们也肯定手机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捷和方便。
A.①处缺主语,删去“使”。
B.②处用错关联词,去掉“不仅”“而且”,将“而且”改为“但”或“但是”。
C.③语序颠倒,把“何时”调到“何地”的后面。
D. ④处表意不清,改为“我们坚决反对同学们在课堂上用手机发短信、考试时用手机作
弊等不良行为”。
5.下面语句表达最得体的一句是   
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莱特兄弟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演说:“        
A.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学舌是被人看不起的。      
B.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C.据我所知,鸟中最会学人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不会变成人的。
D.据我所知,鸟中最会学人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说不出人话来的。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都选自该书。
B.《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加冠”指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加冠”或“弱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
C.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他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罪行,对中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D.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表演特技。这种表演许多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著名。
二、现代文阅读(一)
    ①二战中,中美是盟友,一起扛过枪、流过血、打过日本鬼子,又一起接受日本投降、进行东京审判、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美国人从来没有、也不会对中国关于二战历史的立场提出异议。   
②但是,美国在战后对日本否定侵略历史的态度变得扭扭捏捏,格外“含蓄”。美国领导人在珍珠港事件70周年纪念活动的讲话中,甚至不愿点日本的名。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美国人仅勉强表示了“失望”。对日本推动修宪、扩军、篡改教科书等种种劣行,美国三缄其口。就连安倍暗示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扬言要遍访南太、为太平洋战争中的阵亡日军招魂,美国仍视而不见、高高挂起。别忘了,日本的甲级战犯和希特勒、本·拉登没什么区别。他们的双手不仅沾满亚洲各国人民的鲜血,也沾满美国人民的鲜血。在太平洋战争中捐躯的十多万美军将士如果在天有灵,会不会质问,他们曾经拼死捍卫美国的良知和骨气丢到哪里去了?   
说到底,良知和骨气被美国一些人打的“小算盘”丢掉了。有些人认为,美国要保住“武林盟主”的交椅,需要日本这个死心踏地的跟班来帮衬。日本是美国打造的“民主样板”,如果敲打多了会不会损害美国自己的信誉?日本和邻国关系紧张,本地区可能更离不开美国这个“平衡者”和“调停人”。安倍兴风作浪,或许还能把祸水引向中国,给中国的发展找点麻烦。     
④中美同为二战战胜国,在防止日本重走军国主义老路这个问题上有重要利益交集,很多事可以一起做。日本好比一个假释犯,美国、中国和所有二战受害国都是假释官。如果日本真诚悔罪,一心一意和平发展,自然可以给其重新做人的机会。如果日本一条道走到黑,那么假释期只会无限延长。   
    ⑤中美两个大国很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对对表——今后日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正常”到什么程度,约束日本的“红线”怎么划,中美可以加强沟通、形成默契、协调行动。当然,如果美国对日本不想管、不愿管、不能管,也不要紧。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甲午战争的年代,中国和世界上其他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锁住日本军国主义这个“午夜凶灵”。(选自2014-01-16 《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7.这几段文字表达的中心论点是
A.美国若不想管住日本,中国和世界来管。   B.美国不想管住日本了。
C.美国有人已经丢掉了良知和骨气。          D.美国不能不管住日本。
8.以下列举美国不想管住日本的种种表现,有误的一项是
A.美国领导人在珍珠港事件70周年纪念活动的讲话中,不愿点日本的名。
B.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美国人仅勉强表示“失望”。
C.对日本推动修宪、扩军、篡改教科书等种种劣行,美国三缄其口。
D.美国要保住“武林盟主”的交椅,需要日本这个死心踏地的跟班来帮衬。
9.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②段先列举美国不想管住日本的大量事实,接着第③段进一步分析美国不想管住日本
的根源所在,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第④段运用摆事实的论证方法,指出日本是假释犯,美国、中国和二战受害国是假释官,
具体阐述了二战战胜国管住日本是合理合法的。
C.第③段开头画线句子在行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论述语言自然、严密的特点。
D.第⑤段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解释说明“就这个问题对对表”的具体内容。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观 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1)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2)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0.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其远出海门                      方七百里               
B.皆披发文身                        舍其文轩
C.吴儿善泅者数百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D.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盖以诱敌
1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浙江之潮                              送孟浩然之广陵   
B.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为天下唱
C.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并自为其名  
D.席地不容间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12.对文章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四个段分别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和观潮人
数之多。
B.第二段中“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教阅场面宏伟;第三段中“腾
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矫健。
   C.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远而近,又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对潮水进行具体描绘。
   D.第四段写观潮之盛,从侧面衬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第Ⅱ卷(非选择题,第13~24题,共96分)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译文:                                                                           
(2)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译文:                                                                          
14.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2分)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选自柳永《望海潮》)
(1)用比喻手法写钱塘海潮的一句是:                                               
(2)与《观潮》中“珠翠罗绮溢目”表现内容相似的语句是:                              
(二)古诗词鉴赏(4分)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5.(1)这首词先写         之情,再写           之心,最后抒写愁肠寸断的思夫忧伤
之怀。(2分)
(2)试品析词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独倚望江楼”
答:                                                                     
四、默写(每空1分,共10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该空格不得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1)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5)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7)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8)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10)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综合性学习(共10分)
17. 名著阅读(3分)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这段话选自《             》;说这话的是       。作者塑造他是一个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外,还写他是一个                                  的人。

18.仔细观察右边这幅漫画,回答问题。(7分)
(1)用准确的语言说明漫画的内容(控制在80      
个字以内)(3分)
内容:                                 
(2)指出漫画的寓意(控制在30个字以内)(2分)
寓意:                                 
(3)这幅漫画告诉我们这种做法的利弊。(2分)
利的是:                                
弊的是:                                
六、现代文阅读(二)(16分)
你能笑一次吗   包利民
    从记事起,她就从来没见爸爸笑过,问妈妈,妈妈却说: “爸爸有病,不会笑!”她很是不理解,会有什么病能剥夺一个人笑的权力?但她知道爸爸是极疼爱她的,有时候她就求爸爸:“爸爸,你能笑一次吗?就一次!”可是爸爸真的笑不出,她就用两只小手揉搓爸爸的脸,揉成各种笑脸的形状。
渐渐长大后,她才知道爸爸的面部神经萎缩,根本控制不了肌肉,那些肌肉就常保持在一个收缩状态,显得很僵硬。有时候她依然会撒娇,让爸爸笑一次,然后依然用两手去轻轻按摩揉抚爸爸的脸。每次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遇见好笑的节目,她都会注意到爸爸,爸爸的眼中全是喜意,虽然面无表情,见她看过来,就嘴里发出笑的声音。A那样的时刻,她心里的欢乐就会黯淡许多,有一种淡淡的伤感漫上来。
有好多次,她曾发现爸爸在偷偷地对着镜子,想努力改变一下面部表情。她知道爸爸是想能真正笑一下,为自己的女儿。有一次,她对爸爸说: “爸,你不用勉强自己,我知道你心里是笑着的,就行了。我也会一直让你在心里乐开了花,好不好?”爸爸的眼中闪着幸福而喜悦的光芒。
她结婚的时候,一想到从此要进了别人的家门,离开爸爸,她就难过得直掉眼泪。爸爸轻轻地拥着她,说:“乖孩子,爸爸心里乐开了花了,你还哭什么呀。这么大喜的日子,要开心,爸爸才能心里笑!”B她抬起头,强忍眼泪,冲爸爸笑。
后来爸爸患了绝症,才五十多岁,这个时候,她才知道,世界上还是有比不能笑更可怕更折磨人的病。那些日子,她真的一点也笑不出来,虽然知道爸爸希望看到她笑。C许多日子不曾笑过,她想起了爸爸终生的不能笑,可是,爸爸心里是快乐着的,而自己,不笑,心里却充满了悲伤和无助。她想,只要爸爸能好好活着,就算他不笑,她也会是幸福的,她不会再去要求爸爸笑了。
爸爸终于到了弥留之际,她俯在病床边,心中痛得无以复加,却又是那么无力,无力留住爸爸正在消散的生命。爸爸看着她,她想努力地笑一下,却是一个比哭还要勉强的表情。爸爸小声说:“爸爸要走了,可能爸爸真的能对你笑一次了! ”由于生机的散去,脸上收缩的肌肉慢慢展开,爸爸就带着这样一个微笑的表情,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爸爸真的为她笑了一次,而这最后的微笑却永远地刻在了她的心上。她时常会沉浸在爸爸的笑容里,轻声说:“                              
19.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答:作用:                                                                                    
深刻含义:                                                                              
20.请将不同阶段她对爸爸不能笑的心理活动填完整。(3分)
   从记事起:不理解→渐渐长大后:                →结婚的时候:               →爸爸患上了绝症和弥留之际:                              
21.请从ABC三处画线句子中任选其中两句对她复杂的心理活动加以揣摩。(4分)
答:                                                                                         
22.请根据具体情境,在文章最后一段横线处将她所说的话补充完整。(2分
答:                                                                                         
23.文中女儿的话语体现了她对父亲的理解、孝敬。然而,一则“最伤父母的9句话”的帖子
在网上迅速传播,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年轻人至少说过这9句话中的一句或几句。这
引发了很多年轻人关注和思考,也在社会上引起了讨论。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不
少于80个字)。(4分)
   【链接材料】最伤父母的9句话:①好了,我知道了,真啰嗦!②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③说了你也不懂。④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⑤你那一套早过时了!⑥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⑦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⑧说了别吃剩菜,怎么老不听?⑨我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
我的看法:                                                                  
七、作文(50分)
24.下面两道作文题,任选其中一题作文。
(1)请你以“真爱,让我如此幸福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要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2)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微笑,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微笑,是一枝鲜艳的花朵,让生活美丽点缀。微笑,是一粒嫩小的种子,使友谊生根发芽。微笑,是一架绚烂的彩虹,架起人生的桥梁……
请你以微笑,是                 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要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30 02: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