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柴静《看见》读后感想读书笔记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柴静《看见》读后感想读书笔记体会

  布列松被称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然而,他最著名的摄影和新闻无关,就是一个男孩抱着瓶子回家的照片。

  关键是,你是否撬动了人性。

  柴静,是大陆最著名的新闻人了吧,但看她的《看见》一书,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大新闻——她也不在意新闻的大,而是《双城的创伤》,讲六个孩子接连自杀的事情。

  只是落笔,我的眼泪忍不住都要出来了。

  这种落泪,并不仅仅是悲伤,甚至悲伤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为一份我们都失落的憧憬。那六个自杀的孩子,乃至他们的火伴,他们知道他们生命的重量在哪,他们用生死衡量了它。而我们,却失落了这个憧憬。

  这个憧憬,就是爱。

  第一个自杀的女孩叫苗苗,她漂亮,比漂亮更重要的,是她“能理解人”,她是能“听别人说话的人”。因这份特质,她成为一个小团体的核心人物。这个团体的男孩们,对她的爱复杂起来,最终对她表达了恨与攻击。她自杀,她的伙伴们觉得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因承受不住失去,还有人愧疚,接连自杀。

  为什么六个孩子会接连自杀?大人们的理解是,太邪,说不定有邪教。当地政府的做法,是试图封锁这个新闻。

柴静《看见》读后感柴静和她的团队的做法,是去看,看见孩子们的真相,她们,真的做到了。

  孩子的时候,谁不是这样?但为什么,做了大人,却都忘了。

  孩子们用生与死,表达了对感情的在乎。大人们却只会说,挣钱挣钱,丢脸丢脸。

  看了一些评论,很多人和我一样的感触,说这篇文章是《看见》一书中最触动自己的。

  那是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东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1:09 | 只看该作者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最美的女子初美自杀了,男主人公渡边痛彻心扉,他突然明白了初美最宝贵的地方是她身上还保留着一份憧憬:

  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种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我在很早以前就已遗忘在什么地方了,甚至在很长时间内我连它曾在我心中存在过都未曾记起,而初美所摇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长眠未醒的“ 我自身的一部分” 。

  这份憧憬,就是爱,就是不惜代价也要爱。

  所有的父母,所有的中小学心理老师,都该看看这个采访,或这篇文章。尤其是心理老师,光有专业知识,远远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1:13 | 只看该作者
柴静《看见》读后感

  这本书早就借来了,可是一直没看。前几天遴选进面试,可是领导不让去,无果。心里堵,不想做事,于是开始看书。今天看完了,浑身轻松,自己做完了一件小事。

  我很喜欢这本书,有两个理由,即直面分歧、面对感受。离奇事件的背后,可能是因为一次偶然,也可能是个笑话,通过柴静的视角,我慢慢意识到,离奇事件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必然,也可能是一种情感。

  真实的力量非常强大。一个敢于批评而又得到大家认可的官员说,因为我批评很准确,所以大家认可,因为官僚系统是一个复合(我自己用的是“复杂”这个词,翻了笔记本才发现他用的“复合”)系统,只有一种人就玩不下去了。征地拆迁之中,仿佛是充满邪恶,又好像群魔乱舞,现实最终在实实在在的细节中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复杂而又充满疑惑。柴静说不是批判什么而是发现什么,我觉得很有道理。一个人有错有罪,早就够了吗?不够。人的背后,是情感,是利益,道德和对错可以评价一个人,却很难影响一个趋势。一件事有结果了,就够了吗?不够。事件的背后,是一个个细节,结果可以传播很远,但只有细节才能够让事件回归,让人们关注事件发展而不只是记住一个传播出来的结果。

  内心自有万钧力。这个力,可以严重伤害自己,可以很好的造就自己,可以泯灭自己的灵魂,可以吞噬你我的生命。人是有温度的,事件是有温度的,历史也是有温度的。我们感受不到温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接触的人、事件、历史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太麻木。我这几天给母亲和另外一个友人打电话复述自己一天的活动和感受,母亲愿意听我讲,好友却不愿意。互相讲自己一天的经历,是一个很不错的成长方式,回顾自己一天的生活可以让自己的感受更加敏感,说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才会不会积累情绪,有人说有人听才能够增加了解。若不能够倾听,便不是真正的感情。看到柴静的报道,我经常在感慨,若是家人能够多一点倾听,家庭的悲剧就会少很多,人生的悲剧就会少很多。说出来靠勇气,听进去靠耐心,若是这一点勇气和耐心都没有,自己便失去了战胜生活的最大的秘密武器。

  我会继续寻找愿意倾听和倾诉的人,因为我想拯救自己的灵魂,我也愿意顺带拯救愿意自救的灵魂。

  接下来继续看书吧,看书可以让自己了解更多的人、感受和事情,自己的心会慢慢变化。其实自己内心一直有一些自卑,没有出色的体育项目,没有钱,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出色的工作和学习。可是自己依然要追求快乐,并希望给更多人带来快乐。这就是我自己,我接纳我自己,完美也好残缺也罢,走运可以事事不如意也罢,这就是我自己的命,我努力追求可是也接纳命运的安排。

  用随心所欲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对自己好点,对别人好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1:17 | 只看该作者
柴静《看见》读后感

  知道柴静是在高中时候看的一个《认识的人,了解的事》的五分钟视频里,短短五分钟里让我感觉她的不一样。而后出版的《看见》粗读一遍,细读两遍。有关视频也去看了。谈谈这本书和她这个人给我带来的感受吧,也许会有欠缺不足的地方,但也正像柴静说的,谁都有过年轻时候认识的局限。

  对她影响很深的领导陈虻问过她如果做新闻最关心的是什么,她说关心新闻中的人。是的,关心新闻中的人,在《看见》这本书的二十章里,四百多页,二十几万的文字中都连着这个点。写她十年新闻里发生的事,给她生命落下强烈印象的人,不是什么标志性的新闻事件,但因为做到人的“记着”,这本书让我们深爱。你我也是嵌在这个世界秩序里的人。在这本书上,没有什么华丽的文字,没有过多的形容词和副词,但字字却扣人心弦。写东西的人不用带感情写,写得客观平实,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藏的感情。这本书就是这样的。看的时候能让我原本浮躁不安的心跟着她的认识走并且平静下来。

  在第二章的《非典》着实触动到了,2003年我还在读小学二年级,对非典没什么概念,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就感觉政府挺重视,都免费给我们每个学生按期的打预防针了。大人们叮嘱我们不能感冒发烧。这就是我小孩时代对非典的全部印象了,对外界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少不知道2003年春夏之交的北京有过这么一段恐慌的时光,工作停了,学校停了,商店关了,娱乐业关了,一片“空城”的境况。直至看了这一章的描述。有着八十五年的历史,三级甲等的北京人民医院在接收了一批确诊的市民,连最基本的隔离服都没有,没有接诊和隔离的条件也在开放着,污染区和清洁区也没有明确的划分。一个卫生系统的官员在这里感染了,回家又把妻子和儿子感染了,我们都会想到:你们怎么这么不负责任。柴静在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导致的原因有很多吧。二月份的时候在广州已出现抢购板蓝根了,在四五月份就爆发在了北京。政府也许是有意无意的想通过隐瞒平息,显然,信息的透明是有助于恐慌的消失和加强防范的。柴静在描述病房里的救护人员,病人以及家属时,触动了心灵里的深处。让我感受到的是人人在生命面前都是一样的。会沉痛,会脆弱,也会坚强。在她的文字间滑行时,有一种自然的画面与情感浮出水面,戳中心口。在《看见》新书的发布会上,她也说到了,她以前不知道什么叫“准确”,“非典”的这一事件让她明白报道准确的重要性,在当时还有媒体报道说:“市民可以不戴口罩上街”。她深入一线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的,事情的严重性也许超乎我们的想象,也使她丝毫不敢轻慢,因为准确二字关乎到人的生命。她以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每一个生命的珍重。让我们这些没有与这个城市,这个剧场一起度过最艰难的时光也知道在那一年里有着这样的一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1:20 | 只看该作者
 在下来的三,四,五,六,七等等这些章节中了,都看到她对一个人心灵的理解超越了对道德的判断,对生活在此侧和彼侧的都投入感受,就都公正地呈现本来的面目,她也做到了。就像她说的:我也像你这样活一遍,就知道什么是因果了。在这些的倾诉时,也看到她在不断的内省与反思,认识自己的同时认识了他人。在这边本书当中,有很多次的机会看到,她在蜕变,蜕了又蜕,你以为这样已经很OK了,但还继续蜕。没有完的时候。这些人构成了她,她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不在体制中扰乱自己。有读者也曾指出从知识方面讲,她还有很对的不足。说她在涉及的制度采访时,因缺乏足够的经济,政治,历史等知识,因此提供不了有价值的信息。是的。所以她也在前言时说到她会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因与果。她的这种内省也让我们敬佩了。

  在第十七章,卢安克。我在看完这一章时最大的感触是:卢安克,你在颠覆。一切原本是被认为是“常识”的在他这里被否定。而否定得让人也在深思。我们在面对命运时我们反抗,奋斗,努力,原来不一定对,还有卢安克的一种活法,把自己生命交付出去,才能活在生命里的必然与自由。我现在,也许以后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得到卢安克,而阅读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无法到达某一处并不可怕。可怕你还在无知里过着,没有拓展,没有延长。

  在十八章说到当时受人争议的药家鑫事件,在当时药家鑫也是受到巨大的唾骂,在微博里是人人喊杀的恶魔。杀人偿命原本也是法制应该采取的措施,可我们通常会忽略掉发生这些恶果的背后。看过此新闻的人也许都会有愤愤的感触,然后表达。而柴静带给我的是感触,追寻,最后表达。最重要的一环追寻。也是她在做记者时执着的事,不被表面现象蒙蔽掉,而是去深入探寻事情的缘由。然后报道。如果只是感触完就去表达我们也许永远都抵达不了事情的原本的面目,也更不用说防止悲剧的再次发生了。

  ······

  这本书,一个是看见,另一个是思想。生命是一个体验,体验的时光才不会虚度,柴静用文字告诉我们她的体验,以及体验的认识与内省。在这一本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中,希望自己也能像个人一样能温热的跳动着。

  以上言论如有不妥之处,请说出您的批评与建议!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1:24 | 只看该作者
柴静《看见》读后感

  因着喜欢硬朗真实,敢想敢说的人,所以喜欢上了《看见》的柴静、《行走中的玫瑰》的闾丘露薇、《虚实之间》的芮成钢、白岩松、张绍刚……并把这些好书一并收入囊中。

  今天先说说柴静的《看见》,几个月以前,我读过她写的一篇博客《日暮乡关何处是》,写的是作家野夫,一个孤怀激愤、大山一般的男人。我读完几乎不能安静下来,印象里写得出这样文字的女子,似乎只有章诒和,那种满纸淡墨中的丰厚,有些唐传奇的味道,令我悠然神往。《看见》这本书我用了不到八小时浏览了第一遍,又用了三天时间细细品读了第二遍,感想很多,趁着冷却之前决定捋一捋。

  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00:11:28 | 只看该作者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8: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