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3-30 13:39:37
|
只看该作者
6、荷塘点燃作者的思乡情,他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乡思的?
(1)五月渔郎相忆否?问“渔郎”是否想起我。。
(2)“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思乡之切以至梦中飞度,恍若已回故乡,与友人小楫轻舟畅游于芙蓉浦。
词人的故乡盛产莲荷,于是词人由眼前的“风荷”自然联想到家乡。这里的荷,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景物,而是赋予了诗人的深深乡愁。
小结: 斯人已去,荷韵犹存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年少时想逃离却难以离开,年纪大时竭力想回归却难以归根的地方,是枕着她的名字入睡,望着她的方位落泪的地方。
思乡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也是每个人都无法解开的情结。美成梦入芙蓉浦,昔日渔郎安在?找到了他魂牵梦绕的风荷吗?身心交病的周邦彦在北宋王朝“斜阳冉冉”的残照中,没能回到杭州故里。但就是这种令词人挥之不去的情怀,成就了周邦彦,也使风荷永留中国诗歌史,熠熠生辉。
7、再读下片。
u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
u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乡,要充满深情.
10、这就是整首词,我们再齐读一遍。
教师总结:缓慢低沉----欢快活泼-----欣喜轻快----缓慢深情----梦幻轻柔
11、荷花意象小结:
荷花在文学长河中,其婀娜多姿身影点缀着中国的古典诗词,文人们以审美的眼光对荷花做诗意的感悟,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荷花的情感意蕴 。
就象国人对梅兰竹菊的热爱,中国文人和荷花的情结同样源远流长,好象一只船没有漂浮在水面上就难以称其为船一样,作为文人精神的一种依托,荷花实在承载着很多美丽的向往。面对荷花这一文化符号,我们的思绪仿如随波轻漾的荷瓣,飘得越远越为绵长,并延展出烟波浩淼的艺术世界诗意旅行。
四、对比阅读。
1、荷花是我古代诗词中重要的的意象,文人们除了咏荷之美好,赞莲之高洁,还赋予荷花其他的情致。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⑴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⑵菡萏:荷花的别称。
⑶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⑷鸡塞:《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亦作鸡禄山。《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这里泛指边塞。
⑸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⑹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但”寄“字虽好,文意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与通行本、作“倚”。
1、这首词上片写了什么景?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荷花落尽,香气消失,荷叶零落,深秋的西风从绿波中起来,这菡萏成长的整个大环境的摇落的悲哀,更使人发愁。营造了一幅荷塘秋残意境衰败凄凉,由秋残引入深愁残年。
五、拓展延伸
(1)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看屈原向我们走来“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当然屈原不可能穿着荷叶作上衣,荷花花瓣作下衣的衣服,这只是一种比喻,比喻 自己美好的节操 。
(2)这些诗句里的荷花你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我觉得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多了一份艳丽,有失荷花的真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倒是真纯,可惜少了几分风韵;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写得倒是极好,可惜圣洁冰清,不食人间烟火,使人难以接近。而唯有美成的荷花写得色香俱全,形神兼备,通了人性,有了性灵之美。它美而不妖,香而不腻,柔美中有风骨,娇媚中见矫健,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六、齐读全文,背诵全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