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讲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我先拿着教具演示,然后问学生:4只铅笔、3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2支铅笔,“总有”和“至少”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他们稍微想了一下,然后纷纷举手:
“总有,就是一直有”
“总有,就是总是有”
“至少,就是最少、太少了”
“至少,就是很少的意思”
我摇了摇头。他们看似思维活跃、踊跃发言,其实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2支铅笔:
这里的“总有”,是“肯定有,一定有” 的意思。
而“至少”,是“最少,最起码”的意思。
孩子们的回答,只是单纯从字面意思、从语文的近义词角度理解的。为什么回答不到“点子”上?说白了,还是不理解。
课堂看似热闹,其实课堂教学出现短暂的瓶颈期。
我站在讲台,大脑在飞速运转,怎么办?怎么办?怎么突破瓶颈?突然,我眼前一亮:
问学生:我们班有多少人?
---“66人”
“教室的桌子是怎么摆放的?”
---“每排8人,共有8排”
“一共能坐多少人?”
---“8乘8等于64人。”
“那剩下的2名同学怎么办?”
---“中间没地方,只能坐到讲台两边”
“这次坐到两边的是泽华和旭阳同学,上次呢?”
---“上次是若非和子豪”
“下次呢?”
---“不知道,也许是我,也许是其他同学”
说到这里,我话锋一转: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班66个同学全都坐到中间,没有人坐到两边?
孩子们纷纷摇头:不可能!不可能!我们班有66个同学,中间只有64个位置,总有两个同学必须坐到两边!
说到这里,我会心一笑,现在请大家告诉我:“总有”是什么意思?
孩子们恍然大悟:哦,这里的“总有”,不是“总是有”,而是“必须有、一定有”的意思。
接下来,我又用同样的方法,还是用结合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了另一个关键词“至少”的意思。
看来,不一定每节课都非要死板的按照“教学设计”教学。数学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服务生活。当课堂出现瓶颈时,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联系身边的实例,把这些例子适当做些变形处理,“带”进数学课堂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课堂更联系实际,贴进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