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互动 提升教学有效性小学音乐老师随笔
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从此小学音乐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音乐教学不但能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情感互动参与的意识,而且还能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从而使其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音乐知识的欲望越来越强,音乐教学已收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然而,由于学校课程设置、教材特点、学生现状等因素的影响,此种理想效果的达成度在与日渐退,因此,如何来长远促进音乐课堂理想效果的达成度,更有效的保持学生情感互动参与的热情是值得每位教师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如何更有效保持学生的情感互动参与意识并形成习惯,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呢?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情境中的情感互动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把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放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那如何精心创设情境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的目的要明确
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教材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音乐语言提炼出音乐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例如。如《秋天的歌》,让稻浪滚滚的金黄稻田、如白云一样的大片棉田、果实累累的苹果园……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被多彩的秋天的田野所吸引和感染,让学生置身于硕果累累的金秋意境中。学生从中体会到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由此导入歌曲《小苹果》的学习情趣盎然,学生兴趣大增。又如《春天在哪里》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感受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在画面的引导下学生投入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体会歌曲情绪。达到快乐的教学目的。
(2)情境的创设要有“音乐味”
所谓的“音乐味”,也就是不论你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都要从音乐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所学的音乐内容展开,让学生对教学情境进行“音乐化"的情感互动,从而构建音乐的认知结构。如歌曲《水花花,泥巴巴》导入,老师通过让学生聆听雷声雨声的音响,让学生感受雨天、说说雨天怎么玩?一起做踩雨的游戏,体会雨天的乐趣。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踩一踩、拍一拍。学生在音乐中律动,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又如在执教《乃哟乃》一课时,教学的开始老师采用了“与音符小朋友做游戏”的活动方式,先让学生唱唱“1、3、5”三个音符,接着指导学生运用歌曲中的典型节奏“ΧΧ Χ”和“1、3、5”三个音符即兴创作一小节旋律,与老师进行“创作旋律接龙”游戏。正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生认识并唱准了这三个音符,掌握了歌曲中典型的节奏“ΧΧ Χ”。歌曲的学唱虽然采用了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视唱法”进行,但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也水到渠成,学生并不感枯燥与为难,而将其作为了音符游戏的延伸,在兴致勃勃中学会了歌曲的演唱,在歌谱的视唱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港下实验小学 孙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