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16-4-22 09:12:15
|
只看该作者
绽放自己快乐的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还停在上面。”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善良的桥,童年的一本精彩的书。默默回首童年,是快乐的,令人留恋而向往。
翻开《朝花夕拾》,看到鲁迅先生那一篇篇回忆录,不禁让我浮想联翩,再翻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看到鲁迅先生那朴实快乐而又被学堂束缚的童年,却又联想到自己的童年。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生动地描写了百草园的一角,无一不流露出鲁迅先生在那个小乐园里有着无忧无虑的快乐和无限的乐趣,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童心未泯与热爱自然。我的眼前仿佛已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画。
鲁迅先生又听长妈妈讲的一个故事,因而非常害怕赤练蛇,得到的教训是:倘有陌生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
还有那冬天的百草园,虽比较无味,但“拍人印”这个游戏给鲁迅的冬天增添了乐趣,闰土父亲教的“雪地捕鸟”也显现了鲁迅先生雪中的快乐童年。
对于鲁迅先生来说,百草园是自己快乐的乐园,也是绽放自己快乐童年的天地,而私塾里的三味书屋,又显示了一个枯燥的童年。
鲁迅先生对“怪哉”的思考表现了他求知好问的态度和旧时先生的权威。“每天只读书,政务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乏味的学习生涯。鲁迅先生和自己的同窗们经常去屋后的园子里,但去多了,去久了,先生就会喊他们回来读书。三味书屋里枯燥的学习和百草园的清新自然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及其他儿童对私塾教育的厌恶。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学习当中,虽然童年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但不如和鲁迅先生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童年就如那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尽情绽放自己快乐的童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