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6-5-23 22:48:39
|
只看该作者
2.要懂得尊重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歧视学生的现象,也才能让优生"吃饱",培养出更多有创新能力的尖子生,让"优、中、差"都取得更大的进步。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们放下你的架子,弯下你的腰,学生就会向你微笑,细心呵护幼苗用心培养参天大树。所以,我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作为在教育一线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会更多地思考如何从教育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中做到细心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心培养将来的栋梁之材,以回报家长对孩子、对教师、对教育的期望,尊重家长们最迫切希望子女成才的愿望。
3.要体现仁爱道义之心。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世人代代相传的为人典范。尤其作为师者担负着启迪智慧,塑造情操,培养人格,浸润心灵的社会责任。所以,格外需要“仁”,特别需要“爱”。许多师者用他们的仁爱之心,仁义之举为我们树立起光辉榜样。相信大家都知道殷雪梅老师的故事,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她奋不顾身,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撼人心魄、感天动地的一瞬间,用生命铸就了崇高的师魂,用壮举诠释了仁爱的深含。自然我们的师者队伍中也有因为缺少甚或不懂仁爱而被唾弃者,如网络惊现的“范跑跑”,在地震发生那一刻,弃学生不顾第一个跑出教室。同为师者,前者让我们感动不已,后者让我们唏嘘不已,进而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坚定了我们的选择:为人师者,要正心修身,做一个有仁德,懂仁爱的仁者之师,因为孩子需要我们的仁者道义,仁者担当——孩子因为家庭穷困面临辍学危机时,我们的一个书包、一本书、一支铅笔就会擎起他们重返校园的希望;当孩子因为父母不和甚或家庭破碎而惶恐无助时,我们一个安慰的眼神与多一分的关心与体贴就会拨走孩子世界的阴云而重现暖人的阳光;当孩子在突降的灾难面前,一个坚定的拥抱,一个“妈妈”式的角色扮演,就会帮他排除万难,勇敢顽强地挑战难关.一句话,孩子太需要老师的仁爱了。
总而言之,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有一流的教育;有三流的教师就会有三流的教育。“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离不开高素质、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有了怀德、行德的教育工作者,方能创造出一流的教学业绩,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树立全社会的道德观,把尊师重教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自觉在全社会营造起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是时代的呼唤,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弘扬我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共同需要。
参考文献
《人民网》.习近平“四有”教师指向“四个导向”.2014年9月1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