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9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近母语”课外阅读教材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实验的背景和我们的认识(一)实验背景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干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局部必需*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中习得的。所以在童年——一个人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小朋友们诵背一定数量的经典,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接触一些当代的优秀的作品,从而贮存一定的语言和思想资源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在美国,不论是克林顿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还是现任总统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美国每位总统上任后,几乎都大力提倡阅读。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由于移民渐增,英国正快速变为多种族、多语言的国家,语文能力下降已经成了一大隐忧。据统计,11岁的英国学童只有60%达到应有的读写能力。因此,英国教育部下决心要在几年内让80%的11岁学童达到应有水准。他们把1998年9月起到1999年,定为全国阅读年,全国各学校每天也增加1小时的读写课程。并投入相当可观的经费与人力,做阅书的分级鉴定,注意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学方法的改进等等。2003年年初,英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阅读进行到底,并借助各种传达工具宣传阅读。早在10年前日本政府就积极推广儿童阅读运动。1995年一群国会议员开始推动设立国际儿童图书馆,1997年日本修正“学校图书馆法”,规定学校规模只要超越12个班,都必需指派学校图书馆员。为培养婴幼儿阅读习惯,日本从英国移植了“图书起跑线”运动,鼓励新生代家长说故事给襁褓中的小朋友听。日本文部省把公元2000年订为“儿童阅读年”,拨款资助民间团体举办为儿童说故事活动,拨款空虚学校图书。2001年底,日本儿童阅读推进法公布,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从2000年至2003年,中国台湾全面推行“全国儿童阅读实施计划”,计划周密,组织强大,推广有力。不但文建会将2000年定为儿童阅读年,并且提拨了二亿幼教经费和一亿的国教经费推动阅读,不但大量赠书给偏远学校和幼儿园,还编列预算推动亲子阅读和培训三百位种子教师,希望三年内全国至少有一千所国小,都将阅读列为课程学习的一局部。近年来,随着各国儿童阅读运动的开展和全球儿童阅读教育的升温,中国香港特区目前已有不少团体、组织着力推动阅读风气。2004年4月更是由香港出版总会、香港教育城、教育统筹局、香港小童群益会等机构联合举办支持世界阅读日之“全民阅读20分钟”、“名人讲故事”、“书与梦同行”、“午间悦读”等网上和网下活动。全港市民以个人、家庭、学校或团体名义一同参与“全城阅读20分钟”活动,一起宣扬阅读文化。从大陆的情况来看,建国以来,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加大同学的阅读量,丰富同学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一直没有能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阅读课程体系。《全日制语文课程规范》虽然明确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以操作的的课程规范(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考查的方法等),因此很难将课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怎样在新的课改环境下,充沛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构建符合汉语言文字特点的儿童阅读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二)我们的认识1、课外阅读应该有基本的量和质课程规范在新大纲的基础上明确了阅读总量和各学段的阅读分量,这个意义是很重大的,阅读必需要有量的保证,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但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小朋友来说,除了教材,他们可能拥有的阅读资料是非常有限的。在量的前提下再来看质,问题就显得更为严重。同学对阅读资料的选择非常缺乏指导,课程规范在“和录”局部,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但问题是这些推荐的读物还很不具体,尤其对小学阶段来说,这些读物怎样为同学拥有和阅读在现有的体制下都是很难的问题。怎样解决好课外阅读的量和质的问题,使课程规范的要求落到实处,我觉得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可以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编写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教材,对同学的课外阅读的质和量进行规范。通过教材建设可以是大局部同学拥有基本相似的阅读背景,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2、课外阅读应该有切实的指导课程规范虽然提出了课外阅读的量的要求,但并没有明确课外阅读实施的时间,这就很容易使课外阅读落不到实处。从华语地区的课程规范来看,台湾地区的国民小学、国民中学都对实施的时间做了具体的规定。小学二、三至六年级“作文每学期以十次为原则,未写作的周次,应联络读书教材,研讨作文方法,指导课外读物”,香港特区的语文课程纲要也明确提出了“课外导读”实施的时间,新加坡未对实施时间做硬性的规定,但也在实施方法中提出,“如每两周利用一节华文课”向同学介绍阅读的方法和重点”。美国则开辟了专门的阅读作业室,同学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中工作。课外阅读指导课不能上成课内阅读课,应该着眼于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3、应该倡议广泛的、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阅读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同学从不会读书到“自能读书”,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需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来实现,很长时间以来,阅读教育中课本被当作唯一的资料。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充沛开发和挖掘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架、家庭和社区等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可以较好的改善同学的阅读环境,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二、亲近母语实验的目标通过儿童阅读课程的建设培养同学对母语学习的兴趣,使同学亲近母语、热爱母语。1、落实课标中关于阅读的指标,建设优质、保量的“亲近母语”课外阅读课程。2、整合课内外阅读课程,探索建立“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课程体系;3、推进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架的建设,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充沛挖掘社区阅读教育资源,改善同学的阅读环境,加强阅读指导。三、亲近母语实验的发展阶段概述扬州是一个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市的课外阅读实验已经开展多年,亲近母语实验是在多年实验工作的积累中孕育和开展的,凝聚了扬州小语界两代人的努力和心血,扬州市的课外阅读实验大致可以分为分成四个阶段:(一)古诗文辅读实验阶段 从1990年开始,在陈秉章老师的领导下,我市就开展了古诗文辅读实验,仪征实验小学10多来一直坚持实验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效果,发生了全国性的影响。扬州市很多学校也开展了这项实验。 (二)语文课外活动最优化实验阶段1992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公布后,在文睿老师的主持下,我市教研室在三所学校进行“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最优化”的实验,编写和出版了《课外阅读文萃》,将古诗文分解到各个年级要求同学记诵,从增强阅读量和背诵两个方面深入进行实验和研究,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三) “亲近母语”课外阅读教材实验阶段2000年新大纲公布后,5月我市成立“亲近母语”课外阅读教材实验课题组,2001年8月市教委教研室正式下发了2001年第50号文件,成立了以主管副局长为组长的实验领导小组。2001年9月本课题被省教委批准列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四期重点课题。并在所属县市28所学校进行实验,在取得初步效果后,2002年11月,市教研室又成立了以特级教师和教研员为主要成员的实验指导小组,将课题活动管理纳入了大市的教研计划,并在72个实验学校深入开展了课外阅读实验,所有实验学校每周从地方课时中拿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使用《亲近母语》读本对同学进行阅读指导。市教研室举办了第一次课题研讨会,和一系列专题调研活动,在全市掀起了一个研究课外阅读、研讨课标环境下新阅读课程构建的热潮,实验取得了重大进展。(四)“亲近母语”阅读课程构建的理论和实践阶段从2003年春季起,实验课题进一步深化了认识,开始明确思路,实验向纵深拓展,课题组进一步明确了实验框架,并重新申报了国家级课题, 2003年11月课题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实验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础上,不少实验学校结合扬州市建设书香城市的活动,发明性地开展了书香学校、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社区的各项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果。随着亲近母语阅读节的开幕,各县市区、各实验学校积极响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一个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正在扬州逐渐形成。2004年9月,扬州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推进语文课改,深化亲近母语实验的通知》,并且颁发了《扬州市小学课外阅读课程纲要》,从实验领导、课程构建、制度化管理、深化研究等方面全面推进这项事业的发展。2004年9月第一届儿童阅读教育论坛暨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研讨会在扬州召开,标志着亲近母语实验已经获得了全国性的影响,将有力地推进亲近母语实验的深入,极大的促进全国儿童阅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深化,四、亲近母语实验教材的体系和实验的具体实施(一)亲近母语实验教材的体系和特色我们结合课程规范,紧扣“阅读引导,感悟积累,养成习惯”这一具体目标自编了实验读本——《亲近母语》,旨在用这套教材保证最基本的阅读的量和质,具体落实课标提出的要求。同时,利用这套教材激发同学读书的兴趣,由“读好书”进而“好读书”,而不只仅只是教我们的教材。这套教材共十二卷,分别配合小学十二学期使用。教材采取“单元合成•整合拓展”的结构方式,每卷由主题单元、名著课程、日积月累、读书活动、推荐书目等几局部组成。每两个单元后设一日积月累,每三个主题单元后设一名著课程单元。全卷共十二个主题单元,四个名著课程单元,八个日积月累。已经多次试用,几次修订,逐步形成了一些特色:1、经典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亲近母语》课外阅读教材,在编选文章时,首选的就是国内外经典之作。各册的名著课程,所选的大都是堪称经典的名作。比方中国古代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史记》,现当代的《大林和小林》、《草房子》,外国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的教育》、《鲁宾孙漂流记》等等。主题单元所选的文章,也要求“文质兼美”,多选名家名作。如冰心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马克吐温的《童年》等等。而在日积月累局部,所选的名言都是经过长期积淀留下的脍炙人口的佳句,古诗文则是结合课程规范的推荐所选的典范之作。我们试图通过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给同学以充沛的精神和语言的滋养。作为一套献给小朋友的书,经典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编选教材时,十分注意它的阅读对象。除了考虑语言的典范性,还在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注意照顾不同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注意选文的趣味性,注意语言的活泼、生动、有趣,以适合小学阶段同学的学习。低年段教材中,还布置了明白、晓畅的儿歌阅读,和简约、有趣的图画的阅读。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单元前的导读,我们都注意了语言的生动、亲切、浅近、有趣,以激起小朋友读书的强烈愿望。此外,在书籍的装祯,插图的设计上,也以儿童的趣味为主,尽量防止成人化的设计。2、文学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在《亲近母语》课外阅读教材中,文学性作品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主要由于两个原因:首先出于精神培养的需要,给小朋友们多读些文学类作品,可以给小朋友的人生一点美好的底子,给小朋友的世界一个多彩的梦幻,这样,不论将来他的心灵驶向哪里,泊在何处,留在他人生底版上的永远都将是一抹美好的底色,这对于小朋友的精神生长是有益的。其次是语言滋养的需要,虽然小朋友们将来未必都做文学家,但无论他做什么,哲学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都应该具备基本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语言文学资料可以实现六个“获得”:<1>、 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写作资料;<2>、 获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观点可供思索和立意;<3>、 获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4>、 获得认识事物的方法,以便自身会观察、会考虑;<5>、 获得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铺陈比兴有所借鉴;<6>、 获得语汇有了语言积累。这六个“获得”的过程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浑然一体的,相辅相成的。我们相信,大量的文学性作品不只可以对同学进行语言文字的浸染和熏陶,有助于培养同学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掌握篇章的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而且对同学个性生命的生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优秀的文学作品决不是孤立的文学样本,它经常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等各方面的知识,它自身就兼具文学性和知识性。同学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领会这些知识。但是考虑到不同小朋友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在各册布置了一些知识性较强的文章,编选时,除了注意其知识性外,也注意到了可读性。如第七卷第六单元是关于革命史的一组文章,以红军长征为主线;第九卷第十三单元讲述的则是关于发明发明的故事;第十卷节选的法布尔的《昆虫记》中的有关章节则给小朋友们讲述了大自然中许多小生命的知识……教材编选中文学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既丰富了同学的阅读积累,也开阔了同学的阅读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指导性和自主性相结合《亲近母语》作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材,我们依照主题系列精选文章,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编排,目的是为了在同学接触文本时,对其进行必要的点拨、实践、训练,协助同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同时也便于教师、家长对同学课外阅读的指导。这套教材的指导性还体现在对同学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广泛阅读的引领等各方面,这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涉和,这里不再赘述。柏拉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管在心里的。”因此,在教材编写中,我们十分注意指导性和同学阅读自主性的有效结合,具体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尊重主体认知结构,合理利用阅读期待。“阅读期待”指阅读主体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审美能力、思想水平)和阅读需求(阅读动机、阅读目标、阅读疑问、阅读胃口)。它具有事先的预见性,又有对文本的依和性。它是体验的前奏。为了防止阅读中的盲目性,我们在每个单元前都设置了精短导读。这种导读不同于一些教材中的“预习”纲要,不是将教材编者对文章的“分析”强加给小朋友,而是充沛考虑到小朋友的认知特点和阅读兴趣,目的只是激起同学的阅读期待。<2>、尊重同学的个性差别,选文风格多样。我们在选文时,力求选择不同体裁、不同形式、风格的文章,多元的文章组合不只带给同学丰富的阅读体验,也照顾到各人不同的阅读需求。新课标要求小学低年级在阅读启蒙阶段学会“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改变了以往阅读中“重文字,轻图画”的陋习。学会借图读文、借文识图也是阅读的一项基本功之一。因此,在低年段,除了文字阅读外,我们插入了一些图画阅读。文字阅读较为理性,重目的;图画阅读却在于过程,更重感性,它以色彩和构图刺激眼睛和大脑,调动小读者展开自由联想,并任意奔驰,使小朋友的心灵在新鲜的感受和体验中愉快生长。图画的阅读开辟了同学理解意义的新途径。当然,这种图画阅读的文本自身必需具有一定的意蕴和趣味,不能单纯的为了取悦于小朋友的感官。这也正体现了指导性和自主性的结合。<3>、尊重同学的个体感受,激发阅读反思。同学个体的生活经验、阅读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别,使得他在接触文本时会发生不同的内心体验和阅读感受。他们各人对文本的欣赏能力、评价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单元中设置了简短的阅读提示,目的是引导小朋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和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或引导他们尽快进入作品,与作者发生共鸣,并奔驰想象,或引导小朋友与文本和作者进行阅读对话,结合自身的经验对文本作出自身的判断、评价、反思,而不是将编者的理解通过阅读提示灌输给小朋友,更不是用练习和测试来加重小朋友的负担。4、综合性与延伸性相结合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教材的综合性,《亲近母语》教材的编排采用的是分项设计与整体融合相统一的体系。通过分项设计可以涵盖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但是为了防止教材成为资料的堆积,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以课程目标和训练目标为线索,实现了分项设计和整体融合的统一。教材的综合性具体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内容方面,《亲近母语》既有汉字的说解,词语的辨析,名句古诗的欣赏,精彩片断的赏读,也有名篇佳作的阅读和整部书籍的推介,囊括了语文学习中字、词、句、段、篇各个方面的阅读和积累。特别需要提出的事,《亲近母语》各册后的“读书活动”,完全是结合同学阅读水平和生活实践的综合性活动。在形式上,教材不是各种资料的简单堆积,而是以具体目标为主线,形成了集导读、选文、提示、注释、赏析等为一体的综合体系。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亲近母语》为了更好的引导同学进行课外阅读,并参与更为广泛的语文实践。在教材的编排上,还注意了两个方面的延伸:<1>、阅读时间的延伸。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内阅读,不要求每篇细讲。《亲近母语》所选的文章的篇目也多于课内教材,因此阅读的时间可以由同学灵活掌握。可以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进行,更多的则可以放到课外。以名言隽语养性,以清词丽句怡情,以雄文华章益思……《亲近母语》不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还将是小朋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2>、阅读空间的延伸。《亲近母语》不只在某些单元的阅读中,向同学推荐了相关的书籍,还在“推荐书目“中分年段向同学推介了150本适合小朋友阅读的国内外著作,打开了小朋友的阅读视野,大大拓宽了小朋友阅读的空间,唤醒小朋友从一本教科书中走出来,走进人类精神阆苑中最馥郁芬香的一块园圃——书籍。教材的综合性和延伸性出现出的一起特点是倡议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的回归,实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强调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同学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资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二)亲近母语课外阅读实验的具体实施 怎样保证同学最基本的阅读的量和质,完成课程规范规定的145万字的阅读量,并由此引导同学进行广泛、自主的阅读,尤其是进行整本的书的阅读,是我们“亲近母语”课外阅读实验要研究的重点问题。1、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开设我们在各实验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了课外阅读指导课,以《亲近母语》的使用为切入点,带领同学潜心阅读精典美文,领略名著课程,吟咏古今诗文,指导日积月累,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养成阅读习惯。课题组立足教学实际,逐渐摸索和总结出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例如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语言积累课、班级读书会、大声朗读课、经典诵读课、读写结合课等。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还初步确立了多个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模式,如:“定向•探究•品味•内化•拓展”;“自觉探究•自主感悟•自我积累”;读•记•汇•创”;“博•积•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用”等多种课外阅读教学模式。2、亲近母语读书会的成立为了让同学进行更广泛的、个性化的、而又有质量的阅读,我们建立了亲近母语读书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最有效果的是学校读书会和班级读书会。二年前,课题组指导维扬区实验小学建立了“亲近母语”多功能阅读实验室,成立了“小书虫”俱乐部。为吸引小朋友到阅读实验室,实验学校将其装饰得富于童话和科幻色彩,而书柜更是被依样画葫芦地设计成书本模样。走进实验室,看到的是一本本耸立在墙边的“大书”,打开“书本”,却见一排排装帧精美的书籍有序地排列其中,“选择精致的文化点心,创立缤纷的阅读乐园”--这是阅读实验室创立的宗旨。维扬实验小学、广陵中心小学、东花园小学在今年六月举办了“阅读节”活动,开展了读书汇报会、主题读书会、“最美的诗篇”朗诵会,“向你推荐一本书”推荐会,课本剧扮演等活动,编辑《小书虫报》、《小主人报》、《阅读周刊》等等精彩纷呈而又实实在在的读书活动,不少学校开始实施把图书馆搬进教室、建设书香学校的计划,宝应范水小学、江都北京路小学、仪征天宁小学、邗江实验学校、维扬四季园小学、宝应桃园小学的班级读书会也是蓬蓬勃勃。农村小学读书会在宝应、江都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了更深入地开展阅读活动,培养书香教师,亲近母语课题组开展了巡回的教师读书会活动,从经典诵读、儿童文学作品介绍、开展班级读书会的方法等角度和老师们进行交流,先后巡回近十场,受到老师的欢迎。几个县市区和不少学校也成立了自身的教师读书会。亲子读书会也是一个重要的活动形式。针对农村小同学少书读,读书更缺乏指导的情况,课题组还协商江都杨庄中心小学建立了亲子读书乐园,让家长和子女携手阅读,一起漫游书海,享受读书的乐趣。因为生活中有了“亲子共读”,读书成了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家庭生活也由此洋溢着温馨和愉悦。这一举措把年轻的家长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的精力引向读书,从而有效地扼制农村屡禁不止的赌博、吵架等陋习。文明新风尚逐步形成。社区读书会也开始行动。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读好书,爱读书,会读书,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下,我们还成立了亲近母语少儿阅读培训中心,开发了行之有效的儿童阅读教育课程,通过社区读书会和各种阅读培训活动为建设书香扬州做出自身独特的贡献。在扬州,一个读好书、好读书的氛围已经初步形成。3、实施读写结合的尝试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支柱。阅读不但直接影响着语感的形成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启迪同学智慧,塑造同学人格。众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将读写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强强联手,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但是课堂教学时间终究有限,读写并不能得到足够的训练保证。因此我们尝试着利用《亲近母语》教材推进课外阅读,在推进过程中凸现读写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指导和管理,使之走进同学的课外生活,成为同学生活中一道久吃久香的精神大餐。<1>、不动笔墨不读书——玩批注。我们倡议高年级同学要学会在阅读《亲近母语》过程中玩批注。之所以冠名以“玩”,是因为同学终究是同学,他们的批注不同于金圣叹点评《水浒传》、胭脂斋点评《红楼梦》、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他们的批注只是记录一时的所感所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点评。即使这样,也有积极的意义。如一名同学阅读《咸菜慈姑汤》的批注是这样的:“不知道这汤究竟是什么味道,我真想尝一尝。作者真有意思,把一道菜写得这样有情有调。看来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写到作文中来。”这些批注尽管单纯幼稚,却折射出同学在阅读时的感悟和考虑、体验和理解,彰显出个体阅读的深度,展示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的写作境界。<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许多语文教师将读书笔记作为积淀语感、强化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在这一目标指导下,读书笔记成为同学的一本积累好词佳句的摘录本。长期的、机械的摘录行为磨耗了同学的心智,于同学的发展弊多利少。在最初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学视读书笔记为一项繁重的课业负担,敷衍了事。为了达到字数,完成任务,他们不问好否佳否,全都实行“拿来主义”,毫无甄别比较而言。更有一些同学并不在读书时摘录,而是复制其他同学的摘录内容。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分析认为,过错并不在读书笔记自身,而在于我们对读书笔记狭隘的定位扼杀了同学的积极主动性。要使读书笔记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强调读书笔记内容的开放,可摘录、可写读后感、可写内容梗概、可作推介辞……林林总总,无可不写。比方一位同学在读《三国演义》时,在读书笔记上罗列记录了书中的兵器和使用人。我们认为这是他独到的角度、独到的发现、独到的收获,也是值得表扬的。我们更强调读书笔记的效果交流,或展览评比,或专题交流,或互动欣赏。因为读书笔记离不开写,时间久了总有些同学厌烦,而效果交流可让同学发生劳动收获的成绩感,这能转化为同学进一步做好笔记的源源不时的动力。<3>、他山之石可攻玉——写习作。结合《亲近母语》教材中的一些篇章,我们组织同学进行写作训练,一般每月两篇。在训练时,我们提供给同学三四个选题,满足不同同学的喜好。这些选题兼顾各种文体,兼顾人、事、景,兼顾记实与想象。其一是补白型,即抓住文中空白处或略写处,由同学去补写或续写。其二是整合型,即让同学变换角度,从另一个侧面能动地、发明性地去再现文本内容。其三是写实型,由文本相关内容的链接,写生活中的人事景,尝试运用文本的某些写法。其四是训练型,以文本的写作特点为范例进行强化训练。一般来说,这些选题并不是命题,而是为同学提供写作的话题。由于各年龄段同学的差别,我们给予高年级的自由度更大,他们不但可以从多个话题中任选一个,甚至可以抛弃一切话题而自主随心作文。正因为选题的多样和给予空间的宽广,同学才会具备自主作文的意识。唯有自主,写出的作文才是真实高效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具备一定读书量、自我意识较强的同学已经完全不需要老师的指导。只要有便于他们发挥的合适的选题,他们已经能独立写出具有一定思想见解且文笔通顺的习作4、课内外实现有效衔接亲近母语课内外阅读衔接试图通过对现行教材与课外阅读课程的衔接和整合的研究与实验,探索建立亲近母语阅读课程体系,并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研讨和实践尝试。<1>充沛挖掘课内课文的拓展点,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通过课内外的贯通融合,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协助同学形成阅读动机,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并着力构建同学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化、自动化品质,为促进同学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战略(训练基天性力、训练能力品质、培养健康情趣)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读物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读后叙述课,交流评论课、读书笔记辅导课等等)。 <3>开展课外阅读价值的研究。研讨课内外衔接在拓宽教学途径、协助同学形成良好“智力”背景、开发“学困生”智力、以读促思、以读助写、以和减轻同学学习负担等诸方面的功能和实际效益。研讨时代赋予课外阅读的新特点,如大众传媒和保守文字阅读,多元文化和阅读对象的选择,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发明性、探索性、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培养,以和在大信息量面前如何进行快速有效的“筛选”式阅读等。 <4>通过实验教学,对总课题组编写的课外阅读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探索教材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操作性,评估和丈量教材对提高同学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的作用,利用教材开展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实验。通过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不时提高同学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培植同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5>促进和协助实验学校建立多种课外阅读基地,制定科学性、系统性的课外阅读规划。培养一批掌握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能有效指导同学课外阅读活动的骨干教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为推进区域内的教育教学质量作贡献。5、进行科学评价(一)“亲近母语”阅读评价的三个基本目标<1>、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关于激发同学读书兴趣的经验介绍经常见诸报端,这个法那个式,令人目眩。我们认为,阅读的兴趣只能从阅读中来,而不能从其他地方来,书外求趣,那只能是缘木求鱼。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就是要让同学沉溺于阅读之中而发生阅读的兴趣。评价的目的不是考察同学知识了什么,而是使同学想知道书中还有什么。<2>、指导同学阅读的方法在教学中对同学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不少教师有时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开设阅读指导课,专门对同学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这些无疑都很必要,利用评价对同学的指导也是非常有效的。例如,阅读生长袋中就有关于专题摘录的要求,让同学将某一书中有关同一主题的内容汇集摘录下来,这样便可以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进行某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这实际上就是指导同学做研究,同学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3>、培养同学阅读的习惯同学读书有时会因兴之所至,而废寝忘食,因兴趣转移,而束之高阁,这种读书习惯是完全可以通过评价来协助纠正的。在阅读评价中,要求同学制订较为严格的读书计划,不能因兴趣或学习的任务偏重影响读书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需锲而不舍,坚持不懈。这样的评价,对于培养同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有效。(二) “亲近母语”阅读评价的内容根据实验的的内容,我们主要从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总括大意的能力、发表心得的能力等)、语文素养(包括口语交际、习作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等)和综合素养(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人文素养、科学素养、非智力因素等)等几个方面来评价。(三)亲近母语阅读评价的方式在实验中,我们主要采取阅读生长记录袋和必要的测试的方法进行阅读评价。阅读生长记录袋主要用于过程性评价。形式有:阅读笔记、评估测试和效果展示,以展示同学在读书活动中的效果。在实验中,我们主要用两种测试的形式,来对同学进行总结性的评价,一种是口试,一种是笔试。在评价的内容上,我们把重点放在对同学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评估上。在命题上,我们则以《亲近母语》的阅读教材为依托,但又不拘泥于阅读教材,从同学的生活实际和张扬同学的个性动身,力求使测试的内容具有情境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四、实验的效果和影响<1>、初步构建了一个以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的的儿童阅读教育新课程。很长时间以来,同学将课本当作唯一的阅读资料,亲近母语实验初步构建了小学阶段母语阅读的基本框架:也就是以保守国学精髓——经典语录、古诗文为主要内容的诵读课程、以保证基本阅读量为主的主题选文和以整本经典为对象的的儿童文学名著略读课程和以时文、儿童报刊、网络为对象的浏览课程。<2>、理论建设卓有效果。亲近母语实验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理论建设,不是一般的经验总结式的科研。实验的开展是在充沛的论证基础上进行的,课题组对华语地区的课程规范、20世纪以来语文课程规范、国内外儿童阅读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发表了一些有重要理论价值的优秀论文。本届论坛课题组推出的两本理论专著《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课程研究和实践》和《班级读书会123》充沛展示了课题组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的效果。<3>、实践探索效果丰硕;课题组立足教学实际,重点探索和研究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模式和课型。例如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语言积累课、班级读书会、大声朗读课、经典诵读课、读写结合课等。<4>、提高了同学的语文素养,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几年来,通过课题组和广大实验学校教师的不懈努力,扬州的小同学包括教师逐渐从实验中受益,很多同学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一个读书、爱书的氛围已在扬州初步形成。<5>、形成了一个组织健全、团结进取的科研队伍,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骨干教师。在长期协作,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已经成为一个有一起志趣、团结奋进的强有力的集体,形成了行政领导组、专家组、理论组、实验指导组、信息组这样一个职责分工明确而又互相融合的科研队伍。一批有志于研究课外阅读、儿童阅读教育的教师正在生长起来。<6>、初步建设了课题中心网站。为了保证实验的交流和课题组对实验学校的指导,我们开发和建设了实验网站——“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研究网”www.qjmy.net)。在展示实验效果、提供研究动态、推荐优秀读物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届论坛以后,亲近母语网站将做大的调整,将更好的发挥它的交流、研讨、服务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假如从1990年算起,扬州市的课外阅读实验走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亲近母语开展实验三年多来,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实验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有利的促进了语文课程的建设,形成了一个重视队伍建设、视野开阔、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科研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少年报》、《扬子晚报》、《大连日报》、《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扬州晚报》、扬州新闻等国内多家媒体都对实验开展的情况进行了报道,四、实验的前景展望和存在问题在多年实验的基础上,课题组充沛反思,总结经验,开拓思路,重新细化了实验方案,并申报了国家“十五”规划课题——小学“亲近母语”阅读课程构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于2003年11月获得立项。把课题从单纯的课外阅读指导研究拓展到阅读课程建设的研究,。但实验要深入开展下去,要取得更大的影响和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1、 实验教材还有待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2、 怎样更好地实现课内外衔接。3、 阅读课程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4、 农村地区儿童阅读教育的推进方式5、 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战略和方式的研究问题。6、 儿童阅读心理的研究。7、 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师的儿童文学和理论素养、研究能力。8、 怎样处置好母语教育和世界优秀文化的关系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12: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