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多喝水有益身体健康,而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每天应该引用800到1000毫升的水,事情就发生在一次课间十分钟喝水的时候。
那一天,我们结束了第一个教学活动,随着我的一声“自由活动十分钟开始啦”,孩子们纷纷去小便、喝水、自主游戏。一说到可以游戏,很多孩子都光顾着去玩,总是忘记小便喝水,常常第二节活动开始后,想到要去喝水等,于是,当乐乐走过来喝水时,我便顺口说了一句:“连乐乐都来喝水了,其他小朋友可要抓紧时间了。”
听到话后,乐乐兴奋地跑到我面前,大声地说:“对呀,老师,连我都来喝水了,其他小朋友怎么还不来呀?他们也太慢了吧!”我一愣,看着天真无邪的乐乐小眼睛里闪过一丝“得意”的眼神,我的心情却不一样了。
在班里的小朋友中,乐乐动作慢,反应比较迟钝,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多次提醒。因此在我的潜意识里,认为只要乐乐能做到的事,其他小朋友也能做到。也正是我的这种想法,使得乐乐内心深处已经客观地承认了自己就应该是动作慢、反应迟缓的孩子。孩子的这种习惯正是由于老师不经意的话语所造成的。想起乐乐那“得意”的眼神,我的心里很不爽滋味。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老师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经常会找一些“标杆”来“激励”其他孩子。例如在学歌曲时,我们会说“连佳佳都唱得这么好了,其他的小朋友肯定会唱得更好”;在画画时,我们会说“连涵涵都画得这么好了,其他的小朋友会画得更漂亮的”;在玩玩具时,我们会说“连琪琪都这样爱惜玩具,其他小朋友肯定更应该知道”。也许老师简单的一句话,其他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超过了被老师当成了“底线”的孩子。殊不知,在等待老师表扬的时候,那些被当做“标杆”的小朋友的自尊心却被老师不经意地碰触了。
自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是老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