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教科书语文学科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23: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科书分析:

1.课文以儿童的口吻,以家庭过端午节吃端午粽的事由,向学生介绍了端午粽的由来、样式、色香味等,实际是一篇说明文。课文贴近生活,能很好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这个中华传统习俗。

2.课文长句子较多,学生正确朗读有一定困难,且读好长句子是重点教学目标之一,应安排教学环节,给予足够的时间落实。

学情分析:



读好长句子虽然有一定困难,但是通过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因此,要通过学生实践尝试,然后发现问题进行指导,不但要培养学生不读破句的能力,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感。切不可采用范读简单的模仿来达到目标。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读好长句子,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目的。

3.认识偏旁立字旁、米字旁,能正确认读“端”等13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午”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如果知道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愿意与同学分享。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能正确认读“端”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午”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端午节家庭吃粽子的快乐,知道这个中华传统习俗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端”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午”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

学生:每人一套“端”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向家人了解端午节及其习俗。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和有关的音节拼读。

1. PPT出示有关字词:

liān——jiānɡ nián——niánɡ ɡuān——ɡuānɡ

两头尖 江南 今年 大娘 上官 月光

树叶 真正

出示任务:正确拼读和认读红色的字以及它组成的词语。

2. 反馈指导:指名拼读或认读读,相机指导。齐拼读或认读。

3.小结:同学们,三拼音拼读是难点,我们要多练习。“叶和“真””字宝宝是以前学习会认读的字,今天,我们学习完课文,它们就要求会正确书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课文《静夜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呢?(预设:诗歌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家人的感情。)课文《夜色》,又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预设:课文告诉我们“我”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不怕夜色,胆子大了。)是啊,我们都是在家人的帮助下慢慢成长的。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又会让我们了解关于家庭、家人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⑩端午粽。(“端”“粽”注音)

2.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端”“粽”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课文《静夜思》,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家人的感情。课文《夜色》讲了“我”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不怕夜色,胆子大了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小朋友都是在家人的帮助下慢慢成长的。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端午粽》又会让我们了解关于家庭、家人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可以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3)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和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它们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2.反馈指导: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

(2)一个一个自然段指名朗读,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自然段。

(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能读准课文。

1.导语:(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真的能读准课文。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桌读错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就在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

出示任务:同位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

2. 反馈指导:

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

预设:三拼音的:端、间、念;舌尖前音的:粽、总;翘舌音的:肉、知。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评议。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四)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读准了课文,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

2.反馈指导:

(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端、端、端,端午节的端”。齐读,自由读。

3.“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知、据、念”口头组词。

(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或齐读)一、两遍。

(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4.学习读通顺课文。

(1)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词语间的停顿,不要把会认读的字宝宝好朋友拆散了。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做到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2)反馈指导:

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里面有一颗红红的栆。

外婆一揭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自由朗读、齐读全文。

5.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逗号、句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五)认识偏旁立字旁、米字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习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习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习什么新偏旁?

2. 反馈指导:

端(“立”“耑”)立字旁

粽(“米”“宗”)米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端”字的立字旁和“粽”字的米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立”字是个象形字,像人站立在地上,表示站立,“立字旁”取义的字,大多与站立、直立有关。如“端”本义是直、正;“竖”本已是直立;“米字旁”取义的字,大多与粮食有关,如“糯”“粉”“糕”。

4.PPT示,齐读一遍:

“端”字——“立”,立字旁

“粽”字——“米”,米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两个偏旁新朋友:立字旁和米字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六)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三、图文结合,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了,让我们齐读课题。

(一)释题

出示任务: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是通过什么给我们讲家庭、家人的故事的?(预设:端午粽)刚才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端午粽呢?(预设端午节吃的粽子)。

小结:对了,从课题我们知道课文是通过端午粽给我们讲家庭、家人的故事的,端午粽就是端午节吃的粽子。那么,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吧。

(二)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1.结合图画,了解课文内容。

(1)看图说话。(PPT示图画)

出示任务:观察这幅图画,想一想,图上画有什么?

(2)反馈指导。

预设:粽子,两个没有剥开,一个剥开了;剥开的粽子雪白的,还有一颗红枣;包粽子的箬竹叶青青的。

(3)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哪句话判断的,用横线画出来。

(4)反馈指导。

预设:第2自然段;根据第2自然段第1话判断。

(5)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强调读好“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6)小结:我们通过图文对照,了解是用什么包端午粽的,了解到用什么做端午粽的,那么,课文还告诉我们关于端午粽的哪些情况呢?我们要看看谁通过课文知道得多,比赛比赛。

2.读懂句子,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课文中还了解到端午粽和吃端午粽的哪些情况?是从哪些句子了解到的?用横线画出句子。

学生个体学习,同桌交流,然后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采用边交流汇报边指导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多个句子的引导找齐后PPT呈示。)

预设:

①在什么时候吃端午粽。

句子: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追问:句子中的“我们”你们知道有谁吗?(预设:有爸爸、妈妈和我,还有……)

小结:我们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我们”这个词在课文的意思。原来课文是通过 “我”和家人在外婆家过端午节吃粽子的事,向我们介绍端午粽的。

②端午粽很香。

句子:外婆一揭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③端午粽很好吃。

句子: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香。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④端午粽花样多。

句子: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⑤为什么端午节吃端午粽。

句子: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简介屈原及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3.你还知道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请向同学们说一说。

4.总结:

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了词语的意思和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过端午节要吃粽子,知道了吃端午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课后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五、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学生说记字方法中说到的字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方便对照记认会写字的细部。)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午、米;左右结构:叶;上下结构:真、豆、节、分。

(二)指导书写。(凡学生动笔写字前,都提醒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检查后才写。)

1.指导“叶”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叶”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叶”,提示:左窄右宽,左比右稍长;左口要小;右边的横对口字的中间。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午”“米”的书写。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午”“米”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午”“米”,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 指导书写“真”“豆”“节”“分”。

(1)观察并说说“真”“豆”“节”“分”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分别范写“真”“豆”“节”“分”。分别提示:“真”上“十”下“八”扁,中间里三横与长横间隔均匀;“豆”长横平且舒展;“节”上窄下宽,上扁下长,长横盖下部;“分”上“八”撇下捺高,舒展盖着“刀”。

六、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七、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21: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