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5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8: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朱元璋身世之谜

看到明朝十七位皇帝的说法,很多观众或许会疑惑不解:明朝不是只有十六位皇帝,怎么又会多出一位呢?是历史记载有什么错误,还是又有了新的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为我们一同揭开明十七帝疑案的第一谜案,再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前世今生,揭秘他身世的四大谜团。



  毛佩琦: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开始讲《明十七帝疑案》。为什么我们说是十七帝呢?我想,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明朝建都于南京。只是到了永乐十八年以后明朝才迁都北京,最后确定北京为明朝的首都是在正统年间。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呢,就是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度。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一个政治、经济的中心并没有取消,北京是京师,南京是陪都,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军队攻克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死,清朝军队进入北京,占领北京城。明朝还不能算做灭亡。第三点,在明朝北京陷落以后,江南的大片土地仍然在明朝的实力控制之下,明朝的军队和大臣们又在南京拥立了一个叫做“弘光帝”,这样一个皇帝,年号叫做“弘光”,我们称他为弘光帝。这个弘光帝,他仍然是明朝各派势力、各个宗室都承认的正统的中央政权。弘光帝的政权结束了,明朝才算灭亡。这样,把最初在南京建都的朱元璋和在南京做皇帝的建文帝,和在北京朱棣明成祖以后的几个皇帝,再加上在南京的弘光帝,这样正好是十七帝。因此我们说,明朝是多少位皇帝呢?是十七帝;明朝的灭亡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公元1645年;它全部的时间是多少年呢?是从1368年到1645年,这样是277年。

  * 当我们解决了这样一个困扰我们的疑问之后,277年王朝的风云变幻,以及17位帝王的命运沉浮也将渐渐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而第一位走进我们视野的,就是这位显赫而奇特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身世之谜一 出生地之谜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有的皇帝,不仅是他治理天下,他的方法、策略少有,他的出身奇特,也是少有的。他是从赤贫,社会最底层成功地登上帝座,建立一个辉煌的皇朝,延续了二百余年这样一个大明皇朝的皇帝。以前也有出身底层的皇帝,刘邦,刘邦是亭长,也是地方的小官吏。朱元璋不同,没有尺寸之地,他出身非常奇特,为什么这样一个赤贫的出身的普通人能够最后登上帝座呢?他的身世有什么暗藏的秘密吗?我们先讲他的出生地之谜。

  大家知道,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民谣,这个民谣写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第三句就说了朱元璋出生、出身之地,“自从出了朱皇帝”那就是凤阳出了朱皇帝,他的生身之地没有争议。但是有的朋友就问,说我可看到一些材料说朱元璋不是生在凤阳,是生在泗洲盱眙,江苏苏北,这个地方还有朱元璋的祖陵在那里。为什么朱元璋的出生地会有这样的争论呢?我们查了一下最早的记录,按照朱元璋本人最早的说法:我生在濠洲之钟离,就是安徽凤阳,没错啊。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到了清朝以后,就出现了泗洲盱眙的说法。为什么呢?怎么这么容易就混淆了,这两个地方?我们再往前推,查一查《元史》,《元史》上记载泗洲盱眙是属于安丰路,《元史》的《地理志》上写的。安徽的濠洲钟离在元朝的时候属于淮安路,所以在朱元璋的时候这两个地方根本不能混淆。为什么到了中后期就混淆了,后来就混淆了呢?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他提高了他老家的地位,他把他的老家建了成了中都,而且称为凤阳府。这个凤阳府不仅包括钟离,濠洲钟离,而且把泗洲盱眙也纳进来了,所以这一大片都是凤阳,而泗洲盱眙又有朱元璋的祖陵,所以就容易造成混淆。

  我们怎么判断呢?我们根据朱元璋自己的回忆判断,朱元璋说他的父亲从泗洲盱眙迁到濠洲钟离之东乡,在五十岁的时候“而朕生焉”。有没有盱眙这一说呢?有,当时他父亲是从泗洲盱眙迁过来的,迁到了濠洲之钟离,就是安徽凤阳,在五十岁的时候生了朱元璋。后人把这两条、这两个地方弄混了,但是我们以朱元璋自己的说法为准,确认他生在安徽凤阳。

 

  * 在刚才的那首歌谣中,我们听到了这样一句话,“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为什么一位开国皇帝反倒使他的老家十年倒有九年荒呢?历史真相果真是如此吗?

  实际上这和朱元璋当皇帝以后实行的一项政策有关系,大家知道这首歌,这首歌谣什么人唱,一般都是打着凤阳花鼓,流浪的乞丐唱。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学习汉高祖当年把齐、楚十万户富民迁移到关中,充实关中的地区这个做法,(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就把江南富户15万户迁到凤阳。凤阳这个地方是他老家啊,老家不能贫穷,不能没有有钱有势的人,他就把江南富户十几万户都迁到凤阳周围。凤阳是中都,一定要让它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显得非常繁荣,加强他老家的势力。但是这些人来到凤阳以后并不安心啊,离开江南富庶之地,到了安徽贫穷之地经常想家,又不敢明着回去,怎么回去呢?一路装扮成乞丐要饭逃要回到老家探望,这样就有一句话,“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是不是荒年他们都要回家探望,经常回家探望,这种情况就发生在朱元璋做皇帝以后,所以民谣就留下来这一句“十年倒有九年荒”。

  *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一贯重视修家谱,尤其是要在家谱中写下一些光宗耀祖的名字,以显示家族的显赫。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更是不会例外。但朱元璋的家谱却奇特得出乎人们的意料,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朱元璋的家谱究竟有什么不同?他又为什么要这样写他的家谱呢?

朱元璋身世之谜二 家谱之谜

  朱元璋的家世怎么样呢?他做了皇帝以后也有的臣下揣摩朱元璋的心理,想给他找一个光辉的祖先他们找到了谁呢?找到了宋朝的大官僚、大学者朱熹。这个朱熹做过大官,又是一个大学问家,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如果朱元璋祖上有这么一个人,他也很有光彩啊。朱元璋说,不用,我就是我,我就是朱元璋,我们家非常穷,我要原原本本地把我的出身告诉大家。朱元璋他们家什么情况呢?他的先世住在江苏金陵的句容,从金陵句容迁到泗洲的盱眙,又从泗洲的盱眙迁到了濠洲钟离,就是迁到了凤阳。他的家当时什么情况呢?他曾经让儒臣给他写他家庭情况的回忆的文字,儒臣写了以后(朱元璋)不满意,再写以后(朱元璋)还不满意,两次写他的家史(朱元璋)都不满意,于是(朱元璋)自己亲自执笔回忆他的家史,这个家史记载在《御制皇陵碑》上。《御制皇陵碑》在哪里?在现在的安徽凤阳的皇陵。前不久我们到了安徽凤阳皇陵,看到了皇陵碑——

  我们身后的这个碑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御制皇陵碑》,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皇陵。在皇陵碑上,朱元璋想到他过去的生活写道: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

 

  那么“是方”是在哪呢?就是指的这块土地。皇陵碑碑文记载了(朱元璋)的历史,皇陵碑文怎么写的呢?

  “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事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

  这几句话什么意思?他说,我经常拿着镜子看自己的模样,“予时秉鉴”,拿着镜子,“窥形”,看自己;“但见苍颜皓首”面目苍白,“皓首”,白头发。“忽思往事之艰辛”,想到往年的艰辛。可是我想到往事艰辛,儒臣们不是这样,他给我回忆的时候都给我把过去的生活粉饰了,没有实事求是地说出来,没有把我的苦难告诉后世子孙,不能够作为他们的借鉴。我要原原本本地说,我是怎么样出身,怎么样一步一步成长。那么,朱元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碑文接着写: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

  说过去我的父亲就在这个地方住,“寓居是方”;“农业艰辛”,做着艰苦的农业生活;“朝夕彷徨”,早晚都没有依靠,不知道要做什么好。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没有土地,他给别人去放牛,但是这个小放牛童是非常聪明的。

  关于朱元璋小的时候有一些传说。说朱元璋小的时候和一群小孩放牛,他们经常做游戏,朱元璋是这些小孩子们的头,是小领袖。跟他一起放牛都有什么人呢?有汤和这些人,汤和比他大三岁,一起放牛。他们装扮成在朝廷当中朝拜的情况,朱元璋用这个车的幅板做成朝天冠,用散板做成笏板,大家朝拜朱元璋,山呼万岁。还传说,没有金銮殿坐在哪呢,没有宝座怎么坐呢?他就把割草的篮子摞起来,在上面朱元璋坐上大家朝拜。几个孩子都往上去坐,坐上去就摔下来,坐上去就摔下来,只有朱元璋坐上去稳稳当当,大家朝拜。这些小孩子们,包括汤和,都非常信服朱元璋,(朱元璋)是他们的小领袖。以后汤和也是重要人物,我们还要说。

  就在朱元璋17岁的时候,他的家乡,现在的安徽凤阳遭了大灾。什么灾呢,先是旱灾,紧接着是蝗灾,蝗灾过后是瘟疫。父亲、母亲、(大哥)先后死去,无处掩埋,朱元璋跟他(二哥)一起去求田主,别人的土地不能让他掩埋,田主对他们是“呼叱昂昂”,这是在《御制皇陵碑》写的词汇——

  我们身后的这个土坡,就是明朝的皇陵所在。当年朱元璋一家几口人在蝗灾、旱灾当中死去以后,没有地方埋葬,田主对他“呼叱昂昂”,他得到田主哥哥的照顾,最后才埋在这里。

  当时是什么情况,当时是一片荒土。朱元璋父母埋葬的时候,情况非常凄惨。

“殡无棺椁,体被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这么几句话什么意思呢?“葬无棺椁”,没有棺材,埋葬的时候身上盖着件破衣服,“体被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拿三尺的黄土把他掩埋了,没有任何吃的、任何喝的东西给父母供奉。坟前都要摆一点果品啊,食品,点心供奉先人,祭奠先人,没有,“浮掩三尺,奠何肴浆”非常凄惨。

 

  *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当过和尚的皇帝并不多,而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一当就是四五年。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走进佛门,是他历经世态炎凉,看破红尘了,还是他雄心泯灭,遁入空门?

朱元璋身世之谜三 出家之谜

  做和尚的原因有一些传说。一种传说,说是朱元璋生下来以后不能吃东西,小孩一般生下来以后马上就要吃东西,但是朱元璋不会。他的父母非常着急,父亲就去请大夫,到了大夫到了医生那里医生没有办法,不得而已又返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一位道士,道士说先生,您干什么去了,他说我家生了一个小孩不能吃东西,我非常着急,请大夫了大夫也说没办法。道士说不用着急,这个孩子命很大,到了午夜子时这个孩子就能吃东西。他的父亲将信将疑,说如果照您说的我的孩子到了午夜能够吃东西的话,那么长大了我就让这个小孩出家当和尚,(朱元璋父亲)许这个愿。于是后来朱元璋当了和尚了,这是一个铺垫。一种说法。

  按朱元璋在《御制皇陵碑》当中写的情况,没有这么浪漫。碑中怎么写的呢?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

  说安葬了父母以后,“既葬之后,家道惶惶”,我们的家境仍然是没有办法。“仲兄少弱”,“仲兄”,老二,二哥;“少弱”,年纪不大,“生计不张”,也没有什么生计啊。“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大嫂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大哥这是时候也死了,他的哥哥、父母都死了。灾荒瘟疫并没有过去,旱灾以后是蝗灾,蝗灾以后是瘟疫,碑文当中写道:

“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无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

  粮食都吃尽了,草木都吃尽了,我有什么呢?“予亦何有”,我有什么,没有啊。“心惊若狂”,我们当时心急得要发疯了!贫穷,没有饭吃。皇陵碑继续写到:

“兄云此去,各度凶荒。我为兄哭,兄为我伤。皇天白日,泣断肝肠。”

  他对哥哥说,我们就此分手吧,大家度过这个荒年。他为哥哥哭,哥哥为他伤心,光天化日之下,各奔东西。他哥哥走了以后,没有别的办法,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朱元璋入寺当了和尚。皇陵碑有这样几句话:

“兄弟异路,哀动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礼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

  兄弟分手了,悲痛感动了上苍,感动上苍,也感动了邻居一个汪母汪妈妈,汪妈妈备了一份礼物让她的孩子到寺庙中送礼,要求寺庙的主人留下朱元璋当和尚。这时候朱元璋才走上了为僧之路。朱元璋当和尚是万般无奈,走投无路,并不像传说当中说得那么浪漫。

  朱元璋在寺庙里头每日做功课,念经书,最重要的是有饭吃,因为他就是为了吃饭才到寺庙里。但是,因为周围都闹灾荒,寺庙也不能够维持长久。刚过50天,寺主就把和尚们叫到一起,告诉大家庙里没有吃的了,大家四处云游。从此朱元璋托着一个钵子四处云游,云游的生活也是非常艰苦。皇陵碑怎么写的呢?是这样两句话:

“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

 

  说早晨起来走在路上,看见哪家烟囱里冒烟着火了,一定是这家做了早饭,或者做了饭了,要赶到人家吃饭的时候去要一口吃的,如果去晚了,要不着了。所以说“突朝烟而急进”,赶快走。“暮投古寺以趋跄”,晚上投奔寺庙好歇脚啊,不能在荒田野地里睡觉,但是一身疲惫,又没有歇脚之处,尽管很累但还是踉踉跄跄投奔寺庙。他在外面云游经常是月夜,寒风,霜雪。皇陵碑怎么写的呢?有这样两句话:

“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

  靠在山石上看着高高的山峰,看着天空,月亮照在身上,想着父母,天人异路!猿猴叫着,凄凉、寒冷、无依无靠,如同漂蓬。朱元璋原原本本把他当和尚,当游方僧的艰苦生活写在了《御制皇陵碑》上,朱元璋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云游就是三年之久。三年之后,朱元璋又回到了寺庙做他的和尚,这三年的云游对于朱元璋来说很重要。长了见识,有了经历了,他知道如何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开出一条生路,知道怎么样待人接物,知道怎么样和社会相处。朱元璋可以说在他的智力身心上,有了一个很重要的飞跃。

  * 如果朱元璋只是每日如此地在寺庙中读书、扫地,或许佛门中会多出一位高僧,但命运之手却把朱元璋推上了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宝座。从一个普通的和尚,到一代帝王,它们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奇迹改变了朱元璋的人生?

朱元璋身世之谜四 从军之谜

  朱元璋做和尚,平静的生活有一天被打破,一个人带了一封信送给朱元璋,什么人?汤和。刚才我们说小的时候他们一起放牛,汤和比他大三岁,这些人都把朱元璋看做他们的小领袖,他们的头儿。郭子兴起义以后,汤和带着家乡的十几条汉子投了郭子兴军中。汤和投了军,他必然想到小的时候他们的小领袖,他很信服朱元璋,他很自然地就想到朱元璋,把他请到军中来,朱元璋就接到了这样一封信。这封信在朱元璋心里是起了轩然大波,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呢?在他的回忆当中也有一段话,怎么说的呢?说是“既忧且惧,无可筹详”,说既担心也害怕,拿不出办法来,怎么办?与智者相商,与他的知心的人商量商量吧。大家可能会问,说汤和让你去你就去吧,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不是,形势非常复杂,红巾军起义之初军队并没有严格的纪律,到处抢掠烧杀,用朱元璋自己的回忆,烧杀的情况非常惨,是屋没有一个完整的椽子,墙没有一垛完整的墙壁,四处杀人,“焚荡城郭,屠戮士夫”啊。当然,红巾军当时主要打击的对象是富人,“屠戮士夫”嘛,朱元璋担心如果我出去遇见红巾军,不知道我是什么人把我也杀了,还不如在庙里待着。可是还有一个危险,遇到元军也不安全,元军去讨伐红巾军起义,但是他们不敢直接跟红巾军作战,这些当官的怎么办,就让这些士兵到处抓老百姓,抓了老百姓以后就把老百姓头上裹上一块红头巾,说这是红巾军,送给上级请赏。

  朱元璋就说,我要留下的话红巾军也可能杀我,我出去的话元朝军也可能害我,怎么办呢?这时候来了一封信,真是不知道怎么办,叫“无可筹详”。他的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到庙中去算一卦呢?于是朱元璋就到了庙中的佛前给自己求卦。用什么来算,用珓杯,这个珓杯是用竹木做成的一个像杯形的算卦的工具,叫做珓杯。两个杯扔上去,落在地下,扣着是阴,仰着是阳。朱元璋说如果你说我离开这里可以平安的话,请你给我两个阳杯;如果你希望我留在这儿,留在这儿也能够平安的话那么你给我一阴一阳杯。这是朱元璋本身的盼望,他投,投珓杯落下得到两个阴杯,既不让他走,也不让他留。朱元璋心里盘算,这个不能定,第一次不算,再投。他心里想我还是希望走,你一定要让我得到两个阳杯,我带着干粮就离开寺庙。再投,又是两个阴杯,朱元璋不甘心,怎么又是两个阴杯,还是既不是走也不是留。再投第三次什么都不是了,既不阴也不阳,珓杯斜着站着。

  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元璋在盘算,莫非你是让我自己起事吗,自己挑起来来做事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再给我两个阴杯。朱元璋又投起来,落地一看——两个阴杯。这件事记录在朱元璋自己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当中,这个文章叫做《记梦》,说往事像梦一样,《记梦》,这是朱元璋写的回忆。我们说朱元璋经历了四处的云游,见到了天下大乱,看到群雄并起,他自己不能不有所心动,但是他在决定取舍的时候需要借助外力来坚定他的信心,古人迷信跟我们现在不一样。算卦之后朱元璋决定投军,从此离开寺庙,朱元璋从此走上了他成功之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8: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二) 朱元璋成功之谜
 在元朝末年朝廷的腐败与黑暗中,在各路英豪纷纷揭竿而起,头裹着红巾,挑起反元复宋的大旗争夺领地的时候,曾经只是一个小牧童的朱元璋却逐个地打败了其他强大的各路红进军,并且在最后奇迹般地推翻元朝统治,登极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成功,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神话传说。
  那么朱元璋有着什么成功秘诀吗?他怎么可以实现从一个牧童到皇帝的巨大跨越呢?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流传着神秘的九个字,据说和朱元璋的成功有关系。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为我们揭示这神秘的“九字箴言”,再现这位传奇皇帝的创业之路,揭示他的成功之谜。《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毛佩琦: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牧童,无依无靠的有方僧人,最后成就了帝业,这是一个大家都在思索的问题。他凭借了什么得到成功呢?有一种传说,说他身边有一个神秘人物,这个人物是谁?就是刘伯温,刘基。那么刘伯温刘基是怎么样一个人?他怎么样出的山呢?关于刘伯温有很多神话和传说。

  传说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料事如神。刘伯文隐居在山中,在天下大乱之时没有出山,他在山中对着山坐着在思考,忽然见到山上有几个字——“山为基开”,说这个山为刘基而开。他走上前去,这个山开了一道门,他再敲敲这扇门,这个门又打开了,只见里面躺着一个道士模样的人,头枕着一部兵书,他不用看知道这个人来的是刘基,因为“山为基开”嘛。别人是来不了的。他就说话了,说我这枕着一部兵书,如果你明天早上能够把这个兵书背下来我就把兵法全部传授给你。刘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第二天早晨兵书背下来了,于是这个道人原原本本把兵法传授给了刘基,刘基从此料事如神。

  * 刘伯温在中国民间的传说里几乎是半个神仙,他的料事如神、能掐会算、呼风唤雨几乎让他变得神乎其神。那么刘伯温真的就是如此神奇吗?在真实的历史中,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既然他如此的神奇,干吗又非要到朱元璋的手下,听从朱元璋的命令呢?

 

朱元璋成功秘诀之一 网罗天下名士

  真正的刘基出山是朱元璋在打下金华以后,听说有浙东的四先生,这四个先生当时是天下名士,其中就有刘基。他首先派人送去礼物请刘基出山,刘基婉言拒绝,后来又一再请人写信恳请刘基出山,刘基就接受了聘请,来到朱元璋的军中。这个四先生,四位名士都是谁呢?一个就是青田的刘基刘伯温,第二个就是龙泉的章溢,第三就是丽水的叶琛,还有一个是浦江的宋濂。这四个人号称名士,朱元璋要得天下,要网罗天下名士,这四个人来到朱元璋的军中,朱元璋对他们说了一句话,说什么呢?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说我请你们几位出山,委屈你们了,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天下老百姓委屈你们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看来听到这个话我们感到朱元璋是悲天悯人呐,有同情老百姓这个情怀,是不是跟他曾经当过和尚心里慈善有关系啊。朱元璋本身出身贫寒,他一定不愿意让老百姓也过这样贫寒的生活,当他自己是一个贫寒的牧童,或者是无倚无靠的游方僧的时候,他的最高的理想是解决他的生计问题,要吃饭。当他有了一定的权力的时候他要建立自己的事业,当他事业有一定规模的时候他要实现他的理想,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心怀已经豁然开朗了。不是简单的乱民的首领,去为了吃饭去投军,不是,他有他的治国理想。

  《明史》对于刘基和朱元璋的关系,和刘基的作用是怎么评价的呢?有这样几句话,我念给大家:“帝查其诚,任以心膂”。朱元璋看到刘基的忠诚,就把他当作主心骨,当作心腹,“心”是心,“膂”是脊背,任以心膂。那刘基怎么对朱元璋呢,也有两句话:刘“基亦自谓不世遇,知无不言,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刘基心里想我能够遇到朱元璋这样一个明主真实千载难逢,“不世遇”,不是说经常可以遇到的,于是他就知无不言,遇到急难的时候勇气奋发,什么事情都敢于承担,敢于冲上前去。“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有多困难的事到他那儿一下摆平,别人不能够猜测或者推测他的心腹,就是他盘算得非常深,有很多谋略。正是因为他在朱元璋军中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多关键的时刻帮助朱元璋解决危难,所以对他的传说是越来越神,就把他神话了。

 

  * 朱元璋毕竟曾经还只是一个牧童,他手下的大臣和部队比其其他的各路红巾军,实在是太单薄了。但是一直想击败其他对手,并且推翻元朝夺取天下的朱元璋该怎么办?他又为什么在势单力薄的时候,就找这么多不会扛抢打仗的读书人来部队里呢?

  其实,在朱元璋的队伍当中还有不少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都是看到朱元璋的事业在起步,为朱元璋出谋划策。第一个来到朱元璋队伍当中的读书人是谁呢,是冯国用兄弟两个人,冯国用兄弟两个人来到朱元璋的队伍的时候是在朱元璋打下定远的时候。当时红进军可以说是乌合之众,没有纪律缺乏理想,冯国用兄弟就向朱元璋进言:“有势者强,有德者昌”,有势力你可以做到一个强人,你可以称霸一方,但是你必须有德,有了德才能够昌,才能够发达,才能够成就大事。那么什么是德?得是跟势相比的,一个是力量,一个是道德,一个精神。德就是不杀人,行仁义,不抢掠,不杀人,不掠妇女,刑仁义。行仁义才能收天下之心,你才能成就大业,如果你仅凭力量你称霸一方,最终成不了大事。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豁然开朗,这和红巾军以前的烧杀、抢粮食、抢财富大家很快活不一样了。冯国用兄弟的建议,使这些红巾军的将领们树立了更加远大的理想。

  * 有了许多的帮手,朱元璋还得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许多的步骤才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流传着朱元璋凭借着九个字开创大明277年帝业的说法,不过,让人疑惑的是,区区九个字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竟然可以成就一代王朝!那么这九个字究竟是什么?它有那么神奇吗?

 

朱元璋成功秘诀之二 恪守九字方针

  毛主席非常喜欢读历史,特别喜欢读《明史》,他在历史当中得到了很多启示,运用到现实的政治社会生活当中来。(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是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形势非常复杂。毛泽东提出来九个字:“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九个字指导当时的政治生活和国际关系,使中国立于不败之地。这九个字怎么来的呢?这九个字就是从当年朱元璋成功的经验当中来。那么朱元璋这九个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学士朱升给他进献的。

  至正十七年朱元璋打下了徽州,听到当地有一位著名的学士叫做朱升,亲自到他家里去聘请。朱升为朱元璋进献了九字三句话,这九字三句话是什么?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朱元璋牢牢记在心里,被他奉为箴言,最后按照九个字的策略一步一步夺取了天下。这九个字这么简单,有这么丰富的内涵吗?

  “高筑墙”是什么意思?高筑墙,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朱元璋)夺取了应天以后,在应天大造城池、宫阙,这一点也是和当年刘邦学习的。刘邦在天下未定的时候救开始建他的宫城,建他的都城。(朱元璋)以应天为中心,向东扩展,逐渐控制浙东,强化他的根据地。“高筑墙”是一个广义的说法,不一定非要筑墙,确实也筑了墙,但是实质内容是加强根据地,保护他的根据地,不要丢掉根据地。高筑墙,不要让人家来侵犯、抢夺。

  “广积粮”,军队作战要吃饭啊,一定要有粮食,无粮不稳,有粮心里踏实。很多人进来当兵是为什么,是为了吃饭。你没有粮饷,这个仗怎么打?但是仅仅有粮食还不够充实,所以“广积粮”它的含义就是加强你的经济实力,只有加强了经济实力,才能够使你立于不败之地。朱元璋在“广积粮”上采取了些什么措施呢?军队要作战,没有粮是不成,那么在红巾军早期作战,它的粮饷怎么得到呢?就是向各地征粮,你不抢粮食。就是征粮,但是征粮老百姓也有很多负担。一个叫唐仲实的儒者来到朱元璋军中,他给朱元璋说,他说我看到你们的军队行仁义,不抢粮食,不抢东西,但是你们打仗到各地征粮,百姓的负担也很重啊。朱元璋就回答说,我征的粮食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军队。这个唐仲实说这也不行,你一定要另想办法。于是朱元璋就在军队里面设了一个都水营田司,屯田种地,兴修水利,一年下来有了收获,三年下来就有了积累,军队有粮食了。同时朱元璋还在自己管辖的领域之内设立了盐法局,就是在他领地之内要贩卖食盐的话要交税,20取1,你得到20分的收入,1份交给政府作为粮饷,是朱元璋建立的政府。还设立了茶引制度,“引”是什么,“引”是凭证,“茶引”是什么,卖茶叶的凭证,要想卖茶叶要得到官府的批准。每卖100斤茶叶,要向官府交200个钱。这些措施加强了朱元璋的经济实力,这就是“广积粮”。

 

  “缓称王”什么意思,不要立即称王,是一种策略。中国一句老话叫“出头的椽子先烂”,大家都想当王,每个人眼睛都盯着,看谁先当,谁先敢称王我们先一块把他灭了。实力不成熟的时候,实力不够的时候,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成了王称为众矢之的,一定会失败的。“缓称王”就是推迟称王的脚步。刘福通、韩山童起义,声称史要恢复大宋的江山,后来韩山童被元朝军队杀了以后,刘福通就把韩林儿立为皇帝。这个大宋皇帝和龙凤年号就成为红巾军的中心,朱元璋他的队伍是红巾军,他奉的主,他奉的皇帝是谁,是小明王韩林儿,“大宋皇帝”。“缓称王”就是自己先不要称王,把小明王摆在前面,把大宋皇帝摆在前面,我们是大宋,我们是行的龙凤年号。有两个目的:第一个,韬晦、隐藏自己的大志,不要让别人发现自己有野心;第二个呢,小明王有号召力,不管这个小明王本来是什么,但是他现在是大宋皇帝,他摆在前面就有号召力,假这个小明王的命令我就可以统帅全军,增加我的威信。小明王当时是在滁州,离朱元璋的军队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每到正月初一的时候,(朱元璋)军中都要立一个椅子,小明王的御座。这些官员们要向这个御座行礼,表示自己对小明王的尊重。朱元璋的谋略很深啊。刘基看到这个情况以后曾经对他提出过批评,说“竖牧耳,拜之何益”,说这是一个放牛的小孩子,你拜他有什么用。实际上朱元璋的谋略在好多地方还要超过刘基。

  朱元璋本人不称王,但是周围的很多势力都纷纷称了王,有的称了王,有的当了皇帝。朱元璋要在这些称王称霸的群雄当中脱颖而出,一定要扫灭群雄,他靠什么?他要靠军队。

  * 朱元璋的这支军队都是来自红巾军的普通老百姓,他们能够听从朱元璋的指挥吗?朱元璋怎么可能就凭借这样一支军队逐一打败围绕在他周围的其他红巾军势力,甚至还一直打到北京,赶走了元朝凶悍的骑兵。他手下的这些人究竟组成了一支怎样的军队?

朱元璋成功秘诀之三 打造铁军

  朱元璋有一支军队能打仗,战无不胜,军队从哪来呢?朱元璋是一介匹夫,无尺寸之地,无任何依靠,但是朱元璋他的部下有能征善战的骁勇悍将,徐达、常遇春、邓愈、李文忠这些人都为他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为什么?朱元璋善于识别人才,善于指挥利用人才。这些人都听他的,像徐达,开国功臣第一,说徐达能征善战攻无不克,可是到了朱元璋面前恭谨得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当然徐达有徐达的想法,可是我们看徐达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朱元璋能够驾驭徐达。所以有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给他冲锋陷阵。

  那么有了将,还要有兵,兵哪里来?老百姓啊,穿上军装的农民。开始的时候就是乌合之众,要让这些军队都能够听指挥,令行禁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元至正十八年,就是1358年,当时他的事业还不大,军中缺少粮食,缺少粮食朱元璋就下令节约粮食,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不许使用粮食酿酒,粮食都不够吃你还去酿酒,这是军饷啊。可是有一个将领的儿子违反了纪律,就拿了粮食去酿酒,是谁呢?胡大海,胡大海的儿子在军中酿酒,破坏了朱元璋的军纪,朱元璋大怒,抓了要把胡大海的儿子杀掉。下边的督师王海权朱元璋说你不能够在这个时候杀胡大海(的儿子),胡大海现在在前方,在浙东正在作战,你要安他的心,如果杀了他,胡大海带着兵叛了变怎么办呢。朱元璋说我宁可使胡大海叛变我,我不能让我的军令不行,杀,就把胡大海的儿子杀了。如此严厉的措施,如此坚定的决心,造就了一个铁军。胡大海是什么人?是很早的时候追随朱元璋参加起义军了,屡立战功,胡大海本人说我不是读书人,但是我就知道三件事,第一个是不杀人,第二个是不抢妇女,第三个是不烧房子,胡大海很懂得军令。所以朱元璋杀了胡大海的儿子,要为了加强军队纪律,胡大海非但没有叛变,后来还更加忠诚和勇敢。当然胡大海后来是在军队内部的矛盾中他被别人杀了,可是朱元璋用杀胡大海的凶手的血祭胡大海,他也很对得起胡大海。
就是他和将士之间的关系,他能够驾驭将士,能够统帅这一支军队,建立这个军队铁的纪律,造成了他夺取天下的基本力量。

 

  * 尽管朱元璋打造了一支铁军,尽管他网罗了天下众多的帮手,但是在他领地周围的这些昔日红巾军的战友们,都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而且这些人的力量和地盘要远远比朱元璋强。朱元璋要想登上皇位,就必须首先把这些割据势力一一解决掉,统一南方,这样才有可能北上推翻元朝建立新王朝,但这又是多么地艰难,朱元璋该怎么出手呢?

朱元璋成功秘诀之四 打好关键之战

  朱元璋缓称王,但是他周围的群雄都已经先后称王称帝,他的周围都有谁呢?有以江东为中心的汉王,后来以武昌为中心,陈友谅;以明玉珍为皇帝的,四川重庆的大夏;在平江苏州立国的张士诚,吴王;还有是方国珍,占领了浙东的庆远、台州、温州;福建的陈友定。朱元璋这个时候他的势力范围在哪里?他的势力范围是以应天为中心,占有皖南的徽州、浙江的建德、鹜州、诸暨、衢州、处州,北邻张士诚、西邻陈有谅、东南临方国珍、南临陈友定。面对这些称帝称王地群雄,刘基给他出主意说你的主要的矛头、主要的力量要对付陈有谅,有这么两句话说“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益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定。”张士诚自己顾自己我们不要防备他,他不用(你)担心,陈有谅没有一天不想消灭我们,我们消灭了陈有谅张士诚就孤立了,消灭了张士诚以后我们北向中原,就可以成功王业。

  当时陈有谅所占的地方是江西湖广之地,他一直想再东进和朱元璋争夺地盘。(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组织了大军东进,当时说是“飞梯冲车,百道并进”,不仅有船,还有陆地(部队)。“飞梯冲车”,要攻城有飞梯,要冲城门有冲车,“飞梯冲车,百道并进”。(陈友谅)造了数百艘大船,大船高数丈,外面包有铁皮,施以丹漆,楼上楼下三层,下面说话上面听不见。朱元璋乘坐的是小船,开始不是陈友谅的对手,战斗非常激烈,叫“一日数十接”,就是一天双方发生小的战役、小的战斗十几次,朱元璋几乎毙命。

 

  朱元璋坐在胡床上指挥战斗,刘基在他的身边,突然刘基说赶快换船,朱元璋来不及思考就跟着刘基跑到另一个船上。还没有坐稳,只见他刚才坐的船被炮击得粉碎。陈友谅在高处看到这个情景大喜,可是他不知道朱元璋已经脱险了,又在别的船上指挥战斗。朱元璋坐的小船,他要采取小船灵活的策略,他看到对方大船都是连锁为阵,于是在东北风起来的时候,他就放火烧船。大火起来一下把陈友谅军队烧乱了,烧死了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仁号称“五王”,能征善战,五王一死,陈友谅的军队受到士气的挫伤。陈友谅也在了解朱元璋军队的情况,他发现朱元璋坐的船是白色桅杆,于是他下令第二天大家集中攻打白色桅杆的船。朱元璋也有人探知这个情况,他就命令所有的船都换上白色桅杆,第二天再打,从早上九点多种打到下午一点多种,从辰时打到午时,陈友谅大败。陈友谅军败要逃出鄱阳湖,刘基告诉朱元璋说你一定要扼守湖口。陈友谅被扼守湖口多日,不能够脱身,叫做“兵困粮竭”。这时候朱元璋又给他使了攻心之计,给他写了信,信上怎么说,说陈友谅你根本不是我的对手,当年你就一败再败,今天你又要失败,如果今天你能够侥幸回去的话,请你取消你的帝号,等待真主出山。

  谁是真主?朱元璋自己是真主,当然陈友谅本人也想当这个真主。就是在兵穷粮尽的时候,加上气,这是士气大乱,最后在乱军之中陈友粮被一箭射中眼睛穿过头颅死了。陈友谅军就彻底失败了,第二年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来到朱元璋的军中投降。鄱阳湖大战解除了朱元璋通往帝业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成为他事业当中的关键一战。从此,他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当时的应天钟山脚下设立祭坛,祭天,自己登上皇位。一个生气勃勃的大名皇朝从此诞生,一个赤贫的牧童、一个无依无靠的游方僧人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8: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明十七帝疑案》(三) 朱元璋国号之谜
 朱元璋,一个雄心勃勃的开国皇帝,是他开创了大明王朝277年的统治。

  朱元璋,一个创造奇迹的皇帝,是他从一个赤贫的牧童变成显赫的帝王。

  那么,这样一个特别的皇帝为什么在他成功之后,把他的王朝取名为“明”?在他诡异的眼神背后,隐藏着什么特别的玄机吗?朱元璋又该怎样收拾元朝末年军阀混战所留下的烂摊子呢?他刚刚建立的大明国能否经受百废待兴的考验吗?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为我们揭开这个“明”字的来历之谜,揭示朱元璋的五大治国理想,并真实再现这个崭新王朝建设的艰辛历程。《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毛佩琦:

  今天我们讲明朝的国号之谜。明朝它的国号叫做“大明”,这个“大明”怎么来的?很显然和小明王有很大关系。因为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最初是参加了红巾军的起义,红巾军他们奉的主是小明王韩林儿。后来他们又建了“大明”,这两个“明”是一个“明”,所以“大明”的“明”来源于小明王的“明”。

 

  那么大家会问,小明王的“明”又从哪里来的?小明王的“明”来源于明教。明教也叫做“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的时候一个叫做摩尼的波斯人创立的。明教吸收了佛教、祆教、基督教的教义因素,它的经典有《二际三宗经》,宣传的是什么呢,宣传的是黑暗要被光明战胜,最后光明战胜了,大家就众生脱离苦海。明教什么时候传到中国来的呢,是在唐朝武则天延载年间,传到中国来以后明教的发展经历了很漫长的时期,但是一直神神秘秘,为什么?因为明教宣传的是

“弥勒降生,明王下世。”

  一些反抗朝廷的人经常借助于明教来号召群众,所以明教常常遭到禁止,时而浮出水面,时而又潜入地下。为了保护自己,他就跟佛教拉上关系,和佛教的白莲宗拉上关系,最后就形成了白莲社。所以从唐朝、宋朝、元朝,这些朝代明教是时而浮出,时而潜入地下,但是常常用作反抗朝廷的武器。

 

  那么为什么红巾军要奉小明王为主呢?红巾军起义的时候,大多数的百姓投军都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韩林儿被刘福通拥立,号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他们提出的口号有两句,叫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山河奄有中华地”什么意思,元朝统治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统治,他们把汉人、南人放在被压迫的地位,重有中华地,让汉人能够与蒙古人平等地生活,恢复中华。“日月重开大宋天”,这宋朝的天下是谁的天下,是以汉人为主体或者说汉人和各个民族平等生活这样一个天下。当时这些饥民投入军中,为了要得到幸福生活,他们面临的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严重的阶级压迫,他们很贫穷,受了官府的欺诈,受到富民的欺诈;一个就是民族的压迫,就是他们是下等人,他们不能够跟蒙古人,跟色牧人有平等的待遇。

  那么小明王又宣传的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出世以后就给大家带来幸福生活,因此红巾军就把小明王奉为主。朱元璋为了韬晦,他自己在时机成熟之前打着大宋小明王的旗号,号召军队夺取天下。所以朱元璋投入红巾军,奉小明王为主,就和小明王结下了不了之缘,也就与明教这个“明”字结下了不了之缘。

 

  * 公元1367年,朱元璋的势力日渐强大。于是,他派出部将廖永忠接小明王韩林儿到自己的大本营南京,但在来时的水路上,小明王却神秘地淹死。历史上,对于谋杀小明王的凶手一直众说纷纭,但朱元璋在这其中的嫌疑,不用多说。不过奇怪的是,朱元璋后来却仍就沿用了小明王的称呼,定国号为“大明”,他究竟是为了掩人耳目,避免被人怀疑杀死了小明王,还是令有什么原因呢?

  我想,这里有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这么多的人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明王出世,盼望有一个明王来出世,他们希望“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如果你现在把这个“明”抛开,这些人是不是有点寒心了!他们失去了目标了,我们干了半天我们为的是迎接的明王,明王在哪呢?小明王没有了,还有没有明王,他们需要有一个明王。所以“明”的口号不能扔掉,这个口号符合当时劳苦群众的意愿,虽然这是迷信,但是当时的人的思想水平就是这样。
可是,朱元璋的队伍当中来了相当多的读书人,知识分子,他们是以儒家的观念来指导朱元璋的治国。儒家的一个很核心的价值观就是,“子不与怪力乱神”,儒家是反对佛教、反对道教,反对所有怪力乱神的,那你这些儒家知识分子为什么来要用小明王这个明呢?其实在这些知识分子看来,“明”已经不是小明王的“明”,他们发这个“明”字做了自己的解释。

  明是日,是月,中国古代从来就是祭日祭月,宣传皇权神授,我这个“明”堂堂正正。第二,中国人相信五行,相信五行之说。五行说北方是水德,南方是火德,蒙古人是以水德取胜,南方的朱元璋是以火德取胜。我这个火战胜你的水,火就是明,就是光明。

  大家可以回想,在朱元璋出生的时候,经常有传说朱元璋伴随着火,朱元璋降生,邻居都看朱元璋家里的房子一片红光,邻居们认为是不是着火了赶快来救火,一看没有,生了个小孩。还有说朱元璋在寺庙里头,这个寺庙也是一片红光,旁边的人都认为这个寺庙是不是着火了,再一看没有火,原来是朱元璋在里面。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宣传朱元璋是得了火德。所以“明”在这些人的字眼里面已经把它赋予了新含义,已经不同于小明王的“明”。

 

  再有一个原因,小明王死以后,朱元璋一定要把这个“明”这个位子占着。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都是奔着“明王出世”来的,那么小明王可以宣传“明王出世”最后推翻了元朝,是不是还有人要反对朝廷呢,也宣传“明王出世”再推翻新的朝廷。肯定还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不能够让别人再利用明王来反对我,朱元璋自己就是明王!所以他自己要占住这个位置,不允许别人再使用这个位置。谁是明王,我是明王,但是我是明王我是大明。

  好,这里头有一个问题我要给大家解释。我们说一个人起事,做什么事情都称自己是“大”,怎么小明王偏偏是“小”?实际上这个小明王的“小”是朱元璋给他加上的。他是明王,朱元璋本身是大明的皇帝,他一定要让韩林儿这个明王成为“小明王”。别人不能比他大,如果小明王称为“大明”的话那朱元璋往哪放,所以朱元璋给他的名字就是“小明王”。

  * 王朝的这个“明”字听起来的确很动听,但这仅仅是朱元璋一厢情愿的希望。此时,生活已经困苦不堪的老百姓,会买朱元璋的帐吗?全国上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朱元璋,看看他究竟要怎样收拾这个元朝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朱元璋做了大明的皇帝,在很多人看来应该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了,大明皇帝都已经诞生了,所以明王就已经出世了。那么明王究竟给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生活呢?换句话说,这个明王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大明国?朱元璋本人有什么想法?朱元璋在北伐檄文当中提出自己的建国纲领,说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斯民。”

 

  这几句话很熟悉,孙中山先生曾经把它改造了一下,作为国民党的一个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当时推翻满清,同盟会的(口号)。朱元璋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陈纲立纪,救济斯民”,这里头包含着几层意思。“驱逐鞑虏”,推翻元朝统治,推翻元朝统治并不是说汉人要压迫其他少数民族,朱元璋曾经说过,

“普天之下,皆朕赤子。”

  大家一视同仁,谁也不要欺负谁,谁也不要压迫谁,这是儒家的观念。元朝把人分成四等,到明朝没有这样。

“但有贤才,用之不弃。”

  只要是你有才能,我就不抛弃你,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一视同仁,一律平等。他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推翻元朝的统治;“陈纲立纪,救济斯民”就是要整顿秩序、建立法治,达到救济斯民的目的。救济斯民,老百姓生活太苦了,水深火热,把他们从水深火热当中拯救出来。这是(朱元璋)的纲领,这个纲领我们看,第一条推翻元朝统治已经实现了,第二条整顿社会秩序,还要着手(去做),第三条要把老百姓从水深火热当中解救出来,也不是一句很容易做到的事。面对刚刚建国,这样一个战争之后的残破局面,朱元璋怎么做呢?朱元璋曾经说这么一段话,他说: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在安养生息而已。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

  什么意思呢?说天下刚刚太平,老百姓是钱财也都是耗尽了,力气也都是耗尽了,财力俱困。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向小鸟刚刚学会飞你不能拔它的羽毛,像小树刚刚种下去你不能摇晃它的根,一定要安养生息,只有那些廉洁、自律、爱民的人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好处。这是他对官员们说的一段话,这些话包含着朱元璋救济斯民的理想。

  * 当朱元璋在采取了这样的手段,暂时度过最为困难的时刻之后,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但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国家和庞大的人口,曾经只是一个牧童的朱元璋,他的能力够吗?他会有什么特别的手段吗?

朱元璋治国理想之一 发展生产 阜民之财

  第一个就是发展生产,阜民之财。历史记载朱元璋即位,向天下下诏,首重农桑、学校,说第一条重视的是什么,是农桑和学校,两个。你看他抓的是很关键,农桑是吃饭的问题,学校是精神教育的问题,首重这两条,如果一个地方官向京城、向长官汇报工作,没有农桑学校的数字和情况的报告的话,不合格,这个官员是不合格的。所以朱元璋曾经专门下了命令,怎么种庄稼,甚至怎么种树,一家要种几棵枣树、几棵桑树,说种了枣树种了桑树即使没有粮食,到荒年的时候这个枣和桑也能够当饭吃。朱元璋管得非常细,他过过艰苦生活,他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不需要非常豪华地夸夸其谈,不需要那些很远的东西。老百姓身边的东西,需要解决的问题,(朱元璋)提出来要阜民之财,要搞好农业生产。

朱元璋治国理想之二 节约开支 省民财力

  第二条,节约节俭,省民财力。你有了财,有了财富也不能浪费不能奢侈啊,奢侈了跟没有了一样。朱元璋当年生活艰苦,所以他看到浪费民财这种现象非常痛恨,他知道所有的财富都是百姓一点一点劳动所得。官府的任何物品都是从民间赋税所得,民间一点一点向国家的贡献非常不容易。

  大家知道南京这个地方天气非常热,夏天是火炉,朱元璋到各个衙门去视察,他的衣服经常被汗浸透。旁边有人给他拿着衣服,几套,湿了以后就换,可是旁边的人看到他换下来的衣服没有一件新的。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的统治者什么没有啊,但是他非常节约财力。朱元璋说:

“人主嗜好所系甚重,躬行节俭足以养性,崇尚侈糜必至丧德。”

  人主就是皇帝,说你的喜好关系是非常大,关系是非常严重的,你要节俭的话可以养你的德行,你要是奢侈的话一定会丧失德行。节俭养性,奢侈丧德,而且它是上行下效,你会带动整个社会的风气。朱元璋在公里对宫女、对宦官们要求也非常严。一次他在地上发现了有人把丝线仍到地下,他就把宫女都叫到身边说你们知道不知道,这是百姓的赋税,是百姓血汗所得,不允许如此浪费,再发现了重罚不饶。还有一次下雨,有两个宦官穿着新鞋在雨水里走,朱元璋看着非常心疼,把这个宦官叫过来,说这个鞋很便宜不值钱,但它是百姓的血汗,是从赋税当中给你们做的,拉出去打。百姓的钱财不能够随便浪费。

  * 过着这样艰苦生活的皇帝,历史上还真是不多见。几乎每一代开国皇帝都会建造宏伟的皇宫,以显示他们的威严,朱元璋这位过了太多苦日子的皇帝会不会也会借机来享受一下呢?他的皇宫究竟是怎样的呢?

朱元璋治国理想之三 节省工役 减轻负担

  第三,就是节省工役,减轻负担。朱元璋节省工役,就是他的皇宫里面修的宫殿不要求彩画,彩画要花很多钱,没有必要彩画。我宁可画上天下的地图,写上官员的姓名、我需要办的事情,但是我不需要彩画。所有他用过的器物以铜代金,凡是要用金的地方用铜来代替,而且他下令各个王爷造王府的时候你们要爱惜民力,不要奢侈。这方面有很多例子,少上工程,节省民力。他说,“凡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也很清楚,“本”是安民,但是安民的目的还是为了国,国才能安。

  唐太宗很有明的话,叫做“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实际上他这个意思也说到这里,民安国才能安。当时的社会制度是家就是国、国就是家,朱家的天下就是朱家的国,朱家的国就是朱家的家,这个大家老百姓要是不安的话这个国就完了,家国一体。所以他的目的,安民也是为了安国。

 

朱元璋治国理想之四 宣传教化 加强法治

  第四,宣传教化,加强法治,进行法制教育,刚才我们讲他的一句话说“民不教化则不知礼义”,怎么教化呢,刚才说朱元璋下诏首重农桑、学校,第一个就把农桑学校提出来了,一个是种地,一个是学校。学校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明朝的学校制度非常完备,府、州、县一直到国家,各地都有学校,一直到边远的地方。我到甘肃去一看,走这么长的地方才看见村庄才看见人,可是在(武威)县城里就有明朝初年建的太学,就有当时明朝初年立的碑,当时就有学校,多老远啊!朱元璋的教化对老百姓的道德、法律、教育一直深入到民间基层。怎么做的呢,他立了一个叫“教民榜文”,教育百姓的一个榜文。这个榜文有这么几句话: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北京市民也有一个市民公约是吧,各地学生有学生守则,朱元璋就给大家立了一个教民榜文。既然是榜文就要张贴,除了张贴以外,他还要求各地要有人到村子里去宣传。怎么宣传呢?他利用那些残疾人,或者是盲人,盲人的话就请小孩领着,手里拿着一个木铎,木铎是一个铃铛,外边铃铛里面是个木头舌,摇着走家串村,嘴里喊着“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摇着木铎。把这个教化、教育一直送到老百姓的基层,打铃铛的这个人,各家各户到了年终的时候根据你的人数多少给他捐一点粮米,养活他,跟现在社会社区管理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可以借鉴。

  还有一个,就是在民间实行“乡饮酒礼”,乡饮酒,乡,乡村的乡,饮酒就是喝酒。这个“礼”是在周朝的时候就开始实行,明朝又把它恢复起来,更加完备。“乡饮酒礼”就是在每年正月初一的时候由当地的里长,或者是粮长来召集村民坐在一起,让年最长的人坐在上座为主宾,所有的人序齿,就是按照年岁大小排列,尊敬长上嘛。集中起来做什么呢?集中起来总结这一年村民的表现,庄稼种好了没有,是否孝敬了父母,是否不做非为,如果有过错当场提出批评惩罚。过错轻的站着喝酒,不许坐下;再严重的,站着不许喝酒;再严重的给予惩罚。乡饮酒礼,就是朱元璋把道德教化深入到农村,深入到最基层。

  还有,朱元璋为了使大家改变元朝以来宽纵和混乱的秩序,他编了两部书,一个书叫做《大诰》,把所有为非作歹的事情加以处理,把它作为案例写在《大诰》里面,编成《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编这几本书。这些书发到全国各地,他提出要求,要求每家每户必须有一本,都要学。有一本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某人违反了法纪,官府要对他纠问的时候,同时要问他你家里有没有《大诰》。他说有,好,有,你的罪行减一等。为什么这样做呢,他就鼓励大家先要知法,知法以后才不犯法。所以要求《大诰》要放在学校里头读,要每家每户都要有。他还公布了一部书叫《大明律》,这个《大明律》经过多年修订到洪武三十年最后定稿,也要求在全国的府州县学,学校里头学生要作为功课要读《大明律》。所以他把法制教育也教育到基层,让民知礼,让民知道法律的规定,不违法。

  他说到一个非常有益的思想,什么思想,我们可以举他在《大诰武臣》里头一段话,他说我公布这些事情实际上对你们的爱护,不是拿它来限制你,你们知道以后可以不犯法。不犯法实际上是保护了你们。

 

  * 在朱元璋前四项治国理想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节俭、细致、温和的皇帝,但最后一条朱元璋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他的严酷与恐怖让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惊世骇俗的皇帝。朱元璋究竟怎么了?他怎么会突然翻脸不认人了呢?

朱元璋治国理想之五 打击贪官 澄清吏治

  第五条就是,朱元璋就打击贪官、澄清吏治。朱元璋在青年的时候生活在元朝末年,见到元朝官场的败坏,深受官府欺压之苦。他说当时我见到官员们一天到晚喝酒,并不管老百姓的生死,横征暴敛。我的官员绝不能这样!所以他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打击贪官污吏。
  他建立了考核制度,定期考核官员,看看是称职、是疲软、是贪、是暴;
  他建立了都察院,都察院有十三道都察御使,监督天下的官员,都察院和吏部共同监督官员;
  他还号召天下的百姓监督官员,允许百姓结帮结队到(京城)来告状,他亲自接见。三十人、五十人、上百人,他愿意接见,一个人两个人不行,因为他认为人多来代表民意。而如果各个关口、把守道路的这些人不让他们来的话,要治他们罪,什么罪呢,是邀截实封的罪。说老百姓要给皇帝上奏章,你把奏章扣留了,治这个罪,他们给我告状。而且这些百姓他接见了以后,他要按照百姓的说法加以处理。有的时候百姓也反映另外的情况,有的时候有些官员被冤枉了,百姓说这个官是好官。朱元璋说那我治理错了,那我听你们的马上改,当时就提拔,也有这种情况。所以他要求百姓们监督官员,要做到吏治澄清;
  同时他还使用严刑重法,严刑到什么程度?规定60两贪赃,剥皮实草,处死以后剥皮实草。就是说官员贪污在60两银子以上的要把他处死,人皮剥下来里头装上草挂在公堂上,他的继任者在前面上班,他的前任在上面挂着。所以朱元璋用严刑峻法来打击贪官污吏,保证民生。

 


  但是,朱元璋的这些措施并不都有效,为什么,朱元璋当国以后,有一大批新的贵族要形成。功臣们、为他打天下的人封公封侯,有大量的赏赐、财产,他的子孙要封王、封公主、封驸马,他的亲属都重新走到和人民对立的一面。所以朱元璋自己想要建立一个“明王出世”的这样一个大明国,但是历史约束他逃不出历史的规律,理想是一回事,客观现实又是一回事。朱元璋大击贪官污吏,澄清吏治,建立很多制度,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怎么办呢?迫不得已,使用严刑重法,下一讲我们将要讲朱元璋怎么样用严刑来治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8: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四) 朱元璋惩贪三大案
  朱元璋的严刑治国,让众多的贪官吓破了胆。但即便在这样的恐怖之中,竟然还是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铤而走险,在大明王朝建立不久,就接连有三起惊天大案。在杀人无数的血腥背后,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怎样的官员,竟然敢在如此恐怖的统治之中依旧以身试法?朱元璋究竟又采取了哪些手段来杜绝更多的贪污腐败呢?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为我们再现数百年前,那三次廉洁与贪婪的殊死搏斗。《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毛佩琦:

  今天我们讲洪武惩贪三大案。上一讲我们讲过,朱元璋建国,他有自己的理想,他要建一个廉洁的、高效率的政府,这个政府有一个廉洁的官僚队伍。他的重要谋臣刘基曾经对朱元璋说,元朝失天下,失于贪纵,你要把天下坐稳一定要加强法纪。中书省有一个都事叫做李彬,这个李彬因为贪纵犯法,被发现了。可是中书省的丞相是谁啊?李善长,李善长就袒护这个李彬,刘基说不能袒护,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说:坚决执法!处死李彬。开国功勋,一个功臣叫汤和,大家都知道,汤和给国家立了多少功啊,他有一个姑父隐瞒在常州的田产,少交税不交税。这件事让朱元璋发现了,要惩办他。常遇春这样的大臣都来给汤和这个姑父求情,朱元璋说不行,坚决处罚。朱元璋在惩贪问题上毫不留情,没有任何商讨的余地。

  * 从这两件小事中,我们看到了朱元璋打击贪官、肃清腐败的决心。如果说这两起案件中被处死的贪官不算多的话,那么在随后发生的三起大案当中,被杀头的贪官和被株连的人就可是不计其数了。

朱元璋反腐惩贪三大案之一 空印案

  第一个案叫做空印案,空印案发生在洪武九年,1385年。什么叫空印?大家知道,如果一个人离开本单位到外单位去办事,需要有一个介绍信。这个介绍信介绍你的身份,介绍你要办的事情的事由,这样你可以凭据这个介绍信去办事。但是有的时候出差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要到一些你没有想到的那些单位去办事,你可能会开一个空白介绍信——事情不写,抬头不写,但是盖了公章,这种盖了公章的空白介绍信在明朝叫“空印”。明朝有一个制度,规定天下府州县的钱粮户口要在年底的时候核校,核对一些准确不准确,统计是怎么样,有多少田地,有多少人口,可以上多少赋税,怎么样服遥役,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府州县核对了到布政司,省级机关核对,布正司带着材料到京师户部来核对,户部是什么部?农业部、林业部管钱管财的,这叫“考校钱粮”。

  明朝考校钱粮,从各个省来到京师往返常常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到了京师考校钱粮的时候数字不行,不准确,需要重新填写。重新填写没有公章不行,填写完以后要盖公章。如果一个很远的地方,边远省份到南京去考校钱粮,数字不合适,再回去盖公章,好几个月过去了,今年的工作无法完成。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很久以来的习惯,使用空印,带上一份盖好了章的空白文书到南京考校钱粮,数字不对,重新填写,章已经盖好了,很省事。

  这件事情朱元璋发现了,朱元璋说其中必有奸。他要处罚所有使用空印的人,凡是掌印的人一律处死,凡是牵连到空印案里的人,不是掌印者也要杖责一百,发到远方。有一个官员叫做郑士元,他是湖广按察使的佥事,也牵连到空印案里来,他的弟弟郑士利就写了一封奏章给郑士元鸣冤,怎么说的呢?说你现在处理我们这个空印,实际上没有了解这空印的具体情况,我们的空印只是半印,什么是半印?大家知道开介绍信有一个骑缝章,一撕两半,你手里拿着有半个章,留底还有半个章,所以带走的是半印,不士正式的完整的印。他说现在所惩罚的空印都是半印,这个半阴是无法做其他使用的,不能够为奸,这是第一条。而且使用了这么长时间了,谁也没说这个不能用,第二条他说如果你要说不能用的话,你事先要说,要做出规定来说空印不能使用,在你还没有规定的时候你就把这些人全处罚了,不公平啊。但是朱元璋说,不行。于是连这个郑士利、郑士元一起处罚,发到边远劳动。

  空印案牵连到很多人,所有是用空印的人无一幸免。朱元璋做得对不对呢?我认为对!为什么?钱粮的数字能够随便填吗?他是关系到户口和赋税的问题。你数字不合适到了京师一看不对我就改一改,这种统计是不能够作为国家的税收财政的依据的,老百姓的负担怎么承担,国家的财政怎么收,这是不行的,显然空印案是应该治理的。

  * 如此轰轰烈烈地抄查空印的反腐行动,应当会让贪官们战战兢兢,不敢再贪了吧。但天下就是有胆大的人,空印案中斩杀贪官的血迹还没有干,就有官员顶风作案。在明初历史上,一场惊天动地的贪污大案即将被揭开。

 

朱元璋反腐惩贪三大案之二 郭桓案

  第二个,我们讲的是郭桓案。朱元璋采用严厉的惩治手段打击贪官污吏,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洪武十八年,全国的官员到京城来接受考核,这种考核叫做“朝觐考核”。到京师来朝见皇帝,同时要给他的政绩表现左一个评语和考察,合格不合格,这个官员怎么样。一共多少人呢?一共是4100多人,评定称职的只有430多人,大多数官员不合格。于是在洪武十八年,朱元璋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贪的运动,我们现在说运动。这件事的导火线就是郭桓贪污事件的暴露。

  郭桓是什么人?是户部侍郎,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农业部、林业部、财政部,户部;侍郎,副部长。郭桓都做了些什么事情,能够引起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广泛的惩贪呢?仅列入当时的《大诰》当中就有这么几项:第一项,太平、镇江、广德有几个府,官府下令,朱元璋下令减免官田钱粮一半,但是郭桓呢对这些地方是颗粒没有上仓,那么这钱粮收了上哪去了呢?郭桓私分了,这是一个。第二个呢,郭桓收受了浙西的秋粮,应该是450万石,实际上只收交上来60万石,还收了一些钞,这些钞加上这些粮食才200多万担,所以还有200多万担又被郭桓等人私分了。

 

  朱元璋开列的第三项郭桓的罪状是什么罪状呢?当时征粮食,可以征粮食的本色也可以征折色,比如说征稻子,说如果这个地方不产稻子我可以折成其他的东西来交税,或者是把这个粮食折成钱,当时叫钞来交税。郭桓等人在征收赋税的时候,一石米折钞两贯,两贯钱,但是两贯钱以外他又跟老百姓要了什么钱:一,
  水脚钱100文,就是用船来运,水脚钱;
  车脚钱300文,说船运完了还得用车运,再加300文;
  口食钱100文,说这个人吃马喂的,得吃东西,再加100文;
  库子钱100文,掌管仓库,看仓库,我得给你看着啊,没有人不成,再加100文;
  蒲篓钱100文,这粮食得装成包,打包,蒲篓,加100文;
  竹篓钱100文,拿竹子编的筐子,再加100文;还要交的堰江的
  神佛钱100文,你要运输的话走到江上走到河上,怕遇见大风船翻了,要让它平平安安的,沿途要拜神拜佛。水花钱啊,老百姓花钱,100文。所以一石粮食两贯钞,加了多少钱!这些赋税都加到老百姓身上,就是巧立名色,增加赋税。这些东西都是郭桓这些人贪污进来的。

  当时官府养马,养马的草呢,要来民间来征收,郭桓这些人接受了一些贿赂,谁给他贿赂了,这个草免征。他把这些负担摊到其他没有给他贿赂的那些地区,这又是一笔钱。还有纳粮入水、纳豆入水,就是说把粮食里头掺上水,潮湿的搁到仓里头,收的豆子掺上水搁到仓库里头。最后造成仓库的粮食大批腐烂,甚至没办法处理,把仓库拆了,把粮食大批的埋了。

  这样大规模的贪污腐败,惊动了朱元璋。朱元璋对郭桓案非常重视,他进行了一次统计,他说郭桓直接贪污数字是有700万石,加上所有的各种各样的折扣、钞,一共是2400万石。朱元璋下令在全天下范围内追赃。怎么追呢?最后这些赃款是部是送到户部了,郭桓手里,户部;从哪里来的,从十二个布政司来的,当时就是十二个省;把省里的官员给我抓来审问,你们说你们的赃款是从哪里来的,好,大家说是府里来的;好,把府里的官员抓起来,再审问府官;府官说他的赃款是从州里来的,那再把州官员抓来;州里的说,我是从县里给我送上来的;把县官抓来审问,谁给你送的赃款?那就落到行贿的这些人了,这就是当时的一些富民、刁民。查到哪儿,惩罚到哪儿,一个不漏。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贪官污吏已经把钱财装到自己的口袋里头了,不能倒出来。怎么办,他们下发帖子,下发通知到各乡各里要求摊派,老百姓包赔。本来是惩贪,结果老百姓又增加了新的负担。朱元璋下令严格惩罚,所以这一次案件牵连到户部、天下十二布政司,所有行贿的、窝赃的,叫“天下中产以上人家破产大半”。中产以上人家是什么?富民哪,这些富民勾结官府为非作歹。所以这次案子规模非常之大。

 

  * 朱元璋为了惩处贪官,不惜屡次砍掉成千上万官员的头颅,也不惜顶着官员们对他形成的巨大怨气。但这还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朱元璋不仅敢于大批处决贪官,他还创造了无数的让人脊背发凉的残酷严刑。

  严刑峻法严到什么程度,我们上次曾经讲过,朱元璋规定了贪污60两以上的银子的,要把这个人处死剥皮实草,这个官员要悬挂在公堂上,给后来者当作儆戒。每个县里头都有一个地方剥皮场所,叫皮场庙。郭桓案发生以后,朱元璋同样使用严刑峻法,什么峻法呢?当时管仓库的一些官员,就是很低级的官员,朱元璋怎么处理呢?把他的这个脚筋割了,走不了道了,膝盖挖掉了,这个人就成残废了。可是没过半年这个人又继续犯法了,怎么犯法呢?当时往仓库里送粮食,送一批粮食拿一个筹码,可能是竹签,然后就凭着这个筹码去领报酬。人家送了十份粮食,可是筹码出现了十三根,为什么,因为看仓库的人,受过刑的这个人又偷出筹码拿出来。朱元璋说,你看,我当初给他的惩罚不是不严重,把他筋也割了,膝盖也去掉了,然后脸上刺了字,身上纹了身,没过半年他又犯了,我怎么样才能让他们不贪赃呢?严刑重罚。

  朱元璋的话有这么两句,他说“朕谓斯刑酷矣”,我说啊这已经够残酷的了,“闻见者将以为戒”,听到的人都应该儆戒。“岂意攒点康明远等,肢体残坏,是形非命存,恶忧不已”,说这个叫做康明远的人肢体残废了,虽然肢体已经不一样了但是他还活着命呢,他恶习没改。“仍卖官粮,此等凶顽之徒,国将何法以治之乎?”我能用什么法整治,严刑峻法,严刑、杀戮。所以朱元璋的严刑峻法很多人批评他,但是实际上也是让贪官、赃官逼出来的。刚才我们讲到,这个管库官受到的严刑是挖去膝盖、挑断脚筋、身上刺上字、脸上纹上面,还有剁脚的、剁手的,都是当时的严刑,还有叫做“洗刷”,躺在铁床上身上浇热水,然后拿铁刷子把肉一层一层刷掉。但是这些酷刑并不是都有效,杀了一批又出来一批。我们在批评朱元璋的酷刑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个分析,什么呢,就是朱元璋所使用的酷刑不是针对良民百姓,特别是不是针对百姓的,而是针对官员、官僚阶层,是官员当中的贪污阶层。所以一说酷刑,就说这个朱元璋真可恨,但是他没有针对百姓,他是保护百姓的。

 

  * 朱元璋在亲自查处了这两件大案之后,满朝文武百官早已是战战兢兢,不敢乱来一步,朱元璋放眼望去似乎普天之下已经没有贪官污吏的藏身之处了。但就在他暗自庆幸时,没有想到的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又出了一桩大案。

朱元璋反腐惩贪三大案之三 欧阳伦驸马案

  洪武三十年(1398年)又发生了一个大案,这个案子我们说它大,不是因为它涉及的金额或者范围广泛,而是在这个案子当中朱元璋表现出了他的果断和坚决。什么案子呢?欧阳伦驸马案。明朝为了控制西蕃少数民族地区,用中原地区的茶叶交换西蕃地区的马匹,把这个茶叶作为战略物资,严禁私自出口。因为你控制了茶叶,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它对你有需要,而且你把这个茶叶送给它以后还可以得到马匹,这样对国家几方面都有好处,因此就规定禁止茶叶私自出关。驸马欧阳伦仗着自己是皇亲,让他的手下走私茶叶,这些人在地方上动用官府车辆,擅自闯关,不纳税、不服管,而且是任意捶楚把关的官员。地方守关的人不堪忍受,向朱元璋来报告。朱元璋得到这个情况以后非常气愤,把欧阳伦抓来杀掉,坚决处死。欧阳伦是什么人呢?刚才我们说过他是驸马,这个驸马他的尚的公主是谁呢?是安庆公主。这个公主不是一般的公主,他的母亲就是马皇后,就是朱元璋的最早的结发夫妻。马皇后一生就生过这么两个孩子,两个女儿,安庆公主是其一,至亲至爱。谁求情也不成,坚决把欧阳伦杀掉。所以朱元璋为了建立他的官僚队伍秩序,为了澄清吏治,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不惜灭亲。

 

  * 在朱元璋经历三起大案之后,在全国上下刀光剑影的恐怖气氛中,朱元璋却躲进书房,专心致志地开始编写一本书。那么,这本书是什么?朱元璋怎么偏偏会在这样特别的时刻还要专心地写这本书呢?

  刚才我们说过,朱元璋把很多他所处理的贪污、为非作歹这一些案件的案例编成了一本书叫《大诰》。这个《大诰》他要求各家各户都有一本,如果你家里藏了《大诰》,那么在审刑的时候可以罪减一等。就在《大诰》发布的当年,就有是几万学生进京来讲演《大诰》,说我们都学了《大诰》,皇帝给了赏赐,大家回去,就是他搞了一次普遍的宣传教育活动。这个《大诰》减刑的这种措施成为明朝的一个刑法上的一个制度,以后凡是在审刑的时候,说有《大诰》就减刑一等。可以看出,朱元璋所实行的严刑峻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百姓的利益不受侵害,是为了澄清吏治。《大诰》公布了以后又有《大诰续编》,又有《大诰三编》,还有《大诰武臣》,就是专门针对武将、武官犯法编的案例。关于朱元璋编《大诰》他是什么意图?学士刘三吾给《大诰》有一个后序,有这么几句话,他说:

  “日者,中外臣庶,罔体圣心,大肆贪墨。缘弊所由,起于六曹,为罪之魁,郭桓为首。”

  就是不久以前,好多官员不体会朱元璋的意图,为非作歹,贪赃枉法,究其根源,起于六曹。从六部开始的,从中央开始的,不要老远下面。为罪之魁,郭桓为甚,谁是头啊?就是那个财政部的副部长,农业部、财政部就是它的副部长。说六曹本来就是一个澄源之地,“乃贪赃不法,交通所属,危害百姓”,说朱元璋是不忍心“生人之无辜也”,不能够让那些百姓遭这个害啊,“不得已施之五刑”,对他们施之各种刑法。下边两句话,“虽罪之,实以生之”,虽然给他们治罪了但是要让他们不要再犯。“皇上图治,不遑暇食,犹乃营缮是书,以为世戒,其爱民之意深矣”,皇上要求治理天下,连吃饭都忙得都没有时间了,他还编这个书,他爱百姓的心那是很深的。这是刘三吾给他写的一段后序,朱元璋是基层的,他在基层出身,他受过苦,他知道这个苦是什么滋味。他还有一段话,他说:

  “这书又不是吏员话,又不是秀才文,怕不省得。我这般直直地说,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贤的愚的都要省得。这书于管军的造福,不是害他的文书。”

  我这个话,这个书不是秀才文,也不是官员写的吏员写的,就是实话,我这个文章不是害人的。所以他编《大诰》虽然每个案例都伴随着严刑酷法,但是它也伴随着一个爱民之心。

 

  * 在明朝初年的几十年里,朱元璋用它打击贪官污吏的坚强决心,用它让人心惊胆战的严酷刑法,屡次清理官僚队伍。那么,在那一次次声势浩大的反腐浪潮之后,在一群群贪官污吏被送上刑场之后,朱元璋的重刑治国究竟给明朝带来了什么呢?明朝初年的官场是否就能够从此焕然一新呢?

  当时很多人对于朱元璋的严刑峻法非常不满意,实际上是人人自危。早在洪武九年,山西平遥县县学有一个训导叫做叶伯巨,给朱元璋上书,提出了几件朱元璋做的事情不妥的地方,就有一条叫做“用刑太繁”,说你朱元璋用刑太繁了,太多了。他怎么样具体说呢:

  “窃见数年以来,诛杀亦可谓不少矣,而犯这相踵。良由激劝不明,善恶无别,议贤,议能之法既废,而为善者怠也。朝信而暮猜者有之,昨日所进,今日被戮者有之。乃至今下而寻改,已赦而复收,天下臣民莫之适从。”

  什么意思呢,说你天天处罚人,早晨刚任命他当官,下午就把他废了。这些面人怎么办啊,无所适从。这官员队伍是人人自危,每天过不好踏实的日子。

  洪武二十一年,一个学士叫做谢缙的给朱元璋上书,也提出了他用刑太繁的问题。他说从国初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说没有哪一天这个法律不改变的,没有哪一天没有人犯错误。“尝闻陛下震怒,除根翦蔓,诛其奸逆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廷于世,复及其乡,始终如一者。”什么意思呢,说我经常听到你处罚这个处罚那个,没听你表扬谁。很严厉。

  当时的官员们惴惴不安,经常是上班的时候,早上起来上班,要跟家里头妻子道别,说今天去了,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侥幸晚上回到家里,见了妻子的面儿说,今天又活了一天,明天还不止道怎么样。如此这般,虽然让贪官污吏们惊心胆战,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明初特别是洪武年间的吏治得到了澄清。清朝张廷玉所编的《明史》里头有一个叫《循吏传》,“循吏”就是专门记载清官的这样的传。《循吏传》所列的明朝的清官,洪武年间三十多年,占所有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这个《循吏传》还有这么一段话:

  “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旨,吏治焕然丕变矣。”这一时间,这些地方官员全都是畏惧刑法,洁身自好来实现达到朱元璋的要求,吏治换了一个面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8: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五) 朱元璋胡蓝冤狱

  在朱元璋一次有一次掀起的反贪风暴中,无数贪官污吏应声到下,但也有更多并非贪官的人被陷害,造成了众多的冤假错案。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人成了朱元璋得刀下冤魂?同时,有如此众多的冤案发生,是因为朱元璋不善于处理案件,还是案件太多,让他草菅人命了呢?抑或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呢?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为我们揭开这一桩桩冤案背后的真相,《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毛佩琦:

  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的、最贫苦的一个人,最后登上了皇帝大位,给没给他在执政当中留下烙印呢?我们先讲几个小故事。

  有一次朱元璋微服出行,他走到民间去,听说别人在议论自己。(这些人)提到朱元璋的时候说什么呢?说“这个老头”如何如何,朱元璋心里非产不高兴。他就来到徐达家里头,在徐达家里头走来走去,暴躁不安。徐达这时候没在家,他的夫人在家。徐达夫人说,是不是徐达犯什么事了惹了皇帝达怒。朱元璋说不是,说你看,张士诚这个家伙当过几天王,老百姓至今都叫他东王,可是我做了皇帝了,老百姓叫我老头,这行吗?朱元璋马上叫五城兵马司把军队调来,把这附近的很多家就抄斩了。他把自己的地位,把自己的权力,把自己在老百姓当中尊重的程度看得非常重。这是一个故事。

  再讲一个故事。朱元璋曾经下诏免除江南的赋税,到了秋天的时候朱元璋把这个事忽略了,或者是有别的想法,又下令征收赋税。旁边一个官员叫右正言周衡,周衡说,皇帝你已经下了诏说不征收赋税,怎么到秋天又来征收,是失信于民。这说得很对啊,朱元璋虽然不高兴,但是毕竟自己心里头有短处,没说什么。过些日子,这个周衡家里有事请假回家,他的家离南京不远,他的家乡是在无锡。南京到无锡很近,跟朱元璋越好了是六天回来再朝拜皇帝,可是这个周衡到第七天才回来。朱元璋说,我征收赋税是失信于天下,你说六天回来你不回来是失信于我,(失信于)天子,(必须)处罚。就这样就把这个周衡处死了。

  所以我们看,朱元璋他的心胸很狭窄,就是他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一个穷的游方僧,最后登上大位,非常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别人对他的评价。

  * 朱元璋对王朝底层的这些小官员们都是这样不惜耗费经历去打击,我们不禁要问,那些和他一起打江山的高官们,朱元璋又会是怎样一个态度呢?他的屠刀会不会砍向他曾经得左膀右臂呢?

 

胡党之案

  下面我们讲一个大案——胡党之案,“胡”是谁?是胡惟庸,胡惟庸是什么人?胡惟庸是丞相,俗话说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非常之大。朱元璋对于跟他一起起兵的将领实际上早就在提防了,他在夺取天下的过程当中,在驾驭群雄的过程当中,练就了自己的残忍和残暴,没有亲情,没有兄弟之情。到洪武十三年就发生了胡惟庸狱,也叫胡党之狱。刚才说胡惟庸就是丞相,是他建国之初掌握大权的最高文臣。

  洪武十三年五月初二,这一天朱元璋驾出皇宫西华门,到哪去呢,到丞相胡惟庸家去。为什么去呢,胡惟庸邀请朱元璋到他家里观看祥瑞。什么是祥瑞?就是出了很好的事情,象征天下吉祥的事,胡惟庸家里头出了澧泉了,井里头冒出的水很特别,他邀请朱元璋到他家里观看。地下出祥瑞,显然是上天有感应,为什么有感应呢就是因为你皇帝做得好,或者是国家要出好事了,朱元璋为此到胡惟庸家里去看。

  可是刚出到西华门,迎驾冲过来一个人,拦着朱元璋的大驾,挡住最前面的御马。周围的武士冲上去就打,这个冲驾是冒犯、是大逆。这个人跑过来急得说不出话来,乱锤打下去把他的胳膊都打断了,但是他还举手指着胡惟庸家。朱元璋想这个人冒犯皇驾,不怕死,一定是想有事情跟我说,什么事情呢?(朱元璋)一看他指的地方是胡惟庸家,登上西华门城楼一看——胡惟庸家是刀枪林立,士兵裹甲埋藏!来报案的人是谁,叫做云奇,是西华门内使,是看守西华门的一个太监,这件事在历史上就叫做“云奇告变”,云奇这个人告诉发生事变了,举报了。

  朱元璋发现这是胡惟庸要造反啊!于是下令查抄胡惟庸家,把一家人抓来全杀了。这就是胡惟庸案,胡惟庸案到此完了吗?没有。朱元璋所依据的胡惟庸造反不过是云奇的告变,而且自己亲自到了西华门城楼上往胡惟庸家一看,发现了埋藏有刀兵。这件实是确实的吗?明朝人对这件事情有怀疑,清朝人对这件事也有怀疑,说云奇告变之事叫“凿空说鬼”,根本没有这回事!

 

  * 此时,胡惟庸一案的案情变得越来越复杂,真相究竟是什么?胡惟庸究竟有没有谋反?清朝人为什么会对朱元璋的定论表示怀疑?朱元璋登上西华门城楼,他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胡惟庸造反,证据呢?他要造反能让你在西华门站在城墙上一看就看见吗?这是看不见的!虽然他们家里西华们很近,但是也不可能站在城楼上一看就看见。《明史》还记载说,胡惟庸谋反被发现,他被处死的时候“反迹尚未暴露”,就是说他造反的事实还没有充分暴露,那么后来又有什么样的造反事实呢?一是说他通蒙古,这件事是在洪武二十三年发现的,10年以后了;一是说他同倭寇,说勾结日本人,这是在洪武十九年发现的,也是在6年以后。所以胡惟庸造反的事实在胡惟庸被处死的时候没有发现,是他被定罪以后、被处死以后才在洪武十九年洪武二十三年逐渐发现的,而这些事实也都经不起推敲。

 

 

  最重要的是胡惟庸被处死以后,朱元璋采取了一个很特别的措施,就是从此取消丞相这个官职的设置。明朝初年,皇帝下面设立中书省,中书省是丞相办公的衙门。胡惟庸被处死以后中书省被撤销,丞相这个职务被撤销,由皇帝来直接统辖六部。也就是说从朱元璋洪武十三年以后,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丞相,以后就没有丞相了,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大的变化。有人说,清朝还有宰相刘罗锅,怎么还是宰相?不是宰相,这是一种习惯称呼,没有这种统辖所有军政部门这样一个在皇帝之下的这样一个权力机构,没有。比如后来明朝有张居正,有严嵩,这些人是什么人呢,都是内阁首辅,就是大学士当中的首席大学士,都被称为宰相。这些人名义上是宰相,实际上没有宰相之实。所以通过胡惟庸案朱元璋达到了一个目的,就是消除了一个大权集中的权臣,取消了这个制度,由皇帝直接统辖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归皇帝统辖,皇帝的权利集中了。

 

  我们再往前看,实际上朱元璋在洪武十一年就已经采取了措施,但是当时人们没有注意,采取什么措施呢?第一,就是他把当时的大都督府分割成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府是干什么的,大都督府是全国最高的军事统帅部门,大都督府设一个大都督掌管全天下兵马,三军总司令,这个军权应该控制在谁手里头,应该在皇帝手里头。朱元璋认为控制在一个大都督手里不行,就把大都督府撤销,分成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设五个都督。这五个大都督互相制约,有一个想造反其他还有四个监督他,两个人串联起来也很难。洪武十一年同时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已经向中书省下手了。当时中书省的权力非常之大,皇帝之下丞相的权力非常大,达到什么程度呢,天下奏章要给朱元璋一份同时也要给丞相一份。这叫做“关白”,相关报告,关白。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下令,“天下奏章不得关白中书省”,实际上当时已经对中书省的权力在加以削减,于是到了洪武十三年就发生了胡惟庸案。

  所以胡惟庸案是一个冤案,为什么?就是胡惟庸没有谋反的事迹,但是以谋反的罪名把他处死了。真正的目的,朱元璋是想加强皇帝的权力。但是我们说胡惟庸这个案子就一点也不真实吗?就是完完全的冤案吗?也不是,说胡惟庸冤案是因为以谋反的名义杀他是冤枉,如果说以他专权的名义杀他他就不冤枉。因为他的权力太大,他经常自己收受贿赂,任意提升、罢免其他官员,很多大臣为了拉关系天天到他那去跑,很张扬。朱元璋不杀他行吗?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朱元璋必须杀他,为了集权。胡惟庸一家三族被诛,他的家三族全部被诛杀,被杀的人达到15000人。

 

  * 胡惟庸案的15000人做了朱元璋皇权扩张的冤魂,时间似乎抹去了所有的血痕和仇恨,但仅仅就在13年之后,又一场更加血腥、更加恐怖的大案正在悄悄地向更多朱元璋昔日的功臣们逼近。这一次,又将有多少人死在朱元璋的刀下呢?

蓝玉大案

  到洪武二十六年又发生了一个大案,这个案叫蓝玉案,也叫蓝玉党案。蓝玉是什么人?是洪武后期最重要的一位将领,他也是定远人,是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妻弟,曾经带兵征打蒙古、攻打西蕃、讨伐西南,立有重要战功,被封为梁国公,地位很高了,徐达、常遇春死后蓝玉多次统领大军出征。

  蓝玉这个人本身也有很多毛病,因为受到朱元璋的宠信,很横暴。(蓝玉)北征蒙古回到关里,天色晚了,守关的将领没有接到命令不能打开城门。蓝玉非常不满,我打仗回来了,我是侯爷,不给我开门,毁关而入,把门给你拆了进去。虽然你有功,地位很高,但是这种做法也是犯法的,是大逆的呀。还有,打蒙古以后私自占有了元朝皇帝的妃子,后来这个妃子惭愧自尽,自杀而死。皇帝的妃子一般人不能动,你动皇帝的妃子也是大逆的行为,在当时也是有野心的一种表现。这让朱元璋知道了非常不满。另外他在军队里头也是任意处置人,任意提拔人、任意处罚人。蓝玉跟冯胜、傅友德一起征云南,从云南打仗回来以后傅友德、冯胜都被封为了太师,蓝玉却被封为太傅,蓝玉对此非常不满,说我的功劳难道不比他们大吗,他们两个封为太师我就封为太傅,发牢骚不满。

  这个牢骚不满就让朱元璋听到了,朱元璋就以次为借口把蓝玉抓来杀了,说他造反,有不轨之心想要造反。造反的原由是什么呢?说他和一些人商量好了,要趁着朱元璋耕种耤田的机会要把朱元璋杀了。什么是耕种耤田呢,大家知道北京有个先农坛,先农坛这个地方是祭祀农神的地方,每年到要春耕的时候皇帝在这都要扶着犁去耕一耕地,就代表劝农,希望全天下的老百姓好好种地,皇帝做个榜样耕种耤田。蓝玉和一些人谋划好了要趁着朱元璋出宫耕种耤田的时候要谋反杀害他,实际上这是一种子虚乌有的罪名。

  朱元璋借口把蓝玉除掉,这一次蓝玉案朱元璋又杀了一万多人,高级官员都有哪些人呢?一公、十三侯、两个伯,公侯伯是国家地位最高的功臣,这些能征善战的悍将一下子束手就擒,毫无防备,老老实实地被朱元璋处死,正说明他们本来没有谋反的准备,要有谋反的准备怎么样也会有一点反抗。

  * 两起大案,几万人的姓名白白葬送,朱元璋为什么如此冷酷、凶狠?如果只是为了夺取功臣手中的军权,他完全可以像北宋的赵匡胤一样“杯酒释兵权”,为何如此打开杀戒呢?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特殊的吗?

  朱元璋到了晚年已经经过胡惟庸案杀了很多人,又经过蓝玉案又把这些公、侯、伯杀了,他出于什么想法呢?原来在宫里在这之前发生了一件大事。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一病不起,太子朱标死了。朱元璋打天下、坐天下为的是谁?为的是子孙万代,朱家子孙代代相传。太子作为皇帝的接班人死了谁来继位,太子的孩子还很小,这样的小皇帝将来面对这些如狼似虎的大臣能够服得住吗?这些如狼似虎的大臣将来就没有野心吗?于是就有了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为了给将来年轻的皇帝继承人扫平道路,不惜大开杀戒。所以蓝玉反得杀,不反也得杀。

  蓝玉的案是冤案,和胡惟庸案一样,我们说它是冤案是因为他的谋反迹象没有实据。说它不是冤案,他们专权、横暴、目无皇上,经常心怀不满,这就不冤枉。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几乎就把这些功臣、宿将全部杀尽。

 

  * 通过胡惟庸和蓝玉这两起大案,朱元璋已经收拾了不少开国的功臣。但放眼望去,似乎还有几位大臣手握重兵,朱元璋能够容忍吗?他又会采取什么行动?这些大臣的命运又将是怎样的呢?

  一个是徐达,朱元璋知道徐达功劳很大,又很能干,他不希望徐达在建国以后仍然掌握大权,但是他的话又说不出来。有一次朱元璋跟徐达坐着闲说话,朱元璋说:“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一旧邸”,说你功劳很大,到现在你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房子。我愿意把我的旧房子赐给你住。徐达听到这儿哎呀,害怕,不敢要,为什么?这个旧房子是吴王府,吴王府你敢随便住吗,你也想当王啊?马上趴到地上说不敢要,不能要。徐达心里也很清楚,他知道朱元璋非常忌讳这些事情。朱元璋实际是来试探试探他的,朱元璋于是就请徐达喝酒,让徐达喝醉了,把徐达就抬到这个吴王府睡下了,徐达睡醒了觉一看在吴王府里头,赶快起来谢罪,不敢居住。朱元璋这么一试探(知道)徐达是忠臣,没有谋反之心,于是就在中都给他建立了大房子,就是安徽凤阳。

  徐达死的时候是54岁,他死在安徽凤阳,为什么?他交出兵权了,他已经把兵权交了回家了,跟朱元璋没有矛盾冲突。但是徐达在临死的时候朱元璋曾经派人来看望,徐达得的什么病呢,叫做背疽,后背长了一个大疮,朱元璋派人看病给他送来点吃的,什么吃的?是蒸鹅,徐达看见蒸鹅,满面流涕,告诉医生你们赶快逃跑,然后吃下去就死了。为什么,徐达知道背上长疮不能吃发物,这个蒸鹅是发的,一吃这个东西这个病毒发出来这个人就死了。他明白了朱元璋还是要让他一死,为什么让医生逃跑,你们医生赶快躲得远远的,如果你们不走朱元璋就把你们都杀了当替罪羊,说你们没给我治好病。这是传说中的徐达之死,见于很多的记载。

  还有一个朱元璋小的时候的伙伴,一块放牛的伙伴叫汤和,也是最早朱元璋做和尚的时候汤和送了信邀请朱元璋投奔红巾军。汤和功大,徐达、常遇春在前面都已经死了,但是朱元璋也还是不愿意汤和来掌握大兵,不愿意让他掌握兵权。汤和也明白朱元璋的心思,他对朱元璋说:“臣老矣,愿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我想有那么一块墓穴把我的尸首埋到里头就满足了。《明史》记载说“帝大悦”,朱元璋特别高兴,没等朱元璋说话,汤和主动交出兵权要回家,最后朱元璋也是给他在中都盖了房子,他就死在中都。

  还有一个,就是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刘基。这个刘基是多聪明的人啊,朱元璋说你就是我的张良——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朱元璋说刘基刘先生你的功大,(刘基)说自己没有功,都是皇上得到了天命,刘基也是在功成以后请求回到老家,不要官,要回家退休。刘基回到老家以后一天到晚就是下棋,就是饮酒,从此不再言朝中之事,也不任意接见客人。有一天来了一个人说一定要见刘先生,刘先生正在洗脚,看见来人赶快让孩子赶快招待,沏茶,招待。那个人说了一会儿话,说我就是本县的县令,刘基一看又见着官了,刘基就马上起来,称我是民,我是您的子民。因为刘基虽然在乡里他是个普通的百姓身份,但是毕竟是开国功臣啊,县令很尊重他,可是他不以功臣自居,马上下拜称民。从此刘基不见任何人。

  据说刘基的死也是让朱元璋施了一计而死。胡惟庸要专权,他和刘基之间有矛盾,他忌恨刘基,于是在刘基有病的时候朱元璋就让胡惟庸去上刘基家里探望,给他送医送药。最后刘基吃了胡惟庸送来的药,心中有一块东西像拳头似的一块大石头老下不去,最后死了。所以也头的说法,刘基之死跟朱元璋也有关系。

  * 到了这个时候,冷酷的朱元璋已经把他的功臣处理得差不多了,没有了总理朝政的宰相,没有了总管天下兵马的大都督,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一个朝代的皇帝像朱元璋这样拥有如此巨大、集中的权力。但杀死如此众多的人,对于朱元璋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朱元璋一个人能够完成吗?还是有什么特殊的机构在帮助他呢?如果有,这个恐怖的杀人机器又是什么呢?

  朱元璋通过杀戮功臣,通过改变明朝的政治制度,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但是也留下了很恶劣的先例。一个就是诏狱,什么叫“诏狱”?诏狱就是锦衣卫狱,锦衣卫是什么,是皇帝的亲军,亲军里头有一个镇抚司,这个镇抚司就是专门管监狱刑狱事务。但是锦衣卫的镇抚司由皇帝直接统管,所谓诏狱就是皇帝直接管的监狱,不经过任何司法程序就可以处置人,这是第一个恶劣影响。第二个就是留下了廷杖的恶习,什么是“廷杖”?就是公开在殿廷上给大臣打棍子,大臣没有一点尊严,当着百官的面扒下衣服来打棍子,廷杖。

  (朱元璋)的集权已经到了极端化的程度,朱元璋集权的结果有两点:一个就是他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中央统治机器,这一个统治机器有助于他实现明朝初年的统一,有助于他在明朝初年抵御外患,有助于他在明朝初年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二个就是他留下了极端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使中国的政治体制走向僵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8: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六) 朱元璋的后宫
在朱元璋接连制造了若干起大案,杀死几万人之后,他坐在皇位宝座上的样子开始让人心惊胆战。那么,当朱元璋结束一天的皇帝工作,回到后宫的时候,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着多少妃子?他有着怎样的子女?从来都说,“伴君如伴虎”,更何况面对这样一个如此能杀人的朱元璋呢。这些后宫的皇后、妃子们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呢?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起教授,将带我们走进朱元璋的后宫,认识平常生活中的朱元璋,《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毛佩琦:

  今天我们将朱元璋的妻子儿女。皇帝也有家,国家国家,中国古代形成这个词,国就是家,家就是国。皇朝就是皇帝的家,明朝有这么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流传得很广,就是说南京的京城里头大家都好猜谜语。有一天,朱元璋微服走到小巷子里,看到墙上画着一个画,画着一个女的,一个夫人抱着一个大西瓜,一双大脚。这张画(上有一句)什么话,“淮西夫人好大脚”。朱元璋一看大怒,为什么呢,朱元璋这些人都是淮西人啊,淮西夫人好大脚,说淮西的这些女人脚长得大,很丑,谁是淮西人啊?马皇后是淮西人。朱元璋下令追查,查不出来,“空其巷”,把这个巷子里的人全杀了。这个传说是不是可信现在也无从考证,但是我们从这里可以得出来一个结论,就是当年马皇后可能是个大脚夫人。

  那么马皇后怎么是大脚夫人呢,大脚就不行吗,现在大家都是大脚,天足。在中国古代相当一段时间内,要求女士、要求女人裹小脚,大家闺秀才能有那个条件,有钱人裹了小脚走路好看,站着腰板挺直,干不了活。所以劳动者要下地干活,可能就是大脚,她们没有那么多礼制的约束,他们生活在基层,他们可能是大脚。马皇后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社会基层的、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或者社会底层的人的女儿。

  * 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没有几个长着一双大脚的皇后,也没有几个出身如此贫寒的皇后,那么朱元璋为什么在众多的女人中就偏偏看上了马皇后呢?这个女人有什么特别吗?他们究竟是怎样认识的呢?

朱元璋与马皇后

  是在朱元璋投到郭子兴军中认识的,马皇后的父亲马公,马公这个人很耿直,经常好打抱不平,在元场末年曾经伤过人,最后逃离家乡。他跟这个郭子兴关系很好,就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郭子兴,郭子兴就把马后就是马氏养为己女,就是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待。朱元璋投到郭子兴军中以后,郭子兴看这个人相貌不平常,而且他聪明能干,于是就把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这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马皇后从此以后就成为朱元璋的一个非常有利的背后的支持者、协助者,现在有一句话,叫做一个成功的人的背后总是站着一个女人。中国古代不这么说,中国古代说叫贤内助,马氏就是朱元璋的贤内助。第一件事我们可以说,马氏帮助朱元璋完成了帝业。

  朱元璋再郭子兴军中曾经有一个时期因为郭子兴得到谗言,朱元璋不被信任,甚至有一次还把朱元璋关起来。还有的情况下是军队当时缺粮食,经常吃不饱,这个马皇后就是马氏就偷偷地给朱元璋往出带吃的。她当时做的炊饼,热的,看见人赶忙藏起来要带给朱元璋,藏在怀里把肉都给烫伤了,还有过这样的事情。朱元璋和郭子兴之间发生了误会,马氏就和郭子兴的太太搞好关系,和张夫人搞好关系,给他们调解矛盾,让朱元璋重新得到信任。朱元璋在前线战事紧张的时候,在攻打太平的时候,由马氏带领军队家属给前方做鞋、做衣裳,就是给他料理后方、料理家事。

 

  还有在和陈友谅在龙湾作战,战斗非常紧张,以前我们讲过和陈友谅打仗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当时为了激励前方将士,马氏就把自己所有储藏的值钱的东西拿出来犒赏将士,激励士气,最后使朱元璋在作战中获胜。还有一个材料是马皇后死了以后发现的,是什么呢,说当年朱元璋曾经被汉兵,就是陈友谅他是汉,被汉兵追得很紧,大概朱元璋跑得很仓促,是马后负之而行。我想负之而行可能不是背着,要是背着的话朱元璋那么沉背不动,负之而行可能就是搀着他走,帮他逃跑。后来太子把这件事情画成图画留在自己身边,有一次太子和朱元璋之间发生矛盾,朱元璋要处罚太子,太子就把这个给朱元璋看,说你忘了当年紧张的情况吗,(忘了当年)艰难的状况吗?这就说明了当年朱元璋在军中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后勤上,还是在危急的时刻都得到过马氏的帮助。所以马氏作为朱元璋的贤内助,支撑了朱元璋成就他的帝业。

  虽然朱元璋做了皇帝,马皇后作为皇后,但是她仍然照顾朱元璋的起居,凡是朱元璋所吃的东西都要马皇后亲自来做。当然这也是为了保证朱元璋的安全,可是也反映出马氏非常勤俭。有一次她给朱元璋送的汤,朱元璋一喝非常烫,一下子就摔过去,把马后耳朵还打伤了。这马后什么话不说,重新再做一碗热烫给朱元璋送上来。就是说她能够知道朱元璋在情绪不好、在盛怒的时候调节他的情绪,照顾他的生活,使他能够专心处理政务。

  马后平常穿的衣服也是洗了又洗,她经常教育宫中的嫔妃、教育宫女们你们要节俭,说这些东西来得不易,说当年元世祖的妃子、皇后在宫里头用弓弦,旧的弓弦来织成布,不浪费东西。她也把宫中那些旧练来织成布送给宫外贫穷的人、鳏寡孤独的人,所以她节约物力、爱惜民财。有的时候朱元璋在前面接见朝臣,时间比较晚了,那么就留这些朝臣在宫里吃饭。马皇后要尝尝这个饭怎么样,觉得不好吃,重做,她告诉朱元璋说我们自己可以节俭,对于这些大臣不能俭,要让他们吃好。所以她自己虽然俭朴,但是他识大体、顾大局,帮助朱元璋料理这些朱元璋想不到,可能做得不周到的地方。

  遇到天灾,遇到饥荒的时候,马氏自己在宫中带头吃素,她说我们要节约老百姓的财力,要有所储备,不能浪费老百姓的财力。过去的传统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马皇后家家里头没有什么人了,父母早就死了,但是根据过去的传统,她做了皇后,她的亲戚也要被封官封爵。有一次朱元璋就跟马皇后说,是不是你找找你们家的亲戚,我该给他们封官封爵,要对他们有所表示。这个马皇后反对,她说:

“爵禄私外家,非法。”

  说爵位和利禄要是私自给了外家,什么是外家呢,朱家是正家,她的外家就是马皇后的娘家,外家。爵禄私外家,非法。爵禄是天下的,你要给那些有功的人,不要给我们家的人,她能够约束自己。所以她助成了朱元璋的帝业,在宫里头又能够母仪天下,带领宫女、嫔妃节俭勤恳,把后宫治理地井井有序,引导朱元璋、辅佐朱元璋以仁义治国。

 

  *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女人,马皇后所做的这一切,成就了大明的江山。但还是那句话,“伴君如伴虎”,朱元璋更是一个翻脸不认人的皇帝,惹怒了他可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每天与朱元璋相处的马皇后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面对朱元璋杀人如麻,从来都可以劝导他的马皇后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每当朱元璋在前庭发了脾气,一回到后宫,她就会首先就氏马氏就发现,她就要劝导他(朱元璋),少杀人,尽量少发脾气。如果宫女嫔妃有人有了错误,朱元璋就大发脾气,这时候马氏不能不说,但是她也发脾气,这是给朱元璋看的。她说做的人如何如何不对,把她交给宫正司去处理。那么交给宫正司去处理朱元璋就不处理了,等朱元璋脾气缓和了呢宫正司就会按照他们错误的大小予以处罚,这样就减少了宫人被不当处罚的程度,就是她以宽仁待人。以前我们讲过,在胡惟庸案当中曾经牵扯到宋濂的儿子,这个宋濂是皇帝给太子请的老师,那么他的儿子犯了法要牵连到他的父亲,要牵扯到宋濂,马氏就给(朱元璋)建议说你不能处罚他,说老百姓家请一个老师还要始终对他保持尊敬,你不能随便处罚他,于是朱元璋就放了一马,宋濂最后就被安排在茂州没有处死。所以马后在朱元璋的治国当中,也处处能够以柔济狠,以宽辅暴。

  有一次马后关心宫外的事,说现在天下百姓怎么样了,是不是都已经太平、都已经安定了?朱元璋说这个事情不是你应该管的事。她说你是天子,是百姓之父,那我是皇后,我就是百姓之母,你能过问我也能过问,你要是把天下治理好了我也是光荣的,我希望你把天下治好了,所以我也可以过问。马皇后就是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处处要为群臣、为下面人着想。

  有一次他去太学,看见太学生,这些学生们国家给他们有定期的钱粮,他们可以养活自己。马皇后就想到说你们家属怎么办呢?没有钱粮,(马皇后)建议也给国子生的家属给他们钱粮,就是建立了红板仓,这个仓储备的粮食和物品专门用于供给学生家属的生活。这是马皇后的一大德政,所以马皇后对于朱元璋的治国虽然不是说在所有的事情都能有所帮助,但是在她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都是给予辅助,都是以宽来辅暴。正因为马氏在朱元璋夺天下的时候能够辅佐他,在他坐天下的时候能够帮助他,所以朱元璋对马氏叫做一往情深。虽然没有留下其他的故事,但是有一点可以说明,就是马后死了以后朱元璋从此就不再立皇后,他的后宫也有很多很能干的嫔妃,但是从此不再立皇后。马氏死的时候朱元璋痛苦,这一天天打雷下雨,朱元璋也很不高兴,把一个和尚叫做宗泐叫来说这是怎么回事啊,宗泐给他念了几句诗这么说的:

“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这个宗泐也是很聪明,顺口就这么一说解劝朱元璋,朱元璋情绪缓解,这说明朱元璋对马后一往情深。后来,马后死了以后,被谥为孝慈高皇后,埋葬在孝陵,现在在南京孝陵。

 

  * 没有人会想到,朱元璋这样一个杀人如麻的冷酷皇帝也会有悲伤落泪的时刻,而且他终身不再立皇后的举动也是皇帝当中非常少见的。那么,朱元璋的生活中是否就只有马皇后这一个女人?一个皇帝的后宫里会是如此的清静吗?

朱元璋的妃子

  皇帝作为一国君主,除了皇后以外他有很多的妻妾,但是朱元璋并不是一个纵欲过度的人。他在当年夺天下的时候,就是在攻取婺州的时候有一个人给他送了一个女子,这个女子长得很漂亮,又能做诗,20多岁,他想讨好朱元璋,说朱元璋一定会喜欢。朱元璋得到这个女子以后,一想不应该这样做,我应该控制我自己的欲望,就把这个女的杀了。残酷,你拒绝就拒绝吧,杀了干什么?拒绝进献,以后你们再也不要送了。他这样做实际上第一约束了自己的欲望,第二他给下面的部下做了榜样,你要想成就大事,老被各种欲望所牵连行吗?送了美女杀掉了,不要。但是是不是朱元璋就没有欲望,也不是,要不然(朱元璋)怎么会有好多妻子,他还是有欲望。

 

  朱元璋他说,我起兵以来一个事就是行仁义,一个是不贪图子女玉帛,只有一件事我做错了,什么事做错了呢,惟有当年我把这个汉王的妃子——(汉王)就是陈友谅,陈友谅跟他作战——惟独错在把汉王的妃子,我把她收进宫了。可是收了以后我就后悔了,我这是好色,还是好欲,还是表现我很豪爽、很豪迈呢?为什么,因为他最恨陈友谅,他跟陈友谅打仗时间最长,所以他想把陈友谅的老婆收到他的宫中,我就想向你报仇,显得自己很英雄。他说我究竟是好色乎,我是豪乎,我表现得很豪迈吗?这件事我做得很错,后来他就把陈友谅这个女人赶出去。所以他说我只做错这么一件事。

  朱元璋在夺天下国过程中他控制自己的欲望,一心要成就帝业。不论这些女人是怎么样,但是朱元璋都对她们加以严格的限制,他让下面的儒臣编《女戒》,给这些妃子们看,要求她们不许干预政事。(对她们)也不要宠信过度,如果一旦宠信过度,就会生骄淫之心。他规定他的后宫凡是这些嫔妃、宫人如果需要什么东西一定要开出清单,到有关部门去领取,都要经过皇帝的批准,不能够随意支取国家的财产。

  根据史书的统计,朱元璋有名号的妃子大概有20个左右,具体的数字也统计不清。这些个妃子朱元璋说她们只是能够帮助我生活,照顾我,不能够让她们掌权,不能让他们干预政事。所以在明朝,因为朱元璋树立的榜样和制度,就没有出现过后妃、外戚干政之祸。

  明朝还保存了一种制度,就是殉葬制度。朱元璋在洪武(三十)年死,当时他是71岁,他死的时候有很多嫔妃都成了殉葬的牺牲品。当时殉葬的时候很惨烈,殉之前先请被殉葬的人吃饭,然后由宦官领到一个屋子里头,屋子里摆着一个小板凳,上面就是绳索,脑袋套进去以后下面板凳一撤,这个人就死了。明朝还保存着一种非常残酷的殉葬制度,这个制度一直到了明英宗的时候才最后撤销。所以虽然这些女人在皇帝身边既富又贵,但是她们在另外一方面她们实际不过是皇帝的奴隶,所以她们的命运也非常之可怜。

  * 朱元璋在去世的那一刻,让二十多个妃子成为他手下最后的一批冤魂,朱元璋在位几十年的屠杀终于告一段落。那么,在这些妃子的身后留下多少后代?朱元璋究竟又有多少子女呢?

朱元璋的子女

  他一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两个女儿早死。儿子当中26个儿子,长子朱标被封为太子,第26个儿子生下来一个多月以后就死了,所以他还有24个儿子被封为亲王。亲王按照明朝规定叫“下天子一等”,他的地位就比皇帝底,所有的大臣要拜见他,给他下跪。(亲王)有很优厚的经济待遇,也有少量的军队,军队多少呢,5000人到19000人这么多少量的军队。规定亲王不许管理地方上的事,“亲王”的儿子封为“郡王”,郡王的儿子封为“辅国将军”,下边是“镇国将军”,就是一代封一代。皇帝的姐妹是“大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就是“长公主”,公主的丈夫叫做“驸马”,公主嫁给人叫做“下嫁”,驸马跟公主结婚叫“尚公主”。在过去传统社会,(帝王)婚姻都是政治行为,通过联姻他要加强自己的势力。

  我们说君主宗法制的社会里面,天下是一家的天下,家就是国,国就是家。所以他用自己的儿子、用自己的女婿来维持天下,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 有了儿子和女婿可以帮忙,朱元璋是不是就可以休息一下了呢?皇帝的生活在我们眼中总觉得应该是非常舒适、自在的,但如果我们可以走进朱元璋的皇宫体验一天他的生活,看看你是否还会愿意做这样一个皇帝呢?

朱元璋的辛苦

  朱元璋在治理国家上非常勤奋,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非常少数的几个勤政皇帝之一。朱元璋一天处理政务非常繁忙,他常常是想起一件事写一个纸条然后就别在身上,再想起一件事又别在身上,所以一天有的时候下来,在下朝的时候穿的衣裳就像鸟毛一样身上很多,到了上朝拿起来一件一件处理,就把纸条贴在墙上。就是说他的政务非常繁忙,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到二十一号这八天当中,他接了多少奏章呢?他接了奏章是1160件,如果一件奏章是1000字,不多吧,1000字的话那么就是116万字,这个字数就是116万字,那平均每天要处理的字就是15万字。有多少事件呢?就是这一共8天当中奏章所涉及的事情是3391件事情,每天要处理423件事,什么叫日理万机。

 

  所以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他有早朝,有午朝,还有晚朝。他还要经常出去视察。所以他常常是夜里睡不着觉,他想一事未安,我心里就不稳,我就怕老百姓受苦,怕老百姓遭殃。这是他的原话,我们不是美化他。有的时候夜里我还起来看看天象,看看是不是我哪儿做得不对老天爷批评我了。因为古代人迷信。他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朕自即位以来,常以勤励自勉。未旦即临朝,晡时而后还宫。夜卧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仰观天象,见一星失次,即为忧惕。或量度民事,有当速行者即次第笔记,待旦发遣。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尝暇逸,于诸事物,唯恐毫发失当。戴星而朝,夜分而寝,一事未善,寝亦不安。”

  我戴着星星出来,天黑了我才下朝,晚上我还要考虑国家的事情,一件事情要是没处理妥当,我睡觉都睡不着。就是说朱元璋自己作为一个皇帝,因为他有亲身经历,他有在社会最底层的经历,他知道百姓的事情必须做好,只有做好了天下来能安定,所以他的勤政和他的精力是过人的。

  朱元璋也是一个非常俭朴的皇帝,以前我们也说过他有很多俭朴的事例。他有一段话,我们可以作为他俭朴生活的归纳,他怎么说呢,他说:

  “古王者之兴,未尝不由于勤俭;其败亡,未尝不由于奢侈。前代得失可为明鉴,后世昏庸之王往往纵欲败度,不知警戒,卒濒于危亡,此深可慨叹!”

  他经常告诉自己的宫人、后妃,告诫自己的孩子们要俭朴,不能够为物欲所惑,不能够浪费国家的钱财。所以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少有的勤奋俭朴的皇帝。

 

  * 朱元璋在他的勤奋、俭朴,以及屠杀中走完他传奇的一生,我们关于朱元璋的讲述也将就此告一段落。当历史翻过新的一页之时,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个传奇皇帝的一生做一次回顾,盘点一下他的功过,他究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些什么呢?

  下面我们要对朱元璋这个人做一个简短的小结。朱元璋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开国皇帝,那么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些什么东西呢?我们怎么看他所做的事情呢?我想,有这么几条。

  第一,他建立了明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他的影响不仅仅在上层,而且达到了老百姓之间。影响了普通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也不仅仅影响了明朝,也影响了后世几百年。

  第二,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推翻了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恢复了汉人的传统制度。使明朝又回到了汉、唐、宋传统的轨道上。

  第三,他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使明朝初年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为明朝盛事奠定了基础。

  第四,朱元璋以威猛治国,用重典行天下,也给后世留下了恶劣的影响。

  第五,由于朱元璋集权,废除了丞相制度,那么给后世宦官干政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另外,朱元璋所建立的一套国家管理制度,不仅有效地保证了明朝二百余年的运转,而且影响到了后来得清朝。这种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七,朱元璋实行了因俗施治的民族政策。对于各少数民族实行高度的自治管理,不破坏他们的原有风俗,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还有,朱元璋和周边国家之间也制定出来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什么政策呢?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二条叫做“厚往薄来”,什么叫厚往薄来呢,就是我不能够上人家那索取东西,我跟人家交往的时候我要待人家厚,跟别人要的少,厚往薄来。所以这两条,一个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说历史上有很多帝王为了武功去攻打别人让后世耻笑,我们不做这样的人,说这些地方我们也不去夺他们的地,我们也不要他们的人,我们跟他们交往的时候要厚往薄来,所以他跟周边国家建立了和平共处的友好关系。

  最后,朱元璋是一个色彩丰富的人,非常有个性,非常有特点,他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影响并且现在还在发挥影响的少数几个人之一。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8: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七) 建文帝登极之谜
 当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公元1398年去世之后,第二位登上明朝皇帝宝座的,是年仅21岁的建文帝朱允炆。然而奇怪的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却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朱元璋的孙子。更为奇怪的是,这位新皇帝继位后不久就爆发了一场长达四年的战争,朱允炆在这场战争中神秘消失,连一张画像也难以找到。关于他的下落成了一桩历史悬案。
  那么,朱元璋的太子哪去了?怎么会是孙子继承皇位?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后,朱允炆的下落究竟在哪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与我们一同揭开这个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明朝第二位皇帝 ——朱允炆,《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毛佩琦:

  今天我们讲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炆,恭闵惠皇帝朱允炆。朱允炆他的父亲是谁?是太子朱标,他是皇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他上边还有个儿子叫朱雄英在六岁的时候死了,这个朱允炆就是朱元璋的孙子。既然朱元璋立了太子,为什么太子没接了班呢?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派太子出去办了一件大事,就是向北巡抚陕西,调查北方的民情,为什么去,主要是为了建都的问题。明朝的都城不是建在南京吗?实际上朱元璋有迁都的想法,这样在洪武二十四年派朱标北巡到了陕西观察山川地理、了解风土民情,回来向朱元璋报告。但是这一回来一病不起,第二年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去世了,这时候朱元璋已经65岁了,老年丧子极为悲痛,怎么办?如果朱元璋在自己的儿子当中找一个做皇帝的大概不难,为什么,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能不能让他们当皇帝呢?好,如果不确定这个皇帝的候选人的话,朱标死了,其他二十几个儿子都成为皇帝候选人天下就打乱了。历朝历代在争夺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兄弟争杀那是屡见不鲜,选谁来做接班人成了问题。

  中国传统的制度,按照宗法制度说有一个叫做嫡长子继承的制度,在一切问题解决不了了我们用嫡长子继承制来解决。学士刘三吾说皇上不要伤心,好太孙按照礼法他应该立!刚才我们说过朱允炆是朱元璋的第二个孙子,他上面还有一个朱雄英,可是雄英在很小的时候已经死了。因为这个时候朱允炆是15岁,朱允炆已经长成人,所以尽管他是第二个孙子仍然被立为皇太孙。这样,接班人的问题就解决了。

  * 接班人的问题是解决了,但小侄子当了叔叔们的皇帝,朱元璋的这二十几个儿子能服气吗?再加上还有那么多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们,年纪轻轻的朱允炆他的日子该怎么过?他能够接好这个班吗?

建文帝个性之谜

  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离开人间,这时候皇太孙朱允炆21岁。按过去在帝王之家很早地接触到政治和高端的斗争,二十几岁已经成熟了,能不能够担起这样的国家重任呢?我们要看看他成长的经历。

  他的父亲叫做朱标,据说这个朱标叫“仁柔孝友”,“仁”讲仁义,“柔”脾气好,“孝”孝顺父母,“友”友爱兄弟,仁柔孝友品德很好。朱元璋设立了一个大本堂作为这些皇子们读书的地方,他学的是什么,学的是儒家的礼法,所以朱标从小的时候就接受了礼法的教育,传统礼法的教育。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朱元璋的一个妃子死了,朱元璋说你要给这个妃子穿孝,穿什么孝呢要穿“齐衰之孝”,就是最高等级的孝服。这个朱标不干了,他说不行,说按照礼法规定说庶人就是一般百姓都不能够为庶母穿这么重的孝,何况是天子呢?说我是天子继承人我不能够这样,这两个人争来争去就吵起来了,最后朱元璋拔起一个坐垫一下子就打到朱标身上,朱标见着就跑。这时候刘基刘伯温在旁边说,是礼法也要坚持,但是这个时候是父命你也得听,最后还是听了朱元璋的话为庶母服了齐衰之孝。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朱标这些人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根深蒂固,他希望按照儒家的学说指导他们的治国。朱允炆呢?跟朱标更不一样了,朱标生在元朝末年,当时朱元璋刚刚投入到郭子兴队伍当中不久,他曾经见过元末天下大乱、见过他父亲怎么样南征北战夺取政权,但是朱允炆却生在洪武十年,这时候天下已经是朱家天下了,他完全是一个皇亲贵胄,他没有这些个经验,他比朱标更加仁柔,没有生活的磨砺。

  朱允炆也是非常孝顺的,他的父亲死了,痛哭,“哀毁骨立”就很消瘦下去了,非常痛哭,这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尽孝的观念。他父亲在有病的时候日夜伺候不离身边,说久病在床前无孝子,他是孝子,在床前一刻不离。作为太子的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不容易。

  还有一件事,朱元璋命儿孙们做对子,门前有仪仗,仪仗里有马匹,朱元璋给出一个上句让大家对吧。朱元璋上句说“风吹马尾千条线”,一看这个马尾飘来飘去,不错。怎么对啊,朱允炆也很聪明,马上对出来了很工整,怎么说,“雨打羊毛一片毡”,你看风对雨,吹对打,马尾对羊毛,多好啊。千条线,一片毡,你看,非常工整,但是,软弱无力。旁边他的叔叔,四叔朱棣在旁边脱口而出,叫“日照龙鳞万点金”,这个气魄,这个光彩,帝王气象。所以这样的叔叔和这样的太子和太孙就令朱元璋未免有点担心,立了这个太孙将来这个太孙能不能撑得住?这些叔叔们能不能服他?

  

  还传说,有一天夜里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条黄龙、一条白龙,这两条龙斗着斗着在宫里就斗起来了,在殿里头就打起来了,最后白龙一道烟跑了。这什么事呢?这个预兆是什么意思?第二天早上朱元璋上朝一看,有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四叔,还有朱允炆,朱允炆站在燕王朱棣的右边,按照明朝的规矩左为上,朱元璋规定的。(朱棣)敢(让朱允炆)站在右边,(朱棣)站在他的上风上头,显然是没有把他的侄子放在眼里。朱元璋因此对这个朱棣加了小心,让他搬出宫,甚至不给他供给,多亏了高皇后救了他的命,经常给他点吃的。

  是不是这么回事呢?实际上这也是民间的附会,为什么呢,因为朱允炆在被立为皇太孙的时候高皇后已经死了十几年了。尽管刚才我们说的诗、对子和这个梦都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反应出一种舆论,和他们的表现让别人得到一个认识,就是朱标、朱允炆他们的性格是柔弱的,而事实上他们也没有政治经验。我们前面曾经讲过,朱元璋为了延长自己的江山,他把那些曾经立过大功的功臣杀戮殆尽,为什么?防备他们造反,所以朱元璋非常自豪地有一次就跟朱允炆说到这件事,他说我给你立了这么多保障,可以“令边尘不动”,说这些叔叔们一个一个能征善战,北边蒙古势力虽然经常骚扰我们没办法威胁你,是啊,这些叔叔很能干。

 

  朱允炆他不这么想,为什么不这么想呢,这明摆着人家的优势就在压迫着他。按照宫中制定的礼仪,朱允炆在殿上、在朝中要和这些诸王见面的时候,这些王都是他的臣下应该给他行跪拜礼,可是一下了朝到了后宫朱允炆要给这些叔叔们行跪拜礼,叔叔实际上高他一头。朱允炆实实在在地感到了诸王对他的威胁,他就给朱元璋说了一句话,说如果边疆上有事我这些叔叔们都可以顶住,说如果这些叔叔们要是起来闹事谁来帮我?

  朱元璋一时说不出话来,朱元璋说你看怎么办呢?朱允炆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再不行就把他废了。朱元璋说“无以易此矣”,说这个办法不错,这样我就比较能放心。所以这样看来朱允炆也是一个有心计的人。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这一天朱元璋死了,朱允炆正式走到政治的前台,他第一步就是要削藩。

  * 朱元璋刚死,朱允炆怎么就敢对他的叔叔们动手了,天下岂不是又要大乱了。这样的局面怎么会形成?一贯强调皇帝权力集中的朱元璋怎么会没有在死之前解决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呢?是他另有安排,还是相信朱允炆的力量呢?

朱元璋封王之谜

  本来好端端的江山如果不分封行不行,不是没有这个大乱嘛!为什么让这些叔叔们这么强,让他们都带兵?朱元璋分封亲王的目的,让他们维护皇室的地位,让他们巩固皇室。明朝分封亲王在朱元璋心里还是有一点考虑,并不是完全没有考虑到历史上的经验,亲王有封地,有自己的军队,有属官,军队多少?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朱元璋给他们也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说王府护卫军听王指挥,王府以外的军队王管不了,不让他指挥王以外的军队。“不临民,不裂土”,什么叫不临民,就是不管你当地的民政,税收法律什么都不管;不裂土,说这片土地也不是你有了这个封国这个封国别人不能进来,不裂土。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始料不及的,这就是在《祖训》当中同样规定“遇有大事,诸王可以节制诸军”,平常的时候你不能够指挥护卫军以外的军队,但是如果一旦打仗谁当这个大统帅,亲王可以当。虽然其他人是公侯、将相能征善战,但是在亲王面前你是低亲王一等,亲王是代表皇帝在皇族,所以在作战的时候亲王可以指挥军队。这些亲王依仗自己是皇亲、是至亲,所以在各个封国当中是为非作歹。朱元璋为了教育这些皇子们,编了一本叫做《永鉴录》这本书,是把历朝历代这些亲王们所做的好的事情坏的事情收罗起来告诉这些亲王们,要拿它们做借鉴。尽管如此,亲王不服管教,很多的亲王叫“劣迹昭彰”。朱元璋对于这些亲王的劣迹心里非常清楚,他对亲王的管束、要求、惩罚也都很严,特别是到了晚年朱标死以后,朱允炆面临着继位,(朱元璋)临死之前他说:燕王不可不虑啊!

  为什么单独提到燕王?就是因为在朱标死以后在朱元璋去世之前,秦王、晋王也都先后去世,这时候在二十几个儿子当中属老大就是第四子燕王朱棣,所以到临终的时候,朱元璋到临终的时候就对朱允炆说“燕王不可不虑”,你要考虑这个事。

  * 虽然朱元璋在去世之前努力地亡羊补牢,但已经来不及了,亲王们的翅膀早就很硬了,年轻的朱允炆几乎是掉进了狼群之中,现在他已经没有后退的可能了。他会有什么出奇制胜的手段吗?结果又将是怎样?

建文帝削藩之谜

  作为皇帝的继承人,朱允炆已经在当皇上之前看到了这盘棋,看清楚了这盘棋,所以他一继位就和大臣们一起商量削藩的问题。削藩怎么削?问题很大,大面都有力量很大啊。他们最后决定先从软的来,由易变难。先削谁呢,先削周王、齐王、湘王、代王,还有岷王,先把这些个王削了,为什么?这些王平常也有劣迹,经常有人告他们的状,所以有一个词就可以把他们削了,但是第一个要削的是谁,要削周王。为什么要削周王,说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他们是一个妈生的,大家记住这一条,为什么说他是同母弟,我们留在两三讲以后我们再说这个事。说削了周王就削了燕王的手足,燕王最强,不能从燕王那儿下手,我们先削周王,周王跟他是一个妈生的。然后就削齐王、代王、岷王、湘王,所以不到一年之间五个王死的死、废的废,这时候就面临着要跟燕王摊牌。

 

  建文元年,朱允炆当皇帝年号叫建文,建文元年燕王府有一个官员叫做倪亮,告燕王府的官员叫于亮说他们下面为非作歹,有异谋,想要谋逆。于是朝廷下诏把这些官员逮了处置,同时下令北平都指挥使司当地的军队包围燕王府。但是燕王造反是早已谋划在前,他是有准备的,朝廷和朝廷的官员认为燕王不值得对付,所以在包围燕王府的过程当中,这个统帅张昺、谢贵这两个人就被蒙入燕王府,被燕王抓来杀了。最后包围燕王府的军队一下子溃散,燕王迅速占领了北京九城——当时还没有南城墙,就是前门以南这块还没有,那是明朝嘉靖以后才建立的,还是北京九城—— 一下占领了九城,控制了北京地区,宣布造反,从此靖难之役爆发。他称,朝廷有奸臣,皇帝有了难,我起兵是为了给皇帝消除祸难,因此这个仗就叫“靖难之役”。他造反还有理了,他是为了帮皇帝解难,所以叫靖难之役。

 

  * 当朱允炆成功地除掉了其他的亲王之后,燕王朱棣已经被孤立,但历史的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朱棣不仅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而且还成功地夺取了皇帝的宝座,成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那么,朝廷百万大军占尽天时、地利,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已经势单力孤的亲王呢?

靖难之役之谜

  朱棣就是后来的明成祖,燕王朱棣起兵号称“靖难”,朝廷任命老将军耿炳文带兵北伐。但是耿炳文在北伐过程中在真定一下子就被打败了,怎么打败的我们在讲以后的燕王的时候再说,耿炳文打败了以后,朝廷换了一个人,什么人呢,曹国公李景隆,作为大元帅。李景隆这个人长得是非常威武,非常帅,从小学习兵书,但是,没有带兵经验。可是为什么他是曹国公,又受到皇帝这么大信任呢,因为他的父亲是李文忠,李文忠是谁,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至亲。李文忠死了以后李景隆继承了曹国公的封号,地位非常高,前面刚才讲,削藩第一个要除掉周王,就是李景隆带兵包围了周王府把周王削掉了。现在,耿炳文在真定之役失败,朝廷用了李景隆。

  但是李景隆没有实战经验,在几次战场上都被燕王打败。曾经在北京周围发生过非常激烈的战争,最著名的就是郑村坝之役,郑村是哪,是北京到通州之间离东坝不远。开始说他用了耿炳文,没有别人可用了,什么蓝玉这些人,老的死的死、杀的杀,耿炳文虽然善于打仗,但他不善于指挥这么大的战争,所以耿炳文失败了。曹国公李景隆没有实战经验,所以他也不是燕王的对手。当然燕王在攻打南京的过程当中也曾经在白沟河——现在的白沟,河北雄县——、在山东的济南受到过巨大的挫折,几次朱棣差点没了命,但是有进有退,总的来说,燕王他的气势越来越盛。还有朱棣的策略、谋略,朱棣从《祖训》当中给自己找了一条根据,说如果天子有难我亲王可以训兵来帮助天子靖难,他就掩人耳目,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的战争是正义的,朝中出了奸臣。这很多人不明真相,就向着朱棣,所以他在舆论宣传上、在战争谋略上、在几个战术的打法上,朝廷这些官不是朱棣的对手。

  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什么情况呢?朱允炆对皇宫当中的宦官管得比较严,引起一些宦官的不满,这些宦官当中就有人私通燕王,给他作为内应,经常向燕王报告南方军事机密。这个时候燕王也知道南方的情况,他身边的谋臣建议他不要争一城一地,直接打向南京。靖难之役打了三年之久,燕王所得的地方不过是大宁、北平、永平三府之地,旋得旋失啊,没有大进展。但是在建文四年的时候,他们决定直插南京,渡过长江兵临城下,到了南京的城下了。朝廷还犯了一个错误,什么错误呢?——谁来把守这个南京的城?朱允炆任用了亲王来把守南京城,还有刚才前面讲到屡战屡败的曹国公李景隆来把守南京城。本来建文帝上台就要削藩,这些亲王都对建文帝不满,你让他们来把守行吗?曹国公李景隆败了以后不但不加处罚,还让他把守城门,结果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联手打开了南京金川城门,让燕王进了南京。

 

  * 朱棣进入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朱允炆的手下。但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朱允炆原来的手下大臣没有几个投降和屈服的,大多死在了朱棣愤怒的刀下。那么,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人为了一个已经下台的皇帝而丢掉性命?朱允炆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群臣忠诚之谜

  朱允炆上台以后宣布“但布维新之政,永维宽猛之宜”,说我要更新政治,在宽猛要适中,不要像朱元璋那样的以猛治国,说宽猛适宜实际上是纠正了以猛治国,那么他做了什么事情呢?第一个是宽刑罚。

 

  建文帝新政之一 放宽刑罚

  朱允炆在做皇太孙的时候就曾经考察历朝历代的刑罚,来对于《大明律》当中规定的刑罚做出了减刑和修改,所以当时说改订73条,得到了太祖的称赞。他上台以后宽刑法,据说当实刑部审问囚犯要比往常减少三分之二。

  建文帝新政之二 提高文臣地位

  第二条,提高文臣的地位。朱元璋在执政当中有一个重大的政治举措就是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统帅六部,但是六部虽然由皇帝直接统帅,但是他们的地位不过是二品,他们的地位低于军人,五军大都督府。朱允炆上来说不行,不能够让他们低于五府,要把他们提高,六部每个尚书一品。为什么?提高文臣的待遇,皇帝不要这么专权,提高他们的地位。这一点,也被朱棣抓了一个小辫子。朱棣在向南攻打的时候有一个檄文怎么说的,说当是祖宗不让你们立丞相,可是你们现在朝里面有六个丞相,六部嘛,都成了一品了。我们看,朱允炆所做的事情和朱元璋加强专制主义的路是相反的,他是相对地宽松,他放权,听言纳谏,接受群下的意见,不阻挡别人进谏。

  建文帝新政之三 减低赋税 救济灾民

  第三件事情就是,减低赋税,救济灾民,关怀老弱。限制僧道占田,说僧人、道士,庙里的和尚也都占土地,太多不行,朱允炆说一个人至多50亩,多的分给老百姓。朱元璋时期,苏松重赋是有名的,苏松地区赋税非常重,这是一个老问题,很多研究经济史的人都提到苏松重赋的问题,无法解决。朱允炆说苏松的赋税要降低,减少他们的赋税,不要给他们那么大的负担。

  如果把这些个东西联系起来一起看,有很多的大臣为朱允炆殉节,他们甘愿去死也要反对朱棣,为什么呢?他们是为朱允炆的政治去献身。朱允炆所实行的政策,我把它叫做“建文新政”,这个是我在25年以前提出来这个词,现在史学界都用,叫建文新政,四年。因为洪武时候是以严酷为著名,所以明朝人说叫做“四载宽政解严霜”。四载宽政,阳光照雪了,霜雪都已经溶化了,所以人们对朱允炆去怀念,甘愿为他赴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3: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