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径比赛赛前阶段的训练
赛前阶段的训练,目的是保证运动员在临近比赛前的这段时间里,进行合理的训练,从而在比赛中表现出最优异的成绩。
参加较重大的比赛时,需进行赛前训练。在比赛前第三天,应进行量小而强度大的短于专项距离的跑。比赛前一天做准备活动或很小量的训练,一般以中小量的轻松越野跑和一般身体练习为主。如常见的以两周为单位的类型:第一周的负荷量很大,而第二周的负荷量减小到一般负荷量的二分之一。因此,在第一个小周期中出现的能量恢复不足的现象,在第二个小周期中完全消除。这时不仅运动员的体力和机能完全恢复,而且在比赛中表现出最佳训练水平的能力也得到提高。此类型常被中长跑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的赛前训练所采用。
参加一般性比赛时,赛前训练时间较短,一般为一周,训练课次不变,只是训练总量有所下降。应注意的是:只是短跨运动员(100米、200米、110米栏)、跳跃和投掷运动员的训练强度有所下降,其他跑和竞走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保持或稍超过原有水平。参加重大比赛的赛前训练约需6-8周,计划中包括训练的手段、负荷量、测验和参加比赛的日期及恢复手段。
赛前训练应强调技术训练,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的稳定、动作的放松协调上。
保证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工作能力,无疑是至高无上的。有两种方法会对运动员有所帮助:
第一种;以短跑、跳跃和投掷为专项的运动员,应该采用赛前自然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的方式。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超高,动作速度越快,力量越大,弹跳力越好。在赛前8-10天的过程中,采用轻松的训练课和恢复手段,以促使运动员有机体机能得到充分恢复。从而保证神经种枢有很高的工作能力。
第二种,400米跑、中长跑和竞走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在比赛前也必须得到充分的恢复,不使兴奋性提得很高,这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总量,赛前第二周中高于一般的负荷量,最后一周明显下降。但在训练强度上,尤其赛前的第三天,要保持比赛的强度。
运动员经常在赛前几天就开始紧张。如果比赛前几天内,兴奋性过早、过高,就会引起保护性抑制的出现,这种情况下,赛前感觉精力充沛的运动员,比赛时就会出现精力不集中、身体疲惫的现象。所以,如何不使兴奋来得过早、过高是赛前调整的重要内容。看电影、听音乐等一些与比赛无关的活动是不错的选择。尽量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当然最主要的调控手段还是做有助于缓和兴奋程度的一般身体练习,确保兴奋能在比赛中出现。一些耐力性比赛的运动员,甚至在比赛当天都要控制自己的兴奋性,这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会削弱运动员某些器官功能的经济性,使能量消耗增加,导致运动成绩下降。为避免这一点,每天早晨要较长时间的慢跑或竞走,以控制兴奋性的发展。
一般在赛前24小时要做准备活动或进行小量的训练,但要求出汗。赛前一整天的消极休息是不当的。
参加比赛
比赛当日,运动员应将注意力集中比赛的所有事项上。比赛前1-1、5小时应到达比赛地点,运动员应确定准备活动开始的时间、内容、运动量的分配和持续时间及负荷量。准备活动通常在赛前40-70分钟开始,使运动员有充裕的时间检录。但因项目不同,准备活动的持续时间、强度和比赛前的休息间隔都有所不同。
运动员经常在一天中进行两次或三次比赛.在这种情况下,每一赛次前都要作准备活动。如两赛次间隔超过1小时,应充分准备活动,间隔在1小时内,可有重点的做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
遇到上午有及格赛,下午进行决赛时,及格赛的准备活动有两种:能轻松通过及格赛的运动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作一些简易准备活动;而那些通过及格赛有困难的运动员,需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赛后
不管比赛大小,比赛结束后都要做整理活动,包括慢跑放松和牵引拉伸。在重大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尤其是第三天,不应进行大强度训练,以免引起伤病及过度疲劳。赛后训练是需要的,但要轻松,并少练专项,多做一般身体训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