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
“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是解决问题的两大基本策略,其中“从条件想起”是顺向思维,“从问题想起”属于反向推理。解决问题的策略不等同于解决问题,策略也不等同于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接受某一种策略的概念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让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具体问题的解法和结论,还应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辨,认识策略的特点和价值,形成主动运用策略的意识,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本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是学生进入小学以来,第一次正式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因此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想起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想起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始,我设计了两个小环节,一个环节是口算接力赛,通过一组3加6再加6……这样连续的加法进行导入,使学生感受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另一个环节是根据两个条件提出数学问题,这是简单问题中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为学生新课学习需要从条件想起,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在例题的教学中,我力求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先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能激发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接着一方面引导学生完整地经历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进行解答、回顾反思的过程,帮助他们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主要环节;另一方面则注意突出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启发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受策略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在理解“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都摘5个”时,我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第一天摘的个数+5=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二天摘的个数+5=第三天摘的个数,第三天摘的个数+5=第四天摘的个数,……”再让学生说说要解决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是分别根据哪两个条件算的,从而引导学生确定思路,给学生一个脚手架,让学生用“先根据哪两个条件算出( ),再根据哪两个条件算出( )”有利于学生在形成解题思路的同时,体会蕴含其中的思考方法,也能让学生充分感知本课的策略,进而由教师引导他们梳理整个过程,明确“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练习的安排我是按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层次,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闯关游戏,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策略的体验,增强运用策略的意识,使学生从主动运用策略向灵活运用策略迈进。第一、二关主要让学生根据已知图画条件和文字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后,追问是根据哪两个条件算出这个问题的,提出的问题直接有什么联系,让学生借助结构图说说“先根据哪两个条件算出( ),再根据哪两个条件算出( )”;第三关中的“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句话学生比较难理解,在试上的过程中我尝试让学生画图解决问题,但是发现一下子就能正确画出题意的学生不多,于是我启发学生用比划的方法来理解,比划时进行了适当的指导,即:把桌面当成地面,左右平举当成16米的高度,先用右手手指比划出第一次下落弹起的整个过程,待交流后,再依次进行第二、第三次下落弹起过程的比划,这样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而且积极性非常高,也真正的理解了题意。
事实上,策略的教学不是靠一节课就能体会并学会灵活运用的,平时的教学中我也非常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经验的积累,如常会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借助实物或者画画图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题意,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还会一如既往的渗透各种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