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知识基础是11~20各数的组成,所以教学时先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为新知的铺垫,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在摆小棒时,不再指定每一小组必须摆什么,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摆。尊重学生的选择,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愿望,在动手中思考,在动手中探究,掌握数学知识。
3.注重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还提出:要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的学习。因此在教学新知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体会计算方法,并突出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实际操作,汇报结果时由学生自己评判,教师给予充分肯定,使其在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计数器 口算卡 学生准备 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数的组成。 从11~20各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来说说它的组成。 3.揭示课题。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也可以组成十几。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富有针对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摆小棒,列算式,明算理。 (1)学生操作:你能用小棒快速地在桌上摆出“13”这个数吗?要求使大家能一眼看出是1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为什么要这么摆? (3)看图列式:你能根据自己摆的小棒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指名板演) (4)反馈交流,形成板书:10+3=13 13-3=10
3+10=13 13-10=3 (5)结合小棒图说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6)交流算法:挑一道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生1:数小棒。 生2:数数。 生3:1个十和3个一可以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7)知识扩展:4人小组合作,在11~20各数中选一个数,用小棒像刚才一样摆一摆,并写出4道算式。 (8)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评价。 (9)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知道了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