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月霞
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标明,儿童的语言发展有赖于三种知识的整合习得,即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知识、认知知识、语言知识的结合物,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媒介,因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就有大量的文学作品。本文拟研讨如何以文学作品为框架,通过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利用空间、道具资料、游戏活动以和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来建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
一、以文学作品为框架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的目标
1.让幼儿在接触文学作品中发展对阅读的兴趣。
研究标明[1],早在9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就对书籍的内容感兴趣了。一岁大的婴儿非常喜欢听含有大量重复排列的句子的故事。2岁的幼儿经常会根据自身的经验试着对画册上的物体进行标志,有时还会出现假装“阅读”的现象。可见,在幼儿能够理解字、词意义之前,就已经开始学着“阅读”了。假如家长或者教师经常为幼儿阅读文学作品,即使非终年幼的儿童也会意识到口头语言能够用插图和书面文字来表示[2],这将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3]。因此,让幼儿从小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加深其对文字、文学的浓厚兴趣尤为重要。同时,文学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词语的理解力的同时,也会将真善美等优秀的品质潜移默化地播入他们的心田。
2.依托文学作品开展师幼对话,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地提出了重视儿童语言运用的要求,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以文学作品为框架构建的语言教育课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交谈将成为联系游戏活动和文学作品的关键,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将示范、模仿(指双方而言)、纠正和解释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幼儿通过与教师的语言互动获得对世界的认识,掌握有关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概念[4]。正因为这个课程是基于文学作品的,教师和幼儿会有更多可以相互讨论的一起话题。教师还可以有意识让幼儿口述自身听到的故事,改编和讲述自身的故事,这将极大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发挥幼儿对文学作品中的概念和语言的理解。
实施以文学作品为框架的语言教育课程,需要教师从幼儿喜欢的书籍中摘出某些插图和语言来计划相关的游戏活动。当幼儿在活动中对喜爱的故事熟悉之后,在自发性游戏和对话中会经常回想起故事内容以和其中的事件。对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再现故事的研究已标明,再现故事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理解能力[5]。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或在幼儿自发活动时,要不时地采集幼儿的活动信息,启发幼儿将当前活动与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幼儿将有更多机会发明游戏活动以体现他们对作品中概念和语言的理解。
二、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的实施步骤
设计这个课程的步骤有四个:选择文学作品;互动阅读;通过游戏活动探究作品;通过活动再现作品的思想和概念。
1.选择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但并非每一个作品都适合于课程设计。既然是针对幼儿的语言教育,那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是第一位的。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文学作品,关键是其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情景相近,因而在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时,需要参照的最重要的规范就是书中的故事和插图必需反映幼儿的日常生活,且故事的情节清晰、简单,容易被幼儿理解。比如,国外SFPCC(soldier's field park children's center)的幼儿教师们选择Shirley Hughes(1994)的《捉迷藏》进行语言教育课程设计[6]。故事讲述了两个小朋友在家中或者在户外“躲猫猫”的情境,线索十分清晰,情节非常简单,插图反映的情境也容易为幼儿模仿。这对我们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
2.互动阅读。在选定作品后,可以先让幼儿分批小范围阅读。当他们熟悉了故事,渐渐对故事发生了兴趣,并愿意听了,便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给所有的幼儿阅读。阅读是互动的,教师可以坐在幼儿身边,指定插图让幼儿传看。在阅读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调整音调或配以动听的旋律等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表示故事情节,教师还可以带领小朋友们唱歌、做游戏,营造一种师幼亲密无间的氛围。讲完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对于年龄稍大点的幼儿可以试着让他们回忆故事中的一局部字词和短语,还可以让他们说说自身最感兴趣的插图。
3.通过游戏活动探究作品。以文学作品为框架设计的课程存在多种水平:通过多次阅读把书面文字转变为口头语言;通过游戏活动模仿书中的插图内容或情节;通过设计其他活动(如手工、绘画)表示书中某些概念的衍生意义。文学作品的作者是将真实生活转化为更高级的艺术形式,而课程设计则要促使幼儿主动地将自身喜爱的故事内容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结合起来,比如用言语表达自身经验的能力,把这些经验表示在游戏中的能力,以和回忆故事的能力,等等。例如,若以《捉迷藏》为框架来设计游戏活动,可以在进行互动阅读后,通过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一些有关故事的图片等方式,创设与故事情节有关的教室环境;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与幼儿交流故事和插图的内容,使幼儿头脑中出现出有关作品的生动的形象,头脑中有了故事中生动的形象,幼儿的模仿和发明便会随之而来;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与小朋友们谈论作品中的某些情节,将作品中笼统的词汇或短语与真正的物体或者活动对应起来,这有助于加强幼儿对作品中某些概念(比如“藏”)的理解。在日常交流中,教师也可以提和与作品有关的某个概念,并加上生动具体的描述,这样会加深幼儿对词汇的理解,也有助于幼儿的词汇积累。由此,在以《捉迷藏》为框架设计的课程中,故事情节、游戏活动、口头语言以和书面语言都被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4.通过活动再现书中的思想和概念。以文学作品为框架的幼儿语言课程是探究性的课程,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关键的概念,并在日常的生活对话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比如针对“藏”这个词,教师可以利用道具演示小动物藏在沙堆里或者藏在一堆树叶中;利用毛毯和大硬纸板盒子,在教室中创设一个个小小的空间,为幼儿捉迷藏发明适宜的环境;还可以把一张或者几张照片藏在纸堆里或者压在玩具里,让小朋友们去寻找、发现。另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幼儿观察一些小动物,比如小乌龟,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小乌龟把头‘藏’进了龟壳里。”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他们对“藏”这个词的理解。例如,有的小朋友在做剪贴画时,把太阳“藏”在了云层的后面;有的小朋友在画画时,决定把某些图案用颜色“藏”起来。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小朋友们对“藏”这个词就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三、以文学作品为框架构建语言教育课程的意义
以幼儿文学作品为框架构建的语言教育课程,首先从最简单的阅读故事开始,接着在游戏中与小朋友们一起对话和交流,最终发生小朋友们感兴趣的自发活动。这样的课程使得幼儿在活动中有大量运用口头语言和与他人互动的机会,这不只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其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另外,在这样的课程中,幼儿园通过把小朋友们喜欢的书籍介绍给家长,还可以使家长与小朋友有机会就书籍进行交流,或让家长仔细阅读,并记录下自身对所读书籍的看法。而家长的这些看法对幼儿园课程计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实施这样的课程,还可以让家庭参与书籍的选择,或者通过家长在家中阅读书籍,将幼儿喜欢的书籍和游戏变为家庭生活的一局部。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也就建立了起来。这种计划课程的方法对幼儿教师来说同样具有意义。因为通过这种方法来建构课程,教师的教学不再仅仅依赖有限的教学资料,而是通过聆听小朋友们关于故事的叙述,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设计幼儿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主动调整活动的要求和目标。当然,对教师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使幼儿爱书和爱书中的故事。
[参考文献]
[1]Rowe,D.W. The literate potentials of book-related dramatic play [J].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1998,33(1):10—35
[2]Dickinson,D.K,& Smith,M.W. Long-term effects of preschool teachers’ book reading on low-income children’s vocabulary and story comprehension [J].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1994,29:104——12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38-154.
[4]朱莉娅·贝里曼等.发展心理学与你[M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2-123.
[5]Silvern,S.,Taylor,A.,Williamson,P.,Surbeck,E.,& Kelley,P.Young children’s story recall as a product of play[J].Merrill-PalmerQuarterly,1986,32:73—86.
[6]Barbara B. Rosequest. Literacy —based planning and pedagogy that supports toddler language development [J].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02,29(4):241—2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