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书记2017年学校工作会议发言稿
过去的一年,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上创造了优良业绩,探索了成功经验,呈现出亮点纷呈、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一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社会、特别是驻地领导和各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一校两院”全体同志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校党委向奋斗在教学、临床、管理和服务一线,为推进事业发展作出艰辛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昨天,建中院长对学校2017年的整体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完全同意。刚才六位同志发言,都很好,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夹叙夹议、切中问题,认识到位、知行合一,展现了新的精神面貌。昨天到今天我参加了三个基层组织的讨论,与会同志发言踊跃,我听到了大家对寒假作业的深入思考,看到了对2017年工作“做好、做到位”的态度、信心和决心。下面,我就今年的工作谈一些认识,提一些要求。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形势,二是任务,三是要求。
一、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全面而复杂,教育在四个方面的属性日益凸显:(1)国计民生的双重角色;(2)今天明天的双重地位;(3)引领支撑的双重作用;(4)内政外交的双重功能。
聚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可以看到许多新的历史特点,清醒把握这些特点才能进一步认清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目标和任务。
一是供求关系在变。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很快就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多样化、个性化高等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有学上”之后,“上好学”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心态、迫切需要,对学校、教师、专业、课程的选择性越来越强,对学校办学条件、办学层次、社会影响、行业评价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是外部需求在变。新的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频率加快,国家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高校必须在人才和智力支撑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迫切需要强化科教融合发展,坚持科技教育经济三结合,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厚植创新驱动根基。
三是国际竞争环境在变。我们已经从“仰视”国外高水平大学逐步转化为一种平等交流、合作竞争的新关系。有的高校已经从跟跑进入并跑阶段,并在某些领域具备了领跑的态势。我们的舞台是国际舞台、坐标是国际坐标、标准是世界标准,这给我们带来了历史性挑战。
四是教育对象在变。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以往大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们熟悉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迫切需要作出改革和调整。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固守学校教育的“一亩三分地”,要从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拓展,让教育覆盖人的整个生命周期。
五是资源条件在变。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GDP占比稳定在4%以上,今天教育可以调动的资源,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去年以来,各大金融机构的负责同志主动与我们联系,表示了深化合作的良好愿望。
(二)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差距,还面临许多考验。
寒假作业留了十五个大问题。我说过,这十五个问题都不是开天辟地的新问题,但都是办学治校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去研究、去探索、去解决。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既要勇于实践,也要善于总结;既要关注局部,更要把握大局。
这十五个问题,根本用意是要改变长医的落后局面。
十五个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培养人”和“办大学”这两个根本问题。回答好这两个根本问题,要结合长医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多一些警醒、多一些反思、多一些忧患,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发展理念。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有五个观点,我认为可以指导我们对自身问题的解决:一是教学决定生存。学校为教学而建,离开教学,校长不是校长、教授不是教授、大学不是大学。二是科研决定水平。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文章,成果进课堂、上战场。很大程度上,教学的水平、服务的水平、国际的影响基础在科研。科研水平上去后,还要开展两项服务:科研成果进课堂,服务于教学和育人;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于国计民生,形成良性循环。三是服务决定地位。要让政府重视教育、社会尊重教育,首先要做出事来、做出成绩来。四是质量决定兴衰。有质量才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吸引一流的教师、学生、留学生和社会资源。五是制度决定成败。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制度,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党对高校的领导。在这个框架下,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和校内具体规则,提高办学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