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河大“国培计划·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主力研修”学习,不仅让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和新课改的精神,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责任的重大和教育意义的深远,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科学内涵。
开封基础教育研究室张元双主任,在《做立人的长效教师,育健全的成长人才》讲座中,对“大教育”做了其独到阐述:“大教育”包含“有教无类”、“终身教育”和“各种人才”教育。教育本身既有“教”也有“育”,“教”是手段、是方法,“育”是过程和目的,手段和方法的有效运用是促进过程与目的顺利进展的保证,在“育”的过程中,不仅是学生得以成长,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在‘教’与‘育’的和谐过程中,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教师往往侧重了对‘教’的投入,而忽视了‘育’的作用。伴随着当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多,教师的一碗水甚至一桶水,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学生的的需求, 如果教师不能坚持学习,不成长自己,很显然跟不上学生成长的步伐,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怎样做,才能跟得上学生成长的脚步呢?
首先是要不断充实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教育经典的理论和论著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很多年前的中外教育理论,如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论述,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也对教育的本质作了精辟的论述:“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其次是对互联网+的充分认识与学习。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教育的手段(如慕课、微课等新型教育模式),而且也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率,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上互联网+的步伐,是很难成长为一名让学生喜欢与敬佩的好老师。
张元双主任还总结道:知识是铜,能力是银;思维是金,思想是王。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点燃与唤醒、培植与壮大”的过程,更是一种“沟通与碰撞、熏染与释放”的过程。而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根”的教育,尤其是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如对生命的冷漠,对困难的逃避,对压力的畏惧等,均已成为中学教育面对的棘手问题,如果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对学生缺乏“沟通与碰撞”或者对学生做不到“点燃与唤醒”。那么,教师无论多么努力的“教” ,“育”的过程还是会出现偏差,出现问题的。
面对不断变化与更新的互联网知识,面对充满好奇与渴求的学生,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难要克服,只有做善于学习,‘做立人的长效教’,才能真正把握住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共同成长,从而达到‘育健全的成长人才’之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