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而不涩,高而不寒——《猫》一课听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11: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了曹军老师教授的《猫》一课,感受到曹老师带有鲜明个人气质的教学风格:避繁就简,严谨清晰,深度解读,高位发展。

问题设计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和水平试金石。本节课有两个教学板块:说猫——概括地说、完整地说、具体地说;说人——说人情、说人心、说人生。主问题清晰简明,由事及人,由内容到文法,让学生由探索外物到内化吸收,不可谓不简洁。两个板块共有8个活动,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把学生的阅读一步步引向深入,不可谓不丰富。所有的问题都是属于语文的问题,源于文本的问题,直指本质的问题。

问题设计可以对同一维度的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通过关联而有梯度的活动强化对文章的认识。如“说猫”板块中的第一个活动是扩充标题,第二个活动是以猫的身份自陈来历、特点、结局等信息,第三个活动品析表现猫形象特点的词句。三个活动由粗笔勾勒、立足整体的极度精简概括,到涉及具体信息的简要概括,再到关注细节、融入个人阅读体验的词句品析,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再读厚。在有梯度的三个活动中,学生把初读获得的感受及信息反复整合,能够把情节和猫的形象梳理的非常清楚,并在品析中初步感受了人物的情感。

问题设计要避繁就简,不做无关痛痒的铺垫。“说人”板块中的“说人情”活动是:找出表现“我”亡失之痛的句子,读一读。问题指向非常清晰——亡失之痛,而活动的核心在于“读一读”——在读中体会、探究人物的情感。我可能会这样处理: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说一说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会在文中找出海量的句子,再分别说说表现了作者的不同情感,最后再找共同点——亡失之痛。学生有找有析,而我得到了一个答案,问题“圆满”解决。哪种处理方式更高效、更接近文本、更触及情感?显而易见。让学生的“学”成为主体并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抛给学生、解决问题涉及到的每一句话都要由学生自己找出来,这只是形式;关键在于学习过程中个人情感、思维被调动的程度,这才是本质。所以,老师直接把“亡失之痛”这个结论告诉给学生也无妨,关键能否在朗读中真切体会到什么是亡失之痛,唤起自己类似的情感体验。

问题设计要找到能拨千斤的那四两力。“说人”板块的“说人心”活动,继朗读体会“亡失之痛”后问:猫的亡失是“镜子”,它们折射着人性的变化轨迹。“我”及家人对于三只猫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从人性的武断和盲目,作者的自我批判和期待自我救赎的高度来思考。该活动之后紧接着质疑探究:你认为文章主角是“猫”还是“我”?引导学生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并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这两个问题,一个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一个把学生的阅读引向专业,就避免了语文教学在浅层次上停留,学生学无所得的情况。

    问题设计要使用符合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的发问方式。问题诱导的可以是对课文的深度理解,但问题本身要简洁明快,易于理解。这也是许多优秀课例的共同特点。还以“说人心”活动中的问题为例。第一次听课时,问题是这样设置的:我”的情感活动对表现猫的悲剧命运有什么作用?感受写作意图,从写作手法角度来谈对文章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个难点,直接发问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理解能力,难点突破缺乏设计感,不能很好的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反而会增加学生的挫败感。后来改为:你认为文章主角是“猫”还是“我”?问题所引发的思维方向并没有变化,但问题变得简明易懂,并且能激发学生的探讨欲望,可谓“深而不涩”。

此设计另外一个亮点是学生活动后的教师小结和质疑探究。“说猫”三个活动之后,教师从“片段缀合的构思特点”、“细节描写及其作用”、“详略对比”三个角度进行小结,把学生的感性认识引领到理性认识,让学生从理解现象到认识规律,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在关键处,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质的提升。

在“说猫”中质疑探究:三只猫有着不同的生活际遇,却有着相同的悲剧结局。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写了三只猫,这样写烦琐吗?引导学生鉴赏选材的详略;在“说人心”质疑探究:你认为文章主角是“猫”还是“我”?在一个问题解决后并不止于此,而是通过进一步的质疑探究让学生思维的触角让更深处或更广处探索。可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章,带着问题走出文章”的学习习惯。

第三个亮点是活动手段的丰富性。一节课共六个活动,包括了说(漫谈式的说和话题引导下的说)、品、议、读、思、写,训练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概括、鉴赏、朗读、思辨、归纳、写作。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确会感到累,因为他们的思维被最大程度的调动了起来,最怕的是学生下课嗓子累、胳膊累唯独脑子不累——课流于浮华而低效。

另外,好的课堂评价应该紧扣目标,用有别于课堂活动的形式或内容,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生思维提升程度,利用反馈检验自己当堂的教学效果并调适后续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如本课所设计的课堂练习:

请从以下两个选题中,任选一个为文章补白。

1.第三只猫被冤枉后的独白。

2.“我”知道冤枉了第三只猫后对猫的表白。

巧妙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和内化,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接下来是学习反思活动:对照教学目标,反思学习收获,总结学习方法。该活动朴实无华,却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由现象到规律的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评”一致性。

以上是我《猫》这一教学设计的击节赞叹之处。同时,也有一些困惑。

1、本节课课堂教学结构清晰,过于追求问题串的逻辑性,就自然会导致教学环节及流程展开的预设性太强,学生按照老师的既定思路和方法一步一步达成目标,个性阅读体验就没有更多表达的机会。

2、本节课信息量非常大,既是亮点也必然有弊端,某些环节强化不够,一带而过,略感遗憾。如教师在小结中点拨了本文的构思特点是片段缀合。如果能从容的让学生谈谈对这种构思方法的认识,自己可以在什么样文章中用到,初步想一想怎么用,甚至列个提纲,课下写一写,从认识和运用角度对“片段缀合”进行强化,学生也许能在自己的文章中用到。

    曹老师《猫》的教学,从课文解读、问题设置、学生活动设计、学习方法点拨、评价活动设计都给我提供了学习的范本和思考的源泉,值得反复品读。再三玩味,特此分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11:10:21 | 只看该作者
深而不涩,高而不寒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  邢永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6: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