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五册美术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1课 我驾神舟游太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
2.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
3.让同学在设计创作飞行器漫游太空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绘画或制作出一幅太空漫游图。
难点:有创意地进行飞行器的设计。
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准备蜡笔水彩画的工具,分创作组(4人一组),收集太空的有关图片资料
(教师)课件、范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太空飞行器的模型等
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
(1)世界上除了鸟儿会飞外,还有什么东西会飞?
(2)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
2.了解太空。
(1)同学分组交流自身事先收集的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
(2)教师补充小结并板书:宇宙飞船、宇航服、太空、星球。
3. 欣赏图片。
(1)提问:说说宇宙飞船的组成局部并简述其设计的注意点。
(2)教师小结,板书欣赏要点:①形状;②色彩;③结构;④其他因素。
4.同学创作。
(1)主题:我驾神舟游太空。
(2)提问:在太空漫游时你希望驾怎样的飞行器?穿怎样的宇航服?最想到哪个星球上去探险?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
(3)同学创作作品,教师指导。
(4)启发:①构思:与众不同,富有创意;②构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③创作:掌握技法,熟练表达。
5.作业讲评。
(1)同学展示自身的作品,同学互评。
(2)有时间的同学进一步修改作品。
6.课外作业。
(1)收集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
(2)准备小组创作竞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 创作小组内商讨创作方案
(教师) 有关绘画和手工的资料工具
教学过程
1.强调要点。
(1)事先商量好分工情况。
(2)各小组在30分钟内创作一幅作品。
(3)把大家对漫游太空的感受在创作中具体地表示出来。
2.同学制作。
(1)主题:体验太空。
(2)准备:交流2分钟,布置好分工。
(3)建议:①注意平安;②要有创新;③结合未来发展方向;④最好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
3.教师指导。
教师在构思、构图、技法和同学的合作方面作指导。
4.展示作品。
让各组代表上台发言,并互相评价作品。
5.课外拓展。
(1)要求各班进行作品展评。
(2)举办有关太空知识的讲座。
(3)鼓励对太空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深入探究太空的奥妙。
教后小记:
第2课 我们爱劳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同学的观察、表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揭题。
教师引导同学欣赏书中作品《夯歌》、《拾穗》,
设问:欣赏了这两张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课题《我们爱劳动》。
2.讨论研究。
(1)欣赏书中第5页的4幅示范图,小组内讨论:画中的劳动者是怎样的动态?
(2)交流讨论意见,教师小结:人体运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
(3)同学模拟某一劳动动作,其余同学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变化,教师适当示范动态线。
3.作业要求。
尝试描绘自身从事过的劳动。(本课时完成人物的描绘)
4.交流评价。
同学介绍自身的创作意图,同学互相评价并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褒扬提示。
教师褒扬上节课人物动态表示好的同学创作作品。
2.欣赏启发。
(1)欣赏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教师小结:选择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可以使画面达到传神的效果。
(3)小组活动:欣赏分析同学作品,讨论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示主题的?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示方法?你认为这些同学作品哪些地方处置得特别好?
(4)汇报交流,教师小结:除画出自身劳动时最典型的动态外,还要画出当时使用的工具以和周围的环境等。色彩的使用也应突出主题。
3.作业要求。
将上节课的作品继续添加劳动的工具和周围的环境。
4.同学创作。
教师提示同学注意色彩的运用也应突出主题。
5.交流评价。
展示同学作品,同学互评。
6.教师小结。
建议同学课后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和的劳动。
教后小记:
第3课 绿化家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学会用绿色装扮家园、社区。
2.学习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示各种树的外形,感受不同树的造型美感。
3.让同学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剪纸造型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和学习折剪纸材树,培养同学有爱绿护绿的兴趣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难点:掌握折剪树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收集山林绿化、绿色家园的摄影图片,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
(教师)收集有关绿化家园的图片、海报,制作成课件,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1)看图谈感受,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与同学课前收集的绿色家园摄影图片欣赏相结合,直观感受绿色的美。请同学讲讲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了解植树绿化的价值,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说说植树节的由来和时间。 提问:3月12日是什么节日?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
(3)揭示课题《绿化家园》。
2.探究新知,学习对称剪方法。
(1)教师出示一张绿色的纸,提出问题:一张彩纸怎样才干变成一棵树,用什么方法?
(2)同学得出结论:以彩纸做资料,用折、剪等方法,可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
(3)教师示范用对折法剪“树”。
强调先沿对称轴画半棵树,再剪。
(4)同学试着剪纸。
(5)认识不同树的外形特征。
看课件《各种各样的树》,说说你能识别哪些树木,说出他们的外形特征。
(6)分组讨论:剪纸的树形可以有哪些变化?
(7)小结。
3.学习用四连折法剪树。
4.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创作,集体创作纸贴画《美丽的大森林》。
(1)创设情境: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图片。
(2)同学分组,集体创作用折剪方法剪树,然后粘贴在黑板上或长卷纸上,组合成美丽的大森林。教师巡回辅导。
5.作业展示,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纸盒、彩纸、彩泥、剪刀、胶水、彩笔
(教师)纸盒、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提问: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示各种树的外形特征是个好方法。想一想,还能用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2.分组讨论并创作:用不同的资料表示各种外形的树。
3.汇报展示,相互交流。
4.小结:用折、剪、捏、拼等方法,可以将卡纸、彩泥等资料,塑造成各种各样的树。
5.讨论家园建筑的表示方法。
6.同学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纸盒、卡纸的交叉组合,设计制作“小小家园”、“小小社区”,并用各种资料的“树”进行绿化。
7.展示评价。
展示同学作品,师生一起评价。
教后小记:
第4课 立体造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感受立体构成的美感。
2.在学习中知道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进行纸立体构成练习。
3.进一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对立体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纸的立体造型方法。
难点:使纸立体造型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课件、示范用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激趣。
(1)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形式的(包括写实的和笼统的)城市雕塑。
(2)同学交流欣赏体会,获得对雕塑的感性认识。
(3)教师小结:雕塑是一种立体造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很大,好的雕塑可以让城市增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立体造型》。(板书课题)
2.了解感知。
(1) 教师课件展示笼统雕塑作品。
(2) 同学欣赏讨论:作品表示了什么主题?用了什么资料?运用了哪些技法?
(3)教师小结:笼统雕塑运用了线、板、管等资料通过卷折、组合、粘贴技法进行表示。这种将形态要素依照一定的法则发明出实际占据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的造物活动我们叫做立体造型。立体造型有线、面、块等多种形式。
3.欣赏研究。
(1)小组内欣赏交流:教材中的立体造型作品是如何构成的?
(2)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平面的纸材构成立体形状?
(3)教师适当示范纸圈、纸管和纸块面的制作。
4.尝试练习。
请同学试着将平面的纸材变成立体形状,比一比谁变出的形体多。
5.交流评价。
褒扬纸立体形状做得又多又好的同学;集体讨论,解决制作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各种色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课件、示范用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感受。
教师出示各种纸立体造型作品,同学欣赏感受其魅力。
2.自主探究。
教师将纸立体造型作品发放到各小组,请同学分解并再重新组合,理解构成的形式和规律。
3.提示启发。
教师提供几种构成范例请同学欣赏后谈谈各自的设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4.创作表示。
(1)要求:用纸进行立体造型,要求有自身的特色
(2)教师巡回辅导,提示同学正确使用剪刀,大胆表示
5.展示评价。
同学介绍自身的作品,师生一起评价,选出“最佳作品”、“最佳创意”、“最佳工艺”等奖项并颁奖。
6.拓展延伸。
建议同学将作品摆放在学校里合适的地方,美化学校环境。
教后小记:
第5课 自行车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自行车的演变过程、自行车的造型特点和功能作用。
2.通过对自行车的绘画、设计,提高造型表示能力。
3.感受工业设计美,培养同学的探索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画自行车。
难点:激发同学的想象,完成个性化的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油画棒、水彩笔、记号笔、中国画颜料、水粉笔等绘画资料可任选一种
(教师)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
教学过程
1.感受体验,分析讨论。
(1) 组织全体同学到操场上课,教师请会骑车的同学骑一骑自行车。
(2) 讨论:①为什么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在行驶时不会倒?②自行车由哪些局部组成?(车轮、车座、车把、车铃和车身)
2.欣赏图片,学习探究。
分小组,看课本第10页,说一说:自行车是怎样设计出来的?早期的自行车怎样演变成现在的自行车?
3.同学作业。
对照刚才骑过的自行车,画一辆自行车或有关自行车的场景画。
4.作业展评。
鼓励同学大胆展示、介绍自身的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油画笔、水彩笔、记号笔、中国画颜料、水粉笔等绘画资料可任选一种
(教师)优秀同学作业、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
教学过程
1.佳作欣赏,导入新课。
⑴展示上节课优秀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⑵揭示课题:设计新式自行车。
2.师生讨论,学习探究。
⑴新式自行车从哪些方面去设计?引导同学讨论。(从自行车的造型、色彩、轻便、用途等方面进行改造设计。)
⑵发挥同学想象,开展个性化自行车的设计。教师巡视辅导。
3.作业展评。
(1) 请同学谈谈自身创作的思路、自行车的个性特征和给自行车取的名字。
(2) 引导同学评选“最喜欢的自行车”,说说选择理由。评选“最佳设计师”。
(3) 举办优秀作业展览。
教后小记:
第6课 四季歌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示四季的不同特征。
2.培养同学运用适合自身的绘画工具、资料表示四季,学习给诗配画或画配诗,体会画画与作诗互相融合的感觉;能用色彩表示四季的象征景色,进一步培养同学的色彩表示力和综合发明能力。
3.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同学探究四季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四季的特点,进行四季的诗配画或画配诗创作。
难点:画出四季的象征景色,能够在创作时表达自身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蜡笔水彩画等工具、探索春季的秘密(花、叶等)、收集有关四季的资料
(教师) 范画等
教学过程
1.交流发现。
(1)提问:你心中的四季是怎样的?
(2)交流在一年四季中花、草、树等景物的变化特点。
2.欣赏范画。(名作或师生范作)
(1)出示范画,提问:画的是哪个季节,你怎么知道?
(2)比较各季节范画的画面区别。
(3)教师小结。
3.同学创作。
(1)让同学选一个自身喜欢的季节进行创作。
(2)建议:要抓住这个季节的主要事物和色彩特点。
(3)同学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业评价。
(1)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讲评。
(2)同桌参考教师提供的评价规范进行互评。
(3)评价规范:①作品是否体现季节特点;②作品是否更大可能地发挥工具资料的特性;③作品是否在构图、意境的表达上富有创意;④作品是否表达出自身的独特感受。
(4)同学修改各自作品。
5.小结拓展。
收集有关四季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蜡笔水彩画等工具、收集有关四季的诗词
(教师) 诗配画的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深入交流(1)再次交流有关四季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教师小结,明确目的:本节课要完成一幅诗配画的作品。
2.分析范作。
(1)出示诗配画的范作。提问:你发现这幅作品的诗意与画之间有什么联系?画中季节的象征性景物是什么?
(2)师生一起分析范作。
(3)教师小结诗配画的特点。
3.尝试创作。
(1)让同学讲讲自身准备为哪句诗作画。(文字资料没收集到的同学,教师可以为其提供相关诗句。)
(2)同学创作,教师指导。
4.评价作品。
(1) 同学自我评价与互评相结合。
(2)展示作品:评出具有意境的作品。
5.课外拓展。
设计四季故事,进一步探索你喜欢的季节的特点。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选用蜡笔水彩画或钢笔水彩画,水粉等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
1.回顾总结。
(1)师生一起总结上节课所学的诗配画的特点。
2.欣赏佳作。
联系大自然的美景和图片(包括象征色彩的图片)进行赏析。
3.畅谈感想。
同学间互相讲述四季的特点和色彩特征。
4.创作作品。
(1)主题:画出四季的象征色彩。
(2)技法:运用蜡笔水彩画、钢笔水彩画、水粉等形式作画。
(3)配一句或几句表达自身感想的话或诗歌。
5.课外拓展。
设计四季故事,进一步探索你喜欢的季节的特点。
教后小记:
第7课 美丽的孔雀
教学目标:
1.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设计花纹或花边。
2.学会用点、线、面组成花纹图案,感受图案的装饰美感。
3.培养同学对美术设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点、线、面元素设计绘制美丽的花纹或花边。
难点: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设计花纹或花边。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同学)水彩笔、油画棒
(教师)视频素材、课件、画笔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播放视频: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扮演的孔雀舞。
猜猜:艺术家通过舞蹈语言表示了哪种动物的特征?
问:你喜欢这样的艺术表示方式吗?请同学模仿孔雀的造型,在音乐《金孔雀轻轻跳》中进行舞蹈扮演。
2.出示课件,通过欣赏不同形式表示孔雀的艺术作品,同学评说其不同的美感。(有绘画的、舞蹈的、演唱的、图案的、雕塑等多元化形式。)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根据孔雀的花纹特点学习设计图案。(板书)
4.研究花纹图案的设计方法。
(1)请同学在生活中找出一些有趣的花纹图案。
(2)讨论:图案中运用了哪些设计要素?
造型方面:重复、聚散、大小、叠加等组合方法,体验不同的美感。
色彩方面:强对比、弱对比等用色方法。
5.小结:用大小不同、粗细不同、方向不同的点、线、面进行有秩序地排列,可以发生不同的美感。同时搭配和谐的色彩,更是锦上添花。
6.教师示范。
教师范画,说说其运用的方法。
讨论研究:还可以用哪些不同的表示方法?
7.同学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8.作业展评。
用设计的图案装饰熟悉的生活用品。(师生制作一些镂空的生活用品造型模板,将同学设计的图案作品衬于模板之后,感受图案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评价的方式: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
教后小记:
第8课 山外有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全国各地各种名山大川的图片,感受山的造型之美。
2.了解简单的浅浮雕知识,尝试用各种纸材,学习撕、剪、拼、贴等纸造型技法,表示重叠的山峰。
3.进一步认识大自然,培养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带来的不同美感。
难点:用立体纸造型表示重叠的山峰。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同学)收集中国各地名山的摄影图片,纸材、剪刀、双面胶或胶水
(教师)课件、彩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启发谈话。
(1)出示有关黄山的图片和画作:说说自身的感受以和对黄山的认识。引入话题,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兴趣和欲望。
看图提问:你们去过这美丽的地方吗?这是哪儿?(黄山)
(2)出示黄山其他景点的图片,同学谈谈感受。
(3)说说自身熟悉的山区景色,谈谈印象深刻的景点。
(4)小结:各地的山都有不同的美感。
2.揭示课题:用纸造型表示重重叠叠的山。
3.示范制作,讲授纸造型的创作方法。
(1)边示范边讲解纸造型的制作步骤。
(2)讨论如何组合纸造型山,感受不同的美感。
(3)学习重叠排列的方式。
4.观察分析,交流表达。
(1)出示课件,播放全国各地的名山图片。
(2)欣赏美景,感受不同的美感。同学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自身的感受。
教师小结:不同的山景都可以用纸造型的方式表示。
5.同学创作,表示创意。
(1)利用不同纸材的特点,设计制作纸造型山。
(2)选用不同的色纸进行创作,注意色彩的搭配。
6.作品展示评价。
可以将作品放置在盆中,添加植物装饰,进行点缀美化。
教后小记:
第9课 灵壁奇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灵璧奇石的欣赏,感受自然美。
2.利用石头、颜料和其他资料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
3.培养同学珍惜自然资源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同学创作、表示的欲望,提高设计、制作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进行石头造型设计、制作。
难点:石头造型的新颖和富有美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同学)搜集各种形状的石头、铅笔、彩色水笔、水粉颜料、毛笔、笔洗筒和生活中的废旧资料等
(教师)石头造型作品、AB胶或502胶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 欣赏教材中的灵璧奇石图片,感受奇石自然美。
(2) 揭示课题:《灵璧奇石》。
今天,同学们带来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老师也带来了用石头制作的作品。(出示教师范作)大家来说一说:老师是怎样把石头做成这么好看的小动物的呢?
2.深入研究,分析归纳。
(1) 老师分解石头小动物:身体——石头形状有很生动的动态;
耳朵——两块小小的石头;
尾巴——独特的石头。
(2) 把其他卵石作品分发到各小组,供同学继续研究、学习。
(3) 归纳卵石动物的造型特点。(夸张、概括又极具变化)。
3.同学创作。
请同学拿出自身所带的石头,进行卵石艺术品的发明。
(1) 设计构思——可以从较大的石头入手,也可以多块石头加以组合,对石头的原有形状加以想象。
(2) 固定——确定作品造型后将石头之间用AB胶或502胶固定。
(3) 装饰——根据表示需要,用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制,也可以用实物,如铜丝、毛线等加以装饰。
教师和时为同学提示、指导。鼓励同学发挥想象力,大胆发明。
4.欣赏交流。
请同学说说自身作品的特色与想法。谈谈在创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5.课后拓展。
在周末或假期,同学们可以和家长亲一起到大自然中找一找造型独特的石头,并进行艺术创作。
教后小记:
第10课 飞流直下三千尺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瀑布的知识。
2.培养同学对瀑布等自然景物的观察能力,学习用线条的疏密变化、明暗对比等方法来表示瀑布。
3.启示同学维护水资源,进一步培养同学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用不同的线条和明暗对比如法表示瀑布。
难点:画出瀑布的特征和美的感受。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同学) 收集有关瀑布的图片、诗歌,不同质感的绘画用笔
(教师)课件、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欣赏瀑布。
(1)播放课件:欣赏世界上有名的瀑布。提问: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播放课件:欣赏有关瀑布的古诗,并提问:你感受到什么?
(3)播放课件:有关瀑布的画作。
注意点:
①构思—— 表示心中的想法;
②构图—— 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③表示—— 线条有魅力,明暗对比和谐,有一定的意境。
2.述说感受。
(1)说说:以“我是瀑布,我是流动的水”为主题进行一分钟说话练习。
(2)小结,教师提出创作的注意点:依照建议的要求进行创作;注意线条的疏密、节奏和粗细等;要求配上诗歌或散文或自身的感悟等;创作主题要明确,将瀑布的山石颜色画深,以突显瀑布形状。
3.同学创作。
(1)主题:我心中的瀑布。
(2)同学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结评价。
(1)同学自评、互评作品。
(2)展示作品。
5.课外作业。
(1)课外观赏家乡的瀑布,拍摄一些瀑布的照片;
(2)收集有关瀑布的诗歌、散文等;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瀑布的成因。(外出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家长或老师陪同。)
教后小记:
第11课 字的创意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字体装饰艺术的特点,学习字体设计方法,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动身,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联想和变形,创意出美观形象的美术字。
2.从设计和创意美术字的过程中,发展同学的形象思维,使同学充沛体会美术与自身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用美术语言表达思想,提高审美文化素养。
3.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和构成,感受汉字的微妙和艺术魅力。增进同学对祖国优秀保守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汉字的历史,掌握美术字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对同学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抓住字义、字形、结构等汉字基本特征,灵活、合理地进行变体,使原字体变得更形象、美观、活泼,达到创新的目的。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常用作画工具。收集各种商标、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
(教师)准备宋体、仿宋体、新宋体三种美术字和分解宋体、黑体美术字的基本笔画的挂图,教师范作,变体美术字的图片
教学过程
1.欣赏范作,导入课题。
(1)欣赏教材上的变体美术字或教师的范作,(可以是招贴广告中的文字剪贴)并进行分析、讲解,从而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2)欣赏一幅毛笔书法作品和一本书的封面文字,进行比较,说说文字的功能和用途。
2.了解历史,了解古汉字。
(1)出示或书写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猜一猜它是什么字? (如:日、月、山、水、草、木、鱼、牛、鸟等字。)
(2)书写、讲解这些文字的变化过程。
(3)教师可以在宣纸上用毛笔书写几个不同字体的汉字。如:篆书、隶书、正楷、行草、宋体、黑体等。
(4)引导同学说说自身的体会和对汉字艺术的理解。
小结: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自5000年前仓颉造字的传说开始,到3400多年前殷商时期在龟甲和动物胛骨上刻写的“甲骨文”,再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汉字篆、隶、行、楷、草不同字体的演化,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书法艺术,成为中国造型艺术宝库的瑰宝;从古到今,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字的演化还直接促进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在当代出版印刷中应用最广的两种字体:宋体和黑体字。
3.研讨创意,感受创意。
(1)请全班字写得最好的同学到黑板上书写几个简单的汉字。(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好了方框,要求同学将字写入框内)
(2)介绍、演示宋体和黑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和变化过程。导入宋体和黑体美术字学习,重点对笔画、结构和同一组字的大小统一、笔画粗细统一等作详细介绍。
学习方式的指导:“你发现这种字体有什么特点?”引起同学考虑、讨论与观察,尤其让同学感受美术字的规范性和装饰性的特点。以“永”字为例、出示不同字体的范画。
①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②仿宋体:挺直、秀丽,笔画横直较细,起笔、收笔都有明显的顿角。
③ 黑体: 笔画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3)讨论、小结。
美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有着整齐、 醒目、美观、易认的特点,是开展宣传、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 如横幅标语、黑板报、墙报、会场安排、展览会, 以和商品包装和装潢,各类广告、 报刊杂志和书籍的装帧上等都离不开美术字。
4.欣赏范作,分析比较。
(1)出示两个字,研讨判断哪个是黑体、哪个是宋体字。
(2)介绍不同字体在电脑设计中的应用。
(提示:教师可以根据同学提问或直接逐一介绍印刷品中的各种字体。)
5.作业练习,体验创意。
(1)书写一个宋体和一个黑体字。
打格:根据应用场所的需要,确定字的大小和形状。一般同学容易忽视打格子,因此,此步骤应强调。
布局:美术字的布局首先要了解字体的组织结构和基本笔画的特点。布局时应根据每个字的组合结构,划分各局部的比例。
定骨架:用单线划出字形,用笔要轻,笔迹宜淡。
双勾字形:笔画要统一,按骨架的位置画出笔画。
填色:按需选择颜色,填色一般先画轮廓,再在中间填色。(提示:也可以写一下这两种字的基本笔画。)
(2) 同学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作业师生评价。
(1)作业展评。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对照“笔画形状是否统一,结构是否稳妥,文字在格内是否满格,大小一致”的要点,一起评议优劣。
7.课外拓展、延伸。
(1)收集各种商标、招贴、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图片。
(2)提供探索性的主题: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和起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同学优秀作业,范作,广告招贴、商品包装、报刊标题等剪贴图。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欣赏比较。
(1)出示同学作业,总结前课学写宋体、黑体美术字的情况,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以鼓励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2)出示各种变体美术字挂图,让同学观看、比较它与宋体、黑体美术字的异同。
(3)教师小结:变体美术字是在宋体美术字、黑体美术字的基础上,把笔画、字形作了改变或夸张,使其更具装饰性的一种字体。书写时根据文字的内容,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字形、笔画、结构进行巧妙的艺术处置,使之具有多样的自由变化和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强化文字的精神含义的目的。
2. 小组讨论,研究创意。
(1)研究美术字的写法:
讲演结合,先说明变体美术字的实用意义。按课本所示的三种常见变化规律,讲授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设计和书写方法。着重提出:笔形的变化,讲究实用性、可读性、艺术性等。
(提示:在讲解变化的方法时,为更能吸引同学的兴趣,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冷饮店的“冰”字,或让同学自身进行联想。)
(2)板书:特点:生动活泼、趣味性强。
用途:多用于广告招贴,商品包装,报刊标题,书籍的书名等。
3. 寻找内容,设计构思。
(1)引导同学对课本字例作评议,以拓宽同学对文字创意设计的思路。
(2)研讨文字中其中一个笔画变化的情况:找一件物品替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16: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利用直尺、水彩笔等工具,在“火”、“果”、“雨”、“日”中任选一例,设计并绘制成变体美术字。)
4.同学创作,巡视指导。
(1)选一个字或一个词,如“美”或“浪花”等,根据文字的内涵来构思创意的形式,体会变体美术字的适应性。
(2)同学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结拓展,保管作品
(1)自身评:让设计好的同学上讲台说说自身的设计思路、方法、过程。
(2)师生共评:对能写出有创意的美术字的同学给予鼓励。
(3)保管同学作品。
(4)课后收集各种商标、招贴、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图片。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同学优秀作业、范作、各种板报、招贴、宣传广告、商标等挂图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欣赏同学的作业,讲评优秀的创意设计作品,并由此进行启发、引导。
(2)提问:你认为字形创意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字的创意设计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
让同学欣赏课本内范例和课件范例,启发同学进行美术字变形、装饰、色彩、美化的思维。
(3)小结。
2.创意分析。
(1)欣赏美术字在商标、招贴中应用的范例。
(2)讨论分析商标和招牌的创意。
(3)小结:有创意的美术字能吸引人,其生动性和趣味性很强,装饰效果很好,有些美术字自身就是一幅图案。
3.表示发明。
作业练习:设计一个报头或题花、或封面文字设计、或广告招贴、或商标文字设计、或招牌设计等。
4. 创作辅导。
同学作业设计开始,进行针对性指导;对有新意的设计进行褒扬,以此进一步启发其他同学。要求:字型变化有序,装饰美观。
5.互动评价。
(1)自身评:介绍作品的创作过程。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6.小结拓展。
(1)了解和关注电视、影片中的动画文字创意设计。
(2)保管同学作品。安排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
教后小记:
第12课 图形联想
教学目标
1.欣赏图形联想的图片,初步了解图形设计的基本知识。
2.能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设计、组织画面,提高发明能力。
3.引导同学在观察、联想等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图形发明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同学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体验图形的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难点:图形的联想和画面的组织。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可自由选择彩色水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签字笔等
(教师)范例、浅色卡纸(32开)
教学过程
1.引导游戏。
比一比:谁的圆形变化多、添画妙?
教师小结:经过我们精心的考虑、大胆的想象,单纯的圆形可以变出这么多有趣的图形!
板书课题:《图形联想》。
2.方法指导。
(1)由老师示范最基本的联想方法:在基本形上巧妙地添加少而精的图形。
(2)给出帆船图形,鼓励同学自由联想。?
3.欣赏启发。
通过欣赏教材中悉尼歌剧院、水杯、尺子、鸭子的联想图片等,启发同学对图形的发散性想象思维。
4.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自选一个图形,大胆添画成一组有趣的联想图。
比比谁想得多,想得与众不同,想得有趣。
(2)同学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
(1) 请同学分别上台展示自身的作品,并对联想的方法加以说明。
(2) 欣赏完同学的作品后,评说自身最欣赏哪一件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收集自身喜爱的图形资料,带齐绘画工具。
(教师)搜集各种创意图形资料、范画和同学的优秀作品,准备好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宁情绪。
2、欣赏与感悟。
(1)欣赏、讲评上节课的同学优秀作品,鼓励同学画出有自身特色的画,鼓起同学的作画兴趣。
(2)展示创意图形,分析其特点。
提问:喜欢哪一幅画?画面的创意特色是什么?
小结:创意图形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给我们全新的形象思维。
3、考虑与想象。
(1)出示各种创意图形让同学仔细观察、联想。
(2)提问:你联想到了什么?让同学采用小组接龙方式回答。
(3)每小组分发几个图形,请同学进行小组研讨、考虑。
小结:同一图形,因为不同角度的观察、不同形式的大胆联想,给图形带来了神奇的变化。
4、作业与辅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身喜欢的图形,依据观察和想象,画出一组与众不同的联想图形。
老师巡视中多鼓励,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发明力。
5、评价与延伸。
把同学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个图形联想园。并引导同学扮演设计师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鼓励同学课后进行图形联想创作。
教后小记:
第13课 图形拼摆
教学目标
1.平面构成设计的基础知识,使同学初步理解基本形的概念、构成,以和基本形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的意义。运用形象与空间关系的规律,设计出新颖的图案。
2.学习用分割、组合的方法获得基本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巧妙组合、色彩搭配,完成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培养、锻炼同学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笼统思维。
3.通过动手拼摆、操作,使同学初步了解分解构成的原理,增强设计意识,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同学的操作、观察、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同学能自由、大胆、巧妙地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组合,运用接触、覆盖、透叠、分离、等变化方法构成各个不同的基本形。培养同学的造型能力、笼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掌握基本形的构成方式和笼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同学创新;“正形”与“负形”的相互转化这一平面构成形态的发明与表示的基本手段。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蜡笔、水彩笔,画纸,尺子,各种基本图形的硬纸片学具(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圆形等)
教师:课件,平面构成作品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请同学说说自身认识的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圆形等。同学边说,老师边画出来,或用课件展示。
让同学在彩色纸上画出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并用剪刀剪下。(提示:将各色彩纸叠在一起来剪,可以一下子得到很多相同的图形。)
圆形、方形、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它们能组成许多不同的形状。请同学以小组的形式(或个人)把剪下的图形随意组合成一幅画。
同学上台演示。揭示课题:《图形拼摆》。
2.引导欣赏,拼摆游戏。
(1)欣赏作品和生活中有基本形排列的画面图片。(如:花布、拼花地板、地砖等。)
(2)基本形通过排列可以构成各种图形,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的实例。(提示:各国的国旗、商标、奥运会五环标志等。)
(3)同学考虑、讨论、回答。把剪好的图形进行随意的拼摆游戏。
在拼摆过程中,引导同学发现基本形组成的许多奇妙的图形。
3.联系生活,激发创意。
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而成,请大家想一想,找一找,都有哪些?
同学考虑、讨论、回答。在回答时最好能具体说出物体的哪个局部像哪种图形。(提示:如房子的房顶像三角形,房门像方形;乒乓球拍像圆形和方形组成。)
4.传授方法,创作表示。
(1)引导同学拼摆出两个基本形所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引导同学了解平面构成中基本形与基本形相遇时出现的接触、覆盖、透叠、分离、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情况。)
(2)出示课件:引导同学发现图形构成中的“形”与“地”的关系,提供创作的建议。
(3)鼓励同学还可以用彩色笔随意画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而成的画面,涂上自身喜爱的颜色。
(4)提出作业要求:
①用基本原形进行有趣的变化,将获得的基本形画在作业纸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要求:形象新颖、绘制工整。
②用彩纸剪贴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成生活中的物体,(或者将多个相同的基本形通过组合成不同的图形,)创作出一幅漂亮的画面。
③利用形与地的关系构成新颖图形。
(5)同学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让大家猜猜看表示的是什么主题。互评作业。
(2)选出优秀作业,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示自身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色彩的表示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同学课外的研究拓展活动:寻找并收集生活中有关基本形组合构成的商标或图形实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剪刀,胶水,彩纸,七巧板学具(玩具)
(教师)七巧板教具,范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大家玩过七巧板吗?谁能用七巧板拼摆一个图形?教师出示七巧板的课件并演示。同学拼摆,讨论。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发明,19世纪初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达,被称为“东方魔板”……
(简单地介绍七巧板的来历,激发同学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探究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小结:将一个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几个形状后,可以重新拼成多种图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构成的这个原理。
2.欣赏激趣,启发思维。
(1)展示一张平面构成图形,提问此图是怎样制作的?
(2)教师演示“分解”与“构成”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4:16:00 | 只看该作者

①出示圆形,将它沿直径分割成两个半圆,再将分割成的两个半圆在演示板上作各种不同的组合,并把每次组合成的新图形画在黑板上。
(也可以选择长方形作为“母体”进行分解三次,重新组合发生新的形态。)
分解法:对称分解,十字分解,整形分解。
②请同学练习变换构成的方法:分离、翻转、错位、连接
组合法:分离式,左右置换式,同向式,相接式,万字式,口字式,十字式,嵌入式等。
小结:将基本形加以分割并重新组合,可获得众多的图形。
3.巩固新知,启发发明。
(1)象形物品的分解构成:
展示两幅范画(熊猫和热带鱼),让同学分辨原始“母体”的形态,以和分解的次数。
(2)笼统几何的分解构成:
展示两幅范画(方和圆),让同学分辨原始“母体”的形态,以和分解的次数。
(示范作品详见相关资料)
4.作业练习,拼摆创作。
(1)作业要求。
①分解次数不宜过多;
②构成时不得重叠或舍弃;
③作品可随心所欲地发明,但必需创新。
(2)同学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强调同学在切割纸张时注意平安!)
5.作业欣赏,评价深化。
(1)同学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褒扬与肯定。
(2)选出代表性的同学向全班展示自身的创作过程,谈构想。
(3)小结本节课内容。
教后小记:
第14课 黑白撕贴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黑白撕贴画的艺术特点,了解黑、白、灰关系的基本处置方法。
2.通过撕撕、贴贴,学习黑白撕贴画的基本制作和表示方法,提高同学对撕贴画的兴趣。
3.培养同学养成有条理的学习、制作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正确的撕贴程序。
难点:撕贴图形的过程中合理处置黑、白、灰关系。
课前准备
同学:32开、16开大小的白卡纸,废报纸,胶水等
教师:各种废报纸若干,收集黑白画图片,胶水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宁同学情绪。
2.演示范作,引入课题。
你见过黑白画吗?画面是怎样的?
老师这里有几幅黑白画,好看吗?看一看,它与彩色的画有什么不同?
你见过撕贴画吗?了解撕贴画的制作过程吗?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黑白撕贴画》。
3.范画分析。
黑白撕贴画有什么特点?(废旧报纸撕贴,黑、白、灰层次分明,有独特的美感。)
欣赏教材上的优秀作品。
4.示范制作。
(1)分析图像结构特征,撕出各局部。
(2)摆放图像,局部调整。
(3)按次序由下而上进行粘贴。
(4)添加背景。
5.作业要求。
撕贴一幅自身喜欢的黑白画。
对撕贴得快的同学可要求将纸的正反两面都贴上图像;完成作业后要求同学将废纸装入废纸盒中,坚持桌面整洁。
6.完成作业后,让同学进行小组评、全班评,评出优秀作品予以展览。
教后小记:
第15课 自制棋子
教学目标
1.了解棋文化,培养同学对历史悠久的棋文化的热爱之情。
2.激发同学的兴趣,鼓励同学设计、制作立体的棋子。
3.提高同学对立体造型的感受、设计和表示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对棋子立体造型的观察、设计与表示。
难点:对棋子不同角色特征的掌握与表示。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泥巴或橡皮泥、水粉颜料、雕刻工具等,收集有关棋文化资料
(教师)尽可能收集各种棋的图片资料、范作、各种制作工具和资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安宁同学情绪。
2.揭题。
这是什么?出示棋子。揭示课题:《自制棋子》
3.引导考虑。
(1)你喜欢下棋吗?喜欢下哪种棋?
(2)下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顽强冷静、机智勇敢的意志品质……)
(3)你印象中的棋有哪些棋子组成?
使同学认识将帅、兵卒、车马炮和棋盘等。
(4)你知道棋的来历吗?引导同学感受棋文化。
4.引导探究。
(1)书上的棋子在造型上有哪些特点?
先让同学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大胆地说出棋子的造型、色彩特征等。
(2)让同学尝试制作自身喜欢的棋子。相互评点、交流感受。
(3)欣赏大师和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不同资料和不同的表示方法。
5.作业要求:选择自身喜欢的资料,表示独一无二的棋子。
6.同学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1)棋子的整体造型;(2)表示方法;(3)个性体现。
7.展示同学作业,请同学谈谈自身的创作思路,再让同学评议,教师小结。
8.延伸局部: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棋子吗?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尝试。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泥巴或橡皮泥、水粉颜料、雕刻工具等,收集各种棋盘
(教师)尽可能收集各种棋和相关的图片资料、各种制作工具和资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收集情况,安宁同学情绪。
2.相互欣赏。
把同学优秀作品予以展示,一起研讨成败得失。
3.相互介绍。
让同学出示自身带来的棋,介绍下棋的技法。
4.引导游戏。
(1)你会下棋吗?你了解下棋的规则吗?怎样才干做到既快乐又文明?
(2)同桌相互竞赛,再比出小组冠军,接着比出班冠军。
(3)班冠军与老师进行竞赛,将气氛推向高潮。
5.小结延伸。
(1)先让同学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感受,选出最好的棋的设计,并大胆地提出修改建议。
(2)鼓励同学课后再去尝试制作自身喜欢的棋。
教后小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9: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