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自我分析和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选自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九章第一节的第三课时内容,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利用三边关系解决三角形的有关问题。难点是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范围。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我让学生利用长分别为10cm、3cm、5 cm、8cm四根小棒尝试实验从其中任取三根首尾顺次相接来摆三角形并做好实验记录,变"学数学"为"做数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总结得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让学生能够接受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接着我还采用了创设实验情境,画图验证这种探究方法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严密的论证方法。接着通过一个例子,结合前面所学的不等式的知识,得出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如何确定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最后通过演示简单教具:木条钉成的三角形,四边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得出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性质。
上完课之后,我自己也发觉了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调节好课堂气氛。备课时就没有设置用多媒体演示画图过程,未能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没能很好的突出教学难点,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也是很匆忙。
专家组的几位老师也对我的课做了点评,在导入部分使学生一团雾水,应该把问题抽象成数学图形更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我的意图,如果能对动手操作部分进行一定修改,将更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听了资深教师的点评和一些细节上的设计指导,真是受益良多。我们教师上课应该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但事实上我并没有这样做。自己的业务水平还是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