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前的一个午后,看电影频道播放《草房子》,那种氤氲着青春成长时淡淡的忧伤与苦涩,那种在贫穷苦难面前少年们所展现出的坚强与人性美,成为我心中挥之不去的萦绕。那时不知曹文轩,那时的自己手握遥控器漫无目的的找台,最终总是定格于电影频道,那里,总有连续不断的电影满足我的观看欲望。
大半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十年典藏”《草房子》,看得浑然不知时间的流逝,以至于时空颠倒。时至今日,我自以为被世俗磨砺地冷漠麻木的心灵,仍一会儿忍俊不禁,一会儿湿润了眼眶。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江南水乡,是中国历史上的“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此时期,在作家余华的笔下,人们贫困艰难的活着,这种活着总是伴随着接二连三、悄无声息地死亡,眼泪再宽广也无法澄澈那些容不得喘息的沉重,而在曹文轩的笔下,也有贫苦,但没有满目的荒凉,没有揪心的苦痛与辛酸,他的贫穷与苦难总是荡漾着温暖的忧伤,他的笔下是一个个在苦难中洋溢着优美人性的孩子。
我想起了沈从文,想起了边城,想起了他那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想起了他那充满着人性皆真善美的湘西世界。
小女孩纸月似一幅淡远清新的画,似一枝中通外直的莲。
冬季的夜晚,无一丝风,只有一弯清秀的月牙斜挂在冬季青蓝的天上,学校排练文艺节目,三十个女孩,每人辫子上一律扎了鲜亮的红头绳,插上一朵白绒花,拿一个小碟子,一支筷子,轻轻敲打着唱起歌来,最后,纸月独自敲着碟走上台来,桑乔说:这小姑娘其实不用演,只要往哪儿一站就行。是的,这个女孩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往那儿一站,就是一种清冷、哀伤、不肯屈服的情绪,就是一幅淡远清新的画。
从小无父无母与外婆相依为命地纸月,文弱恬静,清纯柔和,总是带着会说话的眼睛,默默注视这身边的一切,再远的上学路,孤寂的身影,她没有屈服过,还背诵了很多古诗词,写出的毛笔字不骄不躁,有着同龄人不可能有的灵气与书卷气。对于美好的事物,她有着一种天赋的感受力。虽然她已经过早的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世事的艰难,但她仍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她没有用眼泪换取别人廉价的同情,而是用自己的品行获得了我们的发自内心的钦佩,她就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一枝红莲花。
杜小康似一首跌宕起伏的诗。
曾经蒸蒸日上红门中的杜小康,油麻地家境最厚实,总能做成许多孩子想做但做不成的事情,甚至是老师也不能做到的事情。小小的少年满心都是小小的骄傲,满满的幸福和优越感。但生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了他,一夜之间他一贫如洗,苦难将他推进了残酷的大人世界。
远离母亲和伙伴,进行了一场芦苇荡中放鸭的孤独之旅。无边无际的芦苇荡中,孤独的几近绝望,狂风、暴雨、忧伤,寒冷、饥饿、这些在折磨杜小康的同时,也在教养、启示着杜小康,从而让他的内心变的更为强大。他将从大芦荡带回的全部财富——“五只很大的,颜色青青的鸭蛋”全部送给了桑桑,只因为男子汉一诺千金。“他坐在那里,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去咀嚼的由大芦荡所给予他的美丽而残酷的题目。”当杜小康决定在校门口卖杂货,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的时候,当初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因为他已经做好了直面人生痛苦的勇气,认真思考起切实可行的生存之道,桑乔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我相信。
杜小康有了一种“王子”落难仍不失高贵的品格,在大人的世界他走的不卑不亢。
刚知,杜小康的形象已经入选九年级语文课本,题目为《孤独之旅》。
细马、秃鹤、桑桑似一个个似真似幻的梦。
在秃鹤身上,是一种厚实深刻的自尊。同学们嘲笑、玩弄他的秃头,秃鹤用他自己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当他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时候,用一丝不苟来成功的演出了秃头连长的时候,他在夜色下无声哭泣,而陪同他一起哭泣的,是油麻地全体的师生们。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细马,远离故乡,来到异乡,他桀骜不驯,冷漠的外表下是一份炽热、善良的心。决意离开油麻地的细马在邱二爷家遭受水灾、倾家荡产的时候选择了留下,只因他不忍抛下孤苦无依的老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亲情,他精打细算的讨价还价,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支撑住了破败的家。
桑桑,顽皮机灵,异想天开,常常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好端端的碗柜改造成鸽子窝,他能把蚊帐摘下当鱼网去打鱼虾,他能在三伏天穿上棉衣棉裤在操场上走圆场,就是为了验证冰棍为什么被棉套死死捂住,反而不会溶化。当命运猝不及防地让他处在了在生与死的边缘,他有了死亡的恐惧,在与父亲长期的求医问药过程中,桑桑来到了药寮,有了温幼菊没有歌词的“轻柔却又沉重,哀伤而又刚强”的曲调,神圣的喝药仪式,有了她深刻的往事和影响她一生的“在我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只有她留下的两个字:别怕”。有了那个因小小的惭愧而登上城楼的黄昏,有了他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
“当十七声枪响之后,桑桑看着天空飘起的那一片淡蓝色的硝烟,放声大哭起来。
“桑桑虽然没有死,但桑桑觉得他已死过一回了。”
这一次起死回生,便是成长。桑桑在生与死的辗转中获得了生命的自我超越。
少年们在苦难面前成长,金色的草房子也留下了大人们的二次成长。
蒋一轮和白雀之间,优美的笛音,美丽的舞姿,终究也是抵抗不住命运的捉弄和玩笑,变得凄美和孤独。
秦大奶奶,和丈夫用了青春和几十年的心血换来的土地,却在麦子飘香时刻,不再属于个人。正在发生的社会巨变,她不能理解,农村老太太用自己最决绝的姿态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抗争,白天政府的人拖走她,晚上她就回来一个人躺在那浓烈的苦艾中间,她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太太,对土地有着强烈的眷恋和占有欲,她就是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固执古怪的甚至让人生厌的老太太,一声震撼人心的奶奶,唤醒了她坚硬顽固的心灵,她奋不顾生的解救落水的儿童,师生的爱戴和尊敬,让她拼死保护油麻地小学的财产一只南瓜,在生命的最后一瞬她闪耀着高贵的人格光芒。
桑乔也在和儿子一起抗争死亡的过程中,成功的解开了自己身世低贱的心理郁结,放弃了对荣誉的过分热衷和汲汲追求,显示出了平和、超然、洒脱的气度。
草房子让我们明白: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经受苦难的过程,谁也逃不掉。“生活的苦难几乎是永恒的,但人性之花并不因苦难而凋谢,它以一种优美而从容的姿态悄然绽放,在不经意间触动了我们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他让我们明白,即便是在生命的低谷或绝境之中,人性依旧有灿烂光辉的美质。”
曹文轩说过:“我喜欢在温暖的忧伤中荡漾,决不到悲痛欲绝的境地里去把玩,我甚至想把困难和痛苦看成美丽的东西,正是他们的存在,才锻炼和强化了人的生命,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人领略到了生活的情趣和一种彻头彻尾的幸福感。”他胸怀悲悯之心,坚持着对困难的诠释和思考,肯定着苦难对于人生的价值,礼赞人心在面对苦难时所散发的光芒。”
在喧嚣浮躁的都市中,读一读《草房子》,想一想纯净的天空,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那个被河汊和荷花包围着的学校,金色耀眼的草房子,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香吹的四处飘散,那无边无际的芦苇荡,那浓烈苦味的艾草地,那群成长中懵懂的少年,似真似幻,如同你我。
这就是童年,让人神往,又让人黯然神伤。曹文轩说: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