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策略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07: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探究:语文教学新亮点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搜索到与“探究”有关的词条有10个之众,而与之相关的论述则更多。这是对语文课程本质和语文教学本性在认识实践上的一大飞跃。


从课标对语文学科的诠释,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是儿童迈向生活世界的一扇大门,也是儿童进入生活世界的一纸通行证,更是儿童通向生活世界的一翼飞翅!


由此,我们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课堂上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语文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获得广泛的语文互动经验,提高语文素养。探究性教学一下子成为了语文教学新的亮点。


二、倡导探究性的课堂教学



探究性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教师重在引导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模式和理念,是针对当前传统的、封闭的课堂教学而提出来的。探究型教学注重创设全方位开放的教学情景和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的学习。


探究性教学的出现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结果,更是尊重学生生命价值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我们倡导探究性的语文教学,是因为:


1.探究性教学是儿童本体价值的凸现。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希望能出现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他们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挑战欲望。只有在探究中学生才能体现个性,发展潜能。


2.探究性教学是教师本位意识的回归。


探究性教学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3
.探究性教学是语文学习本色的展露。


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着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的个体,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解决符合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的地位,为他们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景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切实地让学生去探索、经历语文发现的过程,促进学生把新知识、新方法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三、找寻课堂教学的探究点



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教学活动的探究点充盈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关键在于要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难点,下面我们以《西门豹》一课为例,通过两个不同的教案来看看如何找寻教学中的探究点。














1.导入:西门豹到邺后,看到了什么?他深入调查,找到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这两个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西门豹是怎样解决河伯娶媳妇这个最根本的问题的呢?


3.西门豹调查了解邺地的实情之后,他是怎么说的?(齐读西门豹说的话)


4"我也去送新娘"这句话含义深刻,你是怎么理解的?


5.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去看看西门豹是怎样去""新娘的?(自读课文1013段,边读边思考: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是以什么理由并用什么办法惩治的?)


6.检查学习情况。讨论: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


7.读10自然段,西门豹是在什么情况下""巫婆和官绅头子去死的。


8.西门豹怎样当众""他们去死的呢?也就是说以什么理由、用什么办法为民除害的?(默读11自然段,用1.2.3标出西门豹""巫婆去死的三个步骤)


9.第一步西门豹看新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0、第二步西门豹找了什么理由惩治巫婆?理解句子:


①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②找了什么理由和借口来惩治巫婆?


③惩治巫婆最关键的话在哪里?他是以什么语气来说的?"麻烦"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


④西门豹真的是很客气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态度强硬、没有商量余地?


⑤该怎样读这个句子。


11.巫婆愿意去说吗?她会怎样?


12.西门豹第三步又是怎样做的呢?这里进一步看出西门豹怎样?


13.西门豹惩治巫婆的这一部分我们是以怎样的步骤来学习的?


14.按上面的学法,自学西门豹惩治官绅头子这部分。


15.西门豹借着送新娘不露痕迹地处死了首恶分子,这样达到了什么目的?西门豹的目的是要改变邺的状况,仅仅这样做够不够?他又在想些什么呢?他说这些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16.此时此刻,官绅们怎样呢?看图想象。


17.看到此情,老百姓明白了什么?


18.作业邺地的大官,他完全可以直接杀了巫婆和官绅,可他却选择了借送新娘当众处死了他们,达到了什么目的?这个办法真巧妙啊!这叫什么办法?


19.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他还做了什么?


20.通过两课时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最佩服他的什么?




1.交流调查报告,确定研究主题。


师: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昨天我们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每一位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报告。哪些同学想来展示?(生展示)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师:老师也在想西门豹权力不是很大吗?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嘛!西门豹是这样做的吗?西门豹为什么不这么做?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2.探讨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什么?又该怎么研究?


师:找到了西门豹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该怎么研究?


师:接下去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3.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


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


师: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好好读读,读出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


师:你们想先读哪一句?


师:书上说,这一天,漳河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生选择对象写,师有选择地请学生汇报)


师:看来西门豹的做法的确巧妙呀,人祸解决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4.继续质疑问难,保持研究激情


师: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课例一(获某市教委软科学课题优质课二等奖的教学设计),我们看到,它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牵引下,学生中规中矩地从认识到了解到应用,认知规律呈线形状态。


而课例二(浙江省特级教师王莺老师设计),则采取比较创新的教学方式,她执教的《西门豹》成功地演绎了“问题教学”的模式:把主要问题作为课堂研究学习的中心;核心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问题教学”按学生问题设计教学板块和进度,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或伙伴合作研究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问题。她让学生凭借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紧密地结合起来,变常规的“平推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构筑了比较理想的思维框架。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寻找语言转换的机会,读懂课文的过程中,会寻找变化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惩治巫婆、官绅头子的办法。


四、摸索探究教学的新策略



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呢?


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课本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


课堂上,教师应大胆放手,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1.引导发现,注重探究的尝试性。


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设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教学环节──他让学生找出文中所有描写诸葛亮说的句子,反复读,问学生:“你从这些话中读出了什么?仔细找找哪句话最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全文13处描写诸葛亮的语言,仅有一处写到了诸葛亮“笑着说”,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直入探究主题──这是怎样的笑?诸葛亮在笑谁?他为什么要笑着说?……集中了这一探究目标,辐射全文,以一当十,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僵化的章法讲解”的传统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感想: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反映。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2.鼓励参与合作,追求探究的生成性。


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台湾蝴蝶甲天下》时,向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搜集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课堂上,学生群情振奋,小手如林,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过程异常精彩:有的同学阅读了大量的图书,找到了许多关于蝴蝶的知识,有的同学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找到了很多漂亮的蝴蝶照片;有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与小伙伴一起捕捉、制作了各种蝴蝶的标本……


感想:


①、激发兴趣,提供探究的氛围。


这样的课学生是最喜欢的。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探究型的人才。我们必须相信孩子,乐于为孩子提供“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自主探究的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②、自由选择,提供探究的动力。


每一个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探究问题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探究也会更深入、更持久。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充分行使了自己的权利,充分享受着探究的乐趣。


③、合作学习,提供探究的伙伴。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所以,在探究学习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自主探究中,各组进行有计划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彻底打破了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生成了很多连老师自己都想不到的办法。


3.放手实践,品味探究成败的过程性。


案例:在学习《赤壁之战》一课时,我将学生引入情境,设计了多个让学生探究实践的过程,如:


书上没有具体写“火攻”的策略,你能根据上下文说出来吗?


战后总结会上,曹操和周瑜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请你选取其中一人,对这场战役的成败进行分析。


感想:“落在猫脚里的夜莺是唱不出歌来的。”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学生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给予表现自我的自由,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学生才有可能自由表达。所以,自主探究要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


4.张扬个性,培养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案例:一位教师上《少年闰土》时,就充分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相信学生能使用学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主学习,他对学生说:“同学们,怎么理解‘闰土来了,给我带来了哪些希奇的事’,大家出出点子,好吗?”于是,学生就纷纷提出探究的方法,有的说图示法,有的说朗读法,有的说讨论法,还有的说列小标题法。教师就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的方法组成协作小组去理解这个问题。在展示学习成果时,有一个协作小组是用图示法、讨论法学习“雪地捕鸟”这一段的,他们出示的是一幅画,画中的“我”拉着一根长长的绳子,躲在一块石头后面。老师问他们:“为什么要把绳子画得这么长?文章里也没有提到石头呀?”一位学生回答:“课文中写的是‘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所以,绳子一定是很长的;为了不让鸟发现,‘我’应该躲在一块石头的后面。”还有的协作小组则分角色绘声绘色地朗读了“瓜地刺猹”这一段……通过交流,学生对“希奇事”有了体验,对课文描写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得当然也更主动了。


感想: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的新想法,新创意,新探索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贝费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探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在教学中,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五、探究──追寻尊重生命价值的教学



应该说,探究性教学对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是一次很大的冲击,甚至是革命,而老师在探究性教学活动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所以,这就迫切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努力实践。


1.教师要深入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探究型的教师。


2.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虚心地听取,同时要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对错误的观点,教师不要一棒子打死,而是要以协商探讨的口吻,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错误的原因,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提高。


3.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语文语言的精炼、准确、要富于民主、和谐的色彩,所运用的语言,应该是充满激情、鼓励、肯定、和蔼的语气,教师可运用如下探讨性的语文语言:你在这节课中想学习什么?读懂了什么?说说你的想法好吗?同学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4.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开放的,要努力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要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参与面、参与程度、参与时间和学生探究活动的效率。


一句话,探究性教学活动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习惯;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忙起来,教师“闲”下来;教师贵在引路,学生妙在开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15: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