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14:4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教学反思
    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第二课时,有了前面公式推导的基础,今天的重点是检查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随机抽查了2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有1位完成较好;1位混淆了等差、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后,我把2道习题写在黑板上,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的运用,学生完成后,详细讲解了运用公式时需注意的地方,并根据题目进行了两道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
本节课后还有以下体会:
       1、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情况,要设计恰当的引导语言,因为当学生想不到的时候,老师的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不要想当然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显然会。
      2、练习过程中。对公式的直接联系比较简单的题目,我就没有给出例题,而是直接让学生完成书本后面的练习与一个习题,但是从现场效果来看。好象学生对公式的选择上还是反应比较慢的。这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感觉学生在课堂上有些同学比较松散,做事情效率太底,学习的主动性还需要培养。对于这类基本小题目训练,我认为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后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或者叫学生上黑板上来写,或者用投影展示成果的方式来刺激他们才对。这类题目做好以后,我也让学生总结发现几个小问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总结归纳出了对于等差、等比数列的五个相关量a1,d,an,n,Sn中“知三求二”;也瞬时引出课本例题,让学生去判断,巩固方程思想;也巩固刚才给出求和公式,感觉这样改造题目比较好;发现条件不够的在补充一个条件,最后求得通项公式,再求出前N项和公式;这样课本例题的目的已经达到;但是我对这道题目的改造并没有结束;然后将书本后面一个一个练习题目中涉及到等比数列一个结论,以及;等比数列另一种判定方法也纳到了此题目中,这样此题目的处理就显得丰满,同时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了保证。
3、设计意图:在进行例题教学的时候,要保持课本例题思维训练强度,要注意发掘课本例题之间,课本例题与课后习题之间的联系,尽量体现:“连贯,自然,逐层深入”等特点。有些题目要注意“广联、深挖、活用”,尽量回避“挖红薯”式的例题教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18: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