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也是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谓的教育,就是“教”和“育”的结合。教育最终的目的之一,就是服务于生活。它是两种形式互相渗透的一起结果。“教”,更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大局部倾向于社会性的一起的要求,是一起规范的教益。“育”,就是“养育”则是对人自身能力的挖掘,也就是潜能的开发。我们知道,知识可以通过成人的干预和规范的教导来获得,而人格、心理、智慧、情商、思维、感觉以和发明性等的获得则是“教”达不到的结果,它是“养育”的结果。  
教育,不只仅是依靠学校的知识性教育。而更重要的是家庭的“养育”。两者的结合才是教育的根本。我们通常把教育等同于学校的入学教育,甚至把家庭养育也变成了教知识和技能的学校教育的前锋阵地。 这也是“超前”教育的盲点。“养育”最大的方式就是“玩”。小朋友在入学前的所有活动都是以玩耍游戏为主。小朋友在玩耍中得到的教育非常全面而且整体。    
一、在“玩”中积累经验、发展体验    
每个小朋友,在学前所有的感觉和经验都是玩出来的。从对光的感觉开始,小朋友发展自身的体验和感觉都需要“玩”。  当小朋友需要体验自身的肢体感觉,他会尝试着玩刀、玩火。拿刀敲打自身的手感觉疼痛,把手放在自身的嘴里咬,以此来体验牙齿的摩擦。把东西紧紧抓在手中,体验自身的手感。不停地把东西丢到地上……从这一刻起。小朋友的生活就是“玩”。玩刀、玩火、切菜、把手伸进狗的嘴里(很危险)。一切的体验都在这样的玩耍中发展起来。我们很多的家长都在破坏这样的体验,破坏小朋友的经验的积累。比如:小朋友经常在吃饭的时候,不停的拿着勺,把饭翻来覆去的倒,把沙或者土放进碗里吃。小朋友在这当中发现了饭和土的不同点,知道了沙跟饭的不同的作用。当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忘记了吃饭的时间,忘记了回家,小朋友的经验和秩序就是这样被积累的。家长在这些方面的不注意和干扰的“教”与“管”让小朋友失去了被生活教育的机会。
  我们成人需要积累经验,需要了解自身更多的是通过对事情的经历和结果认知。小朋友也是这样。一个小朋友可以在水里泡上一整天,把水倒掉又装满、在水里放上各种东西,把头放在水里让水淹没自身的头。小朋友通过这样的玩耍的方式来体验感觉,同时建立自身的感觉体系和认知体系。相对来说学校教育很少让小朋友自身体验,通常是灌输给小朋友古人的或者成人的体验。而这个知识并不能协商小朋友了解自身、更无法协商小朋友建立自身的体验和认知体系。这种体系一旦建立,它就不是分离的,而是整体的。而且因为不是被成人干预的结果,他的经验体系就坚持了弹性的变化和深化的余地。
  所有孩童阶段的认识都可以影响到小朋友成年后的一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念。玩就是小朋友的生活经验,体验的积累,经验对价值观的发展起着基本的认知引导作用。
二、“玩”出来的思维能力
大脑思维是个虚的东西。它不是实物,不可以拿出来看。思维就像空气,就像房子里的空间。它存在于每个地方,但我们通常会忽略它的存在。它不是依靠装载来得到空虚的,而是依靠流动来维持自身的状态。这部种流动的、虚的大脑思维不是依靠学校教育可以得到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玩出来的。
  当一个小朋友在玩耍,他是灵活的、主动的。思维也是发散的、没有逻辑的,同时也是活跃的。假如他在玩沙的时候看见一张废纸,他会想方法把这张纸用在他的游戏中,假如发现一个口袋或者其他任何不同于沙的东西,他都会不自觉的要应用到他的玩耍中。这就是思维的学习和开发。
  小朋友在游戏玩耍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因为小朋友不感觉错误,他的错误的行为就变成了对事物的探索和拓展。很多小朋友把衣服弄脏、把玩具拆开再重组,他在这过程中思维没有限制,他可以随心所欲的组合发明自身认为合理的玩具、欣赏自身留在衣服上的“美丽图画”。在玩的过程中,小朋友还会自身调整自身的想法。他很灵活而且不厌倦。一个小朋友能把同样的一个东西,组合成不尽相同的各种“怪异”的、不是东西的东西。而这些怪异的组合对小朋友来说都是一件完美的、发明性的作品。他们通常做的不是3+4=?的事情,而是7=?+?的行为。这也是发明能力和逆向思维的养育。在幼儿期,无所谓对与错。任何的组合对小朋友来说都是正确的组合,因为没有所谓正确的参考和判断。正确的玩具在小朋友眼里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在小朋友的大脑里,有无数个为什么在那里,他在自身求证自身的问题而使得思维不时扩展和空虚。思维因为没有知识的干扰而显得异常活跃和开放。发明性因为没有受到固定规范的限制而保管了。玩耍,因为没有方向、没有目的、没有要求,自然而然的发生,又自然的结束。所以,想象力得以发挥。小朋友在玩耍中边玩边考虑、一边计划一边欣赏、在欣赏的同时应用想象力的无限性在发明属于自身的认知。
三 “玩”中培养的人格和情感。
  小朋友在玩耍中建立的人格经常被家长忽略。总以为需要家长来教才是唯一的途径。在正常的情况下,学前儿童没有分享的概念,一切以自我的满足为主。一个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是全然的投入的,没有杂念和干扰(除非被成人干扰)。当他们专注于一个新鲜的事物,很少有小朋友会分散自身的注意力,他们总是试图看清楚这些新鲜事物的每个隐藏的细节,找到自身的兴趣点。把他们认为“好玩”的局部清楚的展示出来。只要这种新鲜感一直存在,小朋友就一直寻找而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这是小朋友与生俱来的专注的品质。
  小朋友因为探索的需要,也因为对群体的好奇心和参与感、自我的表示欲望,他们通常也需要在群体中获得经验。一起组建家庭,一起分配家庭角色。而且女小朋友都要做妈妈,男小朋友都要做爸爸。他们希望也相信自身有能力照顾自身的小朋友,就如家长照顾自身一样。小朋友们在玩的过程中模仿家长对待自身的行为方式,抚摸小朋友、跟小朋友说话、帮小朋友玩耍、抚慰小朋友……,就在这样不知不觉的玩耍游戏中,小朋友具备了同情心和责任感。小朋友在玩耍中还自然的体现出一种英雄情节。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就在这样的游戏中自然的受到影响和深化。小朋友最喜欢的玩具中,从铁臂阿童木、动感超人到蜘蛛侠、奥特曼、蝙蝠侠……,当小朋友把自身灌注在这些英雄身上的时候,小朋友充溢了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小朋友试图要拯救世界、维护弱小,似乎缺少了自身这个世界就会混乱一样。
  由上可以知道。小朋友的玩,尤其是学前儿童的玩耍行为就是对小朋友最好的教育。它是来源于自然生长的、由自然所实施的教育。不同于成人的玩。成人的玩和游戏只是单纯的放松身体和心灵。但对小朋友来,玩就是学习和探索,是对自身人格的建立、心理完善的绝佳的途径。小朋友在其中可以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发展体验,建立价值体系和秩序、完善心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53:0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家长,大多数都认为写字,学数学,学英语才不会让自身的小朋友输给他人的想法。太迂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53:00 | 只看该作者

反而会事半功倍,让小朋友厌学,那可不是自身想要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2: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