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对开放周中两位老师的授课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01:5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针对开放周中两位老师的授课反思
数学组    吴玲
在本次的开放周赛课中,我组的叶永海、李文强老师两位老师代表我组参加比赛。首先谈谈叶永海老师的《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这一节课。
上课一开始,叶老师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其定义?
问题2:你能举举你身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例子吗?
问题3:同学们的举例都给我们一种线面平行的直观印象.如何判定或说明这些例子中的直线和平面平行呢?
在复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请学生通过举例直观感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由此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判定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基于学生已有的对直线和平面平行概念的理解、通过对问题3的思考,使学生发现定义是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之一,但不易操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探寻简单易于操作的办法呢?此处也体现了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必要性.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了生活中的场景,如:日光灯与天花板的位置关系、教室的门、课本等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在引入课题的时候,提醒学生将空间问题转化成平面问题来解决(为定理的得出做了充分的铺垫)。在判断定理的讲解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先观察实例,再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增加条件,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判定定理水到渠成!并和学生一起分析定理中的三个条件。在例题讲解中,选取的是教材中的例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使学生更透彻的理解并应用定理。讲解完毕进行反思,总结规律:强调定理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判断平行常用三角形中位线及梯形中位线。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还是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基本上能知道直线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内容,会注意到定理中的三个条件一个都不能少。知道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一种是利用定义,一种是运用判定定理,而利用判定定理的关键是要去找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对于这条直线怎么找除了课本提到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学生能够把握从线面平行到线线平行的转化过程。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几大亮点:
一是从大量的生活实例当中直观感知线面平行,归纳总结出定理这一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很好的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为定理的得出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是例题讲解过程当中先请学生分析,说出自己的思路,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并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困难所在,随后给出证题过程使学生对比差别。例题的变式1能很好的将知识灵活应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01:54:11 | 只看该作者

三是练习2的处理,先共同分析,再请个别同学板演,能很好的发现学生表达错误,顺势讲解,使印象深刻。  
再谈谈李文强老师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这一节课。
该课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融教学内容于具体情境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复习旧知、新授学习,还是巩固训练都设置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感受到了直方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魅力和现实意义,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也体现“学数学,用数学”的新课程理念。
2.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本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统计图表的地方较多,因此,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直观、形象作用,制成动画播放,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既学到的知识,又受到了教育。同时也增大了教学容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分化重、难点,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课立足于学生已有知识,把教学重点和难点分解成了一系列探究性问题,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依次设计了步步深入的四次探究活动,在这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把知识的发现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只是积极的参与者、合作者和组织者。
在该课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则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8: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