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8、7、6加几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好铺垫。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凑十法”有所了解,并能用这种方法计算9加几。因此,在课前进行适当的复习,对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巩固已学知识及学习新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学习简单的推理方法。 在教学例题8+5时,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同桌交流算法,比比谁想的算法最多等探索活动,给学生留有充分表现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而且计算的方法也得到了优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数字卡片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游戏:找朋友,将1~9这9张数字卡片发到学生手中,看看哪两名学生手中的卡片上的数字能凑成10,这两名学生就是好朋友。 口算。(课件出示) 8+2+4= 3+7+2= 6+4+3= 5+5+5=
先计算,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课件出示) 9+5= 9+8= 师:上面的两道题都是9加几,同学们看到这样的题目,都能想到先把9凑成10,再加上剩下的部分,说明大家对“凑十法”已经比较熟悉了,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这样的方法学习8、7、6加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复习10的组成、连加和9加几的算法,帮助学生回忆、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1页例2。 (1)引导学生在画面上收集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提问:跑在前面的有8个学生,跑在后面的有5个学生,要求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该怎样列式呢? (生汇报,师板书:8+5) 2.探究8+5的计算方法。 (1)动手操作,理解计算方法。 ①师: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并说给同桌听。(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②指名说出“凑十”的方法。 预设 生:8是大数,可以把8凑成10,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给8,与8一起凑成10,5根拿走2根还剩3根,10加3等于13,所以8+5=13。
(2)师:除了把8凑成10外,还可以把几凑成10?(生操作,交流汇报) (3)填写思维图,提炼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提问: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算一算8+6、8+4这两道题吗?(生计算后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5)提问:在计算9加几、8加几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可用凑十法。 不同点:9加几是把9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8加几是把8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2和几。 在计算8加几时,既可以“拆小数,凑大数”,也可以“拆大数,凑小数”。 3.探究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看来8加几同学们能自己解决了,那下面这道题呢?
(1)课件出示:学校运动会上,一(1)班学生参加的体育项目及人数如下。 60米跑 4人 50米托球跑 6人 立定跳远 7人 4×50米接力 8人 跳绳 5人 60米计算 6人 师:请你任意选择两条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把算式写出来。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你想计算哪道题?请把你的算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种开放式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既巩固了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又能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2页例3。 (1)指名读题目。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2.讨论交流,明确8+9的计算方法。
(1)提问:你是怎样计算8+9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 生1:我用“凑十法”,把8凑成10之后,再算10加7等于17。 生2:我先把9凑成10,再算7加10等于17。
(2)课件出示:填写思维图。 (3)提问:除了“凑十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讨论) (4)师引导:我们学过的哪道题也有这两个加数? 预设 生:9+8=17,9+8的加数和8+9的加数相同,得数也应该相同,所以8+9=17。
(5)提问:根据8+3=11,你能推想出哪道题的得数?(3+8=11) (6)讨论: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 3.小结:计算8、7、6加几,除了用“凑十法”外,还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我们学过的题目,更快地算出得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凑十法”和“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体验计算过程中算法的多样性。
⊙巩固练习 1.教材91页“做一做”1、2、3题。 2.教材92页“做一做”1、2、3题。 ⊙全课总结 这节数学课结束了,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学生畅谈收获,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布置作业 1.教材93页1、2、3、5题。
2.教材94页7题。 板书设计 8、7、6加几 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