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隐性规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园区域活动规则的具体形态多种多样,有的以常规的形式明确告诉幼儿,这是显性的规则;有的或者融于环境中,或者暗含于资料中,或者隐藏于教师以角色身份对区域活动的参与中,这是隐性规则。隐性规则由于不易被人发觉,往往被忽视,同时也容易被人接受,正是因为这种不易发觉性,置身于其中的人往往也难以并且更为主要的是不倾向于抵抗与解脱其影响,因此有时对人的影响更大。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隐性规则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隐性规则主要存在于各种环境之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环境自身就在“告诉”置身于其中的人应该如何做。诚如杜威所言,“个人所处的整个情境决定对个人行为的控制”。例如:当两个边走边有说有笑甚至打打闹闹的人,步入恬静的图书馆后,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停止说笑与打闹,自然而然地恬静下来。除此之外,隐性规则还存在于其他两个方面:一是资料的暗示作用。幼儿的自主发展是通过与资料的积极互动得以实现的,因此,丰富的、不同层次的资料能给幼儿提供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引发幼儿的探索行为;资料的不同摆放、组合等,也会引导幼儿以某些方式进行探索。二是教师以角色身份对区域活动的参与。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通过细心观察获得准确的信息,以角色身份参与区域活动,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区域游戏“休闲吧”中,几名扮演顾客的幼儿拿着“钱”傻傻地站在门口不敢说话,几名服务员也不主动招呼他们。就这么僵持了几分钟,一名教师也手拿着“钱”来到了休闲吧:“请问,果珍多少钱一杯啊?”“两块钱一杯。”几个服务员招呼道。“那给我来一杯吧。”说完这位教师交给服务员“两元钱”,不一会儿,这位老师就在另几名顾客羡慕的眼光中得到了一杯美味的果珍。看着这位教师美美地喝了起来,这几名顾客也开始跃跃欲试起来,犹豫了一会儿,一名胆子较大的顾客也尝试着问服务员:“请问,果珍多少钱一杯啊?”就这样,没过多久,所有的顾客都买到了他们想要的饮料,并开心地喝了起来。
 二、隐性规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一)隐性规则在幼儿选区、进区中的运用
在选区、进区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幼儿相互拥挤、争执的现象,有局部区域需要脱鞋进入,幼儿由于急于进区,经常将脱下的鞋子随意摆放,造成了局面的混乱。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环境暗示的手段,发挥其特殊、潜在的引导功能。例如: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可爱的娃娃脸并贴在入区口处;根据季节的特点,我们在入区口处贴上数量不等的蝴蝶、树叶、小雪花,这些图标的数量均暗示着幼儿入区的人数。大班幼儿每人都有一张入区牌,我们在区域的栅栏上挂上了数量不等的钩子供幼儿使用,钩子上挂满了牌子,暗示着区域容纳的人数已满。对于新开设的区域,我们在入口处同时增添手心手背、猜拳游戏等示意图,暗示着幼儿在发生人员拥挤时可使用的处置方法。在需要脱鞋入区的区域外,我们通过添加小脚印等图标,暗示幼儿鞋子摆放的位置和方向。通过这一系列环境的暗示,使幼儿的选区、进区环节变得更为有序。
(二)隐性规则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的运用
区域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无序现象主要有:幼儿大声喧哗干扰其他幼儿的活动;幼儿对操作资料无所适从,活动存在盲目性;幼儿活动的随意性导致资料摆放位置和种类的混乱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活动要求和活动方法的隐性提示,以增强幼儿的活动规则意识和活动的目的性。例如:在区域中贴上轻声说话和废纸入篓的标志,暗示着幼儿在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资料摆放的位置上,我们也贴上了相应的标志,防止了在活动中资料凌乱的现象。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在各区域中设置不同类型的图示,暗示着幼儿的活动程序,例如:在小班玩竹区域中,我们将活动流程通过生动的照片形式加以展示,协商幼儿明确各种玩法;在中班活动区域中,我们结合主题活动“春天里的花”,将各种花朵以折叠方式的简图贴在区域墙中,供幼儿自由选择和参考;在大班玩泥区域中,我们将活动内容设计成图文并茂的图谱:先穿好衣服→将泥团捏制成不同形状的花瓶→利用辅助资料进行装饰,并在区域四周展示上次活动作品和幼儿收集的图片资料。这些图标、图谱的运用,不只充分发挥了资料的作用,增强了幼儿活动的目的性,同时也使区域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大大增强。
(三)隐性规则在幼儿整理操作资料中的运用
区域活动结束后的收拾整理,同样也是区域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蒙台梭利尤其强调这个环节中教具、教材的摆放所形成的秩序感。由于区域是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因此,学会将操作资料有序收拾和摆放,可以增强区域环境的秩序感。为了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中的有序性,我们通过多种暗示来增强对幼儿的引导。例如:在娃娃家中,在各种厨具的摆放位置贴上相应的标志,提示幼儿东西应该放的位置;在衣架上贴上相应的服装图示、在放置资料的篮子上贴上实物图,引导幼儿在收拾整理时一一对应摆放;资料和物品也均有相应固定的摆放位置,这一系列隐性规则的暗示,使幼儿的收拾整理环节更为有序。
作者:
浙江省安吉实验幼儿园 章 洁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秦元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4: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