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教学论文
作者: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 张丽红
探究式学习在课堂中应用得很广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践者对探究式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新的理念和实际教学的有效操作之间存在着差距,在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就一些课例对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进行相关问题的剖析,加以适当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一:探究的问题不合理,学生无探究欲望 【课例主题与来源】“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来源于《小学数学课堂诊断》 【班级基本情况】五年级 【内容描述】 1.师生以游戏的形式共同写出了十几个分数,有1/2、2/3、4/8、12/9、9/15…… 2.请学生分析这些不同的分数。(学生只能简单地将分数按真分数与假分数、最简分数与非最简分数两种方式分类) 3.教师请学生合作将这些分数全部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4.根据学生的反馈,将这些分数分成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两类。 5.提出探究问题: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和什么有关? 结果:学生花了10分钟的时间,因为无从下手,没有丝毫突破,教师只能再三启发,最后几乎在将“奥秘”点穿的情况下,学生才稍有发现。 【分析】 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问题,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维。因此作为探究式学习的问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设计探究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以下三点结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跟是否是最简分数无关;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真、假分数无关;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只要去看一个最简分数分母的质因数。但是教师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激起探究的欲望。最后由于干扰学生正确探索的因素太多,学生不能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冲出这样的重围,探究出教师想要的答案,只能由教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探究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关键。 【对策】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设计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也是探究需要的源泉。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因此,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在上述课例中,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学生不能产生探究欲望,顺利地进行探究。笔者认为对于这个内容可以将一个大问题有条理地分成几个小问题:首先还是按照案例中的设计进行,然后教师请学生合作将这些分数全部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在前奏都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先出示1/2、2/3、4/8这组数字,分析一下这三个数:1/2和2/3是最简分数,而1/2可以化成有限小数,2/3不可以化成有限小数,4/8不是最简分数却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从而让学生发现规律: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跟是否是最简分数无关。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思考还可以从哪个方面来考虑,根据前面对分数基本的分类,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从真、假分数方面思考,并很容易得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真、假分数无关。最后,综合两方面引导学生将分数化成最简之后按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分类,观察这些分数的特点,得出结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只要去看一个最简分数分母的质因数。 探究问题的设计首先应关注“儿童的问题”,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儿童的问题一方面是儿童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指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问题一般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甚至是身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然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在考虑到“儿童的问题”的同时,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所谓合理的问题一般具有下列特征:一是具有较强的探索性,但又应是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二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三是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有利于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个重要原则是,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把探究活动与其隐含的基本概念、法则、原理联系起来,要让学生主动进行聚焦性的、反省性的探究,把学生引导到对其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基本规律的理解上,以及对人、对自然、对社会的态度上。 当探究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面临着挑战,不是轻而易举即可应对,同时,又是为学生知觉力所能及,具有成功逾越的可能性时,这个挑战则具有更大的“诱惑力”。学生在被激发起来的探究欲望的推动下,激活了经验,调动了潜能,解决了问题,不仅会产生成就感与自信心,而且因问题的解决而产生的动机具有增值效应,又可进一步成为推动新的学习的更有力的内部驱动力,这样探究活动即可成为教学持续生命力的重要动力源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