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每天都需要备课,需要管理自己班级大大小小的事物,老师除了要上好课,教学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语文课,一篇长的文章,老师都会花很多时间来考虑,何况是小学生呢。小学生毕竟是孩子,让老师们颇为操心。老师为了完成每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也是为了安慰自己,安慰学生,表明自己完成了教学,所以就讲得较快。课堂上学的不好,在课下布置再多的作业也并不会有好的效果。有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学前教育的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起点参差不齐。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们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学生通过预习能把最基础的问题在预习时解决掉,就不会在课堂上耽误时间。学生在预习中也能真正的发现自己欠缺的地方,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四年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时期,课前预习的教学必不可少。但这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的想法是先要让学生们先了解什么是预习,于是,在四年级上学期,我给孩子们拟定了一份简单的预习方案:
1.将课文读三遍:要求文中的长句、难读的句子或出现生字、词较多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基本了解预习后,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预习的必要性及其好处,我在四年级下学期,又重新拟定了一份预习方案:
1.自由读课文二遍,熟悉课文内容(读的方式可以自定,可小声的读、可默读,也可朗读)。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要查字典弄明白,并在课本上做批注)。
3.读课文第三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课文第四遍,提出自己的疑问。
5.读课文第五遍,写出你初读文章的感想。
现在,课前预习以成了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习惯。能做到这些,相信同学们对文章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能产生共鸣,能主动的思考,不会在被动的接受,最终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课堂的教学就轻松而活跃了许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