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七夕的生活叙事 我的手工小馒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09: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的头条和朋友圈都被七夕“霸屏”,我倒是愿意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折腾出点不一样东西。毕竟,生活折腾着才会显得有趣。生活在不断挑战的过程中,才会发酵出独特的魅力。你也许会说,绕了这么大弯子,究竟是要干什么呢?哈哈,本人就是想在这个节日里尝试制作一款你们会认为极容易极接地气而我却觉得充满挑战的面食——手工馒头。

下面,就来图文并茂为大家直播本姑娘自编自导自演的《手工馒头成形记》吧。 (请暂时忽略我拙劣的拍照技术)

配料还是要给大家简单做一下介绍:三平瓢面粉(先别着急问我具体多大量,其实作为一个试水者,我偷偷地打电话问了一下麻麻,这是她日常蒸馒头的量),两大碗温开水(麻麻告诉我,这样有助于面团发酵),最后就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安琪酵母了(各大超市都是这货出没的身影,极好得手,另外说明一点,我买的是15g一袋的,根据这次面粉的比例,放了半袋,酵母和面粉的比例大概是1:20)。
         

第一步,和面。将一碗温开水倒入盆中,再倒入半袋酵母粉,搅拌使其溶解,时刻等待与“面粉”约会(大概静置10分钟)。十分钟后,加入两平瓢面粉(什么样的瓢,看图啊同志们,语文老师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没量的概念伤不起啊),“月老”我就用手将面团和融入酵母的水均匀揉搓,让它俩正式合二为一。如果感觉水不够,可在揉搓的过程中适量加入温水,不可一下倒入。注意,先大致将面粉揉成絮状,紧接着继续揉搓,初步成型的面团有些粗糙(此时,需要的是耐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揉面是一个吃劲儿的体力活儿,权当燃烧脂肪了),继续将它揉成软硬适中、光滑的椭圆形,这样反复揉制,是为了让面团更有弹性。(额。。。原谅此时满手面粉的我已腾不出手来拍照了)

第二步,发酵。将揉制好的面团放置在盆中,盖上盖子(密闭的容器可以加速发酵)。一般,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度左右,所以现在的季节常温下就可以,如果是冬天,估计就得加热了吧。由此可以看出,温度的高低与发酵的快慢息息相关。另外,酵母后面都有说明,发酵的时间以40-60分钟为宜。那么,判断面团发酵好的标准就是面团比未发酵前膨胀两倍,且呈蜂窝状即可进行下一步骤(如图所示)。
                          

第三步,揉面。将备用的那瓢面粉取拿来,抓一把面粉均匀撒在面板上(防止面团和面板粘连),再把发酵好的面团放在上面,边揉面边加面粉,反复揉搓,等到这些面粉都被面团吸收,将面团揉圆,软硬适中且表面光滑即可。当然,通过切开面团,如若观察其横截面无蜂窝状的气孔也是一个小窍门。
                              

第四步,塑型。把面团搓成粗细适中的长条,再以手掌握住面团的大小来下剂子(馒头大小可根据个人需要来控制),揉成圆圆的小馒头就可以了。本人介绍一款极易上手的小馒头速成小妙招:将剂子稍稍压扁,一个方形往内揉折,揉圆后用虎口的位置往内收,底部捏紧即可。
   

第五,二次发酵。让揉好的“小胖子”们原地待命十分钟左右,等它们发酵成比之前稍大,用手指弹一下表面,若能恢复原状,证明已经发酵好了。我们可以趁着这个空当,将蒸锅加入足量的水,上好笼屉,垫上蒸布,开火将水烧至温热,随时等待馒头光临就好了。
                    

第六步,上蒸锅。将发酵好的馒头一一码入锅中(温馨提示,一定要给每个馒头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这样蒸好的馒头才不粘在一起),开大火蒸20分钟“桑拿”,关火焖3-5分钟即可出锅。
                                   

哇!一锅香气扑鼻、洁白光滑、体态丰腴的七夕馒头就这样大功告成了!难掩喜悦之情,就洋洋洒洒记录下这个完美的瞬间,看图就知道,我的手工馒头还是挺对得起观众的。
           

再次感谢麻麻耐心的亲身传授!

个人感悟:

这次馒头的初尝试,自身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来一顿连半个馒头都吃不了的我今天一口气整了一个,真真儿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虽然撑到爆,但甜在口,乐在心,作为一个俗人终究是免不了享受五谷杂粮带来的饱腹之欲。

平日工作繁忙,少了许多柴米油盐的束缚,暑期闲下来的时光,我几乎和厨房结下了不解之缘,快要“堕落”成了一个“小厨娘”,但我更喜欢的是自己能以绵薄之力就给家人带去别样的快乐,别样的滋味,对于这样的慢生活,于我,也不失是一种绝佳的体验。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次馒头成型的过程,只有敢于尝试,经得了“揉制”,受得住“蒸煮”,才能收获精致的人生。

又如爱情,当“面粉”遇上“酵母”,只有通过“温水”才能融合,通过“揉搓”才能坚韧,通过“熏蒸”才能成熟。这样,两个看似不同的人才能通过磨合了解彼此,共赴白首。

我们都回避不了平淡的生活,那就尽量让我们活得有声有色。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才不会为生活所累,不是吗?

正如“心情颜色”老师给我的留言:只有自己精彩地活着,生活的精彩才会翩然而至。

最后,祝大家七夕快乐,爱情如糖,生活似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09:23:3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朱迪老师的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2 04: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