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6年下半年小学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00:5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年下半年小学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 参加考试学生基本情况简述
七年级人数:45人
参加考试人数45人
期中考试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的幅度不大.究其原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观念淡薄,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语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课外名著阅读不细等;二方面是因为学生平时学习时读死书,举一反三能力极差,所以对一些阅读分析中的变形题做的不好,比较阅读的能力差,.因此学生的总体成绩提高的不快.虽然有如此诸多漏洞,但是:学生学习也有其另人欣慰的一面,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提高.阅读分析及写作能力提高幅度也较大.而且出现了若干同学跨入优秀行列的现象.可见有些学生学习语文的悟性还是高的,而且能做到学以致用.
2.、抽样样本考试学生成绩基本情况简述
本次试卷分析共抽取样本20份。
题号 人数
(样本 平均分 得分率 满分 及格 0分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一 50 22.8 77.1 2 4 43 86 0 0
二 50 26.2 65.4 0 0 32 64 0 0
三 50 24.1 80.3 0 0 48 96 0 0
二、逐题分析
(1) 基础知识部分
本题共6道小题,共30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音形的正确书写及正确理解运用,对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的积累及对文言文、古代诗词的理解默写。
(2) 阅读
本题11道大题,其中包含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及一篇课外议论文的阅读.
1、文言文阅读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实词理解、重点句翻译、对选文大意的概括及对作者描写思想情感的分析。.
2、课外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回忆性叙事散文的学习理解.考查分以下几方面:指出文中重点句子的表达方式及在语段中的作用.,原句与改句的比较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00:58:50 | 只看该作者

3、习作部分
本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给作文提示,从提示中受到启发,《有一份陶醉在心头》作文,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能写一篇任意文体的文章。
三、成绩统计表(抽取样本20份)
四、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成绩:
本次检测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取得的成绩,阅读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古诗词的背诵准确率比较高。学生能灵活运用语言来抒写真情实感,而且所写赠言和文章条理清晰,中心突出。文学常识及文言诗文的默写也有一定进步。
(二)存在的问题:
1、别字辨析能力差。
2、名著阅读失分大
3、对课内阅读平时听课情况不好,识记不准确。
4、个别学生习作不认真,对作文提示理解不透彻。
5、对课外阅读理解不透彻,对议论文的回答不准确。
6、对课外的知识涉猎太少,知识面窄。
7、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好。
五、综合分析
(1)取得成绩的原因:
本次检测学生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方面及写作都有很大的提高,其根本原因是:本学期在教学中大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作文课除了利用每周一节课进行习作外,每周都要布置一篇大作文,而且作文讲评时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对自己所批作文中所欣赏的作文进行删改并重新完成一篇仿文。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提高,而且在平时能注重对学生文言诗文的诵读,默写。故检测时学生基础知识成绩还可以
(2)存在问题的原因
1.分析本次检测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平时教学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力度不够,还应再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广泛地去涉猎,文学作品及优秀作文,课外资料,知识多积累,扩大其视野。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浓,这是导致总体总体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4也有一不分学生重理轻文思想严重,认为语文无需下功夫也能学会。
(3)教学工作的思考及改进教学的措施与教议。
通过以上分析,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应着力转变教学的理念,彻底转变角色,教学中竭力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注重文本对话,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加强各种语文能力训练,设计多角度多渠道的语文实践活动,从各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多方面的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六、试卷评价
本次试卷覆盖面较广,难易度适中,能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对今后语文教学及中考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但试题基础知识覆盖面不十分全面,缺少词义的理解应用,名言警句的积累,。
                                                                                                              2016年11月1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8 19: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