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研前沿 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审视新评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0:0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元月,二七区培育小学在起始年级段引入了姚柯炜教授主导的“沙盘评价”,试图借助“沙盘评价”这种形式,打破单一纸笔测试的局限,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考察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2016年1月14日起,学校进一步打破“沙盘评价”的局限,完成了新一轮基于“沙盘评价”理念的新评价尝试。值此,学校新评价系统一周岁了。

现在,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们在评价方面的尝试,我们或许可以换个思路来看: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进行有品质的“深度学习”,我们丰富和优化评价形式,不断解放对于评价的理解,换句话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趋近“深度学习”,更好的促进“深度学习”。

评价优化如果不是以“改革”的名义,甚至不是以“创新”的名义,而是以促进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成长的名义,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名义,会不会更亲切和直观一些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深度学习”: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教授对“学习”一词“真义”的探源,我们可以知道,真正的学习,应该发生在“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让学生获得经验,并且能够让学生“习”,能够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学术界和卓越教育教育联盟对“深度学习”的解释,深度学习,应该是主动学习,抓住事物“本质”的学习,并且能够学以致用。根据华南师大皇甫全教授的介绍,学习学术研究的成果“学习中心与知识创造”认为,学习中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学生,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因此,对“学习主体”“学习对象”“学习方式”“学习场所”的考察和研究,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功课。科学的“学习”,不仅包含了经验的获得,也包含了经验的使用;不仅强调了学习的方式,也强调了学习的动机。教师们只有如此深入地研究“学习”的不同层面,才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学习观,才能促进课堂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并最终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本自然段一字不落复制粘贴自田保华局长的《2016年的课堂期待: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一)》)

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审视我们今天进行的评价优化行为,我们可以做如是思考:

一、“以终为始”更能促进“深度学习”;

本次评价的最后,一年级教师设置了“兑奖处”。兑奖处为每个孩子准备了新年红包,并且设置一年级上期应该着力培养的六大核心素养为“礼包”,让每个学生在评价结束后,认领一条自己发展的最好的核心素养作为新年礼物带给爸爸妈妈。这样的设计很棒,学生在完成评价的同时,明晰了自己的优势,当然也明确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成长空间,同时,也为教师宏观上把握整个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习得状况提供了依据。

从“以终为始”的角度看,能不能在一年级学生学习之初,在课程纲要分享课上,让学生明确这些核心素养以及考察方式呢?

从“以终为始”的角度看,能不能让一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在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考场”之前,凭借“备考指南卡片”,完成评价前的家庭学习和自我备考,对“考试”了如指掌呢?

在很久以前,有三位泥工匠师在一个家族里做同样一件事却对自己的工作有不同的看法,这三个人同时在砌砖,有位路人问它,你们在干嘛?一个说在砌砖,另一个说在盖房子,第三个说在建造金碧辉煌的宫殿。这三个人,谁最有可能在若干年后成为卓越的建筑师呢?

二、“师生相长”、“生生促进”更能优化学习生态

从教学的角度看课堂,要求我们既要研究教师的教,还要研究学生的学,甚至还要分出精力去琢磨教学的载体(教材、教学案等)。如果从学的角度看课堂,则要求我们把全部的精力聚焦、集中在“深度学习”上,唯有从这个视角上来看时,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才会被解放和打破,才会真正实现陶行知先生设想的“小先生制”。才会真正创造出田保华局长在一副对联中描述的学习生态——“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兵教兵,兵练兵,兵兵互动”。

从这个角度讲,评价是为了促进“深度学习”,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深度学习”。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出现“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兵教兵,兵练兵,兵兵互动”的局面。

在本次评价的“森林大冒险”环节,能不能进一步弱化教师的痕迹,让可以做“小老师”的学生解读规则,并协调本组成员,依照教师的提示答题呢?同样的思路,能否在“钟表拨拨拨”、“兑奖处”也如法炮制呢?

三、一切为了你——“深度学习”,把生态做成常态;

走进一年级新评价考场,我一直在琢磨。如果“深度学习”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话。那么,打造成一个最适合学习的“学园”一定是学校改造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年级考场里的“领卡处”、“森林大冒险”、“汉字多奇妙”、“钟表拨拨拨”、“小猫钓鱼”、“你来做我来猜”实际上就是一连串为学习而创设的学习展示情境。如此思考下去,我们的课堂可不可以是一个个精心营造的学习情境呢?我们可不可以在单元学习结束时组织和创设类似的学习情境呢?

学校的设计和改造能不能围绕“深度学习”来展开呢?

四、教学应该从“深度学习”开始。

坐在“兑奖处”的王老师告诉我们,孩子们认领的最多的新年礼包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认领较少的新年礼包是“我能够自信的表达观点”。

言外之意,通过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孩子们提升了很多,但在“自信的表达”方面,是欠缺的。

那么,新学期的教学优化,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3: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