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使德育产生实效—听班教授《学生发展与德育实效》讲座后的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6:5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使德育产生实效—听班教授《学生发展与德育实效》讲座后的体会
学校德育实效性,是指学校德育既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同时,又能真正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能以最小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最佳水平。德育实效性是德育工作关注的重心,是德育工作的归宿和目的。但现代的德育如何产生实效,实效是高是低?一直在困惑着我们。9月24日在这伴着秋雨的上午我们聆听了班教授的一场深入浅出,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知识,以文化学的视角剖析当代学生的问题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不但丰富了自身知识,提高了自身素养,为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更好地运用文化引领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方法。收获多多。
一.认识到影响德育效果的原因
班博士运用相关案例,讲解了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他们的活动、交往、接受的信息和影响是复杂多样的。给我们提出了要研究学生是什么?作为心理存在的学生怎样跟学生讲道理,从而给我们启发,了解了学生存在道德问题及我们德育成效高低的原困:(1)从学校教育环境来看,由于对学生人格尊重的不平等,或对学生多样性、差异性的认同不足,以及各种人际和谐关系的丧失,或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学校教育成了重知识传授教育,而轻了德育。(2)从社会环境来看,在社会转型期,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滋生,给学生的思想带来负面影响,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它给学校教育注入活力,带来生机,另一方面,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难题和挑战。给学校的德育目标、内容、方式、途径、手段提出了新情况和新要求。(3)从家庭环境来看,家庭的稳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但离异家庭、重组家庭、贫困家庭的现实存在,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我们意识到众多的因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明确教师的任务
班教授谈风论笑的例子道出了学校的生活没有缺乏德育的内容,而是需要研究什么样的德育.学生是以一种文化而存在,学生的文化是学生与教师发生互动的中介,我们只有在了解学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完美进行引导及教育。因此作为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气质特征,分析好学生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研究出学生是以惩罚与服从为走向、或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或以人际和谐为准也称为“好孩子”为取向、或以法律和秩序为准则、或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准则、或以普通的伦理原则为准则的六个阶段中的那个阶段特点。班教授给我们教师提出了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了解熟悉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特点是教师当务之急之任务,因为现实中不缺教师的爱心,而是缺乏了教师的爱能。了解学生的文化将是我们要关注的,这样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关心、安慰和心理调节,比苦口婆心式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我们做为教育工作者只有通过积极方式,了解学生,走进学生文化,缩小和学生的文化差异,同情孩子的感受,但不宽恕孩子的行为,才能使教育学生的效果最大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16:53:24 | 只看该作者

三.找到良好的对策
班教授还就当代学生在当今信息爆炸、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如何认识自我和表现自我所出现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了我们老师和家长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意识到学生表现出的很多问题都是心理层面的问题,继而出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道德化”、“道德问题心理化”的误区倾向,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组织设计德育内容,强调“小、近、实、序、趣”。具体是:坚持“小”,就是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抛弃“假、大、空”和“成人化”倾向;讲究“近”,就是力图德育内容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坚持“实”,就是要德育内容注意知行统一,注重养成教育,让良好的道德融入学生内心,成为学生良好的品德;坚持“序”,就是根据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道德基础制定层次化序列化的德育内容;讲究“趣”,就是要求德育内容生动、活泼。继而采用平行教育原则,关注同伴群体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一个很好的群体来影响每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学生,改变他的生态效果。
四.有了理性的思考
通过听了班教授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德育不仅仅只是课本那些印刷字体,不单单是那么死板僵硬的理论,不单单是老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千篇一律的复述,它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要学会用客观、科学的规律去认识了解他们、帮助引导他们。其实自由是责任和感恩的根基,一厢情愿的付出不是爱,爱的本质是对彼此关系的共同确认,我们要从无所不包的德育转向“抓大放小”,达到底线共识的德育。我们也发现在我们教育工作中有时能逼着孩子做某些事情,却无法让他们对所做的事产生责任心。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在理念上建立德育目标的信赖、责任、公平、关怀、善良、公德的“六大支柱”,在德育策略上坚持“三性“,第一、现实性。注重“生活德育”,把德育的现实目标和理想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又有发展的余地。第二、发展性。坚持与时俱进,解决德育滞后性问题,主动的追应社会的变化。第三、可操作性。依据学生德育水平的高低,切实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划分不同层次的德育,将一元化的德育目标确定为各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
听班教授的讲座虽仅有2个多小时,但班教授用他独有的讲授风格,深入浅出,案例、图、文结合,互动产生共鸣,理解明确了教师的任务在于首先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水平;次之通过儿童真正的道德冲突,向儿童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再者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主动接受比自己原有道德推方式更合理的推理方式;最后鼓励学生把自己道德判断付诸行动。优化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只有优化德育目标,使之具体化、层次化,且在德育过程的始终不但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在组织、管理好一切可能控制的环境与条件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形成合力,我们的德育工作必有成效,学生也必在我们的共同致力下改变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0: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