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 每个过渡期,都是一次特别的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7:2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个过渡期,都是一次特别的成长
——四月天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家长会(2016—2017学年)
撰写人:王茹
家长会第一部分:家长学校专题探讨
各位家长:
下午好!
很开心我们又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在这个熟悉的校园、熟悉的教室里相聚。
感谢一年半来你们对学校和班级各项工作的密切配合,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成长得健康而顺利。在这里,我必须感谢你们对老师的信任,因此这一年半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是极为珍贵而难忘的,我也期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如既往地合作,让我们的孩子童年的家校教育和谐统一,为他们的成长更添一份坚实的助力!
我们每次家长会都会有一个主题,一年级初入学时“走进四月天,我们共成长”;一年级下学期的“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二年级上学期的“理念*素养*细节”,这个学期我们走入了小学的第二个过渡期:小学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
如果家里已经有了孩子上了中高年级,会发现孩子到了三年级会出现不少新变化:首先是学科变化,增添了英语;其次在语文学习上,开始用钢笔书写,开始对作文有了明确的篇幅和主题要求;另外随着他们对学校和学习的逐渐熟悉,不再像一年级入学那样对事物充满了新奇感,同时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于是许多孩子的成绩和思想也就在三年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从一、二年级的特别优秀变得开始逆反,因为对新要求和学科增加的双重压力无法适应,学习一落千丈。
因此,我们在二年级下学期如何做好过渡,让孩子不会因为一下子增添那么多的新要求感到无所适从呢?这就是我们这次家长会的主题:每个过渡期,都是一次特别的成长。
针对这个特殊时期,我根据个人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把压力分解在每个阶段。
作为语文老师,我就铅笔字向钢笔字的过渡,写话到习作的过渡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铅笔字向钢笔字过渡有两个方面:写字工具的变化和字体大小的变化。针对这两个方面,我们把这个学期划分为四个月四个阶段,也就是一个月进行一个阶段的训练。
第一个月:逐步摆脱孩子对橡皮的依赖。因为钢笔字是无法涂改的,在原则上,我们拒绝孩子使用涂改液、或者涂改带等方式进行错字修改。因为涂改液本身就是化学材料制造而成,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而涂改带的使用会让孩子在写字时不够谨慎,不认真观察就直接下笔,并且会对他们的书写速度有所影响。因此摆脱孩子对橡皮的依赖,培养他们书写时观察和慎重思考的习惯至关重要。那么在学校我会强调孩子从减少使用橡皮次数开始,用两周的时间逐步养成不使用橡皮的习惯,在家里,你们也要督促孩子尽力完成。而在这个月,我们依旧会使用以前的“书写本”。若是孩子能够不使用橡皮连续得到五个优星,就奖励孩子使用钢笔一次。若是使用钢笔时能够和铅笔一样好,那么会奖励他这个阶段一直使用;若是使用钢笔时书写有退步,那只能再坚持一个循环,得到五个优星才可以再次使用。
第二、三个月:逐步让孩子的字号开始缩小,并完全杜绝孩子使用橡皮。孩子开始使用“小字本”(格比中字本稍小,比作文本稍大),要求和第一个月一样,奖励也是如此。
第四个月:字号大小到位,使用作文本。依旧是先用铅笔书写,等笔画在小格子里完全到位,再用钢笔书写。
这学期期末评价,书写作为期末成绩的重要一项,借以让孩子们明白书写的重要性,认真走好书写的每个阶段。
其次,低年级写话向中年级作文的过渡。
(一)把脉
对比两个阶段的写话、习作要求。
写话(1——2年级)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习作(3——4年级)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节选自《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从两个阶段的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变化。
首先,有一个最显性的特征,中年级对习作指标有了硬性规定,低年级是不限定次数的,而到了中年级就有了具体数据要求: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其实做语文老师的都明白,那就是每个单元的习作课,必须完成的硬性任务,也就是说,习作对于孩子来说,是必须要完成的。
其次,从孩子习作表达上有了改变。低年级要求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到了中年级就要求留心观察事物,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简单概括下,低年级就是让孩子能写出即可,中年级不但要写出,还要能对某一点进行具体生动地描述,这就有了侧重点。从写完整到写具体,如果做到了,绝对是习作练习质的飞跃。
再次,在对语言材料要求上,也有了显著变化,从低年级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到中年级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诗词。这不仅仅是对语言材料的来源和形式做了拓展,更加入了新鲜感的诗词。在解析这个要求时,我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这和低年级阶段背诵古诗词不同,那时候我们常说就是孩子长大后自然就明白什么意思了,事实上大部分诗词孩子是不懂的,这里牵涉到一个应用,也就是对孩子读诗词也有了一个新要求,该学着理解诗词了,否则如何去用?
至于标点的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区别,这属于课堂语文基础知识的范畴,就不再一一赘述。
(二)问诊
问题出现了:习作作为中年级语文的硬性任务,它要在你的语文教学中具体体现出来,更是体现在每个孩子的行文中。可是已经习惯于天马行空进行想象的低年级孩子,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我们知道,低年级写话有个显著特点,大多是看图写话,这很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活跃,从一幅图就能发散出不同的故事,想象力超级丰富,所以在他们眼里,写话就是活灵活现的故事新编。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到了中年级,你会发现我们入手的通常是生活中的人与事,虽然偶尔也有故事,却大多以生活为依托,这也就拘泥了孩子们的思维,甚至无所适从。
家长们更是发愁,篇幅要求长了,字数多了,孩子却写不出了。因为连续在高年级教学,经常看到一写作文,一些孩子就咬着笔头无处下手,他们连最基本的语言都写不通顺,更不用说写得具体。那么,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好低年级的写话向中年级命题写作的过渡呢?
(三)下药
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特别是对于生活化的作文来说,没有极强的观察力是很难写出的,也更不可能打动人。而中年级的作文却需要孩子进行细致地观察,然后加以材料的选择撰写,那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呢?
(1)把生活引入课堂。
我记得我们班在大课间时发生了这样的一件小事:一个小女孩在活动快要结束时,悄悄地采了朵花,被旁边小姑娘看到了,就向我举报了这件事。我走到小女孩身边,轻轻地对她说:“我知道你很喜欢这朵花,但是花也是有生命的,如果你是它,你会不会伤心呢?”小姑娘眼泪哗哗掉了下来,我没有批评她一句。后来我发现,就这么一句话,就成了孩子们的写话材料,姚馨怡在用“因为”造句时这样写道:无论哪里,我们都不能摘下花朵,因为她也是有生命的,也会哭泣。我在全班面前专门表扬了她,这就是善于观察,抓住了生活中的小点滴,造句也更有味道了。
我经常在课堂上用班上的孩子进行造句,他们听后发现其实材料就在身边,就看你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通常在上课时,如果有学生跑神,我就会把材料按在他们头上,比如用“一……就……”造句,我先这样示范了一句:今天早上老师一来到教室,就听到了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都在思考如何使用时,李金刚在那里玩了起来,我就莞尔一笑:“老师一说完自己思考问题,李金刚同学就快速地拿出自己的百宝箱,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全笑了,于是造句就格外热闹起来。
“门口的同学一听到老师要来的消息,就拉响了警报,告诉班上的同学马上安静下来。”
“ ###一看到王老师刚把头转向黑板,就趴到后面的桌子上,惹得周围同学也无法好好上课。”
……
用这种方式,培养孩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即生活。
(2)家长要做“好奇”的孩童
我们常说,孩子好奇,简直像十万个为什么。其实,做一名好家长,你也要学会好奇,你的好奇,不说带出未来的科学家、作家,但绝对能唤起孩子说话的欲望,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
有时候,孩子只是想让你做他的听众,他们常说:“这件事有趣极了!”“那个人真可怜!”“公园里的花真美啊!”“今天玩得真开心哪!”这时,不要打断他,耐心地听下去;如果他停了下来,你就要学会追问了。
“到底什么事让你觉得有趣呢?”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你觉得可怜?”
“你到底看到了什么样的花感觉了美呢?”
“哪些事情让你觉得特别开心呢?”
这时,兴致盎然的孩子绝对不会发现家长在刻意引他说话,他反而会觉得父母很关注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他的看法。有心的家长可以偶尔在孩子说话时悄悄给他录下来,在交流后放给他听,告诉他按他说的写出来,会是非常棒的作文。而孩子发现有你这样的听众,会更热衷于观察生活,更愿意把看到的说给你听。
2.学会迁移
课本中的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许多老师常说,孩子字词都会听写,课文也会背诵,还读了不少书,就是写不出来。这就缺少一种能力:迁移。其实,迁移能力是制约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就要让孩子进行迁移的训练。
比如苏教版下册《鸟岛》一课,仔细揣摩文本,你会发现《鸟岛》这一课是紧紧围绕一个词来写的:闻名中外。鸟岛为何闻名中外?学生马上就抓到了一个字“多”,什么多呢?鸟多、鸟窝多、鸟蛋多。于是文本最主要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文本是怎样描写鸟岛上这“三多”的?换一种事物,你能借用这种方法写出“多”吗?
不细细研读文本,也就止于三多,学生找到后课文也就算结束了,事实上他们根本无法领会写具体的方法,这也就是孩子们学习浮在表面的最根本原因:教师对文本的关注还局限于教参化、表层化,我在拓展时,就给了孩子们巩固的机会,比如:利用这节课所学的描写多的方法,你来描述一个场面,如春节的街道;春天的花朵;各处庙会……,看谁能描述得象鸟岛一样形象,不用重复的词语表达出多的含义。
家长在陪伴时同样可以让孩子运用课文中出现的语文元素进行处理,因为你们更能走入他的生活。
3.训练形式循序渐进
许多新事物的出现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文也不例外。
(1)无主题写话
一年级上学期的写话练习是没有主题的,看着图能把什么时候,什么人,在做什么写清楚就好,其实就是一句完整的话。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练习句子的完整性。下学期就开始要求适当加入修饰词,使句子显得生动、丰满些。
(2)有主题写话
二年级上期我开始从无主题的看图写话向有主题的看图写话过渡,也就是那些说说写写材料,写完后一定要给它起一个名字。我上课时也加以渗透,孩子们一看,就概括中词串的主题 “祖国的四季”“江南水乡”“桂林山水”“北方的冬天”,后来把词串串成小文,也加上了题目。于是,仅仅从外在形式上看,和中年级的习作已经很是接近了。
(3)由主题写话
“有、由”看似相似,其实差异很大,第一个是从话中归纳出主题,起题目;第二个是从题目入手,寻找写作材料,就不一定是看图了,可能就是生活。比如“可爱的动物”“我最爱吃的水果”等等都属于由主题而发,思考并筛选材料。
从这些方面入手,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引下,对于孩子完成低年级写话到中年级命题写作的过渡,应该不是难事了。
因此这个学期,我们对写话方面做了一些调整:周三依旧是绘本;周末时加一项周记。周记是有主题的,老师有时会根据一周课本中所学选取;有时会根据本周内发生的重要事件选取;有时会根据一周内所读的书中感悟选取;有时可能会偶尔让孩子自由选取主题……但是拒绝流水账的方式。周记会给大家统一的格式,学期末就可以制作成孩子的第一份作品集,作为孩子成长记录的一部分。
二、在过渡期做好孩子的思想引导
这个时期,本来经过一年半的学习过程,不少孩子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一定规律性,他们如果按部就班会非常轻松,但是为了分散他们三年级的压力,我们只有进行尽可能合理地安排,以免到时引起孩子对学习的恐惧。
因此,这段时期,父母的陪伴就尤其重要,能够及时和孩子一起发现他的进步,解开他的困惑,分享他的喜悦,都会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我建议我们的父母:
1.在他们写作业时安静地陪伴。
我一再强调,孩子作业之前,一定问他需要做什么事情,所有准备全都做完再开始写作业,提前讲好要求,写作业期间不可以做任何和写作业无关的事情,比如去厕所、喝水、吃东西等等。这对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非常重要。
2.读书,可以让你教育孩子的方式更科学。
对于父母来说,读书还是很重要的。你所读的书里会给你不少好的建议,尽管孩子不同,但还是有一些共性的存在,把别人的方法适当改变,转换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3.耐下心来,少些批评,多些鼓励与指导。
孩子需要不抱怨的爸爸妈妈,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你沉下心来,肯定能找到自己孩子的方式。否则,单一粗暴的方式只会让他们对于学习厌倦,对于家人疏离,对这个世界不再友好。
孩子的成长需要静等花开,但是若是你只是安静地等待,不给予花儿足够的养分,你是等不来花开的。让我们都能够沉下心来,为孩子的这段时期能够顺利过渡而努力!
家长会第二部分:本学期语文作业要求
1.预习(以预学单的形式进行)
2.亲子阅读表、古诗词小古文背诵要求不变;
3.家庭作业为4+4+2格式;
4.写绘作业格式不变,周记要求与格式等本子到位统一发到群里;
5.这学期补充黑马阅读和人教版对应教材,目的丰富孩子的文本材料,见识题型。
家长会第三部分:其他方面
1.作息时间
2.安全
家长会第四部分:根据各班情况,进行其他安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0: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